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美国的核武库——从零到九十 -- 北京阿新
70公里?150公里?
Sprint的上限是30km,而Spartan的上限是350km,中间区域都应该是Spartan的作战区域了。
W73是另外一种未能完成的核弹头,它计划用于最终计划被取消的AGM-53“秃鹰”火箭动力电视制导炸弹上。
图表 114 AGM-53“秃鹰”电视制导炸弹
1970年,秃鹰使用核弹头的计划被取消,从而成为纯粹的常规武器。而W73从来就没有被生产过。
而秃鹰自己也没用好结果,虽然在1975年被批准生产,但是第二年整个计划就被取消了。
关于W73只有很少的信息被公开。而秃鹰导弹直径17英寸,携带一枚268kg的常规弹头,这个可以看做W73的参考信息。
另外有消息说W73采用了B61核航弹的相关设计。
1969年,美国陆军提出要开发W48核炮弹的替代品,由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开始了W74 155mm核炮弹的开发。但是由于技术上的问题,以及高昂的价格,W74计划最终于1973年中期被取消了。在计划中,W74将是一种“中子弹”。
W75核炮弹则是W74的203mm型号,有利福莫尔国家实验室设计,计划于1973年开始,但是2年后也被取消了。
当今美国最重要的核反击武器当属海军的“俄亥俄”级“三叉戟”核潜艇了,而其携带的“三叉戟”Ⅱ(D5)潜基弹道导弹的核心就是W76核弹头。
W76核弹头是与MK4型再入飞行器结合使用的,而且在设计时就考虑了用于分导式核导弹之上。作为美国战略核力量的核心装备,W76在上个世纪70年代由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开始设计,1975年开始制造,并于1978年到1987年间陆续进入服役,总共有大约3400枚W76被制造出来,现在仍有3030枚处于服役状态。
图表 115 W76 / MK 4
W76 / MK4全重362.5磅,爆炸威力10万吨TNT当量。
在“三叉戟”Ⅱ(D5)导弹上,最多可以携带14枚W76 / MK 4,但冷战时期,为了保证射程,一般也就携带8枚。冷战后,基于美俄之间的限制核武器协议(SORT与START II),现在的导弹上通常只部署4枚。
图表 116 1977年第一次发射的UGM-96A 三叉戟Ⅰ弹道导弹
图表 117 英国皇家海军潜艇发射UGM-133A 三叉戟Ⅱ弹道导弹
2008年,最初制造的那些W76就将到达30年的设计寿命。当初设计它们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冷战会结束,没想过它们会服役那么长的时间,而且要满足尽量小的体积的要求,因此在设计上采用了尽可能紧凑的设计(核组件的外壳最薄的地方比易拉罐还要薄~),而导致有可能在寿命结束的时候失去功效。因此美国在21世纪初就开始了W76的翻新设计计划,以延长其寿命,计划的结果就是W76-Ⅰ / MK -4 A,第一枚W76-Ⅰ计划于2007年制造完毕,其余的在2017年前完成。同时这个计划还考虑了降低生产制造的费用、降低未来维护的费用,从而得到一种可以支付的起的核武器。这个计划是由桑迪亚国家实验室领头,同时由美国其它各主要单位参与,可以说是美国各个核设计、制造单位最近最主要的饭碗工程了。
但是在2007财年,美国国会断然否决了这一计划,使得W76只能由重新开始低速生产的W88进行代替了~。
这个“外壳”其实是热核武器中包裹第一级扳机和第二级聚变物质的反射层。由于美国人在减重和小型化这个方面太走火入魔了,加上在“三叉戟”中弹头又被很紧凑地安装在第三级发动机的上面,因此导弹飞行过程中剧烈的振动很可能导致反射层破碎。这样热核反应就发生不了,到时候只能变成一颗当量千吨级的小型原子弹。
当时有威力偏低的问题,后来在批量生产的时候已经解决了。现在这个薄薄的外壳又面临寿命的问题了~
为了装备新一代的超音速轰炸机B-1“枪骑兵”,并取代老式的MK28与MK43核弹,美国开始了B77核弹计划。
图表 118 B-1A“枪骑兵”轰炸机
B77具备全能引信,可以低空跨音速投掷(使用减速伞),或者在60000英尺(大概18000m)上超音速投掷(自由落体式)。B77主要是为了B-1A所设计,但是也可以用于其它作战飞机。为了实现低空投掷能力,B77装备了控制下落的气体发生器以及2级减速伞系统。这种组合赋予了B77在100~300英尺的超低空投掷的能力。该系统最大的测试投掷速度达到了M2.2。当投掷速度为M2.2,高度100英尺的时候,B77可以减速至40英里/小时,并让投掷的飞机飞到距爆点2.3英里的地方。而B77的起爆时间也都是可以自由设定的。
在1977年12月,由于B-1A计划被卡特政府取消了,而且由于其高昂的价格,B77计划也被终止。但是B77计划获得的很多技术,被B83核弹所加以利用。
W78核弹头是美国用于LGM-30G“民兵Ⅲ”洲际导弹上的核弹头。它采用热核原理,与MK-12A再入飞行器结合,部署于几乎所有的“民兵Ⅲ”导弹上。
图表 119 LGM-30G“民兵Ⅲ”洲际导弹
1974年7月,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开始了W78的设计工作,1975年11月进入工程研究阶段,但是在1976年2月到1977年3月间,工作中断了。直至1979年9月开始批量生产,一直生产到1982年10月。
“民兵Ⅲ”导弹最初使用W62核弹头,而1979年12月,W78开始部署在其中300枚导弹之上,每枚导弹携带3枚分导式的W78,这项工作于1983年2月完成。公开记录中,W78共生产了1083枚,现在仍有最多920枚在服役中(截止2001年)。与W62相比,W78改善了命中精度,同时提高了威力。
根据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START II),现在一部分W78处于储存状态。
图表 120 W78/MK-12A
图表 121 W78/MK-12A与民兵Ⅲ的头部
MK-12A总长71.3英寸(181cm),直径21.3英寸(54.1cm),而W78长67.7英寸(172cm),直径21.3英寸(54.1cm),重700~800磅,爆炸威力335~350万吨。
W78采用早期的两级式聚变爆炸原理,或许与潘兴导弹上的W50类似。W78进行过核心试验,但是从未进行过全威力的爆炸试验。
另外,由于W78没有采用钝感炸药,因此它属于相对危险的核弹头,因此不能使用空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