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话题】09-3-3 大家一起聊电影 -- 老马丁

共:💬91 🌺7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帮个忙

马丁,

在我工作的领域,电影票房研究是非常成熟的

能不能介绍给我一片或几片经典的Review Paper.我正在做一个和Information System有关的课题,和电影,DVD的发行,盗版等相关。谢谢。

家园 已发短信。
家园 交作业

1、电影院的每个时间段的受众基本不变,而且其目的是到电影院休闲,其到电影院所耗费的时间、路途等均限制了受众所能选择的时间段,反而电影的质量的影响相对限制来说较小。

2、猜测:票房收入只占总收入的一小部分,发行、DVD等是大头??全球化的影响??

3、观众大多在电影院中一呆就是90-120分钟,中间不会经常走动,所以得满足观众买一包吃一个电影时间的要求。

4、商业炒作,提升关注度。

家园 写完之后……

看看大家的回答……

感觉大家的思路很全面、很完善

家园 声优

无数的人已经给了无数的答案,似乎偶都不用答题了.对于第四题再补充点相关知识在这里.

关于配音,日本比较特殊.因为动画产业的过度发达,所以声优也明星化,以声优女王林原惠美(雷欧,女乱马,凌波丽,秀逗魔导士...)为代表(MM们大概比较fan子安武人),从声优出发,向其它娱乐界扩张.声优本身形成了一个产业,从发掘人材,到培训,包装,成为娱乐界的一个版块了.

而中国一般只在动画制片厂和译制片厂会有专业配音演员的编制,如一休的李韫慧,唐老鸭和悟空的李扬(这个人偶初中时见过一次,听着一只唐老鸭对你说话是种很奇怪的感受).

就配音来说,北影中戏上戏的表演课程,都包括了发声练习,所以演员自己配音,是一种本色演出.比如<武林外传>的吕秀才,因为之前没有机会走红,所以这部戏里就把当年大段大段背莎戏台词的功底给搬出来.如果不幸音色不好,如周迅般的公鸭嗓.....

就台词来说,电影一般有两种风格,一种是强调照搬剧本的,而另一种则看重演员角色的表现力,由演员临场发挥的,后者往往需要相当的舞台剧的功底.

动画片,似乎现在界限有开始模糊的趋向.梦工厂和迪斯尼的片子当然是动画片,但是变形金刚,加菲猫这种,算是动画片么?今天的古墓丽影还是用真人在演,下一版的tomb raider是否会象Final fantasy一样用虚拟人物呢?

使用或者不使用明星来配音,最终仍然取决于利润,也就是票房影响力和成本.

明星配音的成本应该非常地低,因为档期冲突非常好调整,也不会仅仅因为一个人的动作不对而让所有人的努力都被NG.至于影响力,号召力,增加的票房边际收入,这个需要测算过.

其实很多设想,在逻辑上都通得过,或者说strategically reasonable,但是最后仍然需要具体测算才能知道行不行.

关键词(Tags): #商业
家园 看起来也是很奇怪的啊~~~

97年的时候,成本2亿的泰坦尼克被大肆宣传,而这个数字,在04年才被蜘蛛侠2追平。同时在目前成本排名前十的电影里面,泰坦尼克是唯一在2000年之前拍摄的。

到了2003年统计数据,平均成本居然就是六千万??

我个人觉得这个就有问题了。

按照分布来讲,成本最高的电影,只有平均成本的3倍,我觉得非常有问题。

因为有大量的小成本电影的存在,我觉得电影制作平均成本,应该被拉的非常低才对。

我觉得电影成本的分布应该是金字塔而不是枣核

最高成本应该十倍数十倍于平均成本才是正常的吧,呵呵。

马丁叔叔啥时候给讲讲这个吧。我很好奇,呵呵。

家园 尝试回答。

1,煮酒说的好

2,涉及电影业的总体利润率是多少?现在电影收入里面,票房比例是多少呢?个人感觉现在的电影的收入,包括票房,广告,签名产品发售之类的一大堆呢,还有DVD和蓝光光碟的收入,蓝光和HDDVD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各大影业集团成为技术厂商争取的重点目标,这证明这一块的收入绝对不可小觑,还有电影在电视上的播放权,也应该是一块很大的收入。

如果打个比方,职业体育联盟每年的门票收入估计塞牙缝都困难,可是依然办的红红火火,和电影一样,已经超过了最传统的卖票赚钱的阶段了吧。

3,中国是这样的吗?我的感觉好像和快餐店的大份也差不多嘛。

因为在快餐店的时间远远比在电影院的要短的多嘛,而且在电影院,观众几乎不可能看到一半,东西吃光了再跑出来买。

另外电影院小卖部,一般不会面临其他经营单位的竞争了,他提供什么观众只好选择什么。

所以,现在情况就是这样了,如果他们提供小包装呢,也许很大一部分人都选择小包装,可能电影看到一半吃光了,也无所谓。这些人会不会因此就选择两个小包装,或者一开始就选择大包装?可能性不太大,因此看电影时候吃东西本来就是个很不重要的消闲行为,吃多吃少也无所谓了。

而如果只提供大包装,也不太会有人认为吃不掉而不去买,或者特地去快餐店买小包装,毕竟是来看电影的,专门去别处买消闲食品很麻烦了。

4,使用明星配音,实际上大部分动画片,明星所配音的角色,还具有或多或少的明星本身的特征,比如shrek里面那个驴子~~~

这样好处很大啊,一方面只是配音的话,明星片酬要少很多,而明星其实也愿意,因为配音所花的时间比拍片少多了,说不定单位时间收入更高呢。

另一方面,对于观众而言,其实大部分明星都是有固定印象的,使用明星配音,配合符合明星形象的动画片人物,可以是大部分人产生明星出演差不多的效果,让动画片也享受到明星效应。

家园 试回答

1. 为啥在美国和加拿大,同一电影院里同一时间段的各种电影的票价基本上都一样?(难度:中)

反正电影院也不靠电影票赚钱,那降价促销这个策略在这里意义也就不大吧。

2. 电影的票房收入远远不能弥补成本。比如2003年,好莱坞平均每部电影的制作成本是六千万美元,促销广告费用是三千九百万美元,但是平均票房连一半的成本都拿不回来,而且电影院也要从票房里拿走一部分,那么为啥每年还有这么多人花钱拍电影呢?(难度:中低)

软广告?虽然不太爱看电影,不过电影广告的效果应该很不错,那个音响,那个氛围,很容易就将负载的品牌植入观众心中了

3. 北美包括中国电影院里的小卖部卖的各种玉米花和饮料,使用的都是外面的超市/快餐店里从来看不到包装盒或包装瓶(超大的)规格,这是为什么?(难度:中)

中国的饮料也超大吗?没发现。爆米花是算着电影时间来的,好看的电影一般够吃一盒,不好看的够吃两盒。而且,我觉得在电影院里比平时要舍得掏钱一些

4. 为啥越来越多的动画片使用大牌明星配音?(难度:中)

打广告?……这个真没想过

家园 俺的看法。。。。略微偏题一些。。

俺觉得似乎问题中的2,3,4都是知识型的问题。并不费思考,因为只是一个资料搜集的范畴。

但问题1,是值得思考的。因为它指出了一点,即根据正态分布的规律的话,其实大多数到影院的观众的首要需求是KILL TIME.------也就是说,商品定价策略后面的商品真正使用价值考察。

家园 试着答题

1.难道是电影院与所有制作方所谈的分成比例基本相同,所以消费者看什么电影院方都同样赚钱?

2.除票房外仍然会有其他的收入渠道,例如DVD发售,电影周边产品、主题乐园等等。然后,听说拍电影是个洗钱的好地方?

3.大规格包装可以足够消费者支撑过两个小时,同时获得更高溢价?

补充,看了下贪玩的风筝同学的回答。突然想起通常很多人都不会在两个小时中吃掉所有的爆米花,那么,大规格包装应该就是借着在电影院内的有利地位进行过量销售吧?

4.使用大牌明星配音会令影片有更多的宣传点,同时雇用大牌明星的高昂费用也向消费者暗示着影片的优质

家园 对3 和4问题的回答

3、对于规格我觉得要从他们的售价上来考虑。从中国的售价来看,毫无疑问,他们的价格是远远高出外面的超市和/快餐店的价格的。那么作为定价者,在定出了这个高价以后就要考虑,如何能够让消费者来接受这个高价。高质高价?很显然电影院卖的外面也有,没有区别,这条路是不通的,那么就只能剩下提供大规格这么一条路了,这里面虽然提供了大规格,但是售价是远远高于外面市场的平均售价的(即量大价更高)。换句话说,作为商家总要考虑,我得给这个高价一个说法。

4、使用动画大盘明星来配音,我想应该是为了扩大产品的销售市场吧。换句话说,是为了增加产品的卖点,吸引不同层面观众的注意。

家园 又去研究了一下票房数据,有所得

http://www.ccthere.com/thread/2096770#C2101658

大约平均一亿美元一部电影的成本实在是吓着我了,每次看完任何一个电影,碟片,我有三个爱好:

到YAHOO和IMDB看媒体/大众的评级/评论;

到WIKI上看关乎电影制作的八卦;

到boxofficemojo上看票房数据,一周一周的分析;

这些纯属个人爱好,不是什么研究。但是这些年,少说也看了几百部了,脑子里对票房也有些印象。

好多优秀的影片,成本非常低,我上周看的好多indie 电影,制作成本都只有几百万,甚至ONCE这么优秀的影片成本只有16万美元.断背山不过14个million, 今年奥斯卡提名片里面,MILK 20 million, FROST/NIXON 25M, The reader 32m, slumdog millionare 15m,只有返老还童多一些,150m.

没错,好莱坞动辄有过亿制作的大制作,但是一般集中在5月底到9月初的夏季档期,和年底的Holiday season,大约20周,考虑到电影公司一般避免在这些阶段同一个周末上大制作,这些大成本的数量也就有数了,几十部而已.

带着疑问,我又跑去MAPP查数据,看到了这个,

http://www.mpaa.org/USEntertainmentIndustryMarketStats.pdf

在第七页上明确列出03年平均制作成本66.3million,市场成本39.5,但是请注意,这是指MPAA member 的成本,也就是象帕拉蒙,索尼,福克斯,寰球,迪斯尼,时代华纳这些巨头制作的电影。在该图的右边这些巨头的子公司的成本就下降了30%

那么mapp成员制作的电影占美国电影数量的多少呢,页5告诉我们在03年为42%,07年是30%,那剩下电影的成本是多少呢?很遗憾,没找到,但我认为剩下的大部分恐怕都会是小成本制作,独立制作。成本高不了。

所以我认为“比如2003年,好莱坞平均每部电影的制作成本是六千万美元,促销广告费用是三千九百万美元,”恐怕是不太严谨的说法,

这么纠缠于数字细节,其实不是老马丁讨论的本意,但是我觉得很多电影的拍摄,从一开始就没有预期在商业上赚钱,比如很多纪录片,indie影片,憋着拿奖的等等,这些影片可能并不符合本次讨论的精神,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个题目更catogarize 一下, 变为大制片商的大型商业制作片为什么票房收不回成本还要拍呢?

最后感谢老马丁,你不出这个题目,我也不会仔细去查这些东西,涨知识了.

家园 感谢你的信息。

不过我们常说的电影,也是在电影院里公映(2000个以上的剧院)的主流好莱坞商业电影。题目是应该更准确一些。

感谢你的认真,让我们的讨论质量更高。

家园 综合大家看法对1,3,4的小结

我看了大家的讨论,下面是我根据大家的答案,加上我自己的想法的一个小总结,内容只使用于北美地区。大家有不同意见的还请继续补充。

1.不是个小问题。笼统的说这是几代电影院老板的宝贵经验,他们发现统一定价就是比区别定价好。理论上来说,电影这种产品消费成本中,钱是小头,时间是大头。消费者的价格弹性很低。降价不会有什么作用,那就不用降了。提一下芝加哥大学的加里贝克就是靠与此相关的研究得了纪念炸药奖,以后我们会把他老拿出来研究的。

第二个原因是信息问题。低价给出个质量差的信号,那么结合原因一,价格降再低也不会有多少人去感兴趣了。

3. 首先解释为啥使用不常规的包装。这是为了造成消费者比价的困难。即使是大包装,电影院里的单价还是高很多(而我们通常的感觉是买大包装时单价反而应该下降,即所谓的第二价格歧视)。其次解释为啥使用不常规的包装。大包装首先部分抵消了消费者对高高的总价格的不满(获取更高溢价),其次是迎合电影观赏的需要。假设电影院同时提供小包装,我认为,大部分消费者会不会仍然会选择大包装?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我认为仍然选择大包装的消费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在电影放映中途出来添水。这是我们下次要讨论的第三需求定律的一个应用。(我在这里一口一个第二第三的掉书袋,大伙看看就行,关键是要知道背后的思维方式和应用“诡计”。)大家沿着这个思路还提了很多改进电影院小卖部业务的有趣建议,这里就不一一提及了。

4.动画片的主体观众是孩子,大部分知名演员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还不如他们所配音的角色更让他们喜爱。但是另一方面,买单的是家长。结合起来,使用大牌明星配音有两个好处:1.给家长发信号:制片商花大价格请大牌明星配音,电影肯定质量不错,不然短期内收回成本会很困难(参见问题2);2.大牌明星会吸引媒体特别是电视台的媒体的注意力,它们会免费的为电影做宣传,间接节省了促销费用(参见问题2),比若说,卡门龙迪亚兹给Shrek 配了三集,现在配音Shrek 4。尽管Shrek 4最早也要到明年才上映,那么她现在只要出现在电视节目上,就有主持谈Shrek 4,这给梦工厂省了多少钱。制片商间接利用电视台提高孩子们和家长对该电影的感知度。

很多朋友提出了声优的问题,这个我不熟悉,我想声优作为配音产业专业化的产品,配音片对声优的使用就和普通电影对大牌明星的使用没啥区别。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下都明白了。上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