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反面教材之中南海的“葛朗台” -- 史文恭
共:💬338 🌺855 🌵7
此愿意非彼愿意
上海产的,上海大前门不是5毛,我记得0.27或许是0.31,那时候牡丹才0.49元
当时不是抽不起,而是买不到,凭票供应
我父亲只买带过滤嘴的。
对牡丹没什么印象,因为从来不买,我记得我父亲就抽大前门和中华。
对了,勇士确实是最便宜的,比劳动牌还便宜。
这个也确实是对政治家的评价体系里非常微弱的部分。
就领导人私人生活的这块来说,约束和管教子女、亲属要比这个重要得太多。要八卦也八卦这个。
本来史【MM】的帖子是谈八卦的,至少也是谈政治人物轶事的,发的板块也是青史微言,跟的几个帖子都是借事谈过去年代的物价的,虽然有跑到经济领域的嫌疑,至少也沾着点青史的边。
可是楼上两位争论的内容就让俺疑惑了:是辩论科学观?博士的教育问题?还是陈经大虾的理科背景?无论如何都和这个板块、和史【MM】的帖子不沾边吧。
复 我很疑惑
变成探讨科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了。
在中央警卫局挂个副局长之类的
60年代才是团级,跟别人的差距已经比较大了。
印象中不是八十年代就是七十年代末开始有嘴的,一般加了嘴要贵一毛多钱,记得带嘴牡丹只比不带嘴的贵两分钱。
至于很便宜的烟好象各地产的销售不太远,印象中在南京只见到过劳动和大生产牌的。
我经常被父亲打发出去买香烟,一般就是给5毛钱,这个印象是很深的。
逸豫可以亡身
当时的警卫局局长汪东兴才是少将。
几年前给我爷爷开了一瓶
貌似也是只有半瓶的样子了
复 这也是一种气质
好像是某外国名记(先汗一个),延安采访毛,不是解开短裤(那也太强大了)而是脱下棉裤翻过来捉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