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彩虹的永约 (我在新西兰) -- 非
image belongs to 非 摄于开车的路上
[]
南半球的夏季凉爽宜人且有着长长的白昼,甚至到了晚上八九点,太阳依然斜斜不肯掉到海里。天海之间,那些白云总是白得没有选择,在蓝天里自足,清淡,不惊不乍,淡对流光。长长的黄昏里,天空的光线变幻万千,新西兰的云,在这个时候更加美如神迹。
新西兰许多沿海城市的天气,因为有了那些云,往往也就成全风做了顽皮的孩子,喜欢不时玩一下把云变成太阳雨的游戏。时常前半分钟还阳光遍地,后半分钟已经是万缕雨丝袅晴空了,那些雨倏忽而至而逝,在行人身旁穿梭往来。时间长了,我觉得这些雨颇有兴味,因为,根据经验,几乎每次雨后我都可以期盼在城市的某个角落的上空看到眩目的彩虹。
单道的有着优雅弧形的彩虹在新西兰最为常见,还有一半在云内、另一半却象直入云霄的彩虹,难得一见的是双道上下平行的彩虹。每一次,它们与你直面而对的时间并不长,但它们总不曾遗忘你;它们总是高高在上,但它们又与你这样亲近;它们不可预知,但允许你去期盼。象一个古典的童话,清新、隽永,雅致;也象一个亘古不变的约定,意味着忠诚,向往,欢欣。流星划过的时候,大家说许个愿许个愿吧,彩虹出现的时候,大家说太好了啊,你的愿望即将实现。不是每个愿望都能在流星划过的瞬间许下,可是彩虹,却给已经许下的愿带来了希望。
那些彩虹,七彩清晰,没有任何的修饰,虚拟和夸张,出尘脱俗,无一例外的清澈晶莹,美得玲珑剔透,不须更多的褒扬。
它们如此频繁的出现,以至于当地人在我每次对着彩虹大呼小叫的时候,显得早就对此熟视无睹。我和朋友曾经路过一个只有一条街道的小镇,歇脚的时候几乎看不到什么行人,偶尔有些人骑着马在街上悠闲的走过。街上的建筑都很古老,风格各异,有不少工艺品商店,还有酒吧和餐厅。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当地一家出售纪念品的商店,因为它的门口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生活就是每天早晨都可以看到彩虹。”
曾经有人说在玫瑰农场饱了一生看花的心,从此可以行走黄沙而了无遗憾。如今,我看彩虹如同看见自己追逐的梦想,它们分明的立在眼前,令我再难再累都不愿失掉在路上的惊喜与盼望。
圣经《旧约》里有一段故事,讲述挪亚听从耶和华的安排建造方舟躲避了上帝灭除罪孽深重的人类的灾难,而后筑祭坛献祭感恩。耶和华见到此景后暗下决心,决不再因人的邪恶去诅咒大地或毁灭一切生物,只要大地尚存,庄稼、寒暑、昼夜就永不止息。上帝对挪亚及其儿子们说:“……我要以彩虹为立约的永久记号,我把彩虹放在云中,当我使云盖地时,虹必然出现在云中,我见到了虹就会记起与你们立的永约,再不会使水变洪流淹灭一切生灵了。”
于是路上碰到的传教士带着一种狡黠的微笑,可以这样跟我解释说:这么多的彩虹,说明新西兰是上帝拣选的地方。
可是看来上帝自己都知道自己是比较健忘的。人间屡屡还是有战乱纷争,洪水肆虐,不知道在那些地方是否也仍有彩虹如此,作永约的记号?
后记:
朋友送的一首歌,喜欢,附下:
Eva Cassidy的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MP=320,20]http://www.txbadminton.com/mp3/0403/OvertheRainbow.mp3[/MP]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大学语文教材也行。
有可能一定去次新西兰,看看非说的是不是真的!
赶紧看了一下我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什么的,真有那么不走运的一天,好别误人子弟啊。。。。。
(中学时代,最怕语文习题里要求总结中心思想,分段,再写段落大意,每次都苦思冥想,“通过”什么什么,“说明”了什么什么,“赞美”或者“披露”了什么,再“总结”什么什么,倒。。。。。)
感觉化外之地的清纯美丽远胜与浮华都市.
非有一双不同寻常的眼睛和心境,写的真的很好。
一个地方很有意思,你对诺亚的故事的引用如此画龙点睛,通篇故事行云流水,到了最后却有点峰回路转, 为何传教士使用的是“狡谐”来描述?you seem to be questioning somthing ?
一个地方是否是上帝拣选的,我总觉得跟传教士没什么关系啊,呵呵。
其实是我有点小心眼的,我碰到喜欢对我说教的,出于礼貌我还是会很耐心的听着,实际上早就想拔腿溜了:)
我这个回答好象有点文不对题了。。。。。
没有历史的重负,没有太多的凭吊和感古慨今。这从某个角度来说,让人活得轻松。文化的沉淀与否,对个人的烙印,往往是放在一个大背景去说的。
新西兰最早的石头建筑建立于1835年,在它旁边的是现存新西兰最古老的建筑(1822年)。这个最早的建筑,大概只相当于清末道光咸丰年间,如果放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实在算不上璀璨。这里最古老的大树,2000年历史的Kauri树,被称为“God of Forest(森林之王)”的,拿我所到过的西藏林芝巨柏林的随便一棵来比较,都算是很年轻。但是,这是新西兰的历史,我尊重它。
坦白说,去过很多地方之后,我常常为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而骄傲,去任何地方,我所常抱的心态就是“尊重它的历史,但绝不妄自菲薄”。有时候会见到一些比较偏执的中国人到了国外后,只顾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把中国批得体无完肤,我会有点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