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是泡沫,就总有破裂的一天。 -- wolfgan
几千件核武器都折腾出来了。我都怀疑“人类不折腾,上帝就发慌。”
引用你贴的文章的两段:
国际贫困线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吧。
不过我还是不清楚这里的收入是全部收入,还是扣除必要开支后的收入,有待查证。
不过对于中国来说,社会平均收入或者社会中位收入到底是多少又是一团浆糊了吧。
看到有人提印度,我现在觉得中国情况也没有好到哪儿去(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来开算)。
统计局在《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里,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90226_402540710.htm
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开来算。
城里叫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农村叫人均纯收入(4761),
不知道到底中国人平均纯收入是多少。
在这张公报中,城镇居民人口是60667万,农村居民人口是72135万,
那么用60667*15781=957385927,用72135*4761=343434735,
合计是1300820662,再除以全部人口132803,得9795。
同张公报中农村贫困线是1196元,那么是9795的12.21%。
拿1196和农村居民纯收入的4761除,是25.12%。
(未经验算,不负责任)
你给出的资料里,不论中国还是印度,
第4大项中的好几个小项都是空白。
Population living below $11 a day (1994 PPP US$), 1994-95
Population living below $4 a day (1990 PPP US$), 2000-04
按照我的理解,如果是衡量贫富差距的话,
这几个指标应当是很重要的。
在亚洲开发银行网站找到一个相同的数据。
pdf文档,2008年8月
http://www.adb.org/documents/books/key_indicators/2008/pdf/Key-Indicators-2008.pdf
在文档的152页,PRC2004年的基尼指数是0.473。
不过我觉得奇怪的是,亚行副总裁2007年1月在北京的发言提到:
链接
http://www.adb.org/Media/Articles/2007/11363-lawrence-greenwood-speeches/
CASS,是社科院吧?
如果搜索引擎没骗我的话,0.473被广泛传播应当是2007年8月的事。
我想不通的是亚行的0.473从何而来,难道和社科院有瓜葛?
加好友,同为求实一族啊
中国买家占全球奢侈品份额占12%,大约是来自一位高盛董事。
链接
http://www.time.com/time/2005/style/030105/luxury_for_the_people__24a.html
上文中提到的高盛在12月发布的报告,我没有找到报告原文,找到的是相关的报道。
这次发布应当是2005年12月7日,地点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主角应当就是这位Franck Dossin。
搜到此人一点简短的资料,是否是现在的情况不祥。
Head of Luxury Goods, Global Investment Research,
Goldman Sachs International
中国证券报在12月8日A4版,经济参考报在12月9日1版就此新闻做了报道。
新华网转载了经济参考报的文章,链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12/09/content_3898739.htm
简单地说,这份报告应该确有其事,如果媒体没骗人的话。
再考虑到经济参考报(wiki)
《经济参考报》创刊于1981年7月,现报名由邓小平于1990年题写。目前《经济参考报》为对开大报,周一至周六出报。
大概不会骗人的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这个宝应该给你才对啊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俺的回复在这里:【讨论】关于中国奢侈品消费额
夫妻俩个都打几份工,早上送牛奶,白天上班,晚上踩三轮,底层人的生活真不容易啊
数据表明,1970年代以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工人实际工资水平是下降的。其中,美国生产性工人的实际工资在近二十年中下降20%。(参见:美国国会独立派议员波·桑代斯《波·桑代斯:美国民主往何处去?http://www.pinggu.org/bbs/b4i192915.html》 原载于《洛杉矾时报》1994.1.16)
俺摘取一点给大家看看:
另外,俺最近也看到一些文章,介绍日本赤贫的人群。
俺引用这些资料,是想说明,贫富大规模分化,是全球化后全世界普遍存在的情况,广泛存在于穷国和富国。
全球化,是富人的全球化,是大规模制造穷人的机器。
劳动者报酬这个,似乎统计口径不对,以前看过讨论,说中国的这个口径实际只含体制内的人(广义),包括国企、公务员、事业编。
关于印度的基尼系数超过中国的说法,网上流传很广,屡屡被用来指证中国的贫富分化的困境。虽然,中国的贫富分化确实很严重,但要说超过了印度,这和大家的直观感受并不相符。
中国确实有很穷的地方(比如定西之类),但是多数农村地区,百姓还是能够吃饱穿暖的,虽然陈设简陋,也一般还有一幢过得去的砖瓦房,这个和我们看到的印度穷人的处境还是差别很大的,部分印度人的穷那是真的穷,叫做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与之相对的是,印度富豪的奢侈与张扬,似乎在世界富豪榜上,印度富翁的数量也大大超过了中国,请注意,这是在印度人均gdp只有中国1/3程度背景下发生的事实。如果说印度的贫富分化还没有中国大,那真是没有天理了。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其实出在基尼系数上,因为中国与印度的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是有差别的。中国的基尼系数是按照收入法计算的,而印度则是按照消费法计算。众所周知,人群时间的消费差别比收入差别来得肯定要小得多(很多富人的钱是花不完的)。
没有数字没有真相,但是数字有时候也是骗人的。
下面给个链接,看看经济学家对于印度基尼系数问题的解释。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060802/06412783970.shtml
窃以为还是叫蓬巴杜夫人比较好,毕竟说起蓬皮杜,想到的基本还是法国总统而不是法王情妇啊
如果我没有记错,所谓“每天1美元”是指生活支出。
中国对农村收入的统计是按纯收入计算的,农民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部分是不算的。
所以,两个口径不一致,不能套用。
你说的这个是正确的。但是现在的情况我也不清楚。
蓬皮杜夫人对路易十五说,我们死之后,洪水将会滔天。所谓路易十五说那句话是革命党人的谣传。不过路易十五的一生对得起这种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