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作者授权】他们怎样成为勇士的——一段历史的辩证 -- 双石

共:💬158 🌺1091 🌵6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先生您真是瞎扯淡!

正巧俺家也有一张大白条,是红军长征期间过俺外公家的时候留下来的,红军经过时外公的父亲送了6坛银元给红军,红军写了借条。解放的时候土改队根据借条的价值给俺家留下房产和田地,还帮忙免费修缮俺外公家的祖坟,中间差不多快10年时间照样有效。 俺外公家是贵州毕节罗姓

家园 第一手的资料

也请大家关注双石中校的系列好贴

家园 你这个蹦来跳去的干啥呢?

大家在河里看看文章,了解点东西,不挺好的么?

家园 嗯。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合着去了台湾的都是锦衣玉食的……

这不跟刚开放时有香港亲戚的人的看法一样吗?不过是个小工人,一回来就变成大款的代名词了……国军老兵穷困潦倒的多的是!我有个死党,伯父就是当年过了海的,而且不是壮丁,算是家境不错的小军官(我朋友家里现在好歹还有栋民国时期的别墅,值5、6百万呢),结果到老,孤苦无依,前几年去世,也没什么遗产,最不幸的是,两岸不连通,交往不方便,老先生是孤独的走的,想想这种离家的游子有多少?

关于两岸互相投奔的飞行员,蒋公的赏格可高太多了,黄澄澄的金子一大把甩出来啊,TG这边,物质奇缺,给你钱你也没用。

家园 谢谢,回头找高先生的书读一读

我的第一感觉是控诉运动控诉的是旧军队对士兵压迫的典型,至于这等事迹的普遍性我尚有疑虑之处。毕竟士兵手里拿的不是烧火棍,万一哪位长了反骨长官就不妙了。

当时国军士兵的主要构成其实与共军一样,大多数都是在封建宗法观念统治下的农村中非常朴实本份的农民群众,“认命”,也“认主子”,还是“主流”。
从这个角度讲,TG的土改无论如何残酷也是值得的。如今的中国人绝不会是待宰羔羊。

家园 那一定是红二、六军团。

毕节还有一位大财主周素园先生,干脆就抛家舍业跟赤匪们走了,一起爬雪山过草地到陕北——当时老人家已快60岁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周素园先生

家园 谢谢双石的提及周老先生

幼年时外公曾多次提及周老先生,周老先生深深的影响了俺外祖父对于红军的认识,从地主阶级的敌意转变为同情和支持红军,周老先生的风骨一直是外公念念不忘的。

家园 向周老先生和罗老先生致敬!

不容易呀。

红二、六军团进入四川后的路线,是所有长征路线中最为艰难的一部分,最主要的困难是人烟稀少没有粮吃——二军团进入四川的第一个县城是得荣县城,整个县城只有8间房子,人口也才数十人,而得荣县的全部人口还不过万,红二军团的人都比这个县的人口多呀!就连贺老总都亲自翻山越岭到当地最有粮的绒布喇嘛寺去化缘(这个喇嘛寺的解放后是三倍偿还)……

就这样的补给情况,到甘孜前,他们翻越了6座雪山,其中一座还是近5000米的藏巴拉雪山,象周老先生这样年近花甲的老人,真不知道是怎么过去的。

罗老先生生前有什么文字留下么?或者你们家人整理整理?也是很珍贵的史料呀!

家园 我们沉默的太久了

像我自己,如果不是奥运圣火传递的刺激和自发的朴素爱国者被骂为“爱国贼”,我也不会在西西河发言的,万年潜水员而已。

正像你所说

帮不上实在的忙,也就喊一嗓子,以壮声势。期待自己认为正确的声音。
以后新浪、搜狐、网易这些JY泛滥的地方,一定多去喊几嗓子,为同道者助威,恶心一下NC们。

家园 河里某些ID名字起的非常贴切

让人不得不佩服人家的自知之明

比如这个坏鸟,记得好像还有个猪头

家园 这种闪避绝招是有师承滴

要说闪避一族,还要首推我威武蒋公,人家从惠州城下被背负式抢救开始,一生历经无数次闪避,该成仁的都成仁了,唯独他老人家靠这手绝招安享天年,要说闪避,近代无过我老总统者。

他这些粉丝虽然师从先辈,不过手段跟老总统比,还是稚嫩的太多。

家园 嘿嘿

当年“傻头傻脑”“投共”的家伙们现在都“人五人六”了,当年“投奔自由”的变节共军,现在要么投机失败音信渺茫,要么灰溜溜去加拿大苟且偷生,谁叛的值还真不好说呢。

家园 驳得真好,让人喷饭!

这位匿名者叫“王森昊”,交手没几个回合,我就判定这是个假名,追问了三次,他才承认。

家园 嚯,是后来那位李德生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