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回忆《无名英雄》 -- Parsifa
敌营十八年
就是时间安排问题。俞林是52年底才到的汉城,到53年7月朝鲜停战要干那么多的事情,实际上根本不可能。
比如策反那个英国军官路易斯,这个人按照俞林的指示投降北朝鲜,和北朝鲜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然后来个假逃跑回到英国人那里,还被委以重任,居然当上了军情六处驻汉城的情报官,而且这都是在短短几个月内的事情,怎么可能呢?
路易斯在北朝鲜战俘营里呆过,估计回去以后也要被审查很长一段时间。
这些就是编故事出来的么。一个牢骚分子怎么可能被特物机关相信?而且里面的引起路易撕叛变的阶级斗争其实也不是那么回事。一个人叛变要么是为信仰,要么是为金钱。看不出来路易撕的叛变动机。这显然是由于朝鲜人民对西方不熟悉造成的BUG。
他发牢骚是在酒会上对俞林说的,在别处可能没有这事,所以别人也不知道。
俞林对他说的话,应该是从信仰上面动摇了路易斯,因为当初来朝鲜的时候西方国家的宣传肯定是什么为了民主自由啦之类,结果路易斯到了这里一看蛮不是那么回事。所以他的叛逃应该是从信仰方面来说的,这个应该说得过去。
就是电影里面的时间上安排的太紧了,编剧写剧本的时候忽略了这个。俞林到汉城的时间我觉得应该是在52年初,就比较合适了。
只要性格坚定,对帝国的敌人毫不留情就行了。不过还真没注意阿里安人和斯拉夫人外贸上有啥主要区别?头发颜色?
电影一开始说52年十月八日,美方首席谈判代表哈里逊退出谈判,为了了解敌人意图,无数的侦察兵被派往敌人的心脏。
注意日期,10月8日,6天以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从10月14日一直打到11月25日,可是电影里面居然没有提,悲哀!
还有就是俞林从朴茂那里得到了消息,通过顺姬发给了北方,从而粉碎了联合国军在丁字山的攻势。其实那个丁字山战斗是志愿军打的,也没有多少炮火的支援。联合国军最后伤亡150人,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只损失了11个人,这件事对联合国军方面震动很大,让他们意识到靠正面进攻是无法攻破志愿军的阵地的。
不过电影里面讲到当时邀请了很多记者,官员到现场观战,向他们展示联军的威力,这个倒是是真的。
好像没有提及吧,巧妙的给避过去了。
这也就是剧情里面朴茂(朴武)和俞林关系的分水岭。从此后两人就不共戴天了。
还记得克劳斯对朴茂说,“不是说共军只有一个中队吗,怎么会有120门大炮?”
里面还提到两场战役,一个是美帝试图登陆,被挫败。画面是军舰被击沉等等。考虑到当时人民军海空军很弱,这些镜头应该其他地方copy/paste来的。
还有就是最后的金城反击战。
不能不说《无名英雄》和《春天的17个瞬间》很有味道,隔了二三十年再看都觉得不错,80年代初国内拍的《敌营18年》,当时觉得挺好看,现在看觉得脸肥皂剧都不如。
现在国内搞的谍战剧,就纯粹是肥皂剧,打发时间用的。
本来影片的重点就是T高地的情报来源,而非谁打的.
奥,铁手也够老的。
《无名英雄》,还有《春天的十七个瞬间》都是这样,原来以为某些人物之间的对话冗长,情节推进缓慢。现在觉得就是很多年来国内受快餐文化的影响,都喜欢那些短平快的东西,对那些有深刻内涵的影视作品往往还接受不了,其实有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地方是很考验导演和演员的功底的。
看河里就知道了,道不同,真的不能相谋,因为道不同互相被屏掉的人不知有多少。
话不投机半句多啊。
国共两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岂止是如何相爱那么简单。俺还真不知道历史上,到底有多少土共地下党娶了国民党女特务做老婆,但是如果这个女人,一天到晚对你说,今天又抓了几个共党,明天又枪决了几个共党,你真的能跟她睡在一张床上?
别说真正的土共了,连宝哥哥都不喜欢宝姐姐,林道静也要跟老公离婚,可见意识形态的不同,是多么的令人分道扬镳也不可惜了。
去年的贴子,应该不算挖坟吧。
朝鲜这个民族还是喜欢女人温柔,就算你是革命者,你也要温柔,有女人味。穿着要体面,你就算穿补丁的衣服,也要整齐。女人一定要化妆,何时何地,都要有女人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