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八股】慑服-大国博弈背景下的毛赫舌战 -- 史文恭
中苏破裂的几个关键的节点:两党分歧产生、分歧公开化、党的分歧演变到国家关系恶化。除了第一项之外,都是苏方主动,中方不过应战而已。
阎明复的文章,和我说的没矛盾。
而第一项,意识形态分歧的产生,也不能怪中方吧。
这个要花---可惜俺没花了,来个这个吧。
这也是总理的党性原则性还有性格决定的。要是总理不请示老毛作决策的事情太多了,估计炮打司令部的第一炮就不会是胡同志了。
总理老毛珠联璧合,说着玩的?
能。美国不能大规模把挂USSR旗的船拦截或者直接轰掉,除非它打算打世界大战。至少越南在越战中消耗的石油并不是全经中国走陆路输油管运过去。从65年开始到72年后越南港口彻底被水雷封锁之间苏联的船只依然是能够进出越南港口,自然不能指望是能毫无影响。大刺刺地在甲板上装坦克会有引爆直接冲突的风险,苏联也没有这么疯狂,在箱里装枪支弹药、运送非直接军用的战略物资又是另外一回事。
外链出处 P25
而且有能力封锁越南港口的是美国而非中国,并不证明中国有能力彻底掐住苏联与越南的交通。
异议跟脱队并不是一回事,国力差距以及国力基底已经预兆了未来。我对阿尔巴尼亚跟中国活动中谁是强势一方没有什么意见。
如果说破裂前的中苏关系,应当是一个苏联一股独大的董事会,那我会跟着毛泽东一起反对,这叫不平等。而如果说应当是中苏各有一张否决票的共产主义小安理会,我会跟着毛泽东、赫鲁晓夫俩一起反对,这啥也干不成。
破裂前的中苏关系,其实是各自负责,争取对方支持的关系。至于如何争取,那就看各自的水平。苏联坦克开进兄弟社会主义国家首都,毛泽东未必不存唇亡齿寒之想,但仍然要支持,因为苏联的力量在那里摆着;解放军炮击金门,赫鲁晓夫当然一肚子不高兴,但是仍然要背书,这是毛泽东智慧的成果。
因此,毛泽东“调戏”赫鲁晓夫不应当受到任何指责,而应当被作为斗争成功的经典范例,永远载入史册。
沈的水平,实在有限得很。
甚至可能斯大林主动指导中国炮击金门。
建党,早期的共党直到二十八个半,和太祖领导下的那个党从路线和方针上就不是一回事情
建国嘛,大约JY们也觉得如果毛寸功未立大约当不上主席,不好编的太离谱
治国无能,合辙抗战时期的一亿人的解放区太祖没有治理,解放战争时期几亿人的解放区太祖没有治理,到了49年之后突然下西柏坡摘桃子来了
文革嘛,现在倒是真的开始被反思了,只是反思方向上和JY们期望的背道而驰
除非它打算打世界大战。而且一般在这种场合,苏联比美国更胆怯。
然后大家一看,所谓“独家猛料”也不足以支持他要表达的观点。
而他的粉丝,也大多是材料分析能力欠缺的人,
具有一定材料分析能力的人一般看不上他,对吧。
这证明了苏联和中国对越南而言都是得罪不起的大佬,能不决裂就不决裂。固然苏联更有用,但是在不得罪苏联的前提下不得罪中国是可行的。不过腰杆硬了的越南最后还是成功地在得罪中国的前提下蹦达了若干年,然后就成了不为自身左右的政治天灾受害者。
苏联党是俺爹,中国党是俺娘,爹娘要分家,你让俺咋办?
毛泽东的意思,你没必要只跟一家。
其实历史往往没有后人眼里那么庄严
小史时间点抓的很准,但是分析还是落入了俗套(毛粉或zxb的俗套)
中苏的破裂引爆点就是这次毛调戏了赫鲁晓夫,利用赫访华使美国造成炮击金门是中苏达成共识的错觉,而苏联方面则认为中共特别是毛是非理智的狂人。
至于苏方说老毛在莫斯科讲死几亿人也没关系,中方指责苏方将中苏争执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公开(上升到国家关系是更后来找出来的理由)都是争端扩大,脸皮撕破后的结果。
至于中苏论战公开,直至到69年兵戎相见,如果找深层次原因,还真就可以归为毛的恼羞成怒和因国内矛盾激化而转移视线。
谋略可以,但与人无论敌友交往,有些基本礼仪还是要守的
其实毛在这方面比你们这些毛粉们要更诚实些:
还是别修正毛自己的观点了
然。
我是和尚打伞 说我是秦始皇?我比秦始皇要残酷一百倍
还是别修正毛自己的观点了。
这样公然窜改毛泽东原话,而且引用来作为自己论据的,真是不要脸到家了。
另外,阎明复说过
还是你自己在瞎扯?
阎明复哪篇文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