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运动与科研:前言 -- 打造顶顶
俄罗斯的照相机另搞一套,也就没成为主流。
这个问题很复杂,走哪个极端都不好。事实上前30年的科技政策,主要也是跟定美苏这两个主流么。
根据钟庆的介绍,日本的CPU水平比较落后,最快的速度才1G,但是还能活下来。究其原因,虽然CPU零件落后了,但是CPU和其他嵌入式产品都是日本人自己的公司搞的,自己人的公司之间可以获得很高的系统集成能力,与其买外国的先进、兼容但和自己不熟悉的公司的零件,不如买自家虽然落后但好用的零件,因此,最后他们的系统可以做到世界领先水平。
相比印度,所有的先进零件都可以买到,也和西方有很高的兼容度,可没几个产品是打得出去的。
当年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系统集成能力,还有世界约四分之一的智力资源,走极端的话大部分都有可能成功。如果有某些实在不行,凭借中国共产党的灵活性,也能做局部调整。
当然,现在不考虑兼容是不行的了,自从打破条块分割运动以后,国内的企业没有协作了,系统集成能力低,只好买国外先进,兼容的产品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仅存的科技人员的高度的为国奉献的精神在起作用。WG10年多少科技大腕下放,多少学校停课,多少学生给耽误了,谁统计过,居然还把WG中一些亮点做为为WG歌功颂德的理由,你觉得大部分人都不能发挥所长,剩下的几个还提心掉胆的维持相互抹黑带来的“清廉”重要,还是废掉一堆大牛,N年不招生的后果更严重?真是本末倒置,WG破坏的科研基础倒是真正导致了开放前10年的科技荒。后期人员下海出国不算。
WG在某些方面有其正面意义,但我决不认为科研也算。想肯定WG就非得把科研也算上?想赞美一个运动员就非得说他脑子聪明?
对WG早有定论,有意见去找政府。事实是,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人跳出来想方设法找理由把WG夸成一朵花,累不累呀?
事实是,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人刚看了开头就跳出来进行一通新闻联播式的说教,是不是太急了呀?
这才是苏联的命门
科学理论、技术突破苏联都不差,差在技术的细节上。
在朝鲜战争中,苏联交付中国使用的装备合64个陆军师与22个空军师,其中22个陆军师装备与375架米格15为苏联无偿提供,其余为中国购买.这样到朝鲜战争结束时,中国欠苏联外债约和卢布6亿.由于中国在朝鲜战场的胜利才是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政策从早期的猜疑观望到全面合作.可以说苏联对中国的援助首先是中国在朝鲜战场上获得胜利赢得尊重的结果,没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的成就就不可能有苏联随后的态度转变更不要说什么全面援助了.
苏联对中国的全面援助实际开始于赫鲁晓夫时代开始于1956年,中国在1955年前接受苏联援助主要为贷款共9笔12.74亿卢布以苏联官方汇率计算合3.242亿美圆.这些贷款主要用于购买苏联的技术\设备物资与各种其他物资(主要是军事物资),年利率是2%分2-10年偿还.1956中国和苏联续签诺干援助协定,一直到中苏关系破裂此一阶段中国接受苏联提供的设备\工程设计与其他援助总值为25亿卢布,约合6.36亿美圆.上述援助中全部用包括农产品与各种稀有金属浓缩物补偿.此外,根据西方统计苏联及东欧国家方面一共派遣11000名(周总理统计为10800名)各种专家来华援助,为安置这些专家中国政府不仅支付了这些专家总计1500万到2000万卢布的搬迁补偿费用,(约合381.6794万美圆-508.9059万美圆)而且至少为这些专家支付了不少在苏联国内5倍的工资.以上各项费用及其利息全部由中国政府承担,并无无偿援助.综上所述,苏联对中国援助总值约为:9.602亿美圆.
5亿美元
他们确实抛弃富贵热血报国,确实是个顶个的人才。
你文中老说“公认”“公认”, 要我说,冬天使科技人才断层了,这才是公认的呢。
科研和人才有关,有严重的滞后期。春天、初夏的科技研究,靠的是冬天培养出来的工农兵大学生,成就少怪谁?要知道那些上大学才开始学初中、高中课程的大学生们目前正处于风华正茂、占据高位的年头呢。
如果到了秋天的时候还不能出成果,那你的文章才是完全正确的。
现在中国科技的领头人,哪个不是新中国6、70年代培养的?
现在的领头人当然是六七十年代培养的。他们就算再烂,也是要当领头人的。这是年龄问题、资历问题、时代的问题。
我的观点很明确。如果秋天的时候,也就是春天培养起来的人才开始当领头人的时候,如果到那时,科技成果还不行的话,才能证明楼主的观点是正确的。
所以,楼主越是批评最近这几十年的科技成果不好,越能证明现在的领头人的烂,越是证明了当年荒废一代人的严重后果。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
很多人说“文革毁掉了一代人”,我同意。这些人的典型代表就是1966届高中毕业生。但另一个事实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文革的结束,又毁掉了一代人。
文革从开始到结束整整10年,这不是一个短时间。在这10年里,真正的“大乱”实际上只是在“九大”之前。“九大”之后,一个新的秩序已经开始建立,进入70年代后这个新秩序实际上已经建立了起来。很多文革开始时的小学生和中学生,在这10年里,就是按这个秩序所要求的模式成长的。但正当这些人开始走入社会的时候(第一批工农兵学员1975年毕业),天翻地覆的变化发生了——文革结束了,一切都被推翻重来了!在80年代的那些“拨乱反正”政策下,这些刚刚准备大展身手的年轻人却被束缚了手脚。整个80年代对他们来说,可以说是“失去的10年”。你现在批评他们烂、不行,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被荒废了整整10年!如果当年的政策制定者能够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而不仅仅是狭隘报复的心理出发制订政策(我非常怀疑那些政策中有很多是有意整这些文革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的),不使他们被荒废十几年的话,其实他们完全可以更牛的。
而是像印度那样好好对待他们的话,我们早就追赶上印度了。没有证据证明,当年的海归水平比印度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