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感于乌市对于被针刺人员的“随访”--有些被动。 -- 老乐
看了有网友给出的乌市政府通告,内有如下语言:
目前,医疗卫生机构对所有被刺扎的人员都在进行随访医学观察,至今未发现有人员产生不良反应。
--我个人认为,从病毒学角度说:随访太被动了。
既然已经有嫌疑人被警方控制,就应该尽快的把注射器内容物的性质分析出来。纵然无法捕获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那么抓一个算一个,缴获一个注射器就分析一个注射器。
随访又能怎么样?在我们的动物模型上面,HIV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如果是静脉途径,那么一周血液中病毒核酸达到高峰;如果是阴道途径,两周病毒核酸在血液中达到高峰。而抗体则在4周才出现--这样的抗体,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判断HIV感染的指标。等随访发现抗体出现了,一切都晚了(具体另有文章论述: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404181)
某个体在被病毒感染以后和抗体出现之前的四周--临床上面叫做窗口期。这个窗口期是最危险的。为什么呢?因为在窗口期,如果仅分析HIV的抗体,结果肯定是阴性的,我们就会根据“抗体阴性”这个结果认为某些实际上已经被感染的人“没有被感染”。而可怕的地方在于,窗口期内,病毒的浓度是最高的,毒性是最大的。
说它浓度高,是因为病毒感染个体在抗体出现之前,血液里面病毒核酸浓度比抗体出现之后大约高100倍。
至于说毒力大,我们前不久刚刚发表了相应的论文:抗体出现以前的动物体内提取的病毒,其毒力比抗体出现以后动物体内的病毒要高出大约1000倍。
如果把这样的观察套用解释人类感染,就是以下情况:如果某个HIV感染者,抗体出现以后,他的一滴血只能比较确切的感染一个人,那么同样这个人的一滴血在窗口期内(特别是病毒浓度上升期),即便稀释1000倍,也可以感染一个人。
很可怕的窗口期。
而更加可怕的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包括我不少同学供职的北京三甲医院),都是通过检验抗体来判断是否存在HIV感染。这样的检查,就漏掉了潜伏性最大,危害性最大的窗口期。
本人从一个专业从业者的角度提醒各位朋友,最好别有病,非要看病接受治疗,那么宁可口服不要注射,宁可注射不要输血。
笔者去年回国找我同学作了一个手术,上台以后我在丧失意识之前最后的嘱托就是:哥们,除非我失血过多马上要死,否则一滴血也不要给我输。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而真相的揭示,来自于良知和专业!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派出专家组成的检疫小组
http://news.mod.gov.cn/headlines/2009-09/03/content_4084441.htm
新疆将特殊药品流向监控到一针一片
http://news.sina.com.cn/c/2009-09-04/181718582866.shtml
注射器攻击的受害者在乌鲁木齐上升到531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9-09/04/content_11997211.htm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其实不一定要病毒,任何有害点的化学物质注射进体内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比如那些生化实验室用的制畸物质,打进去一些难保不出问题。这时候需要医生,更需要政府的效率和信息公开。已经抓了20多人了,难道没有任何口供吗?没有任何物证吗?不能说解释一句艾滋病毒不容易在空气中存活就了事了。群众看不到解释,只看到军队专家组的到来,只看到医药系统开始检查,产生一些联想可以说是人的基本本能。
我最担心的是如果当局已经查明或部分查明针管里的东西(竟然严重到需要动用军方专业人士?),却要基于某种原因封锁消息,那才是最要命的.......
中国军方的研究单位,力量是比较强的。而且动员也容易。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病毒学,药理/毒理学研究,只比医科院强,不比医科院差。当年SARS的时候,小汤山医院就是军队建立的--虽然我没有内部消息,但是从一个专业从业者的角度,我不认为小汤山医院仅仅是“军民共建”的产物。应该还有很多相应的,我们不知道的深入专业研究(不能深说了)。
监护随访是必须的,至于说治疗,还是应该针对注射器的内容物性质。如果说注射器内容物已经鉴别出来并且认定存在风险,就应该及早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等到病人有了“症状”,恐怕就有些迟了。
关于窗口内病毒上升期毒力比平台期强1000倍,这个就是我们实验室和美国加州大学附属旧金山医学院血库合作的一个项目。主要是为了安全用血提供实验室研究依据。这个项目早在3年前就开始研究,论文大概是3-4个月前发表的。其实结果早就作出来了,我回国和我在国内临床外科的兄弟们都交流过。
我们也仅仅是做实事的医生/研究人员,不是决策者。所以,交流也就是本着一个学术目的,另外一个就是自我保护。
之所以把这个比较新的研究进展在这里说一下,也是因为乌鲁木齐的事情闹的。改变现状不容易,无论是本人,还是西西河诸公。不过多一些常识,尽量自我保护,还是不困难的。
感谢您从专业角度作出的讨论。
不过关于那个随访,个人感觉可能只是记者没抓住关键点发稿时的疏漏——抓住作案的犯罪分子却不化验那些作案工具?这么干也太猪头了吧?我不相信当地的公共安全部门能蠢到这种地步。
军警只知道打压汉人,7.5时怎么没见他们那么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