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苦难有时是一份宝贵的人生财富 -- 迪塘钱
有感于杨元元的悲剧,还有“如果爱情可编程”的帖子让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自己年轻求学的日子。我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勉励自己,也鼓励遭遇挫折的人,希望你们能克服困难,实现你心中的梦想和理想。
我们那地方,农村里没有经济收入,日子很苦。除去化肥、农药的开支和上缴的税费,一家子一年的收入也就几百块钱。1000块收入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富农”了。87、88、89那几年我读高中,在学校里住校,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是6元(是的,没写错)。自己带的米,菜是带的梅干菜,偶尔花1毛钱在学校食堂买份豆腐打牙祭。印象最深的是暑假里晒烟叶。晒烟叶要起大早,赶不上吃早饭。爸爸在田里摘烟叶,我和弟弟饿着肚子、顶着大太阳在山坡上晒烟叶。我和弟弟的学费就指望卖烟叶卖瓜的收入。吃得不好,中学时期的我是营养不良的样子,体育成绩达标对我一直是一件痛苦的事。有一年刮台风,家里的房子压塌了半边墙,没有钱修,只能用塑料布蒙着挡风雨。
穷则思变,当时上大学是农村孩子最好的出路,所以学习比较用功。高一那年学了Basic语言,寒假里,从老师那里借了书,自学把6052的汇编学会了。高二那年暑假,在瓜田看瓜,手里总是拿本书,把高三的化学和数学都学了。数学有微积分的内容,虽然高考不要求,凭着兴趣也都学完了。
90年上大学,情况好一点,学校里每月有一点补贴,大约21元,再做点家教,日子比高中时好一点。到大三大四的时候,在外面找了些做科技翻译的活,也能补贴一点。不过,食堂里2毛一份的“荷包蛋菜底"是吃得再也不想吃了。因为经济的原因,根本没想过考托福、GRE,没那个钱。学习的劲头还不错,虽说大学的专业不是计算机,也是想方设法找上机的机会。用老师实验室的机器,偷偷跑别系的机房去蹭机,在公共机房里写个假的login程序,偷用下一班上机同学的机时。呵呵,想想这些经历还很有趣。这段时间用过很多机器:PDP-11, VAX, Apple II, 8086 PC, 80386 PC等等。486的机器当时比较稀罕,一般是宝贝一样供着,接触不到。当时比较有成就感的是和一个同学合写杀毒程序,找到病毒样本,反汇编,读代码,有时需要对病毒解密,再反汇编。读懂了,再写杀毒程序。没人教,全靠自己摸索。
经济情况根本好转是读研的时候,学校的补贴比本科时高很多,200块左右。导师项目不多(当时让我做省自然基金的一个项目),也会给一点。主要是自己可以跟同学到外面做些项目,能挣不少钱。那一段时间是最幸福快乐的日子,不用为以后的日子发愁,不用为吃什么发愁,挣的钱足够让一个学生过舒服的日子,还有一帮互帮互助、志同道合的快乐的同学。记得97年毕业时,攒下了人生第一个1万元。上班后,业余也接点私活。3年后辞职准备出国时,存款到22万(想想还是挺自豪的,2000年时银行职员的平均年收入是4、5万元,杭州的房价是3000元/平方)。
我觉得,少年时候的苦难是一种磨砺,在困难中学会如何克服,不要被生活压跨,生活总会越来越好。心态的健康很重要,大学时有一段时间极度压抑和消沉,为此曾去选修了一门关于心理健康的课程。感谢那时的同学,特别是读研时的同学,在你们兄弟般的情谊中我度过了艰难的时光,让我学会了更好地面对困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苦难,所经历的这些就能成为人生的财富。
我觉得心态还是挺重要的。
一直敬佩那些意志坚强的人们。
大家不是超人,太大的苦难能把人压垮的。即使是超人,也有他不能面对的苦难。你很幸运,但少年时的营养不良和重体力劳动能毁掉一个人成年后的健康。
回过头想想那时的日子很苦,可是在当时并不觉得。80年代基本上还是物质缺乏的年代,高中时周围有很多同学家里都是差不多的条件,也有一些条件还更差一些。我觉得这对成长时人的心理调整很重要,不会让人觉得自己是孤单的、需要特殊照顾而形成自卑心理。暑假里干些农活是农村孩子理所应当的事情。至于营养不良,也没那么严重,毕竟能吃饱饭,寒暑假回家能补充新鲜蔬菜和肉类。再说,实在受不了也能在学校食堂里补充一下。除了体育成绩差些,身体还是很健康的。现在的我更是看不出营养不良的样子,倒是担心营养过剩,哈哈。
但当时绝对想我快熬不住了,怎么办!
看见什么“荷包蛋菜底好”亲切啊,还有“小块肉菜底、大排菜底”等等,想起来就流口水。
我觉得你经历的算不上苦难,只是上大学后经济条件比别人差些。真正的苦难很难靠个人去克服的。只是营养不良就能毁掉一个人。当然大部分人遇不到那种极端情形。小苦难才锻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