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伊朗猜想(八卦) -- 泉畔人家

共:💬1001 🌺1801 🌵2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7
下页 末页
家园 对,而且欧洲的最新观点是7千人

英国什么的研究学者认为苏来拿能用来战斗的部队不超过7千人。这个提出这些论调的貌似都是些很严谨的历史学者。至于论文出处什么的,龙的天空的帖子里貌似有。里边好像给出了学者名字。

4万罗马人在一个下午的战斗中,减员至少1万+,当夜丢弃5千伤员逃跑。而实现这一比汉尼拔还牛的战绩的是安息东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伊朗学者的研究成果)的一个叫苏来拿的地方军阀的不到1万的私兵。所以用人家那边的话说,卡莱的这支安息偏师是妖孽。而苏来拿之前能查到的最大战绩貌似在内战中冲进一个城池杀了几个人,而卡莱之后又很快被安息王杀害。

这支偏师攻击前还击鼓,罗马人还说鼓边上挂着铃铛。在没有望远镜的时代,我更相信罗马人是听到了类似铃铛的声音,而不是跑到安息人敲的鼓边上观摩一下有没有铃铛。而我认为铃铛声实际上是指挥撤退的金声。

家园 如果这样的话,我的猜想正确可能性只会更大。

安息借兵,汉朝皇帝口头同意。对安息来讲,这就是一支强心针,本来不敢抵抗可能就变成敢抵抗。汉朝皇帝哪怕只是口头同意,安息抵抗的信心和强度可能就有很大变化。

如果卡莱是安息从汉朝借的兵,保密实际上符合西汉和安息双方的利益。西汉不希望影响和罗马的丝绸贸易,至少罗马当时不会搞什么抵制丝绸运动。而安息则可以在2河附近的各个部落中得到尊重,大批部落国家因为卡莱战役重新倒向安息。如果他们知道在一个下午中就消灭至少7个罗马军团的所谓安息军是借来的西汉军,那么他们就会在做选择前先打听西汉会不会再爬远征军来,如果不派,那光靠安息军队自己是不顶用的。很有可能就倒向罗马了。

罗马和安息互有胜负是不假,但卡莱那样1个下午就让至少7个罗马军团彻底崩溃,以少打多,正面硬抗仅此一次。在b.c. 53 后的20年,安息4次打败,主帅都战死。安东尼b.c 36东征, 历时数月,攻城不可。返回途中遭遇不少于4万安息骑兵接近20天的持续骚扰,包括有小股部队落单被围等。但像小克拉苏那样5800人的骑,步,弓混合部队被人家差不多1:1 等量的部队在1个小时内就正面硬打全部吃掉的事情可再没出现过。

而且卡莱的安息偏师是击鼓的,后边罗马人再没遇到攻击前击鼓的部队。

家园 咋可不是,咋是纯粹业余爱好,半瓶子醋水平

但半瓶子醋不代表就不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因为河里大牛们讨论伊朗,所以想起了埋葬克拉苏的卡莱,查了不少资料后觉得越来越不对。卡莱的所谓苏来拿偏师的战斗力太强了,装备太好了,军事素养太高了。而且昙花一现,即没有前边刷经验的成长过程,也没有后边磨损消耗的过程。4万+ 或者 10万+ 罗马军队,至少7个罗马军团,绝对优势的军力。雄心勃勃的克拉苏,历时不少于一年的准备,刚走出前进基地几天,就在一个下午的战斗中,跟随凯撒征战高卢5年的小克拉苏的5800人被等量部队1个小时就全部吃掉了。而乌龟阵中的罗马士兵中箭伤亡到不能走的就超过5千人。

而即使是汉尼拔那样的名将,在坎尼,也是利用中午的强劲海风的天时,500假投降卧底精锐,山谷中的伏兵,特殊的凸月阵等。即使这样,5万人打8万人,罗马最高统帅至少还跑了一个,战斗进行了超过12个小时。

而在卡莱,默默无名的苏来拿,1:5 的兵力对比,一个下午的战斗就把优势兵力的罗马军队打的丢弃5千伤员连夜逃跑。这里没有中午强劲的海风,没有诈降,伏兵,特殊阵型等等,纯粹是一支拥有更强装备,更好战术素养,更优秀作战方式,使用鼓和金来指挥,进退有序,来去如风的一支超级安息军,是在平原旷野上罗马军队根本不可能克制的军队。这支军队骑射射出的箭可以穿透罗马士兵身上的金属盔甲,箭头能钉透罗马重步兵的盾牌。守卫骆驼辎重的步兵射出的弩箭则可以在远距离上就把举着大盾牌的罗马重步兵和盾牌钉在一起。而这支军队的重骑兵的骑枪,则可以在冲击的时候把2个身穿铠甲的罗马轻步兵穿成糖葫芦。而小克拉苏带领的精锐高卢骑兵的长矛,刺在人家重骑兵的铠甲上根本就扎不进去,只能给人家挠痒痒。而人家的的骑枪,则可以轻松刺穿高卢骑兵身上的铠甲。

所有这一切,可以说都违背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如果安息的一个地方军阀就拥有如此精良的装备,如此高素质强战斗力的军队,那罗马还有的玩吗?而在b.c. 53年,有这么强大生产力,可以制造锋利程度远超罗马骑兵手里的矛的骑枪,可以生产防护力远超过罗马骑兵铠甲的铠甲,拥有射程超远,穿透力极强的弓弩。有丰富的骠骑(轻骑兵,骑射的),重骑合成作战经验,能生产制造和海量发射弓箭,使用鼓和金(铃铛)来指挥作战的部队,合理的解释就是西汉从当时完成了干涉乌孙内政任务,驻扎在乌孙赤谷都城附近的大军中抽调了一支1万人左右的部队,秘密支援了安息,在卡莱附近把克拉苏和他的大军消灭了。

这个猜想,迄今为止,可以把河里众多河友补充出现的史料细节给个合理解释。至少如果这个猜想成立,上边提到的一切反常的细节就都可以理顺。

通宝推:TSCHAN,
家园 您的质疑不错呀

河里的讨论氛围我觉得很好,在这里充大尾巴(念yiba)狼没有多少人会买账,再大的牛他也有盲区不是?提出自己的观点就好。您这方面知识丰富,当然也可以称您是这方面的大牛了。大牛不大牛不是自封的,而是我等这样的通过帖子增加了知识的河虾封的。河里还没有见到谁称自己是大牛的。

家园 安息不让汉和罗马直接接触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

如果罗马和汉实现了直接接触,要是出现苏德瓜分波兰的那种事情,安息肯定受不了。

而97年的东汉在西域,中亚的军事存在远逊于b.c. 55-53 的时候,从郑吉前60年建立西域都护到王莽乱政导致西域都护覆灭前的接近80年,西汉对西域,中亚(包括乌孙,大宛,康居等)的统治力和影响力是直接的。这里举个例子,在前11年,段会宗带30个弩兵,就跑到乌孙国都去把人家国王给做了。国王的大爷闻讯带几千士兵赶来,结果段老人家一点不害怕。说大宛王,致支单于的例子在前面,你们看着办。结果几千人都吓的跪下说服从汉朝的管理,而当初刺杀大昆弥的人则带着8万多人逃跑了。西汉时期的汉朝将领,胆子可比今天的美国大兵大的多。

西汉对罗马未必就重视,毕竟离的太远。而且,即使假设西汉远征军在卡莱抓到了不少罗马高级将领,但如何翻译,审问还是个大问题。估计还是要通过安息的翻译来干这些事,而这些安息翻译,估计都会被安息王吩咐在翻译中作手脚。汉宣帝可能会知道不少东西,可他那个一心喜欢儒学的太子可未必会对这些皇家秘密档案感兴趣。这种事情,汉宣帝临终估计也不会专门对汉元帝做交代。卡莱战役虽然大大影响了罗马,欧洲的文明发展进程,但在汉宣帝或者西汉高级大臣眼里。1,2万汉军秘密借给安息,然后他们轻松的消灭了几万蛮夷兵完成任务回来。甘肃罗马村里安置了不少罗马将领,大家听完远征军将领汇报就会说,大秦(罗马)虽然国家大,但军事力量还是不行啊。步兵排乌龟阵什么的虽然有些新鲜,但卡莱的战斗证明,这个对以骑射骠骑和重装铁骑以及强弩硬弓步兵为主的西汉军来说基本没威胁,实际作战结果只会是一边倒,平原野战,罗马军队根本没机会。但罗马是西汉丝绸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公开卡莱战役真相,可能会影响贸易利益,所以还是坚持保密,销毁档案。后边等罗马内战结束,缓过气来重新大举进攻安息已经20年了,已经是汉元帝在位时期了。

家园 资治通鉴好像没错吧

《汉书 宣帝纪》的原文如下:

神爵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诏曰:“朕承宗庙,战战栗栗,惟万事统,未烛厥理。乃元康四年嘉谷、玄稷降于郡国,神爵仍集,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九真献奇兽,南郡获白虎、威凤为宝。朕之不明,震于珍物,饬躬斋精,祈为百姓。东济大河,天气清静,神鱼舞河。幸万岁宫,神爵翔集。朕之不德,惧不能任。其以五年为神爵元年。赐天下勤事吏爵二级,民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帛。所振贷物勿收。行所过,毋出田租。”

西羌反,发三辅、中都官徒弛刑,及应募佽飞射士、羽林孤兒,胡、越骑,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材官,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骑士、羌骑,诣金城。

夏四月,遣后将军赵充国、强弩将军许延寿击西羌。

六月,有星孛于东方。

即拜即拜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与两将军并进。诏曰:“军旅暴露,转输烦劳,其令诸侯王、列侯、蛮夷王、侯、君、长当朝二年者,皆毋朝。”

秋,赐故大司农硃邑子黄金百斤,以奉祭祀。后将军充国言屯田之计,语在《充国传》。

二年春二月,诏曰:“乃者正月乙丑,凤皇、甘露降集京师,群鸟从以万数。朕之不德,屡获天福,祗事不怠,其赦天下。”

夏五月,羌虏降服,斩其首恶大豪杨玉、酋非首。置金城属国以处降羌。

秋,匈奴日逐王先贤掸将人众万余来降。使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迎日逐,破车师,皆封列侯。

九月,司隶校尉盖宽饶有罪,下有司,自杀。

匈奴单于遣名王奉献,贺正月,始和亲。

这里说的是神爵元年西羌叛乱,四月里汉宣帝命后将军赵充国、强弩将军许延寿击西羌。到六月,星相发生异变,于是再任命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和赵充国、许延寿军并进以为战略支援。

再查《赵充国传》,里面对此事记载甚详。神爵元年春西羌乱起,变在肘腋,汉宣帝不得不征发三辅,驰放刑徒,连同西北各地郡兵一起不过六万余人。而辛武贤在此时上奏,献计出奇兵,因粮于敌。汉宣帝于是封辛武贤为破羌将军,和赵充国分进合击。

这是辛武贤第一次被封为破羌将军。此事平息后,“罢遣辛武贤归酒泉太守官,充国复为后将军卫尉。”。所以神爵元年这次出兵,辛武贤所部并不是为了威慑乌孙,而是为了平定羌乱。而辛武贤的战绩是“破羌斩首二千级”。

至于辛武贤出兵乌孙那次则在七年之后。原文为:

充国为后将军,徙杜陵。辛武贤自羌军还后七年,复为破羌将军,征乌孙至敦煌,后不出,征未到,病卒。子庆忌至大官。

自神爵二年(前 60 年)至甘露元年(前 53 年)正好是七年。征乌孙这次,他再次被封为“破羌将军”。所以资治通鉴并没有搞错,还是符合《汉书》的记载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Dodge书中确实这么说的

“书中说安息骑兵的马弓杀伤力不大,战斗一天罗马步兵伤亡只有二百余人。”这句话不知道从哪里来的,

他没有直接给出二百人这个数字的出处,我也无法逐一查找该章列出的reference。他要真是个北美苏东坡,那我就无语了。 8-))

安息的马弓杀伤力不大应该没什么争议吧?

家园 前面那个校尉恐怕是衍文

《汉书 辛庆忌传》的原文如下:

辛庆忌字子真,少以父任为右校丞,随长罗侯常惠屯田乌孙赤谷城,与歙侯战,陷陈却敌。惠奏其功,拜为侍郎迁校尉,将吏士屯焉耆国。还为谒者,尚未知名。元帝初,补金城长史,举茂材,迁郎中车、骑将军,朝廷多重之者,转为校尉,迁张掖太守,徙酒泉,所在著名

辛庆忌开头不过因为父亲的关系而为右校丞。到赤谷立功后,常惠上奏升为比四百石的侍郎。这是正常的。但后面的“迁校尉”就不正常了。正如楼主所说,校尉是二千石或比二千石的大官,从比四百石的侍郎直升校尉已经不是连升三级的问题了。

而后面的履历可以证明这个“迁校尉”是衍文。盖辛庆忌自焉耆国完成屯兵任务回到中央,担任的秩比六百石“谒者”。从比四百石升到比六百石,而且还是“尚未知名”,已经是超拔了。

然后在汉元帝的时候他成为金城(郡治在今甘肃永靖县及兰州市一带)长史(西汉边郡掌握兵马的副郡长,相当于金城郡警备司令)。这算是升了一级,盖边郡长史是六百石。后来被推举为“茂才”,被任命为郎中车、骑将军。这个车骑将军不是汉朝的那个车骑大将军,而是郎中令的部下。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皆比千石。所以到这时才算是升为千石的中级官员了。然后“朝廷多重之者”,这才升为两千石的校尉。

所以前面那个“迁校尉”恐怕是衍文。

家园 你的思维的确与常人不同。
家园 你的确越来越HIGH了

如果要写历史,不妨多读读《汉书.赵充国传》。苍野兄观点是站得住脚的。

在汉宣帝或者西汉高级大臣眼里。1,2万汉军秘密借给安息,然后他们轻松的消灭了几万蛮夷兵完成任务回来。

宣帝时,赵充国攻西羌(羌人含甘肃、青海等地多个内附的蛮族部落,因反抗汉朝官吏压榨剥削而解仇盟誓,反叛汉廷)。赵手下有骑兵1万多人,每月需要谷子十九万九千六百三十斛,盐一千六百九十三斛,干草和麦秸二十五万二百八十六石.全部由后方长途运输而来,朝廷负担很重。赵充国进兵稍微迟缓了几个月,汉宣帝就着急上火了,下诏切责。后来赵充国连忙写了好几个奏折详细分析策略,才逐步赢得了朝廷的支持。

东汉平定西羌,从马援到段颍,军事基本是胜利的,但庞大的军费拖垮了政府。湟中离天水才多远?离长安、洛阳才多远?

赵充国时代,骑兵最多可驮载人马30天口粮,但此时的骑兵已变成运输队,不得驰逐了。

近至左宗棠收复新疆,粮运仍是极大问题。当时官车定额两畜一夫,运粮650斤,牲畜每天喂料7斤,车夫每天粮食定额2斤,每车每天耗粮16斤。官车效率又低,拖拖拉拉,不免夹杂点私货,肃州到乌鲁木齐须40天,耗粮40×16=640斤。回程无须喂料,空车20天,车夫耗量40斤,这样耗量16×40+20×2=680斤。650斤粮尚不足官车680斤耗费(不含脚费在内)。驼载,官驼每只驮350斤,2驼1夫,往程耗粮料=40×7+40×2/2=320斤,返程=20×2/2=20斤,耗费340斤。

左宗棠最终多用现银雇商号运输。私人商号可喂半料(乃至骆驼不喂料),多载(车载800斤,驼载400斤),脚夫口粮料减半,缩短往返日程1/3,勉强使西征大军有粮食吃。但粮食问题始终突出,价格高得惊人。左宗棠乃至不惜向俄国人也买了少量粮食。

楼主不要只谈军事,不谈后勤。难道用时空穿梭机发射1-2万汉朝骑兵到安息吗?

唯一能解决远征后勤问题的是蒙古人。蒙古人是以边放牧,边行军的方式远征的。他们只要有马奶OK,可连续10天只吃马鞍下捂热的马奶酪,实在急了就生喝马血充饥。汉朝骑兵行吗?如果可以,卫青为何在缴获不少粮食的情况下,只在受降城停留1日就返回?

谈历史,就要谈真实的历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大胆假设 .........
家园 应该能勉强讲通吧

罗马帝国前期应该是差不多对应汉元帝,成帝时期。安息使节这个时候来借兵,按说爱好儒学的元帝,成帝口头也不应该答应的。陈汤都知道请示肯定不批准,所以直接矫诏。中国人讲言行一致,皇帝更是金口玉言,但他们为什么会口头答应?

那么估计安息使节在遭到元帝或者成帝拒绝后,拿出了某些东西,比如宣帝当初写给安息王的秘密的书信或者诏书。按当时以孝为先的风气,如果宣帝在书信中承诺过某些东西,作子孙的元帝,成帝是难以再当面拒绝请求了。你认为我的这个假设有没有那么一点合理性那?

但尽管当时因为有宣帝的书信当面答应了。但回来后一是查阅皇家档案核对,而皇家档案中估计宣帝会写明为什么要保密,要求保密,那么元帝成帝应该也不会违背宣帝旨意的。后边就是合计怎么对付安息使节了。然后可能就是资助点军需物资,做做样子之类的应付了事。 这样“吉本称,帕提亚借兵,汉朝皇帝口头上给予支援,但未有任何实质动作。”就解释的通了。

家园 后勤问题反而不是大问题。

赵充国平羌,大军驻扎在青藏高原,道路艰险,而且周围没有补给基地。所以平羌历来耗费巨大。另外尽管赵充国耗费巨大,宣帝在几次通信往来后还是按照赵充国的建议办了。西汉当时国力还是支持的起让赵充国大军常驻青藏高原的。

b.c. 55-53 时期,西汉在新疆地区,中亚地区就有相当强的补给能力。

一,新疆轮台故地是西汉的军垦区。汉武帝有轮台罪己诏。汉武没军垦轮台,霍光邵帝时期可还是军垦了。轮台故地有人口接近10万,这些轮台人在b.c. 103-101 的李广利2征大宛战役中被尽屠之。这片地一直是空着的,所以当时有人建议汉武帝在那大举屯田。汉武帝因为晚年用兵过度,所以下轮台罪己诏,没有去军垦。 但那块地还是一直被汉军控制,其他人占不了的。后边霍光时期就开始军垦了。这块地当时能供养轮台人口接近10万,作为军垦基地的话,支持2-3万的军队问题应该不大。轮台的位置你可以看一下google 地图,已经很靠近新疆最西边的伊犁地区了。

二, 当时吐鲁番地区也已经开发军垦

三, 最重要的还是汉书 辛庆疾传中提到了屯田乌孙赤谷都城。“辛庆忌字子真,少以父任为右校丞,随长罗侯常惠屯田乌孙赤谷城,与歙侯战,陷陈却敌。惠奏其功,拜为侍郎,迁校尉,将吏士屯焉耆国

光这一段,就是乌孙赤谷都城和焉耆国2个屯田点。军垦点应该说就类似今天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平战结合,平时耕战,训练。战时就是部队。以新疆当时比现在要优越的自然环境(楼兰那时候是绿洲,现在是沙漠)。 而伊犁地区有塞北江南美誉,自然环境现在也是很好的。而伊犁地区,塔吉克斯坦伊塞克湖附近地区都是当时处于解忧公主事实控制下的地区。支持解忧公主儿子争夺乌孙王位的乌孙骑兵就不下5万,而支持匈奴公主儿子的乌孙亲匈奴势力一直控制不了赤谷都城附近地区。在b.c. 55-53 时期,估计这一地区更是驻扎了大批汉军。才能让解忧公主的儿子在b.c. 53年当上大昆弥,完成乌孙分国这样的大事。所以辛庆忌才在那屯田。

伊犁地区,,塔吉克斯坦地区的自然环境要比赵充国驻扎的西宁以西要优越的多。再加上当地的屯田,支持1-2万人部队西征的给养还是可能的。而从伊塞克湖出发向西,大宛也是服从西域都护管理的属国,而且是大国,在给养上也会进行支持。而过了大宛进入安息国境,给养问题就应该不用考虑了,安息国王和地方诸侯们,对这支来救命的部队的给养肯定不会打折扣的。

实际上你仔细看看地图就会发现伊塞克湖到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交界地区附近的卡莱的直线距离貌似比到长安的直线距离还要近。而且中间没有葱岭,新疆沙漠,河西走廊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而从伊塞克湖哪怕是到今天的伊朗,直线距离不过1,2千公里。当时安息的领土应该比今天的伊朗大,西汉军从赤谷都城出发,只需要走出乌孙国境和经过大宛国,就进入了安息境内。也就是说,汉军的军需压力比把部队从长安调动到敦煌的压力还小,距离还近。如果你说西汉因为后勤压力,不可能把军队从长安调动到敦煌,玉门关地区,你信吗。(这段路比从伊塞克湖去安息还远很多,自然条件更恶劣的多)

而且即使是到今天的伊朗,你看看地图就知道了,从伊塞克湖出发,经过乌兹别克斯坦(大宛)和土库曼斯坦就到了今天的伊朗了,直线距离只有1500公里。塔吉克,乌兹别克,土库曼这3个中亚国家,自然环境比从长安把军队开到敦煌可要好很多。

另外土库曼的国徽中心是匹阿哈尔捷金马。http://as.bytravel.cn/art/yzw/yzwydzlgytkmst/, 从里边对土库曼的介绍来看,“ 阿哈尔捷金马是土库曼斯坦的另一件国宝,关于这种马的最早记载见于公元前300多年,是经过近3000年培育而成的世界最古老的马种之一。阿哈尔捷金马体态匀称,神态威严,威武剽悍,步伐轻盈优美,双 眼透明。还具有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的特点。目前,土库曼斯坦共有约2000匹这种良马,尽管它性情暴烈,但驯服后却非常顺从,对主人忠贞不二。德、俄、英等国的许多名马多由这种马与其它马交配培育而成。历史上,阿哈尔捷金马大都作为宫廷用马,亚历山大、成吉思汗等许多帝王都曾以这种马为坐骑。在中国文献中,阿哈尔捷金马被称为“天马”和“大宛良马”。国际马业界对这种马评价极高,1986年在“巴黎凯旋门杯”赛马比赛中,赢得冠军的一匹阿哈尔捷金马被以5000万美元的天价卖出,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阿哈尔捷金马却作为土库曼斯坦人的骄傲,已绘进象征国家的国徽里“。

这么看,大宛的真实位置可能比所谓专家们说的乌兹别克更往西,是在和伊朗接壤的土库曼斯坦。李广利西征军攻打的贵山城很可能是在土库曼斯坦境内。毕竟专家所能考据的只是文献什么的。但民族习惯,信仰传统比专家更可靠。大宛当初就是不肯献出汗血宝马招来西汉的2次远征。而土库曼国徽上的阿哈尔捷金马,和这种马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这种对马的热爱说明土库曼斯坦地区才应该是大宛国当初的地界。适宜良马生长的环境更不会因为专家把它标在乌兹别克就跑到那去。

我把这些资料写出来了,你看了之后还认为西汉军1-2万人,从乌孙赤谷都城行军1500-2000公里到安息东界还是mission impossible吗?

家园 这是《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哪一段?

楼主所说的安息向汉朝借兵,反击罗马之事,在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有记述,但不是53BC,而发生在罗马帝国前期。吉本称,帕提亚借兵,汉朝皇帝口头上给予支援,但未有任何实质动作。

《罗马帝国衰亡史》中的确提到过中国,不过《罗马帝国衰亡史》中的朝代记述和帝王世系基本是错的。例如称汉朝为中国第七个朝代,汉武帝是汉朝第一个皇帝等等。

家园 所以说西方的历史是笔糊涂账,还是看中国的史书可靠些

史书虽然不能做到事事有记录,但大致还是会留下些蛛丝马迹,供后人联想的;

西方经过中世纪教会统治后,一切宗教化,只对基督降临后的事情感兴趣了。

所以公元前的事情,还是中国的史书可靠,那公元后的事情,中国的可就更可靠了,o(∩_∩)o 哈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