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老毛的律诗 -- AleaJactaEst
在某个论坛上,有人批毛从政治而到诗词,再到书法,更有位大家把自己的两篇歪诗帖上来,吓的俺捂嘴掩耳,直奔卫生间而去----
用之律己,虽严格亦无妨,而滥用于律人,尤其是去套名家,简直是缘木求鱼,失却赏诗的本意。
过分讲求格律,那就不是严谨,而是工巧。宋诗工巧胜于唐诗,艺术水准世人却公认唐诗为尊。
现在那边早就不流行先总统蒋公了
要剥离呢
就算你认为他的文章有偏见,也应当允许他发表看法。不要动不动就说人家“拿工资的”,太难听了。对毛泽东有看法,不等于轮独运。
“攘外必先安内”据说最早出自宋初的赵普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从战略的角度和高度来讲,“攘外必先安内”是没有错误的。又有人说在春秋的时候,就已经有类似的观点了,但这个我一时查不到。但肯定不是老蒋原创。
老将重新赋予它时代的意义
他老人家特别喜欢李贺的一句诗:
主席:
主席:
要找茬还不容易?不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曹操被画成了大白脸,却没人否认“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慷慨悲凉。
宋代诗人林和靖的咏梅花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可以算是中国诗史上咏梅花的最高杰作之一。只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两句实际上也是借鉴别人的词句呢?
其实,早在五代南唐之时,诗人江为已经写出了如下两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今天只剩下残句)。
林逋只是易「 竹」 为「 疏」 , 易「 桂」 为「 暗」 , 专叙梅而已。但是立即把原来立意分散平淡的句子化成了千古名句,这就是所谓的点石成金的手法。
虽说林逋的这个句子是从江为的残句中化生的,但是必定又来自他的生活,这才能写得那么贴切。这就不是模仿,而是一种创造和革新。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里举的一个例子,是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这首诗很像唐朝韦庄的《古离别》:‘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是江南。’但是第三第四句那种写法,比韦庄的后半首新鲜深细得多了。”然后后世诗词多有仿效郑文宝的。
比如苏轼“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还有郑娟“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到江南”—-这又将愁变成春色了。
这就是作家的自尊,不能说绝无借鉴,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变化和独到之处,作品才有存在的价值。
韦庄的古离别更加古朴情厚.
柳叶纷垂,酒至半酣,信手云鞭,春色断肠不是显得更是离情未尽,不屑于物.
常建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基金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更像韦诗假借春色,可惜还不如他的深度......
书法散文之外,老毛的哲学修养也绝非等闲。
无论如何,老毛决不是目前一些精英们描绘的那种粗鄙无文,遵循汪达尔主义的马上帝王。他应该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楚翘。
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在他的手中终结,不知道这是传统文化的宿命还是中华文化核心吐故纳新的正常反应。
认为郑文宝“比韦庄的后半首新鲜深细得多了”的,是钱老先生的观点。郑文宝以舟载愁,创意独到,本就不打算如韦庄般古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