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美国的核武库——从零到九十 -- 北京阿新
为了武装AGM-69 SRAM A(short range attack missile)短程空对地导弹,美国在B61核航弹的基础上,开发了W69型核弹头。这种导弹主要是用于打击苏联的防空设施,为轰炸机的进攻打开缺口。
图表 108 AGM-69SRAM导弹
W69设计开始于1970年代早期,并于1974~1976年间制造,总共制造了大概1500枚。从1991年10月到1994年9月间退役,最终于1996年完全退出现役。
W69直径15英寸,长30英寸,重275磅。设计威力17~20万吨。
1973年,劳伦斯利福莫尔国家实验室为美国陆军的MGM-52“长矛”战术弹道导弹开始开发W70核弹头。3年后,计划进行了修改,要求开发一种增强辐射的核弹头。改进后的设计在1981年进入了部署。
图表 109 MGM-52 “长矛”战术弹道导弹
“长矛”导弹是美国陆军为了取代“诚实的约翰”与“小约翰”弹道火箭系统而开发的。
1976年4月,劳伦斯利福莫尔国家实验室开始发展增强辐射版的W70核弹头,有两种威力档选择:大于或者小于1000吨。但是在1977年9月的时候,由于政治原因,卡特政府暂停了这项计划。1978年,生产设计工作又恢复了,并于1981年开始了生产。1992年的计划中,W70开始退役,并于1992年9月最终退役。
W79与W70-3是第一种可以用于实战的“增强辐射”式核武器,它们可以提供比以往核武器更强的中子辐射,因此被称为是“中子弹”。“增强辐射”技术是利福莫尔实验室在1960年代开始开发的,并应用于“斯普林特”(W66)反弹道导弹的核弹头设计。
为了对抗“洪水”般的华约装甲部队,又不会对西欧本身造成过大的损伤,增强辐射弹被认为是关键武器。但是中子弹的出现引起了国际上的争议,因为它的附带损伤小从而降低了使用它的门槛,从而可能会引发核战争。这场争论导致美国国会在1985年立法要求去除W70-3/W79的“增强辐射”能力。最终,老树丛大统领于1991年签署法令,退役所有的“增强辐射”弹。而W70核弹头最终于1996年全部完成拆解。
W70核弹头直接18英寸,长41英寸,重270磅,威力Mod 0、1、2型为1000~10万吨可变,而增强辐射型的Mod -3 则为1000吨。Mod 0~2型的生产时从1973年6月到1977年7月,共制作了900枚,Mod-3型从1981年8月到1983年2月间制造了380枚。
疯狂的年代总是发生疯狂的事情。为了拦截核导弹,还要往天上打核弹~~~
美国在60年代开发了“斯巴达-斯普林特”( Spartan-Sprint)反弹道导弹导弹系统,其中LIM-49A“斯巴达”导弹是作为第一层防御拦截用的远程导弹,其是在“奈基-宙斯”( Nike Zeus)导弹基础发展而来的。特点是采用一枚大当量的核弹头作为拦截武器。而W71就是这个大当量的核弹头。它是由劳伦斯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设计开发的。
图表 110 LIM-49A“斯巴达”导弹
W71的威力高达500万吨,在大气层外爆炸的时候还可以提供极高的X射线辐射,其主要用高能热X射线辐射与冲击波破坏敌方弹道导弹的再入飞行器。弹头的外形是一个圆柱体,长101英寸(2.6m),直径42英寸(1.1m),重2850磅(1290kg)。
图表 111 W71核弹头
W71曾经进行过一次地下核试验——CANNIKIN计划实验,这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地下核试验,这次实验是在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的安奇卡岛上进行的。W71安装在一枚“斯巴达”导弹的弹体上,被放置在地下6500英尺(1870m)处。全威力的实验在1971年11月6日进行,导致了距竖井610m处的地面产生了15英尺的垂直移动,相当于一次里氏7级的大地震~最终在两天后形成了一个方圆1英里,深40英尺的巨大弹坑。
图表 112 实验前在放置核弹
图表 113 实验中记录影片展示了破坏力
在1974到1975年间,W71生产了30枚,并于1975年随着“斯巴达”导弹进入了战斗部署状态。但是由于苏美直接的反弹道导弹条约以及美国国会的财政压力,1975年“斯巴达-斯普林特”反弹道导弹导弹系统仅仅服役了几个月就退役了,W71也随之退役,进入了储存状态,并于1992年最终全部拆解。
没想到这玩意当量这么大,比偶们最大一次核试验的当量还要大...凉咧
核弹在大气层外爆炸的话,除了高能热X射线之外,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杀伤手段?
讲Mike那一章有个小错误,Tewa试验应该是“87%的能量来自于裂变反应”,因此才是最脏的。
另外大家能否讲讲,热核武器要变得“干净”一些有些什么办法?苏联的那颗沙皇炸弹据说是将包裹聚变物质的U-238换成了铅。
关键在于:
一、不能采用“三相弹”(裂变-聚变-裂变)结构,只能采用“两相弹”(裂变-聚变)设计;
二、“核扳机”越小越好、使用的裂变物质越少越好。
导弹头穿过那个核爆炸中心时间为0.25秒,只要有耐热层保护,估计不一定能摧毁,除非直接命中。
所以反导弹还是破片杀伤机制为好。
惊喜:所有你加的好友,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您提到的Mike试验一章中提到的Redwing-Tewa试验,确实是我的翻译错误,应该是87%的能量来自裂变反应,因此是美国历史上最“肮脏”的一次热核试验。
美国的热核武器设计中,有多种型号都是有“脏”与“净”不同版本的,比如MK41航弹。具体来说,Dirty版的一般都是使用U238作为外壳,产生第三级裂变反应,因此威力会大一些,而“Clean”版则是用铅或钨作为外壳,因此少一级裂变反应,威力相应少一些。
因此冲击波威力也是要考虑的。
同样要达到100万吨的爆炸威力,三相弹因为有最外面的那层U-238增加威力,所以相应地可以把体积和重量都做得比单纯的裂变-聚变弹要小,加上冷战那会儿优先考虑的是有效毁灭对方,也因此成了主流,即使是最先进的W-87、88也不例外。
不知道当时我们的核武研究人员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之前河里那篇“中国核武1964-1996”中提到我们在每次核试中都尽可能地采取手段减小放射性残留物带来的影响,在这种“洁身自好”的前提下是不是会使我们更偏向那种较为“干净”型的设计。
附带,聚变程度最高的似乎是前苏联在1971年进行的Taiga实验。这次地下核试验主要是验证“和平核爆”(顾名思义,也就是将核弹用在和平时期的诸多大型土木工程中),使用的3颗当量各为15000吨的聚变装置都做了特别的设计,由裂变产生的当量只有300吨,也就是说整个爆炸当量中的98%由聚变能量产生。
全部能知道的信息就是维基百科和一些相关网站,就连吹都吹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