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们抓到阿史那思摩了没有? -- 泉畔人家
题目有点怪,解释一下。如果你看过央视几年前的82集的连续剧《贞观长歌》,就有可能记起这个人来了。这里给没看过的河友们解释一下。
阿史那思摩,草原第一将。突厥的王牌将军,定襄之战颉利大败后,阿史那部只剩下了几千兵力。而阿史那思摩确利用2千人着便装混到已经投降唐朝的突厥部落里。当时这些部落遭遇天灾,人民饥肠辘辘。阿史那的人就到处给他们说,大唐的天子会收留我们,长安有足够的粮食给你们吃。
于是10几万难民,蜂拥南下。在一天早上长安城门开了之后涌进长安,一时间长安到处是路边乞讨的突厥难民。而唐人因为大多与突厥有仇,甚少有人会给他们吃的。 李世民中午时分才得到报告,带领几个核心幕僚和卫队(政治局常委级)便衣视察。李世民立马就反应出危险迫在眉睫,而很多大臣则还认为不过是乞丐罢了,只是多了点。
回宫后,李世民向3个争夺皇位的儿子(包括太子)询问,谁愿意带兵去把隐藏在10几万难民中的敌人找出来?无人敢应。大家这时候都知道这10多万难民中肯定藏了兵,到了晚上就会到处杀人放火,长安城会一片瓦砾。 但现在时间已经是下午,从城外调兵根本来不及。(当时可没汽车,从几十里外调兵没几个小时不可能的)。城内兵力不足1万,而守卫皇宫,粮库,兵器库的又不能动。可用兵力不足5千。如果靠5千人想把10多万散步在全城各处的10多万人赶出去根本不可能。而且这样做会大大损害大唐的仁爱之名。
最后,无人敢应的情况下,李世民指定侯君集去办。并给了侯君集密信。侯君集立刻在城门外埋锅造饭,召集灾民出城,告诉他们城外有吃的,管够,出城后则不在允许进来。(电视特写站在自家池塘边的蜀王,听说后恍然大悟说,涸泽而渔,把水放出去了鱼不就找出来了。大悔错过立功机会)
很快10多万饥民都跑到城外去了,到天开始黑的时候,侯君集已经带着唐军在城里到处搜查,在街角,胡同里藏匿的饥民打扮的人全部盘问。一盘查都是在附近藏了引火之物和兵器的。这些小分队一般数人或10余人一组,白天借灾民掩护身份,准备夜里3更放火烧城的。但饥民跑出去后,他们就全暴露了,侯君集的唐军轻松的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抓获。
而阿史那思摩则和核心部下早早进城了,他们全化装成汉人客商,在预先预备好的宅院落脚。让长的像汉人的人穿汉服出去到处传令。本来认为计划天衣无缝,饥民和2千精兵一起入了城,长安可以烧成一片废墟了。还把长孙无忌绑架了,等知道灾民出城,手下被抓后。才慌忙下令让手下提前行动。 可这个时候,侯君集已经从抓获的人里审到了阿史那的指挥部所在。唐军已经包围了这里。
后边李世民就亲自出场了,成功以感情攻势和完美破解对方策略的震慑力招降了草原第一将。具体就不写了,可以参考一下下边有人记录的台词。
javascript:zlj_AddC('
李世民:将军请止步。
阿史那思摩:放开我,一个“异族将军”的生死与阁下何干。
李世民:将军身负淮阴卫霍之才,本可以续写他们的辉煌。你这么一走,“汉书”岂不成了英雄之绝章。
阿史那思摩:我阿史那思摩已经败到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还称得上什么英雄?
李世民:你敢孤身杀入长安,这不是英雄,谁还敢说自己是英雄.
阿史那思摩放下了手中的剑……阿史那忠用剑刺伤了李世民,侯君集恼怒了。
侯君集:混帐,你敢刺杀大唐天子,我用这把剑把你斩成肉泥。
李世民:住手,谁也不许动他们一根汗毛,都听见没有?侯君集你听见没有!
阿史那思摩:长孙大人,我知道打败我的人是谁了!
长孙无忌:就是我大唐的天子!
阿史那思摩:能败给这样的人,我阿史那思摩也是个英雄。
李世民是把阿史那思摩当作朋友、英雄,而不是败军之将。在阿史那思摩回草原时,李世民还亲自相送,说起不是自己识破了阿史那思摩的奇计,而是上天托梦给自己,并说阿史那思摩的计谋凡人是无法识透的;阿史那思摩要走,李世民亲自为其牵马。阿史那思摩叔侄终于被李世民的大义感动,归顺了大唐。在结交阿史那思摩的过程中,唐太宗自始至终以义相待,结之以义,还动之以情。于是两位重义的英雄走到了一起。
'
后记,后边的剧情里,有突厥新判可汗要诱惑阿史那思摩叛变,阿史那愤而自己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表示决心。告诉他们自己绝不背叛大唐。
好了故事讲完了,这里我们大家思考一下。75中众多被煽动而上街去打酱油的w族是不是有点像那被阿史那思摩用有吃的而骗去长安的10多万灾民?而那些手持长刀,杀人手法专业而又残忍无情的人像不像阿史那思摩手下的那2千精兵?那么,我们现在找到了阿史那思摩和他的那些核心幕僚了没有那?
P.S. 本贴和 http://www.ccthere.com/thread/2428644 算互为姐妹贴, 如您感兴趣,请到那边提供点信息给全体河友,不胜感激。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本来犹豫着要不要再就新疆问题写点东西,看了兄台这帖,我就安心偷懒了。
小说电视编的吧
李世民结恩的是阿史那思摩,李隆基结恩的是安绿山。
阿史那思摩是英雄,安绿山呢?现在这些杀平民百姓的人呢?恐怕连安绿山都比不了吧?
里边有的,至于是不是历史,那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以以往经验看,如果中国的导演能自己编出这种故事而不是从史书里扒拉出来(央视大制作考据历史肯定少不了的),那我们就不会整天只能看什么无极,夜宴,黄金甲之流的片子了。
胡编乱造的东西,怎么能成为行动的指南
你要说胡编乱造,去投诉cctv去,演什么胡编乱造的贞观长歌。
我们对我们的祖先要多些敬畏,他们对某些事情的处理,比今天我们的庙堂人士似乎更敏感,更聪明。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印象中好像是唐朝的邬思道对唐朝的四阿哥说的,当时笑得我肚子疼。二月河的影响力真是无人能比。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中国现代人物也就老毛可能有那种地位吧,也像天可汗那样,都是各族人民衷心拥戴的共主.
阿史那斯摩跟阿史那社尔是1个人吗? 我知道阿史那社尔,唐太宗手下的突厥名将,唐太宗死后要求殉葬没被唐高宗允许.
即使我们现在没有太宗那样的一代雄主,我们也应该多向这些华夏英雄学习学习。
那就不知道啦,电视剧不一定是按那本书的译法来的。
不能忍了,《贞观长歌》这种已经被批倒批臭的胡编乱造电视剧,也被拿来说事,甚至也能得花近三十
。
先说这里的史实错误,我都不好说什么了。根本就没这回事,这纯粹就是一架空历史啊,除了这些人名
(大部分,因为《贞观长歌》生造出一个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范忠出来。)确实在历史上出现过,其他
的就根本没有能扯上关系的。
请看《旧唐书-列传一百四十四上》:”思摩者,颉利族人也。始毕、处罗以其貌似胡人,不类突厥,
疑非阿史那族类,故历处罗、颉利世,常为夹毕特勒,终不得典兵为设。”就这样的草原第一将!
“而阿史那思摩确利用2千人着便装混到已经投降唐朝的突厥部落里。当时这些部落遭遇天灾,人民饥
肠辘辘。阿史那的人就到处给他们说,大唐的天子会收留我们,长安有足够的粮食给你们吃。
于是10几万难民,蜂拥南下。在一天早上长安城门开了之后涌进长安,一时间长安到处是路边乞讨
的突厥难民。而唐人因为大多与突厥有仇,甚少有人会给他们吃的。 ”
先不说这事根本没发生过,大家想一想十几万突厥难民穿过大半个黄土高原(这可是唐朝的核心区域)
,唐朝的中央政府就不知道?甚至都进了唐朝都城长安之后,李世民还需要到下午才接到报告!我知道
唐朝衰落后长安多次陷落,在网上各个王朝打口水战黑唐朝时,也多次被奚落。但是黑也不带这样黑的
吧!这样的政府就是贞观之治的政府,这样的李世民就是毛主席说的“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指帝王)。这样的政府也能让楼主在新疆事件后,寄发托古之幽情。我看比土共差远了!
的仁爱之名。”
先不说长安的兵力配置问题,在关键时刻李世民什么时候仁爱过,不说大家都知道的玄武门了,在打天
下过程中,他也曾屠夏县以镇河东,也曾洺水杀俘以平河北。再说了,李靖是怎么灭的东突厥啊!就是
在和谈时突袭啊!
关于历史上阿史那思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唐朝对突厥又是怎样处置的,大家稍一百度就知道了,简
单说一下,就是李唐立阿史那思摩为傀儡可汗,置投降唐朝的东突厥余众于长城河南之地作为中原与草
原游牧的缓冲。后来由令其北上以抗衡薛延陀,结果突厥不敌,后唐朝直接灭掉了薛延陀。贞观十七年
之后阿史那思摩无力统御族人,只身入朝“寻授右武卫将军,从征辽东,为流矢所中;太宗亲为吮血,
其见顾遇如此。”
后面跟帖中提到的太宗死后与殉葬的不是阿史那思摩,他死在太宗前面。那两个人是阿史那社尔和契苾
何力 。
多说几句:下面楼主说
出来(央视大制作考据历史肯定少不了的),那我们就不会整天只能看什么无极,夜宴,黄金甲之流的
片子了。 ”
任何还想了解贞观长歌究竟荒唐到何等地步的网友,请看下面这两个帖子:
响应吴子牛导演的号召,大家来给贞观长歌挑史实错误吧
[电视酷评]杂赏:两部贞观片中的服装PK(即使你对《贞观长歌》没兴趣,我也推荐你看一下这个帖子,因为能让你对中国古代服饰有个直观的了解)
我知道楼主前面讲这么多,意思肯定不在讲史上,而是要借古讽今,但是史实的基本正确还是要保证的,否则后面要说的内容就空无依仗,甚至适得其反了。更何况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稍作搜索也不至于犯这么大的错误。
亮剑里的守村庄,袭击日军参观团,都是把各地八路军的战例拿过来给李云龙这个虚构人物的。 电视剧不是历史教科书,有演绎很正常。
但你说这段如果是导演能自己编出来,我可不大信。主要是不相信中国导演有这水平能编出来,肯定是从史书里翻的,也许是把其他人的例子放到了这里。
“将军身负淮阴卫霍之才,本可以续写他们的辉煌。你这么一走,“汉书”岂不成了英雄之绝章” 就这一句台词,我觉得就不是中国导演或者编剧能编出来的,应该是抄的史书。
批倒,批臭?你不喜欢就是批倒批臭了?贞观长歌至少不是张纪中的射雕吧,当初播的时候也没听到多大批判声啊? 这种历史正剧,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可能年轻人喜欢的少,但中老年喜欢的就多。至少当初我老爸老妈是每集必看。
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情况,让学历史的大牛们来评判吧,你不知道的,未必就等于没有。
那个《天下粮仓》就一塌糊涂,情节荒谬、人物荒谬,还故作神秘,奇怪的是好评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