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孔较中美教育 -- 只爱你

共:💬97 🌺7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个人觉得国内的大学确实应该这样做

多赢的局面--研究生、本科生、教授。尤其是前两者吧。

家园 这确实是个很大的原因

而计划体制下很难不僵化,有些专业都没有什么需求了还招生呢;或者就专业换个马甲重新现身,也有点骗人的意思。

关于教育资源,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呢?继续扩建学校,盲目变出新专业,稀里糊涂的骗学生?还是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如果某校某专业连续三年就业率低于一个基数就应该取消等等。

家园 这是一些可喜的变化

一些正当的权利应该还给学生。国内的很多大学的管理支撑部门都没有正确的自我定位,总是把自己当成大爷,高高在上的,没有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服务。

跟美国大学校友捐赠踊跃相比,国内的校友有几个捐赠过的。这难道没有原因吗?

家园 美国的问题就在于没有看清楚科技才是立国之本

没有强大的科技基础,玩弄金融只不过是无源之水、插标卖首而已。

美国本身文化很难保证它持久的强大。

家园 你是用在中国学的观点来套他国

不过我还是觉得盈利不是学校的第一目标,至少不应该是。

私利学校的第一第2第3目标就是挣钱和盈利。没什么不应该的。盈利机构不是慈善机构,学校也不是什么高尚的地方。

公立学校的所有目标里根本没有盈利的概念,是不挣钱的机构。

家园 中美教育之区别

其实就是企业与事业的区别,是匠人与大师的区别。

同一块原料,在匠人手里只会做成用具,到了大师手里就会成为艺术。

家园 大道无形

在西方,钱不是最重要的,钱所带来的影响力才是最重要的。钱只是手段,而且不是唯一的手段,影响力化作的权力才是目的。就像吕不韦不是最有钱的商人而是最有权的商人,这种境界才是至圣的境界。大道无形。此乃美国成功的根本。

家园 美国科技还是很强大的

玩弄金融也是必然产物。只不过现在是有点过头了,看看华尔街的平均薪水就知道了为什么吸引了很多优秀人才了,历来人就是待价而沽的。古时候是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现在是想办法多挣钱。

纵观历史,没有一个帝国能够长治久安不衰落的,这是必然规律,跟文化无关。

俺觉得社会应该有一个分工比例的。

家园 可能是吧

不过我还是觉得学校的首要目的不是盈利,或者不应该是盈利。

俞敏洪建新东方可能是为了盈利,但后来他想建大学也是为了盈利吗? 也许国内一些民办大学是为了盈利,如果出发点就是这样,便注定了它们不会发展成长起来的。

在英文中,大学一词为“University”,是由“universe”(宇宙)这个词的前身派生而来的。“Universe”的前身,在拉丁文中为“universus”,是由表示“一”的“unus”和表示“沿着某一特定的方向”的“versus”构成的,“Universus”字面上的意思因此就是“沿着一个特定的方向”。“Universum”是“universus”的中性单数形式,用作名词时指“宇宙”,同样派生词“universitas”也指“一群个人的联合体,社团”。在中世纪,拉丁文在政府、宗教和教育等领域得到使用,“universitas”这个词被用来指由教师和学生所构成的新联合体,比如在萨勒诺、巴黎和牛津出现的这种联合体。这类联合体即是今天的大学的最初形式。今天的“university”这个词可以上溯到拉丁词,它首次被记录下来是在大约1300年,当时就是用来指这种联合体。

在更早期,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附近的Academos建立“Academy”,教授哲学、数学、体育,这被一些人认为是欧洲大学的先驱。

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是从教会办的师徒结合的行会性质学校发展起来的。在十一世纪时,“大学”一词和“行会”一词同样被用来形容行业公会,但是到了十三世纪时,“大学”一词就被用来专指一种学生团体。

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主要有三种形式:

* 教会大学,学生和教师在一个校长领导下形成一种密切配合的团体,像巴黎、牛津和剑桥等大学。

* 公立大学,由学生选举出来的校长总揽校务,如波伦亚和帕多瓦等大学。

* 国立大学,由帝王征得教皇认可而建立的,如西西里的腓特烈二世成立的那不勒斯大学,卡斯蒂拉的斐迪南三世成立的萨拉曼卡大学。

1088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Bologna)建立的波隆那大学,被认为是欧洲第一所大学,这所学校先由学生组织起来,然后再招聘教师。而有“欧洲大学之母”之称的巴黎大学,则是先由教师组织起来,之后再招收学生。

1810年,威廉·冯·洪堡建立柏林大学,将研究和教学结合起来,并确立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原则,这被认为是现代大学的开端。这种模式在美国最早被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所效仿,到现在被世界各地的大学广泛采用。

在近代中国和西方交流以来,现在所称的西方的大学(英语:University,法语:Université,德语:Universitt)早期被翻译为“书院”等,后来才统一改称“大学”。

美国虽然是个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但也不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向钱看的。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内大学应该学习的一个地方。

家园 给楼主补充一些我知道的东西

国内大学现在怎么样不好说,不过我还在国内的时候貌似已经可以转专业了,不过是要通过专门的考试才行。美国大学我呆过的是这样,你付了学费,那么多少到多少学分之间的课程可以随便选,超过这些学分要多交钱,研究生么就是1个学分几百美元,要交多少钱自己可以加出来。所谓的双学位,国内也早就有了,多修几门课的问题,这个和美国一样的,累还是比较累的,在香港上学的时候见过有学长顶不住最后放弃的,也见过专业内同时有两个方向结果基础都不扎实的,这个确实要看个人如何解决问题。

关于评分问题我得说,美国考试虽然简单,但是要求非常严格,很有可能总共100分的课程,你得95分是A,94分就是BA了,这是4和3.5的区别了,差距很大。国内我记得貌似是85分就可以算是优秀了吧,国内的成绩换算成gpa还是比较麻烦的。另外美国考试和作业多如牛毛,虽然学期都比较短,如果同时上四门主修课程把人搞个半死也很正常,国内考试尤其是小考还算少的了,这方面倒是可以和美国大学学一下,保持学业上的压力省得一群人临时抱佛脚就为了及格最后几天才看书。

美国大学如果你fail了一门课程就会记录在你的成绩单上,没有补考。开学的第一周内你可以drop任意的课程,然后全额退还学费,之后不同的时间段能退回的学费也不同,学期过半之后就没办法drop而只能withdraw了,不管是你的成绩单上有F还是w,都是很难看的事情。印象里马刺队的大卫罗宾逊,在高中时候得了一个C,结果被老爸狠狠打了一顿。美国人还是很看重这个成绩的,至少要在B以上,说明达到了平均水平的。

家园 研究生就是靠这种ta吃饭的

要不没奖学金也没ra就太惨了,国内研究生是收费的多,博士生听说补助最近大涨了一次,要不之前1个月才270,这也太离谱了

家园 一般不会说随时面谈

但是很多老师尤其是那些一线代课的只要没事都是全天在办公室的,这点感觉比较好。

家园 教科书非常贵的

其实感觉和国内那些教辅书籍差不多。举例来说,数学教材,普通的precalculus,正版的要100多,翻印版的也得50左右,学校里可能会有书店在考试周回收旧教材,然后在第二个学期再卖这些旧书,虽然旧书一般都是75折,也还是很贵的了。理科教材基本上都是这样,没见过多少100美元以下的,然后语言教材稍微便宜些,但是也明显不如理科教材那样还有保留价值了。文科方向的小本书倒基本都很便宜,不过我见过最贵的那本美国文化和历史的教材,差不多得快150了,全彩将近600页。教科书定价高一个是因为版权费用本身就比较高,一个是流行教材的话,总是有人会买的,不怕价高没人买。

家园 常春藤斯坦福说到底还是贵族学校的气质

穷孩子当然可以上,那是他们点缀自己门面用来显示美国梦的标志,核心还是富人子弟所把持的地方。

家园 大学大学,大而广之

钱嘛,自然是财源滚滚了。公立大学比较穷是因为他们资金来源有限,私立大学可是有自己的基金来维持收益的,至少要保持账目平衡。而且就是公立大学在金融危机下也有学校不免打起了学生学费的主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