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生产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区别 -- wqnsihs
从保证ROI角度,效率是CEO,PM们的头等参数,涉及到在特定时间内赚多少钱的问题。出于自身的角度,我比较关心一方面:
在现实里面,在约定的时间段内,效率往往与质量、与创新有个取舍问题(tradeoff).大家怎么把握这个度,有什么原则。这是个人感兴趣的。
业主对自己想要的建筑不明确,我们需要帮助客户完成《任务书》的编制:面积,功能,房间布置等等。
个人经验,如果有益,您参考一下。如果无益,就当聊天了。
对牛人而言,作为管理人员,软件行业和制造业差别不大。如果一般来看的话,我想软件行业的管理经验和制造业的管理经验还是有差别的。
您想想看,一个厂子,几十道工序,每个工序几十台机器,每个工序的生产量还不一样,几百口人吃饭。如何用最低库存原材料,维持质量,维持工序平衡,提高产品供货期就是个难事。
一个成熟,被寡头分了的的制造行业,创新谈何容易,有的是有了创新也不拿出来,前期固定投资成本巨大,拿出来就亏了(个别例子)。
讨论一下,以制造业为例,现实里面应该是如果供货价格不变,保证现有质量的前提,考虑投入成本的情况下(投资过大,意味回收期长,则风险大),提高效率(意味降低成本)--这应该是个不分国界,永恒的问题。
创新应该是另一个范畴--属于设计和开发人员,即使这样也分为两种,一种创新(应该叫改善)是考虑到现有设备和基础,给产品升级或者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产品质量(一部分功能和生产管理重合)。另一个范畴就应该是您意味的,跨时代横空出世的产品了(或者指基础科学),现有的生产线无法应对,这就意味要重新开始固定投资了。
比如讲,日本的洗衣机现在流行烘干和洗衣一体,这个产品是应该定为创新呢还是改善呢。
团队间竞争
比方说成立一个在工人当中也成立质量改进小组
问题在于怎么样保持这样的小组的凝聚力,如果没有凝聚力,小组很容易散掉,散掉了全面质量管理之类也就搞不起来了
项目管理玩的就是软实力,扯起来也和文化有关和文凭无关。现在中国是文凭大国,却又是文化小国。中国的文化经过54与文革已不剩什么。
我的前东家,以高技术加精益生产。雇台湾人,向日本学习。
卖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发现此人没有企业家的魄力和远见,顶多是个比较好的中层经理,企业做不大,不想跟他浪费时间了。
我们有一堆受过良好教育、对现状严重不满足、对未来饿得嗷嗷叫的年轻人才-这一点,忙总也确认了。
但就环境问题,忙总的观点来看也不容乐观。我个人的视野非常有限,请教下,就目前的状况,我相信有非常多的人士想做出改变,那么在这个环境问题上,有什么动向吗?
这个是俺回双虎兄想表达的,细节与新方向的偏重。水平有限,说搅了。
从无到有,本身就是创新。有结果的创新是可以总结而非刻意计划。
按照林毅夫的观点,创新就是允许试错;现实中往往碰到这样的选择,一个问题,方案A是有现成的案例,只需要3个月,成功率80%;但是有人提出方案B,只需要2个月,成功率60%,期待结果优于A20%;方案C,需要4个月,成功率50%,期待结果优于A 100%。
对于上面的方案的选择,请教有什么原则可以遵循呢?
错了并不会炒你鱿鱼或影响项目生存,无妨试试新的。但是如果比较看重成功的结果,还是走稳妥路径较好。
所谓系统,按照现行定义是指具有目的性的彼此联系的个体的组合
在这个定义中,目的性构成为系统这个概念的一个核心内涵
所以,我主张目标管理法在国内大幅的推广,特别是在老的国企中,因为那些老国企存在一些技术革新老化,经营管理思想老化的问题,需要通过提炼出核心目标来对那样的老化的惰性化的团队进行有效的激励
可能。在大型国企和政府中,他们相当一部分人是僵化、嫉妒、报复、愤世嫉俗和心有不甘五味杂存。而且又没有受过太多正规教育,熟悉的就是公司或官场政治,整人和折腾人是一流好手。只能等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