淘客熙熙

主题:杨迪笔下的邓华上将(之十)午饭和舞会(自注:比较好看) -- 史文恭

共:💬108 🌺257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赞同、附议
家园 催债、催债。那江湖伟业怎的又不见更新了呢?
家园 你这简直就是自大狂

不过别人关心的东西根本就不是这些,知道了也放过去,所以压根不提,

还真以为自己知道得别人不知道啊.

有网络的时代,小心再小心.

所以说你这简直就是自大狂,一天到晚搞"心理分析"就是自以为是历史,

干脆上 知音 干得了.

家园 呵呵,谢谢您的关注,以及点评+提醒。。
家园 如果美军搞诺曼底规模的登陆,中方的应对会变,后果难料。

但是如果一个仁川规模的登陆,美军会很惨,38军就在滩头设防,况且52年志愿军的装备已经更新换代。

防登陆的最大难点不是火力对比(伊阿华虽然很可怕,但是舰炮和固定炮台的对轰是大忌,正常情况下是要绝对避免的,更何况那时岸上的火炮基地在暗处——一开打,军舰就在明处了),而是登陆方是主动的,可以选择对己有利的位置进攻,如果法国海岸除了诺曼底,没有第二选择(加来?),或者德军有足够的火力和兵力在两个预设阵地设防(比如没有东线),盟军是绝不可能考虑在法国登陆的,德国把装甲部队放在大纵深是因为他的机动兵力无法对应两个方向,再加上盟军成功的间谍活动,在最关键的48小时内使得德军预备队因情况不明不敢擅动。

至于太平洋战场,日军是被困在一个个岛上,得不到任何支援,一定意义上,其战役地位还不如登陆方,死一个少一个,子弹打一发少一发,只要美军敢于牺牲,那种火力对比,没有打不下的。诺曼底盟军用了大量的空军和空降兵就是想得到或者局部得到孤立德军的作用。

反观朝鲜战场,志愿军的兵力火力足够,主力直接推到滩头,后方相对安全(不能想象美军在朝鲜北部的山区空降),38线志愿军的条件和海滩上的条件基本一样,而美军在38线和海滩上的条件完全是天壤之别,他们搞什么登陆基本上就是自杀。

家园 史文恭阿,怎么讲邓华将军的作战部署跳到跳舞的人际交往

上去了!

家园 请看本系列题目的前四个字。。。俺是转述啊,嘿嘿
家园 嘿嘿,美国的态度就不能改变么?

老美一开始都打算放弃台湾的老蒋了,朝鲜战争一开始,立刻出动舰队去台湾海峡,外交政策本来就是多变的,只有国家利益是永恒的东东,这点在二战中体现的太明显了。老金出兵前连苏联的态度都没把握准,被联合国军打到鸭绿江边苏联也没有伸手,差点成为流亡政府,这种政治智慧理应有仁川之败。何况如果让苏联的势力延伸到整个朝鲜半岛,有了出海口,驻日的美军能安心么?相比而言,tg在渡江后为了防止英美干涉,让二野停留了一段时间防守三野的侧翼,这种智慧岂是太阳所具有的?

孙子曰:"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九变篇》)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形篇》)

家园 这里,金日成被中国“骗”了。

另外发了一篇

赫然:金日成被中国“骗”了。

家园 至少当事人之一

的林彪是不相信敢火车的解释的

家园 同意山贼的看法

当时,tg在朝鲜就是搞高密度兵力部署。有无数条战线,从滩头到纵深。使得美军无法达成突破,到处是部队,到处是主力。就是迫使美军一登陆就是开打阵地战。到了阵地战,除了投放更多兵力没有办法。

这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知道你火力强但兵力有限,就是要和你拼兵力。最后,TG也做到了让美国人知难而退。

所以说,38军在海边挖坑道也是战斗。

家园 至于林总和邓华将军为啥吵。。。这个,一般看到的都是

邓华赶火车。。

家园 当年李木匠的小林就是在医院看病时相遇看对了眼

小林当时为“皮花科”的护士,后来俨然以国家领导人的面孔出现,从来没回过那间医院。那间医院好多年以后,小林当年的好友有了棘手的事找到她,还好,她老人家不怕降低身价,屈尊为普通的医生“呛声”,花!

家园 兔死谁手?
家园 以美国战列舰的火炮射程和威力

以美国战列舰的火炮射程和威力,当时苏军和我军的陆军野战加、榴炮恐怕都不是对手。

舰炮不能和岸炮对射,前提是岸防炮射程和口径不能与军舰主炮差太多吧,如同英国二战前在新加坡设立的岸防炮就是用战列舰的主炮哦。而且岸防炮一般数量要多于舰炮,炮台防护好(因为机动性不如军舰,开火后就是固定的靶子),岸防炮不是设在野战阵地哦。

有现成的例子,就是长江上紫石英号与解放军野战炮的对射。紫石英在长江上无法机动,丧失了舰炮和岸炮对射的最大优势,解放军野战炮没有防护,丧失了岸防炮的一大优势,结果是两败俱伤-英舰固然动弹不得,解放军的伤亡也不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