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93) -- 江南水
杀人者,白起
秦昭王十一年(前296年),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联军,准备横渡黄河的时候,秦国很识趣的吐出了所侵占的韩国和魏国的部分土地。
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9年),齐国奇迹般的复国。
时光,不知不觉已经度过了十几年。
真是说书的嘴儿,唱戏的腿儿,不经意间就让秦国跑了十几年的龙套。
这十几年来,东方舞台上精彩纷呈,赵国在沙丘上演的那部英雄谢幕的悲情大片,打响了大片时代的第一枪。
接下来是更加精彩的燕国复仇记,所有的大腕儿(战国七雄凑齐了),都参演了这部囊括了所有戏剧元素的大片,就演员阵容来说,一点儿都不比《建国大业》差。
这部大片的结局也不落俗套,复仇者并没有收获一个报仇雪耻的大团圆结局。
虽然自己的档期很紧张,秦国还是挤出时间,隔着千山万水,不远千里登上东方舞台,在燕齐恩仇大片中,友情客串了一把(没捞到太多的实质好处)。
大腕儿就是大腕儿,你老让他跑龙套,他是肯定会翻脸的,再说了,在那个时代,秦国压根儿就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死跑龙套的。
东方舞台那么遥远,都要努力掺和一把,争取混一个脸儿熟,在自己家门口的西方舞台,秦国要是啥也不干,韬光养晦,那就太没天理了。
虽然在东方舞台上,秦国只是一个群众演员的角色,但是在西方舞台上,他是唯一的主角儿。
绝对的男一号。
其他人都给他跑龙套。
绝对的戏霸。
在燕齐恩仇大片中,主角们很努力的表演了四五年,无数人的鲜血,也永远的留在了舞台上,跟他们相比,秦国这个戏霸在西方舞台上,制造的血腥绝对不比他们少,甚至更多。
秦昭王十一年,面对着五国联军,秦国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亏。
几十艘帆板船搭在一起,终究成不了航空母舰,早晚有散摊儿的时候,当他们散摊儿的时候,秦国的机会就来了,地处中原的韩、魏光荣的成为了第一批遭殃者。
这会儿,魏国早就缩到韩国的背后了,韩国只好无可奈何的走上了抵抗秦国的前沿,也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公元前307年,韩国失去了宜阳,整个国家就完全暴露在秦国的全天候打击范围之内,秦国可以随时从他这里捞点儿什么,还不用付出什么特别的代价。
负责攻略韩国的,就是一直在治理宜阳的向寿,当年向寿的任务就是拿下韩国,在苏代的一通忽悠下打消了拿下韩国的念头,并且还想发展韩国做自己的国外关系。
被甘茂捷足先登后,向寿也失去了借重韩国加强自己在秦国地位的可能,如今向寿重操旧业,也就不会对韩国客气了。
公元前294年,向寿拿下了韩国的武始(今河北邯郸西南)。
这一年,也是另一个人的黄道吉“年”。
机器。
恐怖的机器。
恐怖的杀人机器。
这个恐怖的杀人机器,就是白起,冷兵器时代的第一杀人机器。
关于白起的个人信息,现在所能找到的,只是他的籍贯,白起者,郿人也。
郿,今天陕西省眉县。
也就是说,白起是秦国自己土产的。
自从秦孝公以来,秦国的各种人才,大多是外来的,无论是政治人才还是军事人才。
经过几十年的培养,秦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土产人才。
改革开放很重要啊,不但能引进很多看得见的人才、技术、经验,还能在无形中锻炼自己的人才队伍,虽然周期长了一点儿,考虑到百年树人这个规律,这个时间成本还是必需的。
自从商鞅之后,秦国的基本国策就是耕战,他土产的人才也紧随时代的脉搏,大多都具有极强的战斗力,白起如此,王翦也是如此。
公元前294年,白起首次亮相历史舞台,牛刀小试,在中原腹地露了一小手儿,攻取了韩国的新城(今河南伊川县),爵位也由十级的左庶长,提升到了十二级的左更。
韩国相对于其他大国是个软柿子,但好歹也是个大国,面对着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他怎么着也得挣扎一下。
第二年,在韩国前线,秦国就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了。
秦国的磕磕绊绊,给白起送上了一个机会。
白起能够拿到这个机会,要感谢一个人,他生命中的贵人。
秦国的相国,秦昭王的舅舅魏冉,向秦昭王推荐了白起,建议用白起来取代向寿,负责韩国方面的事务。
面对不怎么争气的发小儿,秦昭王也很无奈,既然是烂泥扶不上墙,那就换人。
贵人很重要,自己的水平更重要,自己没两把刷子,再贵的人也没法永远罩着你。
秦昭王同意了舅舅的建议,启用了刚刚立功的白起。
此时,韩国就是魏国的防火墙,如果这道防火墙再被秦国人攻破,魏国要想再保证自己的信息安全,就比较没戏了,魏国也很有觉悟,很自觉的把自己跟韩国捆到了一块儿,一起来面对秦国的刀锋。
如果可能的话,他们还要拉上更多的人,共同跟秦国死磕,可惜其他国家都有自己的事儿,没空儿搭理他们。
三晋中的另一个,赵国,刚经历过政变,主父赵武灵王都被饿死了,内政问题都一头的包,哪有闲心管外面的事儿啊。
燕国还在韬光养晦准备复仇呢,其他的问题,他是一概打酱油的。
那两个超级大国也各有各的事儿,齐国出了大麻烦,领导人齐湣王竟然被别人劫持了,虽然有惊无险,但是也需要在内部进行一次整风,否则下一次就不是被劫持了,而是直接被咔嚓了。
楚国倒是对秦国有刻骨的仇恨,但是他刚给前任领导人楚怀王办理完丧事,正式坐稳位子的新领导楚顷襄王,也得先熟悉一下工作环境不是。
一圈儿看下来,也只有魏国和韩国这对难兄难弟,来做一对同命鸟了。
都说老天爱笨小孩,但是韩魏这两个笨小孩,并没有得到老天爷的垂青,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这两个国家的联军遭遇了一次洗礼,血腥的洗礼。
首次在秦国担纲重要角色的白起,并没有怯场,来了一个惊艳的首秀,俘虏两国联军的将领公孙喜,攻陷五座城池。
跟前辈相比,白起的这份成绩单,没有啥特别靓丽的。
当年秦献公打败的三晋联军,比现今的韩魏联军,不知要高多少档次。
秦献公临终前,也俘虏过魏国的大将。
但是,这个数字绝对是震撼级的。
二十四万。
不是被白起打败的韩魏联军的总人数,而是秦军将士的斩首数目。
打败一支二十万人的军队,都得火烧战船,要是去砍二十多万士兵的脑袋,……
秦人的剽悍,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这一战,也让白起的爵位从十二级的左更,上升到了十六级的大良造,并且还担任了秦国国尉的高级职位。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这电影一点也不好看。
杀人一百多万,把六国能打仗的都杀得差不多了,还严重影响人口增长。
杀这么多人本身对后来秦能统一,绝对有重要贡献。
“愧使孙子不兵”前面的记不清了,诗的内容是生平大小百战无一败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斩首百万,愧使孙子不言兵。
如果白起领着秦军在中原碰上孙膑领的齐军,哪家赢。我压老秦赢。
战争是两个集团(国家或者国家联盟)的斗争,某一个人到底能起多大作用,真不好说,没有白起的时候,秦国也是屡屡占便宜的
单纯来说,某两个人各率领一票人马死磕,只能是在游戏里,现实中是没法提供这个场景的
对历史剧,我没有兴趣,影视剧为了戏剧冲突,经常会对史书上的史实,动手脚。
史书上的记载都已经有问题了,他们再动手脚,那就更是一行白鹭上青天了
月色MM(JJ?),竟然对我这个贴子感兴趣,实在是让我惊讶,我所接触的女性同胞,对历史,基本上没啥兴趣,看我都像是看怪物
可是对帅哥有兴趣,大胆推测,月色是觉得白起很“man”,所以回帖的?
看着史书记载的斩首数目,再想想背后无数家庭的泪水,我也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怎么评价中华民族的统一呢?
只能残酷的引用范文正公的“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来安慰自己。
只希望以后中华民族的哭声越少越好,希望我们的智慧超过祖先吧
白起的成长过程,是对东方六国的征战,基本上还是华夏地区的传统战争,面对匈奴的骑兵,是另一种作战模式,白起未必能适应。
面对匈奴,秦国人应该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否则秦始皇也没必要花那么大代价修长城了。
守卫长城的,还是秦王朝的三十万精锐啊,当时的匈奴可还没有太成气候哦。
中华民族也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后来卫青、霍去病用十几万骑兵就搞定了如日中天的匈奴,就是不断学习的结果。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有自己的惰性,但是她的学习能力,始终是这个民族不断前进的基因。
作为一个延绵不绝,生存了两千多年的民族,我们还是有一点儿可以骄傲的。
希望我们不要丢失这个基因
其实又岂止是待功臣薄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再到宋明的帝王将相,大多数的评价都有些近乎苛刻了, 所谓“愿后世勿生帝王家"也并不是孤例,其中的残酷细细品味也不比老百姓好多少。中华民族能有几千年的荣耀,后面的代价可能就是对这种残酷,苛刻的承担吧。因为最近看了一些关于某少数民族政权的评论,所以借贴子瞎感慨一下,小到做一个中国人,大到做一个中国政权,都不是没有代价的,没有这些代价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也就没有延绵不绝,生存了两千多年的中华民族了。
我不愿意叫他"盗跖".你看《庄子.杂篇·盗跖》:
"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顺吾意则生,逆吾意则死。"跖简直是郑伊健古天乐类蛊惑仔的始祖...偶喜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