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早期中国留学生选择到哪些国家念书 -- 萨苏
西风陶陶先生在《气要高骨要硬 -- 蒋百里将军侧记》一文的跟贴中提到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早期中国留学生选择的方向有哪些国家呢?有什么理由呢?
恰好这个问题曾经和当时的“老留学生”交流过。
我在北师大读书的时候,有一个惊人的发现 -- 北师大的同学们或许可以骄傲一下,-- 我们图书馆看门的老头儿,居然是日本早稻田大学出来的!这个人海天可能见过,姓朱,中等个儿,大红鼻子,脑门很亮两边蓬蓬白发,架一副白边眼镜,喜欢穿格西装,打红领带。他是站错过队所以不得烟儿抽,其实人家背景很厉害的,他那口子是正经的格格 -- 就是北影的颜一烟老师,如果这个名字大家不熟悉,有个描写抗联的《小马倌和大马靴叔叔》是她的作品,也许有朋友记得。颜是重庆周公馆时代的老红色文艺人士了,到老一直非常活跃,烟抽得很凶,腿跛得更厉害,两口子都是当年留日的出身。
问朱老师颜老师当年为什么去日本留学,他们说那时候去日本留学是最便宜的了,而当时日本民间有一批主张与中国修好的人士,对中国留学生关心比较多。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到日本的留学生数量众多,学科五花八门,有很大的原因是认为日本是一个成功从儒家治国走进现代社会的东方国家,中国和它比较相似,试图进行借鉴,时人认为这比对比欧洲毛子其参照性要好些。留日的学生占了中国早期留学人员的大多数,使用上则有中央里面留欧美的吃香,地方上留日的吃香的说法。
德国英国呢?当时中国公派留德留英的陆军海军人员比较多,颜老师是满族,说当时满清的上层认为英国的海军是世界第一的,德国的陆军是世界第一的,所以学军事去这两个国家,当时看来都是想学最好的,而且满大人也满有眼光呢。这有点儿象祥福那句话“后场学意大利、中场学荷兰、前场学巴西”,至于能不能学成就另说了。中国的交通事业方面,也派出有很多留德学生,其中有较多满族人。
法国不知道因为怎么回事好像得罪了清朝,清朝上层对他们一直不怎么感冒,比如马尾船厂,本来是法国人日意格帮着搞起来的,但船政学堂却学的是英国课,以后送人出国也是去的英国。好像颜老师说过法国人坑人,怎么坑法就不知道了。公派的留学生不去法国,没想到的是到了民国,民间留法的学生里面出了周恩来,邓小平,张申府,李立三,陈毅等一大批职业革命家。
美国,在军事上一直不太为中国所看好,这也难怪,二战中欧战各国普遍评价美国人打仗比较外行。但是科学技术方面不错,特别是民国以后比较受到重视,中国曾经卖了巡洋舰送一批留学生到英国学航空,结果里面王助,巴玉藻等人成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先驱者。
其他国家呢,到俄国留学的没怎么听说过,清朝的时候还没开始,民国的时候俄罗斯自己就乱了,白俄纷纷往中国逃难,反过来到俄国学习的就凤毛麟角了,打工的倒是不少。意大利,中国早期没有派过什么留学生,一战以后派过一批学航空的,包括学习轰炸的,可惜水平不佳,回国后表现比不上留日的学生。
至于那时候有没有留学非洲或者澳大利亚的,兄弟就不知道了。。。
[完]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的祖父母都是留学生,一个留美,一个留德,然后转美。他们与不少同学相似的背景都是教会学校出身,在中学阶段就掌握了某种外语,以后留学也就自然是掌握了那个外语的国家。当时湖南一带美国牧师教堂很多,设立了几所著名的寄宿学校,本科时代出去的一般都是牧师向自己的学校推荐(那时没有寄托可考,都是论文加推荐书),以耶鲁、哥伦比亚等长青藤为多。等到研究生时候,就看大学导师的学校,大学导师哪里来学生就跟着哪里去。
美、德只要录取,学费基本全免,或者象征性收一点,学生要负担的是生活费,当时的RA,TA制度没有现在那么腐败,除了支持生活费以外还能寄钱回家,所以当初留学生的生活都很拮据。生活费决定了日本留学费用更加低,虽然日本学校也不收费,当时日本帝国大学、高等学校全部免费,对外国人也是。
30年代,政治经济学部,虽然他最后搞的是历史(早期日本史,晚年印度史)。早知道的话,就和那老头聊聊了,现在就记得那个看门的嗓门特大。
说起爷爷留日的原因还真有些搞笑:9/18以后那几年他老人家还是个小中学生,可一脑门子热血,从上海到南京去参加抗日学运,被抓了以后遣送回上海,好像家里还托了关系(缪斌?)才放出来。结果倒好----家里一合计,把这个小捣蛋鬼送到日本留学去了。
这主儿可不是善茬,日本投降后枪毙的第一个大汉奸阿!戴笠曾经专门派人刺杀他,结果旁边有另一个汉奸俞叶封长的和缪斌很象,军统的特务看错了,二拇指一勾把小俞送阎王爷那儿去了,日本人好久想不明白,因为俞只不过是个帮闲的,可真犯不着天罗地网式的追杀他阿。。。
还有上海的生与死作者郑念的丈夫也是澳洲的。
缪斌因为当初(赴黄埔之前)受我祖父家里资助上过学,所以算是有旧。后来我爷爷回国到了沦陷的北京,就先在他那个臭名昭著的汉奸组织“新民会”里干过(汗...幸亏还有后来),因此结识了我奶奶,缪斌还是他们的证婚人呢!
可我爷爷一心要拉上缪斌抗日(简单说就是要劝他带了人投奔西山游击区),反复劝他不听,最后一次对我爷爷说“你要再说我就叫人把你抓起来!”,于是我爷爷只好带了我奶奶向南逃亡,辗转上海越南后终于到了重庆。
时过境迁,到了45年,我爷爷已经是半个地下党了(名义上还是民盟),和重庆的xx代表处打得火热。这是日本突然投降,我爷爷就从王xx处接了xx党给缪斌的口信,乘胜利后第一条赴南京的轮船去见缪斌,可惜缪斌认为蒋不会把他怎样的,还是坚决投了蒋,结果很快被杀,据传和45年初的某次赴日媾和有关(这些都是有争议的啊,我不一定相信)。我爷爷呢,继续以民盟身份做地下工作,直到57年反右,59年被判18年徒刑为止。
看了老萨写的梦里燕赵,好几次想把我祖父的一生写出来,奈何没有文笔太差,怕把好好的故事写坏了(其实中间有很多是很有戏剧性的)。
爷爷最后故于97年底,葬在青浦。
前两天闲来无事,用爷爷的名字查google,没想到还真有几条,打开一看,除了他写的那些历史著作以外,竟然都是解放战争期间的一件大案:国民党高官XX的女儿被绑架勒索。这一下我吃惊不小,忙打电话问家里,才知道确有此事,只是这搞钱的原因......实在不方便讲,讲了大概也没人信,连我自己都半信半疑。
萨苏兄文是好文,也是一个好题名,但资料不全,现补充如下(主要数据来源于宋健先生的“百年接力留学潮”):
(1)
早年中国人去日本留学的多,除了与学费便宜和中国甲午战败外,与时任湖广总督的清朝洋务大臣张之洞在1898年写的“劝学篇”的倡导有很大的关系:“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省费,可多遣;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西书甚繁,不切要害,东人已删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若自欲求精求备,再越西洋,有何不可?”
除了袁世凯之外,张之洞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和进步青年的楷模。张之洞这样登高一呼,顿时应者云集。1903年,清廷采纳张之洞奉诏拟定的《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并公布实施。官费、公费、自费留日运动形成高潮,每年赴日青年多达万人。20世纪初10年中国留日学生总数至少有5万人。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主要领导人和地方分会主盟人(孙中山、胡汉民、黄兴、邓家彦、汪精卫、宋教仁、秋瑾、蔡元培、廖仲恺、徐??麟、吴玉章等)都是留日学者。
清末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数千年形成的民族优越感丧失殆尽。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所取得的巨大社会进步和国富兵强,使大清国朝廷和中国的仕子不得不低下头来,虚心地向以前的这个学生学习。
然而慈禧太后和清朝皇帝都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批留日学生,成了腐朽不堪的大清帝国的掘墓人!
(2)
留日运动兴起之前,在洋务派官僚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由中国近代第一位留学生容闳(1854年耶鲁大学毕业)倡导, 清政府在沪、甬、闽、粤等地挑选共120名幼童留学生分四批(1872-1875年)被派往美国。其中包括民国初年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清华学校首任校长唐国安和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但好景不长,由于文化差异,清政府害怕美国资本主义"自由化"的精神污染(指幼童去美后脱下长袍,剪了辫子,荒废了中文课业),1882年,留美幼童被召回,留学计划遂夭折。
其后,清政府于光绪初年(1877年)派出海军留学生近百人,赴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学习军事。其中包括严复,这位老先生1879年在格林威治海军大学毕业后,对西方科学发生了浓厚兴趣,遂后从事著述、翻译,成为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1912年任北京大学首任校长。
严复在欧洲学海军的同学就远没有严复幸运,他们回国后大多成为北洋海军的军官,在中日甲午海战中,被打的丢盔撂甲,壮烈殉国!
留美和留欧学生的不济,震惊了国人的神经,也促成了后来的留日高潮。近代名人梁启超、蒋介石、周恩来、郭沫若、鲁迅、李四光等等等等都随此潮在日本学习和工作过。
虎子兄所说去比利时留学的人也有,国民党后来的行政院院长,中国最早的地质学家翁文灏就是其中的一个(翁1912年博士学位毕业回国)。
(3)
然而,辛亥革命以后,实业和科学救国,又成为年轻的中华民国和中国知识青年的希望,美国再一次成为中国派遣官费生(尤其清华生)的首选地。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美国国会有立法,把庚子赔款的剩余部分用于中国的教育和慈善事业。当然,这与教会势力的参与不无关系。
1907年在中国的一位美国传教士说服了深明大义、高瞻远瞩的的美利坚老罗斯福总统,由老罗斯福总统提议将美国分到的庚子赔款2444万美元中的超过实际消耗部分减退1078万美元,用于在中国创办高等教育和招寻中国学生留美。为了防止中国官员的中饱私囊,规定此款由美国人掌握,专款专用。次年参众两院批准老罗斯福总统的提议。
1911年中国为选拔和预培留美学生,在北京建立清华留美预科学校(清华大学前身)。从1909?D1929年清华学校派送留美预备部毕业学生967人;1929?D1937年经四次招考,共派送104人;1938?D1945年招考两次,共录取39人。总计由清华选派庚款留美学生约2000人。其中包括学物理的叶企孙、吴有训、胡刚复、赵忠尧、施汝为、钱伟长、周培源,学数学的胡明复, 学生物的秉志、高士其、汤佩松,学电机的梅贻琦、顾毓?L,学地质的何杰, 学冶金的周仁,学气象的竺可桢,学化学的侯德榜、杨时先,学航空的张钰哲、钱学森,学水利的张光斗,学建筑的梁思成等等都是各届庚款留美学生。汤佩松在他的自传中写到:别的人去美国留学是因为学习好,我去美国留学是因为我有一个好爸爸(汤父为民国初期的教育总长)。呵呵!
同时,民间也有大量的自费学者赴美求学,故从1909-1945年, 留美学生总数远大于“庚款”学生数,达4000人之多。
(4)
按照宋健的说法,1916年至"五四运动"以后留法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是第五代。由中国文化界的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汪精卫等人发起的“留法勤工俭学会”为发端,到1916年已接待100多人,至1920年赴法求学人数已达1600人,逐步形成全国性潮流,延续了20多年。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李立三、蔡和森、蔡畅、李富春等都是1920年左右赴法勤工俭学的。严济慈、童第周、徐悲鸿、钱三强、肖三、冼星海等著名科学家、艺术家、音乐家都随此潮在法国学习和工作过。
正如萨苏兄所说,这批自费留法学生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的精英,包括再过两天就圣诞100周年的邓公。
(5)
从1920年代开始到1950年代末大规模的留苏学生(开始叫留苏,后来叫“留独”)的情况,可能大家都清楚的很。勿需我多作介绍。
这前后几多批中国留苏学生,不但走红于1920和1930年代中国的革命战争,而且还主持了中国近十余年的朝政。目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里坐以论道的院士新贵们,也多是以早年留苏的学生为主导。
据说前苏联的博士学位很难拿,留苏的学生大多数获得的是副博士学位,改革开放后国家科委和高教部下文,更改为博士学位或可以享受博士待遇(即对外可以称博士)。
前后几十年,也只有7个中国人在前苏联获得了博士学位,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明(陈绍禹),第六位是曾任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第七位是席琳的一个朋友。
说起席琳的这个朋友,脑袋好使的很。这老兄在前苏联读博士期间,适逢中苏边贸开放,就很赚了一大笔卢布回来,十分的高兴,逢人便说这辈子再不用愁下半生。
可是人算莫若天算,人家戈尔巴乔夫总统在那里一折腾,没过几年功夫,卢布就一钱不值了!
因此,中国的留学潮,也可以说是十年河东,十年又河西呵!
清末民初去日本、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留学的基本都自带学费或公费。日本留学便宜,英德多是公派。萨兄已经在文章里说了。去美国的则有庚子赔款在后面撑着,因此也没有多大问题,留学生最多也就是象胡适说的“中国留学生没有钱可以靠教麻将吃饭掐钱”。
只有去法国的号称“勤工俭学”。原来法国人一战劳力不够因此在中国大肆招募华工。一时间“代办组织留法勤工俭学”的招牌竖起来不少。其中有不少是真正代办留学的,也有不少是骗钱的。好一点的收了钱真的会介绍一些人去法国,至于去了以后是进巴黎大学还是进克莱登大学还是流落街头就基本没人管了。等而下之的就根本收了钱不干事了。
1918年的时候,本朝太祖就碰上这个留法浪潮。当时蔡元培、李石曾等在北京组织华法教育会,搞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太祖的老师杨昌济正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把这个消息传回家乡。太祖鉴于湖南局势动荡“教育摧残殆尽,几至无学可求”,和蔡和森、萧子升等好友商量都觉得这是一条出路,便发动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并派蔡和森先期到京打前站。蔡和森在北京同杨昌济商量后,又拜访了北大校长蔡元培,两次写信促毛泽东等邀集志愿留法者迅速北上。信中特别转达了杨昌济的意见:“师颇希望兄入北京大学”,以打下“可大可久之基”。
于是1918年8月15日太祖和萧子升、张昆弟、李维汉、罗章龙等二十四人离开长沙,奔赴北京。谁知到了北京一看,各地来京人数众多,仅湖南陆续到京准备赴法的已达五十多人。而北京方面基本没有任何准备。用太祖自己的话来形容是“并未料到后来的种种困难”。不过“会友所受意外的攻击和困难实在不少,但到底没有一个人灰心的”。
总算蔡元培等人并不食言,几经联系,华法教育会负责人先后在北京大学、保定育德中学、河北蠡县布里村、长辛店开办了留法预备班,接受湖南青年入学。太祖起草了一个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计划,交有关方面协调,还为他们筹措路费而四处奔走。
朋友们分赴各预备班学习以后,太祖却留在了北京。同行来京的罗章龙这时考进了北大预科,太祖却没有报考。原因如何,现在仍不清楚。有人说是经济原因。但是太祖家境并非穷困到读不起书。有人说是因为太祖不喜欢学校教育,认为学校教育太狭隘的关系。这有一定道理。太祖以前就多次自动退学然后去图书馆自学。另外,太祖是师范毕业生。当时教育部有一个规定,中等师范毕业生不能马上考大学,先要服务几年,然后才能报考。
总之,太祖即没有留法也没有进北大读书,而是经杨昌济介绍,认识了当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李大钊安排他到图书馆当一名月薪八元的助理员。在京期间,太祖结识了不少名流和日后的同志,如陈独秀、谭平山、王光祈、陈公博、张国焘、朱谦之等等。当然还有胡适。不过胡适是否真的眼高于顶,以至两人结仇就不知道了。多半是后人的附会吧。
在北京期间,太祖个人生活方面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杨开慧的芳心。太祖与杨开慧早就认识。一别数年,杨开慧已是婷婷玉立的十七岁少女。太祖初到北京颇为窘迫,幸得开慧关心,又寄宿在杨家。一来二去,日久生情,成就了日后的一段好因缘。
等到同来的朋友纷纷出国,太祖却决定留在中国。按太祖自己的解释,理由如下:
第一,“看译本较原本快迅得多”,这不仅不影响吸收西方知识,还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求到较多的知识”。
第二,“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
第三,“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这层工夫,如果留在出洋回来的时候做,因人事及生活的关系,恐怕有些困难。不如在现在做了”
这三条至今看来都有道理。没留过学的太祖打败了留学日本的蒋介石,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快说了吧,故事的下半截
其实以前他们也讲过,我实际上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听听一笑就算了。
可这回我查到的是比较正式的出版物,又兼有几十年后对那位高官的女儿的专访,才想起当初听到的长辈的只言片语,但还是有些疑问,如何能贸然告诉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