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运动与科研:前言 -- 打造顶顶

共:💬519 🌺817 🌵1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家园 数学研究是与文科相似

科学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发展而来,他离不开实践的技术,农田、工厂就是他们的第一工作现场。

数学不是,数学基本上是人的意识思维的成果,虽然他也是人们的意识为了认识物质世界的需要,但他并不需要物质基础,数学成果无法用实践来检验,这与文科的以空对空异曲同调。

在操作上,科学家必须对物质世界进行分类、汇总,认清各种物质的形状、形态、运动等规律。数学不是,同文科一样,数学也是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海阔天空,只不过文科的对象是文字,数学的对象是数字、函数、逻辑等。

科学的对象是具体的,是物质世界的;数学和文科的对象是抽象的,是人类意识世界中的。

家园 其实陈经无意中道破了:共同富裕是竞选口号

80年代是西方竞选,有人再拿国家发展资本为自己的地位买选票。

当89发现西方的敌意,在90年代想再发展时,发现国家经济需要资本积累,不得不剥削农民、工人再到后来的股市来聚敛财源。

家园 科学是科学,技术是技术

不要把两者混为一谈。技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确极大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但是现代科学的重大成果的相当一部分都是作为纯粹的科学研究独立产生的。正如是有了相对论之后才会有人想到研究原子弹,而不是因为军方想要研究原子弹,爱因斯坦才绞尽脑汁想出了相对论一样:请问是哪一种“技术经验”导致了相对论的产生?

以上只是一个个例,如果您觉得这一个个例说服力不够的话,可以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天文学作为一种历史最为悠久的科学,请问,现代天文学的哪一项重要成就,是在技术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请注意,不要把“技术”与“实验”混为一谈。技术的目的在于应用,而实验的目的则纯粹在于理论的进步。任何时间都没有与实验脱离的科学(这就是数学不能成为科学的原因),哪怕是理科本科生对付毕业论文都要装模作样地进实验室呢。

家园 不要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

两弹一星仅仅是技术,杂交水稻也仅仅是技术,而不是科学。楼主的理论仅仅对技术的发展或许是成立的,但是不适用于科学。试想,中国人的确做出了不少不错的技术,但是20世纪的重大科学进展中,有哪个是中国人在国内做出来的?

家园 这就是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的结果:他搞不清细节

相对论的产生是对于光速不变现象的思考,背后是人类对于测量光速时各种技术的提高。相对论不是爱因斯坦一时的心血来潮。

神秘是人们不了解细节而枉自猜测的结果,其实知道其过程,就知道一点也不神秘。

天文学是在人们观测天文现象的基础上建立的,人们在观察技术上的进步是天文学发展的基础,没有光学技术等观测技术的进步哪里会有天文学的发展?没有望远镜伽利略会观测到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吗?

家园 科学是技术的总结和促进,无用的科学是伪科学或者假说

没有技术支持的科学是伪科学,无法应用于技术的科学是假说,或者说是未来猜想。

不要认为实验不是实践,实验是在封闭状态下进行的实践,实践是放大了的实验。

家园 【文摘】有人这样说过:

收集的材料还是零碎的,研究工作还是没有系统的。二十年来,一般地说,我们并没有对于上述各方面作过系统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空气。“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
说谁呢?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对吗?

还有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

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

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

客观外界的现象(不是某个人讲的故事!)通过人的眼、耳、鼻、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

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

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

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

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

,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

段,又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

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

了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

家园 什么叫无用的科学?

相对论在1905年诞生的时候,有用么?即使过了10年它为物理学界广泛认可之后,它的实用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量子力学诞生的时候谁知道它有什么用呢?

如果抱着“有用”的想法去做科研,是做不出前沿成果的。

家园 数学的确与实验科学不太一样

不过拿文科和数学做类比实在新鲜。

我不知道海纳兄对数学了解多少,如果了解不多的话,可以看看我在河里发的系列帖子,你会看到真正重要的数学思想都有其内在发展逻辑,绝不是海阔天空!

家园 人类的实践总是有一定条件和基础的

假说众多,有被证实的,有被证伪的,而只有当人类的实践能够证实时,他才能成为科学。在人们的实践之外,只能是假说,而且历史经验证明,所有的假说都有缺陷。但是大多假说都是建立在目前实践结果上,对当前人类实践范围外的事物的推测,现实中往往被贯以科学的说法,无用的科学只是对于现实中众多假说被人贯以科学的不严谨说法。

相对论的确立就是建立在一个著名实践上的。当他能够让人们正确认知客观世界时,他就具有了实用性,并不是只有吃、穿、用才是有用的。

而原子弹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综合的应用。

家园 我欣赏你的写作态度

也觉得你的确是来探讨问题的,有自己的想法。

不过,恕我直言,你对于科研,尤其是理工科的科研了解不够深入。

首先,你经常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其实两者相差很大。科研,尤其是基础学科的科研,其实经常要“脱离实际”,这是一种超前,没有这种超前人类就不会进步。请注意,“脱离实际”是打引号的,其中的微妙区别,只有大科学家能够较好的把握。

第二,是科学的时滞性。简单来说,一代人的努力,常常要到下一代才能看出结果。也就是说,春天时代的低谷恰恰是冬天时代造成的,而夏天的收获也是春天时代努力的结果。

当然,你的文章中有不少好的想法,是不是你和身边做理工科科研的朋友交流一下会比较好?

家园 数学和文学都有一定规范要遵循,但那是意识的

海阔天空是意识相对物质说的,研究数学和文学都要摆脱物质对意识的束缚,而遵循各自学科自有的规范。

我甚至认为数字是意识特有,不是物质世界的。物质世界是混沌一气的。

物质世界是连续的,人类意识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是间断的,就象电脑采样是有频率一样。人脑的最大频率就是电波在神经中的传播速度。所以意识是数字的,物质是连续的。

家园 呵呵,我知道你会提原子弹

原子弹的诞生离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诞生已经接近40年了。

所有的科学理论,在诞生的一段时间内,都有猜测,假说的成分,甚至于主要是猜测和假说,但这绝不代表它们没有价值。如果人类只去研究人们眼下能看到应用的东西,是不会进步的。

恕我直言,如果眼睛一直盯着“有用”的研究,那永远不会出现阿基米德,爱因斯坦。

家园 对实践具有解释和指导作用,是人们研究的动力

没有这个动力,也绝对不会有阿基米德,爱因斯坦,我说的有用是指这一方面。

至于科学理论的诞生,转下面的一段。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不是某个人讲的故事!)通过人的眼、耳、鼻、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又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

一个思想理论如何都不到实践的验证,并应用于实践,他再正确其价值也为0。土老财埋到地里的黄金白银是真正的宝贝,但埋入地下后也是对社会毫无价值。

家园 不同意你的观点

数学家,数学研究的确有主观的成分(其实科学家都有)。但是,数学本身,是相当客观的。

比如你说到的数字,是再客观不过的东西。一匹马,一粒米,一个人,所有的这些赋予“1”这个数字明确的含义,这和人的意识没有关系的。

我猜测你想说的是数学的“柏拉图世界”,但请注意,柏拉图世界恰恰是客观的!

至于物质世界的连续性么,我不敢肯定,至少从量子力学来看世界不是那么连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