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大河入海处之作为证明的内战(四)共军的进取心 -- 史文恭
印象深刻的是朝鲜战争,美国人审讯志愿军战俘,回头把报告一上交,没人敢相信,这些情报正常情况下是初级军官甚至部分是中级军官才能知道的战役意图,而俘虏都是一些大字不识的士兵,gcd的军队怎么敢把这么机密的东西公开给基层士兵呢?
而普通士兵知道了上级的思路,就知道自己是这个整体当中的一分子,自己的责任感、团结心就建立起来了,即使在战斗中和部队失散,或者缺少了指挥官的直接指挥,自己也知道应该干什么,特别是自己这么做对于整个战役(说小一点就是对自己的战友)有什么样的意义,如果自己不这么做对自己的战友(有些也许就是朋友、亲人)是什么样的伤害,于是最大的发挥了人的能动性,充分体现了太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而不是武器”这个论断,也出现了很多勇于自我牺牲(完全有可能因逃避而活下来)的事迹,马甲的老邓就是典型,王合良也是典型,对印自卫反击战3个失散士兵就能把一个连的印军给摆平——附加一句,集结号的事情绝不可能是典型,因为担任阻击的连未经命令就撤退,一个团的同袍甚至兄弟就要面临巨大的危险。——这样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因为,2000多年前军人的老祖宗孙子(这怎么这么别扭呢)就说过:“上下同欲者胜。”
所以那个时候的军队不需要军衔,因为一帮人碰一起,相互一说,就明白什么样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大家主动就去做,而不会象其他军队一样,看谁军衔高就听谁的——因为军衔高的人了解的情况更多更全面——但这是被动的规定;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人的能动性就充分表现出来了。
感觉,对越时这种精神就差点(一个连被截断退路居然投降了),也可能是军队正规化了,或者是我的错觉。
里面有句: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老解放区 群众基础好
跑到外面去 人生地不熟的
你知道哪个老百姓高兴了去向政府报个信啥的
地形比对手熟悉得不是一点半点
陕北缺水 大部队行动得找水源 每天能到哪可以估计个大概
记得在哪个材料上看过 具体想不起来了
结论是 留在陕北是深思熟虑的决策 不是血气之勇的冒险
而是比例,合理负担在15-20%
有些地区到了30-40%,这还是次要的,关键最主要的是没有条件进行生产了
这不是临时决定的,从历史渊源到所处位置都是他们最合适
记得黄河故人兄在《中国人在此》一文中描述的:5个人,就是一道屏障。了不起,绝后不敢说,空前是真作到了。
没有东野和华野那么华丽的炮兵,主要是靠谋略取胜,需要靠下级准确的执行,所以损失这些干部的代价很大,中野花的血本很大,马甲骑兵团政委况玉纯和宋任穷都被调到地方开辟根据地。
老蒋只是计划高手而已,临阵随机应变能力就很差,这点在李宗仁自传中有很深刻的评论。
解放战争初期,国军在军事和经济上均占优势,所以才能够对解放区进行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消耗解放区的经济基础。
这是需要资本作为后盾的。反之,如果有这个后盾,反而打“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这反而不太可能。
所以,把战场摆别人家里去,这是优势条件下用兵的常势。后来中国对越对印都是在这种战略下进行的,想法对苏我们则只能做牺牲华北作为缓冲转移指挥大本营的计划。所以我认为,以此一点,并不能支持说“蒋介石是懂战略的”。
蒋介石是懂谋略的,这点我支持。
这两天正在重温《恰同学少年》,虽然披了青春励志剧的马甲,虽然不乏演义。但看到最后,看到蔡和森、看到向警予、看到郭亮、看到杨开慧,看到以如此青春不惜头颅一掷,虽早由书上得悉,但因为前面的画面中满溢的青春,还是感到以往未曾感受的冲击,土共的魂魄就是从他们的血泊中、理想中诞生的!再经由东哥将这份理想带给中国最底层、最广大的泥腿子,所汇成的大河也就必然入海了。
虽然如今的土共越来越像奶共,但毕竟,红星曾经照耀中华,也永远地埋下了火种,在遥远的世代后,或许凤凰终将重生!
刘少奇和朱德率领的中央后委就是过了黄河的,摆明了就是作为中共中央的备份。晋绥一样是老根据地,并且长期担负支援陕北的任务,接纳中央机关没有问题。
老毛喜欢挑战,但并不是莽撞,他坚持留在陕北是有算计的冒险,有一种战略上藐视对手和身先士卒激励士气的意味。
事情不要做绝,给自己留条后路,也就这样了。
重点进攻陕北、山东,如果陕北共军坚持不住,马上国军就会东进山西,局势又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