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再谈中国第四代战斗机 -- 晨枫
我还是那句话:这些研究,我们仅仅是知道如何如何做是可行的,而不知道“如何如何做是不可行的”
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F-22是用机械臂把“响尾蛇”伸如气流中才点火的。
双发分得很开,确实有滚转率的问题,但也有大迎角升力的好处。这是一个得失权衡的问题。
我这样业余还给人家当顾问?你不要命我还要命呢……哈哈(怎么加不了表情符号了?)
可见好善乐施确实有好处。
主要把头伸出去,有相当多燃气会热到舱内。
把底部做的平滑点,没必要分开发动机才有机体升
力作用吧。那个F15断翼飞行的分析不也是机体
能产生部分升力吗。发动机分开,机体下面有升力,
那相对的机翼下边面积不就小了?
再说如果只有下面一个导弹舱,格斗时总得开舱门
露出弹头,下边的升力作用恐怕就抵消了。
如果用户范了愚蠢的错误,一定是因为设计师使用了愚蠢的设计导致的。
目的是用气动压力促进导弹的自动分离,尽早离飞机远一点。尾焰还是在武器舱之外,不是喷到武器舱里面的。
格斗是老得打开武器舱门是一个问题,没有想好怎么解决。
任何形状的机体都有升力作用,多少的差别而已。“隧道”的升力作用最大。
还是独立近距导弹舱,用旋转舱门。
象一些垃圾桶的盖子一样,内部有导弹挂架,
近距导弹折叠弹翼,飞行时挂在舱门内面,
近战时反正不用隐形了,舱门旋转,把导弹
转到外边,但仍保证飞机气动外形不变。。。
F22那支架那么斜着,怎么也有有些热气进到舱内。
发动机和材料还不完全过关,不过主要是时间问题。旧列强都看不起它,但是实际上研制出来的东西能让别人吓一跳。
话说日本当年要是不是那么好战,今天世界上的地位和处境会好的多。可见土鳖的和平崛起确实是研究过历史经验的。
好久才看完,呵呵。关于丝带的文章也看了不少,感觉会是一个“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过程,咱们在点上会有突破的,但是面上超MD,还是太早了点。关键是TG的思路怎么样?做这种全新的工程,除了技术的飞跃,还得有思维和管理的突破,这个才是最宝贵的。
民用的话,客运很难和波音空客去竞争,货运的市场有多大,我不太了解,估计经济性也好不到哪去。
军用的话,应该不能采用欧美的发动机(军用产品的禁运应该还存在吧?),老毛供货太不贴谱(看军方买IL76就知道了),而且到时候是和IL76的整机争市场,对方一定会搞小动作————说来说去还是个发动机。
记得采访飞豹总师的节目里,陈总说他接触西方最大的收获是标准,建立一套标准才是根本,发动机制造因为大部分部件要在材料极限状态运行,工程型有毛病正常,甚至批量型出问题都正常,关键是决策支持能坚持,决策错误才是真正要命的。
F22超巡不过关,发动机不是想象的那样好,所以数据模糊,中国四代直接订了比F22高很多的标准,不知结果如何。J10已经在试验DSI进气,四代是DSI的几率比较大,看看吧。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