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四面楚歌之东亚篇 东亚模式之大结局 -- 井底望天
一
要谈东亚,尤其是东北亚,和其引起世界人民羡慕的近半个世纪的经济大发展,就要首先从日本谈起。
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开始,其国家战略,一言而蔽之,就是如何追赶上西方大国,并成为被承认的一员。而这个目标,可以说,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大概实现了,但自从这个目标达到之后,日本社会的发展陷入了一个长期的停滞。
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日本经济的金融泡沫在1989年开爆之后,日本经济基本上没有什么增长,被称为失去的20年。而从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导致的欧洲和美国的消费市场萎缩,对日本以出口为导向的主要工业,汽车和消费者电器,出现经营困难,连世界最牛的企业丰田公司,都头一次出现亏损局面。
图一 日本经济增长
因此在日本现在的这个状况下,情况自然是继续恶化。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萎缩,工业产出因为制造业受到打击,会下降比较大,而在危机前,已经达到二次世界大战后最高点的失业率,自然会进一步恶化。
图二 日本历史失业率
其实看一看日本的经济奇迹时间,经济增长在1960年代平均是10%,1970年代平均是5%,1980年代平均是4%。把这个和中国这30年比较,还是有些不同,就是中国大概30年,都是以日本1960年代的十年速度增长。这个说明中国之前的基础,自然比日本要差,但由于人口、国土和整个国家的总体规模,比较大,因此未来增长的空间自然就要大得太多。
日本国家发展出现困境,一个主要原因是其经济模式的出口导向,是以日本强大的制造业为基础,但是自身的消费市场不足以消化,而必须依赖于大量的出口到国际市场来拉动经济发展。这个模式在60-70年代,通过出口企业的超大规模集成化,国内的高储蓄和高投资率,以及高素质的技术劳工等等因素下,达到了顶点。
而因为日本出口工业竞争力的强劲和出口贸易的大幅顺差,导致了国际上对日元升值的呼声越发高涨。首先是1971年,当美国的尼克松政府决定美元和黄金脱钩,结束了布莱顿森林协定,要求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尤其是日元和德国马克贬值。在当年年底签署的史密森协定(Smithsonian Agreement)中,日元从1949年固定汇率在1美元兑360日元超过20年的价格,升值15%到1美元兑308日元。
但是在美国的压力下,同时因为固定汇率操作的难度,日本在1973年答应开始了央行干预笼子下的有限浮动汇率。由于考虑到日本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日本需要干预来保证日元不能上升太快,而在政治上,日本又因为没有什么筹码,不太敢于和美国叫板,因此开始时,日元还是升值较快,到了271高点。
这段经历,和中国在2005年放弃人民币和美国固定汇率,而转向央行干预的有限浮动非常相似。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中国政府在国际上受到的压力,考虑到中国仍然要反驳的底气,那是日本没有的。
但是日本得到的外部因素的“帮助”,就是1973年开始的中东石油第一次危机。因此阿拉伯国家对西方进行石油禁运,导致油价大幅高涨,把日元推低到300左右。不过因为日本出口企业的结构调整,大量吸收、购买和模仿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又把自己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了上来,导致贸易顺差又起来了,当然又被美国一顿大骂,日元只好再度大幅升值,居然在1979年,升到了200一下。
不过中东人又来救命了。那就是1979年发生的伊朗革命导致了第二次中东石油危机,就又把日元汇率给打下来了。从1980年代开始,日本基本消化了购买的西方先进技术,通过自己的投资研发,导致了日本在半导体和消费电子产品上的崛起,又把出口贸易搞大了。
但是这一次日元却没有狂升,在于美国开始的里根新经济政策,放松对资金进入美国的管制,在加上日本的利率低,而美国就在利用高利率来应付高通胀,就导致了日本企业到美国投资增加,从而稳定了日元汇率。
但这个局面在1985年的广场协定下改变了,日元在政府干预下,上升了50%。而由于日元升值带来的金融业蓬勃发展,使本来国内就开始恶化的投资回报率继续下降,大量在2-4%基本利率下的热钱,一方面在美国横扫各类地产,引发美国人的愤怒,一方面在日本开始1985年开始的房地产和股市泡沫。
当然如果仔细探讨一下,日本在经济起飞的年代,通过高储蓄率的大量贷款,在造成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已经出现回报率降低的局面。相对于日本出口大企业的高效,日本的中小企业的经营其实不是太好。在这一轮的热钱冲击下,日本银行体系和企业的坏帐大幅集聚,在高涨的股市和房市下,还可以掩盖,可是等到1989年泡沫爆破后,这个问题就拖累了日本的下一个20年。
如果说,日本人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那也不正确。日本人确实试图摆脱对出口的依赖过大,而希望开拓自己的内需市场。因为日元的上升,日本的进口确实也增加了。不过这些内需很多最后就以高涨的房市和股市代表了,是日本没有成功的解决经济结构的失衡问题。
图三 日元对美元的历史趋势图
虽然俺不是沙发党。
中国的情况也差不了太多,唯独是独立自主加上有核武器,足以让老大没办法肆无忌惮。不知道我国的泡沫破灭之前能否找到足够的替代牺牲品?不过回想一下日本的崛起,从1868年明治维新到二十世纪初赫然的亚洲老大,不可谓不快也,甚至也奠定了二战之后崛起的工业基础,不知道我们从中又可以学习到什么经验和教训了。
惊喜:所有你加的好友,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惊喜:所有你加的好友,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真像现在我们的写照啊……
吱~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井大说说最近日本政坛地震对日本将来道路的选择,以及中日关系的影响吧。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二
估计大家看到日本在1985年的情形,就有点如坐针毡,觉得比较类似中国现在的情况了。
那么为啥日本自己的内需市场无法解决这个困境?
其实要扩大内需,首先是要你的人民,尤其是中下层人民有钱花才行。而要让人民有钱花,你就必须把他们的工资提高。
日本这个国家,有个很奇怪的经济现象,就是它的大型企业,特别是制造业效率非常高,但是它的中小型企业,尤其是非制造行业的服务业等等,大多是劳动密集型,效率特别低。因为生产效率没法提高,这些行业的工资水平就一直高不上去。而这些企业,确实缺乏像美国那样的经营灵活性,以及缺乏在金融资源上的合理配置和调节,导致了这些服务行业是一潭死水,没有多少生机。
由这些服务业雇用的人士占日本总就业的80%,就变成了影响内需市场增长的一大因素。
另一个因素,就是当日本人通过出口顺差获得的大量资金,和银行低息利率带来的贷款宽松,导致了1980年代,日本城市土地和房地产价格飞速上涨,使许多日本人都加入到了这个房地产大游戏里面去了。
大家也知道,房屋供款负担重,还有就是日本的人口密布带来的居住面积拥挤(于香港及其相似),和美国人的大房子不一样,许多的耐用消费品等等,需要量本来就小很多。比如说俺在美国的房子里,每个房间的椅子加在一起,在日本或者香港,大概整个房子都摆不下。这样就变成其他的消费,被房价给压抑了。
而在1989年,金融市场一崩溃,很多人就成了负资产。还有更多人的终身积蓄就打了水泡。这种情形下,大家如何花得出去钱呢。
大家经常听到日本的高储蓄率,其实日本的储蓄率在1960年代末期达到高峰25%,然后在1970-1990年代,在10-15%中间徘徊,然后下降到5%左右。
最后就是在1980年代,日本的人口增长开始放缓,人口开始老化,由于生育率不高,日本人口已经无法增长,在2004年到了1亿2千8百万的顶,并随后出现了负增长。据估计,日本在2055年,人口将下降到9千万。而日本就业年龄人口和老年人比例,从1975年的8比1,到2005年的3比1(估计2055年是1.3比1),都是对内需增长的不利因素。
图一 日本人口开始下降
那么日本社会是不是有美国这样的收入极度不平均,导致的内需不足呢?这个倒不是。
在1886-1938年日本第一次经济奇迹时候,社会财富极度不公平很严重,1%的最顶层占据了20%的全国财富(0.1%占有9%全国财富)。而因为社会不公导致的国内矛盾,再加上对海外,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渴望,希望通过军事力量,赶走西方强权,让日本工业独霸亚洲市场,导致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
日本在战争中,由于战争总动员导致的经济和税收变化,以及战争期间的高通胀和大破坏,客观地将贫富两极分化问题解决,导致了1%的最高层人群,在全国财富的占有量下降到了7%(0.1%人群下降到2%)。
有趣的是,这个情况不光是日本,在其他工业化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法国,都发生了类似情况。就是当资本家占主导地位的高速资本积累和工业化年代,财富分配都是极度不平均。但这种不平均就导致了要么经济大衰退,要么就是战争,这两种社会动荡,而将财富分配重新调整。
以欧美为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0.1%富人在美国、英国和法国,大概占有全国财富的10%左右,就在一次大战中,把比例给打下来了。然后战后的1920年代,又慢慢的涨了上去。然后在1929年大萧条和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又给打了下来,大概都是2%全国财富左右。
日本的财阀,就没有受到发生在欧洲和经济影响波及到北美的一次大战的影响,也没有受到大萧条的冲击,但就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使国内的收入公平问题得到解决。
图二 世界几大工业国财富集中历史资料 (资料来源:日本收入不平均的历史和横向比较,森口千晶,美国西北大学)
更值得注意的是,战后的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最富有人群在国家财富的比重,都是大致在这个水平。只是在开始盎格鲁-萨克森自由资本主义模式的美国和英国,在1980年代后,收入不公平开始增大,美国0.1%财阀的比重,在2005年开始回到了1929年大萧条前的水平。英国就稍微好一点,回到5%水平。而没有走这条路的法国和日本,就仍然处于2%水平。
而同样的盎格鲁-萨克森国家,比如说加拿大,和英国水平相仿,而澳洲就稍微低一点,在3%水平。与日本相比,北欧的一些国家,如荷兰、瑞典等等,就比日本还要公平一些。
这个似乎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是一个警讯。就是说当中国在高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调整政府政策,让收入分配更加公平,那么就不得不面对,由于低中阶层人民,收入不高,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要么发生经济大衰退,或者引发内部战争这样的社会动荡局面。
虽然俺没有中国历代王朝兴衰更替历史的具体经济数据,不过大家都知道因为土地被地方豪强大肆兼并,而导致无地农民大量增加从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从一次又一次末代王朝的农民起义里,可以看出端倪。美国这一次的经济危机,也同样和现在穷人越穷,导致消费乏力的局面大有关联。中国要搞和谐社会,在收入上不和谐,那就是基本不可能达到。
日本在1990年后,就是经济大泡沫慢慢开爆,日本政府大规模举债,拯救经济和金融体系,整个经济基本上陷于停顿。后来想学习美国,进行改革,开始了2000年代以小泉纯一郎代表的日本新保守派的改革政策。其中一条改革,就是打破企业大锅饭,导致了合同用工和外包工的大量出现,让这些没有太多福利的临时工,占了总就业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个政策没有增加日本企业的活力,就反而降低了人们的工资收入,当然最后就没有达到效果。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分析很难,因为具体的数据就是日本的最高机密了。
不过从历史的角度,似乎日本的外贸利润过于账面化(非常依赖汇率),同时日本内部的分配问题也很有问题。同时日本的圈子文化,也导致了自己封闭性。这些问题最终导致日本的内需永远是不足的。
不过还是希望日本株式会社继续前进的。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