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春草、羽林郎和竹林七贤 -- 科大胡不归
就跟毛笔一样,现在娱乐方式多了,戏曲以后会从“大众娱乐方式”变成“书法”欣赏一样的“艺术”。
这也没什么啊。
脱离了市场,小圈子里还有什么希望
博物馆艺术.
大人占座。这一幕要等到十多年后在大学自习室才重新有机会用书给自己跑龙套,可想80年代之前越剧在浙江乡村的火热。
现在眼前似乎又想起了某个当家花旦的妆容,真的很漂亮,啧啧。
每年夏天快到时,附近庙宇的负责人(文革后,边上的小庙全没和尚了,负责维护庙宇的那些人怎么称呼不知道)拿着笔记本到周围几个村里“化缘”(方言称之为“写数”?),由村民自行拿出,家境不好的也可以婉言谢绝,由于乡里乡亲,大家都知根知底,一般也不会到困难户里去。等筹集足够的资金后就去邀请戏班子来演出,戏台子边上的墙上用大红纸公示各家各户拿出的善款金额,以及资金的支出细目。——造桥铺路等公益资金也用类似的方法筹措。
以我家为圆心,半径500米之内往往有三家以上的戏班子在同时演出。小镇里能拿来搭戏台的场地不多,一般选择晒场(以前用来晒鱼干、番薯丝等农产品用的)、海岸边的空地、庙前广场,也不大,搭了戏台还能留有一个篮球场大小的算是上规模的,但往往这么一点大的螺蛳壳里,挤下了一两百的观众,年龄从一岁到七十岁几乎平均分布。每天晚上七点种前,场地里人声鼎沸,不熟的混个脸熟,熟悉了的挤在一起掰八卦,等开场几子一敲,顿时秩序井然鸦雀无声,号召力比现在的歌舞明星登场还要强,呵呵。
白天,村妇在织补渔网、洗衣时最受欢迎的话题就是掰最近上演的剧目的剧情,热火朝天地批判某个坏蛋。可见,俺们热衷八卦的鸡血还是很有遗传基因的。
那时,学校里还专门开设越剧班,招收唱歌靓,跳舞靓,人也靓的小女生做为苗子,为县里的越剧团输送后备人才。
现在,落花流水春去也,越剧的辉煌不在。去年夏天,只有偏远点的那几个村还在搭台唱戏,但看戏的都只有老年人,偶尔有些民工子弟在场地里好奇地张望几眼。
现在的越剧电影在拍点啥?我印象中似乎只有一部红楼了,唉,又是重拍。
当前戏曲行业总体衰退, 再加上越剧的一些不当发展策略,在下深忧百年华诞庆典之后,便是其衰微没落之时。
回顾越剧百年来的发展历史,其成功之处在于: 贴近观众,大胆变革.在越剧发展的前期,作为电影的有效补充,观众对其接受度和需求量非常高.当年各剧团戏班演出数百剧目,品质虽未必出众,却吸引了大量戏迷,涌现了众多宗师。唱腔,舞美的革新也应运而生.
更吸引了一些文人介入其创作.使之更为雅致。解放后经过专业编导改良后出现的经典:红楼,梁祝,西厢等,都可以说是这数十年来厚积薄发的结果.
再看当下越剧发展的主要问题:
1.可看之戏太少:或是几出老戏如红楼梁祝,或是少得可怜的一些新戏。有一些经典剧目竟难以重现舞台。
2.如何吸引新观众?时代不同了,不可能再如当年的红楼梦一般一部戏定乾坤,但如果有足够多的好戏涌现,总有些能引人走进剧院的佳作,或许更能成为新的经典.
3.怎样培养优秀演员?目前来说越剧从业者虽多,但鲜有能得到众多演出机会的.不要说年轻演员,名角儿一年又能有几部戏码?而不经过大量演出的锤炼如何能达到炉火纯青?
为解决以上问题, 以在下愚见,如下举措或许可行:
1.市场调查:有多少人愿意花钱上剧院?最高频率是多少?有多少潜在的观众?观众的主要诉求是什么?(看前段时间越女争锋(越剧界超女)的火爆程度,形势应该还是比较乐观的)
2.鼓励创作:新编剧目或改编一些过去的老戏均可。剧本必须贴近生活,但切不可流俗.具体尺度可参考当年北地王,祥林嫂,碧玉簪等.
3.鼓励演出:新戏需要市场的考验,演员也需要舞台的磨练.且趁现在众多宗师还健在之际,新人新剧都有机会得到大师的指导,非常有利于其成长(鲜有一个剧种是如越剧一样拥有这许多健在的流派创始人的,大好机会不可浪费)。考察每出戏的上座情况,听取观众的反馈,去芜存菁。对那些受到好评的剧目可以适当改进,多次重排。特别优秀的可以拍成电影或电视剧,以期争取更大受众(比如当年的五女拜寿)。
遗憾的是,她怀孕时,婆婆担心亏待了未来的孙女,天天让俺老妹吃多吃好,加上她本人也不懂膳食平衡,等生完孩子,我想她带学生上舞台的机会别想再有了。
脂肪,果然是比岁月还厉害的美丽天敌,感叹一下。
当年俺姑妈是电影院经理,家里走后面拿好票号的人多得就像今天春运火车站里的黄牛党。
今天,电影院老早改装成超市了,想看电影?去县城。
但是到底有多少受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我就不知道了。
羡慕楼主有幸能见识越剧当初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