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大河入海处之作为证明的内战(四)共军的进取心 -- 史文恭
不仅史实丰富,而且高屋建瓴,一语中的。
读的时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看贴,而是带着敬佩的心情在读。
有拍马嫌疑,咱打住。说过了,就做作了。
还派飞机扫射复归故道作业的民工……
国粉们就知道大骂TG阻止黄河复道工程,倒是闭口不谈KMT干的这鸟事。
也就是国粉这种脑残才会一边吹TG N万发炮弹夷平国军阵地,一边骂TG用没良心炮是滥杀。
反正这帮人都是没逻辑的。
至于脑残,本来也不指望他们会动脑
二是出身草莽,井冈山上打圈圈出来的人,自然不会在乎在陕北的山沟沟里多打两个圈圈...
所以他有这个胆识以身犯险,宁肯跟刘勘、胡宗南们在陕北转着圈较劲,也不出陕... 最拧的时候甚至还要插个牌牌“毛泽东由此向东”,把个刘麟书气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这种胆识常申凯公就很难做到 -- 一是对手下不放心,说到做不到;二是常公股票经纪出身,让他去转圈拉磨,估计自己眼泪就先下来了...
有不同意见。国府对于华北基层的掌握跟TG有着数量级的差别,国军人数再多,也不过是控制了大中城市而已,城墙之外照样是共党的天下... 共党在华北、华东跟日本鬼子打了多少年都撑了下来,国军再厉害又能怎样?顶多就算抗战晚胜利几年呗... 老毛他们肯定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打算的...
因为对自己的防守信心满满,所以才敢于大胆放手地使出杀手锏进攻...
进取心和信心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
老毛在陕北转悠最艰苦的时候顿顿是吃黑豆,风餐露宿,这点习惯城市生活的老蒋能想象么?即使是抗战最艰苦的时候,老蒋也没有这样过。
胡和他手下虽然打仗不怎么样,练兵管理还是有一手的,军队质量比较高。
胡宗南的20多万精兵是常凯申的战略预备队。在抗战时期都没舍得动,一直坐镇关中监视陕北。
如果毛主席退过黄河,那么胡部必然尾随东渡,或加强阎锡山,或加强傅作义,华北、中原战局就可能增加很大的变数。
所以毛、彭以3万人不到在陕北打圈圈,并且反复透露消息让胡宗南知道“毛泽东还在陕北”,就是为了把他的20万人留住,胡也就中计了。
后来KMT在台湾检讨之时,也认为整个解放战争中胡部整个就浪费在陕北了,作为战略预备队一点没有发挥作用。
这个问题上推荐看文献版《毛泽东传》(1893-1949),战争部分都是军科院的姚杰老先生主笔。姚不仅是军史权威专家,而且战争年代长期在司令部做高级参谋,对战略问题认识很深。
上面看得见血管,如同剥开的花生米皮上的纹路一样。
- -- 系统屏蔽 --。
就是解放军还能打,但解放区已经快吃不住,有重蹈红军覆辙的危险,不得不强行反攻的
是不是跟军队和政府发展过快有关?“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这个生产可不是说长一寸就能长一寸的...
防御阶段tg是用空间换取主动,军事上确实有效,但是失陷的地区遭到的摧残也很重,被反攻倒算尚在其次,在反复拉锯中正常的农耕受到很大影响,农耕所用的家畜被征调到前线或者被宰杀,房子被轰炸或者被烧掉,拉锯区种下的庄稼被砍掉或者强征,没有被卷入拉锯的地区的公粮征调压力也明显增大,不打出去这样下去会越来越被动。
- -- 系统屏蔽 --。
我只听人说,华盛顿当时就是个带兵打仗的,压根没财权没政权,权力都在大陆议会那儿,老兵讨饷闹事,黑锅他背,真要当皇帝他一个孤老头子没门儿.
您要是了解得多的话,听听您的反驳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