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抗战壮丁非正常减员近千万 -- gaogeli
蒋梦麟先生文章讲的“改进”,仅仅是指空运的壮丁,这在整个壮丁中所占比例很小。即便是空运,也还是存在不少虐待抗战壮丁的情况。双石当年在“五七干校”时,一位参加过青年军并远征印缅的长辈就亲口告诉他,一次,他去机场接新兵,从飞机下来的新兵竟然都光着身子,一问才知道,上飞机前,原来身上穿的军装都被长官扒掉了,说是到了国外,美国人给发新军装。结果,过“驼峰”的时候,个别体质较差的壮丁被冻死了。
至于整个兵役工作是否“改进”,抗战后期的兵役部长鹿钟麟写过一篇《我当国民党兵役部长见闻》,你既然对兵役科长的身世、家庭的细节了解得这么详细,并且表达了无视大量史实的同情,我就不信你没看过鹿钟麟的文章。
现在很多国粉一方面叹息日本鬼子打断了“黄金十年”,另一方面骂中共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特别是搞出了两弹一星而没法让西方来“解放”我们。
指出他们的错太容易、太无聊了,我还是读书去了。
几百件棉衣如果只是坐飞机时御寒用,到目的地以后完全可以运回去给下一批的。
从美国人的记载中,不难推断“军服是不是被贪污了”?
1944年10月,魏德迈将军最初担任蒋的参谋长职务时,他了解到士兵因太虚弱而不能行军,并且不可能有效地打仗,原因多半在于他们是半饥饿的。因为长官们习以为常地为自己“克扣”很大一部分。
据美军军事观察组军官罗曼努斯和森德兰著书记载,1945年在西南作战时,美国观察家发现第十三军甚至不能步行一小段距离,“一大批掉队,而有许多人因极端饥饿而濒于死亡”。美军包瑞德上校则报道说,看到国民党士兵们“行军不到一英里,就摇摇晃晃倒下来死了”。《大公报》的一位记者说:“军队开过以后,在路旁能发现死亡的士兵,一个接着一个”。
为了为了给农业生产提供畜力,斯大林裁减了大部分的骑兵部队,斯大林还特意做了老帅布琼尼的工作。像胡适这种人最大的问题就是选择性失明。
“绿霸滑稽护航”捍卫的,客观上,是能够奴役并虐杀抗战壮丁的阶级的利益!
但有时看到这样的人真是很想不通,那个阶级的辩护士为什么又能够在今天的中国沉渣泛起,为什么会有人歪曲历史,甚至抛出“诽谤旧社会”这种可笑的指责
在他们眼里,民国时代的一切乱象与混乱都是天经地义的。
蒋氏囿于JY的眼光,身在庐山不见山,看不到人民的力量,倒也说得过去。六十年后的国粉,理当站在后人的角度,更清楚的看到当时并非一潭死水全无出路。然而在他们的嘴下:
北洋政府无力纠正那是合当被南京国民政府顺天应命干翻,但蒋记民国玩不转近代中国救亡图强之路,那就是理所当然。非但如此,哪个敢不长眼非要和这种隐忍顺受,老实在先总统 蒋公治下当一个洋人眼中狗,JY心中屁,死得无声无息的日子过不去,非要证明其实可以做得更好,那无论是阎老西,张大胡子,还是TG,都是没良心的逆党。
说白了,这帮所谓的良心人士,最恨的是人民的力量,最盼的是愚民的冲动。
我在讲座稿《一段似"左"非"左"历史的辨正——"国军"改造史研究感悟》中有这么一段话:
当下的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作品有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就是一窝蜂地聚焦于"君王将相才子佳人",而无视草根大众。其后果,显而易见:
你为共产党的领袖和将领歌功颂德,我为什么就不能肯定国民党领袖及将领抗战中的功绩和贡献?
而一旦允许大张旗鼓地宣传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历史功绩",必然有人要顺理成章地鼓吹国民党"领导抗战"的"正统"地位,进而撼动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结束后夺取政权的"合法性",并设下一个逻辑陷阱:国民党官员腐败了,就该推翻其政权,是不是共产党官员腐败了,也该推翻其政权?
事实上,国民党垮台最的根本原因,不是什么腐败问题,而是残酷的阶级压迫!
要认识国民党垮台"最根本的原因",只能聚焦于亿万劳苦大众。这其中的道理,在广大国民党士兵群众身上,体现最充分!
该文见:http://gaogeli.blshe.com/post/1892/392742
您指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深刻。我觉得英雄史观之所以流传如此之广,在于过分追求历史的戏剧性,而忽视对于枯燥而朴素的材料和规律的把握,因而您所做的工作,实在难能可贵
说到否定阶级压迫史实的几种人,我在本文中曾质问:
流沙河先生及持有相同政治立场和史学观点的“许多学者”,他们凭什么,暗暗地以“选择性失明”的治史手法,熟视无睹有关抗战壮丁受残酷虐待的浩瀚史料,并振振有辞地误导当代受众?他们凭什么,悄悄地以“选择性失聪”的论史口径,对当年劳苦大众凄苦悲怆的呼喊置若罔闻,毛遂自荐去“代表”受欺压、受残害的上千万抗战壮丁及其亲人?他们凭什么,冷冷地以“选择性失音”的著史笔法,竭尽全力去粉饰连蒋介石及其文武大员都不得不承认的历史罪恶,进而在客观上否定使广大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的伟大革命?
是血脉相连衍生的情感,还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聚合的立场?是家境变幻约束的政治视野,还是利益得失铸就的人生体验?是批判现实的情绪延伸,还是非黑即白二元分离机械的认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