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评论一下陈经新作的结论 -- 达雅
陈经的新作,我只看了结论部分,其他的基本没有看,主要是因为看不懂代数方程那一部分,没有经济学基础,搞不懂什么意思,而且也无法评价其学术价值。这里就假定他的推导,与“工程控制论”无关的部分都正确好了。
陈经新作的结论,秉承其一贯的政委风格。我将其归纳为:发现两个重要结果,片面鼓吹高速增长。发现的两个结果是:
1,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
2,中国社会正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穷循环”和“富循环”。
我相信陈经河所有看了陈经文章的人都会同意上述归纳。
陈经的“穷循环”和“富循环”是一个重要的陈述。这个陈述可以用来进一步描述中国官办经济。中央政府领着一堆富裕的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以及部分富人在玩“富循环”,然后把普通老百姓给扔“穷循环”里。当然“穷循环”里的人们生活也在提高,因为生产力在发展,中国人民会造的东西越来越多。中国人民一旦会造什么东西,那这东西很快就变得不值钱。最初是电视冰箱,然后是手机计算机,现在是汽车。一开始的时候,都是富裕家庭才有,生产商销售商的利润率也都还颇为可观,二十年前买彩电冰箱要找关系批条子呢。等过几年再看,满大街都是,捡垃圾的都掏出个手机打电话。再过几年搞不好会出现环卫工人开着二手车去扫垃圾的情况。中国人民的生活就是这么改善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东西的生产商和销售商,利润率是越来越低的。或者,用陈经的术语来说,这些东西都给从“富循环”抛进“穷循环”去了。
陈经没有给出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富循环”的标准。我这里给一个指标:有一套以上房子可以卖的城市家庭,属于“富循环”。如果有人不同意,可以提其他指标。ZRJ搞房改以来,房子就一直在升值,而且升得比GDP还快。这就是“二套房”作为“富循环”指标的意义所在了,因为它增值得比GDP增长还快,所以满足“进去了不容易掉出来”的性质。二套房指标其实基本等价于你的资产是否能够增值得比GDP还快。
下面我们就来看,“富循环”能不能扩大到大部分中国人,例如10亿。如果能扩大到,那么经济显然可以持续增长。但是我觉得这很危险。首先考虑这个“富循环”的退出。显然人死了就会退出,其次,就算不死,老了70多了其实也就是退出了,那时候人基本也就维持自己的生存了,不可能还跟年轻人似的买这个买那个了,所以就退出了“富循环”。另外,遇到天灾人祸或者投资失败,那也会跌到“穷循环”去,但那是少数。
接着考虑“富循环”的进入。进入“富循环”基本是从找到一个好工作开始,然后挣钱买房子。等结婚的时候小俩口各有一套房子,或者有这么多钱,那就进了“富循环”了。当然,中了大彩也能进富
循环,那也是少数。
中国现在的情况是,小白领已经在一线城市买不起房了,而房价还在继续涨。由于ZRJ把地方国企几乎卖光,地方政府没了提款机,就只能从企业收税。而“穷循环”的企业收不上来多少税,“富循环”里相当多是国企收到的税也有限,所以现在很多地方财政其实是“房地产”财政。于是只好把房价推上去,利用人民对房屋的刚需伙同房地产商来剥削人民群众,维持地方政府待在“富循环”里面不掉出来。但问题在于房价高到买不起以后怎么办。陈经这一方否认这一问题存在。这么做有正面意义,因为老鼠会就是个信心,大家要是都相信房子明天要降价那大家就都不会买了。但负面意义是,大家这么有信心那房价就一定会涨到小白领都买不起。或者,用陈经的话说,小白领都进入“穷循环”。为了维持房价又让小白领买得起,就推小户型。另一方面,房地产商这边,已经开始逐渐抛弃小白领,主推几百万一千万的豪宅了,今天早上朝闻天下就播了这条新闻。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经济还能不能持续增长?陈经坚持可以继续,房子在中国人心理中是个刚性需求,总要买。买完一套还有地主情节,还会继续买第二套。在北京上海深圳买完了还要去威海登封延安买一套度假用,等有了孩子孩子在外地还得给他们小俩口买。总之一直买下去好了。还有三四亿人要进城,需求大着呐。
但问题在于,现在买不起房的人,将来怎么就买得起了?照这个势头,今天买不起房的明天更买不起。那边老人在退出,这边新人进不去,那“富循环”里的人不就越来越少了吗?当然,“富循环”里的钱是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大部分都在这里面呢。
这就是中国当前官办经济的困境所在:政府必须维持高增长低通胀才玩得下去。只有低通胀,才能保证“穷循环”的正常运转,不然猪肉大米一涨价人民吃不起肉吃不起米“穷循环”要崩溃。只有高增长才能保证充分就业,不然事业率一高“穷循环”也要崩溃。所以中央政府要GDP年增长“保8”,同时控制通胀。这钢丝太难走了。而且必须不管外部风吹浪打,都得走这根钢丝。
事实上中国政府已经快走不下去了。4万亿砸下去,今年保8是成功了,明年呢?是不是再砸4万亿?以后是不是年年都砸4万亿?那还要不要讲财政平衡了?
这里的关键是,砸下去4万亿,大部分还是在“富循环”里面流动的,真正流向“穷循环”的不多,也就是发发工资而已。资金在“富循环”里保值增值,但是缺乏足够的人从“穷循环”进入“富循环”,于是就会搞成房地产商借银行钱造房子再卖给银行的游戏。马克思老爷爷“有效需求不足”的论断有了现行的案例。中央政府看到了这一层,所以已经在忧心“调结构,防通胀”了。而陈经没看到这一层,觉得GDP年增长率高就是好来就是好,也不看看增长究竟落谁头上了。
所以呢,我愿意在这里跟陈经打个赌,中国目前这种官办经济的增长维持不了多久了,例如,5年吧。当然这个赌最后能不能打成难说,因为输赢的条件很难界定,得扯很多皮。例如,什么叫“目前这种官办经济的增长”就足够扯皮的了,砸四万亿算不算?这皮就有得扯。
中国经济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一个发钱机制。“富循环”其
是一个吸水机或者说吸血机,中国人民累死累活创造的财富,大部分给吸它这里来了。这里面最能吸血的房地产,已经成了中国经济的癌症。要治疗,小修小补是不行的,得改政治路线。
特别是未来15年,15年后由于人口结构,中国必然进入经济和战略收缩期,重点保证社会稳定,玩玩程序正义、舆论控制甚至民主选举都行。但这15年,中国政府要做一个有为的政府,将中国建成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对抗的国内国际既得利益集团不是一般的凶险。
存在的一是资源约束,二是全球化的赢家通吃,三是技术进步引发的失业问题,四是政治制度与官僚体制惯性,五是基本价值观和文化重塑,五个问题都解决的好,未来15年也就是经济发展速度软着陆到停滞和收缩阶段。任何一个问题解决不好,就是不同程度的内乱。
首花就有宝,呵呵。
说实在话,陈经的这个系列可读性不好,俺看到四、五就没再看了,看到您这个分析,感觉很舒服,先花再琢磨了。
年初我听了几次关于宏观经济的讲座,现在回想起来,经济学家关于美国的分析预测大致靠谱,关于中国的分析预测,对一半错一半,可见,分析预测中国的经济问题,完全靠西方经济学的工具是不完全的,需要“政治经济学"的补充。陈经走的是”政治经济学”的路子,无论对错,都为分析预测中国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视角,尤其关于富循环、穷循环的概念,很有创造力。
最怕陈经这样的,把个权宜之计的官办经济当成万灵丹来用。
政委的系统模型太顺利了,简直是线性的,完美的让人不敢相信,总觉得是在5千点看2千点的感觉,验证好多宝贵的观点的同时,同时也把不少垃圾也收了进来,爱屋及乌的缘故吧
我觉得给别人找毛病总是容易的,就像生活中很容易就看到同事、朋友的不足,可是自己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吗?既然你觉得这个经济模式不行,要垮,那你就设计一个,要不把这个废了,用什么。
这种东西向来就是自话自说的东西。
既然有用算术+哲学来推翻相对论的民科,用控制论来推演经济学总算是一种进步吧...
与陈经无关。
好像现在提向左转的人很多。部分反对者则提出改革开放前的负面案例,说明向左转的弊端。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么多人说向左转,在车里挂毛主席像,肯定有点原因。我猜测现在大部分人说的向左转不是要回去文革,而是说要降低基尼系数。下面是个wiki的基尼系数全球分布的图。
如果这个图不算太离谱,那中国的贫富差距可能稍微有一点点大。经济的基本问题都是分配问题,这一点马克思和凯恩斯都赞同,所以,今天的中国有可能需要降低一点点基尼系数。
从二战后的历史看,基尼系数较小的经济体往往活力也较小,因为不太容易激发人的主动性;基尼系数相对高的地方,活力较高,但是有不稳定的倾向。建国之前,国民党时期,中国贫富差距很大,所以建国后要把基尼系数降下来,绝大部分人才可以活下来(土改,有了生产资料),才可以活的好一点(识字率提高、寿命大大延长)。但是三十年之后,发现这条路活力不足,这才有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基尼系数提高,经济活力增强。但是也有一个限度。如果我们的基尼系数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高位,可能也不一定非常理想。昨天听新闻,说上海第一批经济适用房要试点,这就是天大的好消息。党中央终于知道上海还有人需要经济适用房了,新闻啊。现在要不要向左转?我也不知道。
财富 与资源的分配 更主要的是依靠对权力的占有
政府机关 官僚集团 垄断国企 成了无限吞噬财富的黑洞
最后只能形成 穷越穷 富越富的局面
这样的局面是不可能具有可持续性的
那世上就没有离谱的事了
你看看大公鸡屁股底下那摊绿屎是谁?它有几亿要饭的,还有几十个能挤进世界前100号富翁,它咋能绿呢?
定义问题是关键,解决需要靠大家的智慧。目前国内的各种民生问题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一味给现有模式唱赞歌又有何建设性可言?
意思一下了,就是说中国的基尼系数有点高。这个数字,一百个来源,一百个结果。你要公信力强的,虎兄肯定有。而且,你居然去和阿三比...
经济增长的核心还是一个市场扩大的问题,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共同支撑着经济增长。目前中国的情况是,经济增长主要由政府投资和外贸出口这两个手段支撑,而国内消费一时难以提升。其主要问题在于:
1、朱的国企改革,导致地方国企基本破产殆尽,大量人口失业,消费市场严重萎缩;
2、住房、医疗、教育这几项改革,目前看来基本都是错的。在老百姓收入没有大幅增长的时候,就迅速背起了3座大山,压力巨大。结果是老百姓即使有钱,也不敢拿出来消费;
所以目前消费市场的扩大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问题,这已经成为一个结构性问题。
胡温目前已经对这些问题有所解决,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的话,它的思路其实已经非常清楚了:
1、做大做强央企,兼并收购地方国企、私企(国进民退)、外企,限制外资。最终目标是把央企打造成巨无霸,参与国际竞争;
2、投资新兴制造业,如新能源产业;
3、加强科技投入力度,使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如装备制造业;
4、扶持出口企业(出口企业的各种税收减免和补贴);
5、开拓国际市场(东南亚、非洲、南美的贸易协定);
6、对农业补贴的同时,开拓农村市场(如家电下乡);
以上的措施,主要还是体现在加强投资和出口两方面,的确可以吸收大量失业人口的就业,对扩大消费市场有好处,但是这个进度不是一蹴而就的;
对于3座大山,目前的方法不是推倒重来,而是扬汤止沸,希望老百姓收入逐步增长后,这些矛盾能够化解:
房产:控制房价,推出廉租房;
医疗:降低医药采购价格;
教育:银行贷款,贫困生的各种补贴;
由于有利益集团的干扰,推倒重来是不现实的。但是看到这些措施,你就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是一片黑暗,远景不用太悲观。首先努力把自己小日子过好,不要急着抱怨,等等看,自己判断,今后的日子是不是变好些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