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六扇门那些事儿 -- 史老柒
非常有名,我听过一段,笑得快岔气了。
把某物扔进水里,丝丝响,水就变成某物的溶液了。
某物破坏蛋白质的能力非常强。
真正憋着劲搞恐怖袭击,且是被地铁安检员(警察客串的不算)搜包或者安检机发现并被处置的
有没有?
我一直认为地铁搞安检是无用的,因为人弹——就是背上那玩意就没想过要放下来的那种——在站内引爆和在安检机前排队人群中间拉弦,效果没多少差别
安检还真不是无用的,只能说,真正的专业级恐怖分子,走的一般不是这条路,但是一些出于报复社会的目的以及其他并不涉及政治与信仰的动机从事的恐怖袭击,安检,巡检,临检的确阻止了不少。
安检对于阻止那些“激情”人士还有点用,对于真正穷凶极恶组织严密的敌对势力,没有意义
如果是这样,那么就可以证实,地铁设置安检的第一目的,是进站限流,保持站内秩序,防止站内人员过度聚集发生事故(都聚集到站外等待过安检了)
+“布”就不会读错了。
激情人士跟敌对势力木有任何区别,有句俗话,子弹不长眼睛。
现在爆出的材料这方面都不够扎实
有洋大夫先猜出来是铊中毒来着,可是主治医生不信。不过也难怪,别说搁那时候,就是搁现在,这转了几道手的不知从哪来的消息大夫恐怕也不会信。
很多化学元素都容易念错。
钍,很多人念“肚”。
钆,很多人念“扎”,其实应该是“旮”(ga第二声)。
铀,很多人念成“又”,其实是“油”。
规律很简单,认字认半边。因为,这些化学元素的中文字很多都是特意找的可以认半边的字。
如96号元素锔,英文Curium,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而起名,中文最早用“锯”。没错,就是锯木头的锯!这个字显然太大众,容易confusing,于是改成了“锔”。这个字什么意思呢?查了google才知道:
原来是修补破了的陶瓷器皿,跟神马放射性元素一毛钱关系没有。
但是,为了方便认字认半边,化学家们翻译Curium的中文名的时候,只好翻烂几本康熙字典,挑出了这个字来用。
再次提醒,记住了,绝大多数时候,化学物质的中文读音,认字认半边就OK了。
啊,啊,不要拿鸡蛋扔我……"铁"字不算……
老大差点就失身了。
至于如何理解这个事实,小了说是思路问题,大了说是人生观问题,那就存异吧,呵呵
又说别人“牵强”
直接栽在了帝都联防的大爷大妈的手里,连安检的边都没挨上,不过这是后话了。
最有效的还是不对称攻击
面对小脚侦缉队人海玩恐怖袭击纯粹没脑子
不过也幸好如此
所谓专业训练应该是破坏速成班,不是克格勃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