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小时候的零食 -- 思炎

共:💬169 🌺37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小时候的零食

估计此时,特别是在国内过年的河友在春节这段时间已经吃得肚子里油水多多,那么我就再来“忆苦思甜”,说说小时候的零食。

俺们小时候的零食不象可如今这样花色繁多,五花八门,虽然工艺简单,价钱不贵,但当时吃起来觉得特别好吃,以至于到现在很多零食还是令我念念不忘呢。有些零食虽然现在市场上还在卖,但总觉得口味不如从前,也许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所以嘴巴也叼了。也许,当年的东西虽然土,但做工和原料地道,反而更美味。。。不管怎样,就让我们一起回忆那些让当年的孩子们流口水的零食吧。

野生类

俺们小时候那会物质匮乏,所以,往往“饥不择食”,但吃起来也是其乐融融的。比方,很多河友都讲到过自己吃知了、蚂蚱的经历了,并说这是健康食品,其实还真不假。我相信野果子啥的,大家也一定没少吃。

我小时候曾养过蚕宝宝,可是蚕宝宝要吃桑叶才能长大,于是我和邻居小伙伴们就去偷桑叶。那时,我曾在同济大学的体育馆训练过体操,我发现在大学后面有一片田地,住在周围的当地农民有种桑树的,他们还会在院子的篱笆外种上枸杞子。我和小伙伴们往往趁主人不备之时摘桑叶,顺便还摘人家的桑葚和枸杞子吃。当主人发现后,总会从屋里跑出来,一边大声的骂一边摆出要追赶的架势,我们小孩子便会赶紧逃跑。。。

不过,当时就算有跑得慢的,不幸被抓,也不过是被“教育”一通,然后释放

*新鲜的桑葚真的很好吃,酸酸的,汁多。吃完,满嘴都是黑呼呼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新鲜的枸杞子。现在枸杞子可是众所周知的健康食品,如今就是在英国超市里也有卖的,并且挺贵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酸枣,在北方的河友一定吃过了。我小时候,有一年秋天父母带我去东北玩,当地的孩子带我去山上摘酸枣吃。我太喜欢吃了,又酸又甜,记忆深刻。后来,有一次在上海超市里偶然看到有卖酸枣罐头。。。酸枣的价值如今被发掘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黑悠悠儿(也叫龙葵吧?),甜甜的。估计有很多人吃过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玩意叫香江,现在市场上也有卖的。俺们那会就不用花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丽的榆树,当树上结满了榆树钱儿时,可以生吃,又甜又脆,也可以做成又香又甜的榆钱饼,还可以熬榆钱粥。其实,榆钱的营养相当丰富,含铁量是菠菜的11倍,是西红柿的50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爆米花是最普通的零食,每个人都吃过了。我记得那会爆一锅才几分钱,拿一碗米,玉米粒或者晒干的年糕片,买几片糖精片(有的自己带来)。小贩将这些东西倒入一个黑炉子里,然后摇啊摇,我就在边上等。。。等到快要爆好了的时候,小贩就会在炉子上罩上一个黑布袋,大喊一声:要爆了。我就会赶紧捂住耳朵。。。“砰”一声,热乎乎的爆米花就出炉了。这可算得上是最早的膨化食品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糖类

好多次看到河友提起棉花糖,是啊,几乎每个人童年时都吃过棉花糖。俺们那个时候,大概才5分钱一团。其实,我小时候并不是特别喜欢吃,但喜欢在旁边看(就和图片上那小孩一样),看着一勺糖倒进在器具里,转呀转,转眼变成一朵大棉花,又像是一朵云,总是感到很神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糖人,很多人应该都记得。几毛钱一个,糖人在那时还算是挺奢侈的零食。其实也没啥好吃的,很甜,但是好看,各种各样造型都有,有孙悟空、猪八戒,凤凰等特别吸引小孩。做糖人的小贩手还真巧,我小时候往往会站在旁边呆呆的看上很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比起糖人,搅糖烯就更加“平民”花了。在小学门口,经常有人摆摊卖这个,两分钱一搅。然后,小孩就用两根小棍不停的搅,可以玩很久才慢慢舔着吃掉。

点看全图

*铛铛糖。给几分钱,小贩就一手拿把小刀,一手用一把小锤,按大小需要直接从一大块糖锭上敲下一小块来,敲的时候,发出“叮叮当当”有节奏敲击声音,故名“铛铛糖”。 铛铛糖的主要原料是麦芽糖和花生,现在街上好象又有得卖了,当然也涨价了。记忆中,校门口还有卖一种三角形的麦芽糖,外面有一层白色粉末,软软的,很好吃。

点看全图

*专治蛔虫的宝塔糖,有人还记得吗?宝塔糖是一种打蛔虫的药,因为是给孩子吃的,被做成五颜六色的。。。。现在已经消失了。那时没糖吃的时候,小孩吃宝塔糖也很津津有味的,当然如果肚子里真有蛔虫的话,后果也挺吓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后来,糖的品种虽然不如现在多,但很多是经典,比方在我《过年的回忆》贴里讲到过的水果糖、牛轧糖、还有椰子糖、上海天山食品厂出产的话梅糖,陈皮梅糖至今还受人喜爱,还有下图里的高粱饴糖。

提到小时候的糖,不得不提弹子糖,那时是包在一个长方形的小塑料袋里。有大颗的比鱼皮花生稍微小一点,小颗的大小就和滑旱冰时,从旱冰鞋里掉出来的小钢珠那样大小。记得,我喜欢买小弹子糖,因为里面有巧克力口味的

*高粱饴。我记得它出产得比大白兔奶糖还早,好象是山东,青岛特产。淡淡的黄色,软软的,很香,我特别喜欢吃,直到如今还是记忆犹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记不记得这个桔子糖,包装得就象是个由是十个小桔瓣拼成的桔子,桔子味很浓,糖的外层有一层白砂糖,外面用透明塑料纸包上,再打上小结,很可爱。还有一种是半月形的水果软糖,五颜六色的,有各种水果口味,味道很纯正,嚼起来很有弹性。。。我要流口水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几乎每个人童年时都吃过泡泡糖。现在市场上泡泡糖/口香糖品种丰富,口味多样。在我小时候,最早的泡泡糖就是这个,长长的一条,上海冠生园出产的,5分钱左右一条。包装纸上的小女孩在吹泡泡的图样是多么熟悉啊。当时,经常有在外地的朋友让妈妈代买一箱子,给他们寄过去呢。后来出来的大大泡泡糖也是许多孩子的最爱。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棒冰。记得小时候一到夏天,卖冰棒的人就会推着自行车叫卖,后面放一个木箱子,箱子里垫了厚厚的“棉被”,用来保温。 最早的是盐水或白糖棒冰,虽然简单,却晶莹剔透,咸中带甜,很解暑。 然后又有红豆,绿豆,血糯米棒冰等,后来又有“小奶油”棒冰。虽然,当时的棒冰包装是那么朴素,价格也便宜(棒冰4分,雪糕8分)但那可是当年的美食,每个人都是吃起来都得那么津津有味。

*盐水棒冰和可可棒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三八牌赤豆棒冰

点看全图

*大家还记得“光明冰砖“吗?这个东西在那时候可是奢侈品了。最早的冰砖有两种,一个是‘光板’的简装冰砖,就是外面没有包装的,另一个比较高档的就是这个光明冰砖了。

我记得是4毛钱一块,不过那时是很人性化滴,也可以花2毛钱,买半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后来又有了紫雪糕和鸳鸯雪糕(香蕉棒冰),它是两支连在一起的,香蕉形状和口味。那会常常和好朋友凑钱买来,然后分开来一人一支。

大家一定记得曾经风靡一时的“娃娃雪糕”,样子好似个娃娃,也像卓别林的脸, 上面的帽子,眼睛和嘴是可可口味的, 其他的是奶油口味。 这个在当时是最吸引人的雪糕了,其实,直到如今,还是认为它是最好吃的雪糕了。虽然,听说伊力也推出了一个和娃娃雪糕极其相似的“小雪生”,但很多人说,已经找不回当年的味道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把下面链接里的补充上来:

饮料类

*果汁棒,大家一定也记得它吧。当时的果汁味道非常的甜,甚至有些刺喉,其实它就是色素、果味精、糖精水的混合物。因为果汁棒价格比汽水便宜些,所以,大人们往往买果汁棒给孩子解馋。我记得,当时也开始有冰箱了,我经常把它放在冷冻室里,等结成冰后,在夏日的午后慢慢唆,也算是避暑消夏的佳品。

那时,还没什么人知道可乐、雪碧是什么呢。北冰洋汽水、上海汽水,它们可是气水的“老大哥”,当时最解渴的就是这个了,汽水橘子味浓度高、气也足,几毛钱一瓶。夏天,拿出一瓶冰镇汽水,咕噜咕噜一下子喝下去,再打个嗝,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乐口福/麦乳精

五十年代,上海咖啡厂接管“福牌”乐口福。经过不断改良配方和口味,乐口福有一种浓郁的可可味,成为是那个时代最高级的营养品。后来又出产了风靡一时的麦乳精,麦乳精是由牛奶、奶油、麦精、蛋粉等原料制成的,带着一股奶香,孩子们最喜欢了,可是却不是经常有得吃的。因为当时麦乳精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种比较奢侈的饮品,往往做为礼品互相赠送或用来待客的,所以孩子们经常背着父母偷偷干吃,因为这样吃比冲水喝味道更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酸梅粉,可是疯极一时的超级食品,是一个小塑料袋里装上一种酸酸的粉末,五分钱一小袋。为什么它那么走红呢?其实,孩子们喜欢它更主要是为了它附赠的用来舀酸梅粉的小勺,这在当年可是引起了一场收藏热的,我也是为了收集里面各式各样的塑料小勺才每天买一小包酸梅粉的。有多少河友还记得曾经为它而狂的小勺?

酸梅粉有两种吃法,一种是拿来放进水壶里泡水喝。但当时更流行的方法就是直接干吃,把酸梅粉送进嘴里,粉一到嘴里就化开,满口是浓浓的酸甜味,含上几秒钟后再咽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饼干类

小时候,饼干在一开始也是奢侈品,那时妈妈会炒一些炒麦粉(炒面)放在玻璃瓶里,当我们饿的时候就会加一些白糖,冲一些开水就成了炒面糊。我也和其他孩子一样脖子上挂着钥匙,中午回家自己热饭吃,有时,当看到桌上有妈妈给留的几块饼干或一两块糖块,我就是世上最快乐的人了。

我记得那时我特别喜欢吃压缩饼干,很香,一块下肚,一整天都不会觉得饿。当时的威化饼干,桃酥饼、云片糕、绿豆糕、麻花、鸡仔饼”(小凤饼)、开口笑、“猫耳朵”等也远远比今天的好吃。

*江米条,也叫“糖条”,“油枣”, 香脆可口,如今也有卖,可是总觉得味道不如从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动物饼干是最吸引孩子的饼干之一,饼干的造型有小马、大象、老虎、小猪、猴子、小鸟之类。不同的小朋友有不同的吃法,有人会把最喜欢的小动物造型先吃掉,也有人把自己喜欢的留到最后吃, 更多人会把体积最大的大象留在最后吃。 还有人喜欢把饼干在开水或牛奶里蘸一下,饼干就变得软软的。。。

点看全图

*上海万年青饼干,当时因为相对比较便宜,所以也是幼儿园午睡后经常发的饼干之一。小时候,心里总是盼望有奶油饼干吃,所以每当看到发的又是万年青饼干,小小的心灵就尝到了失望的滋味,当然也好过什么也没有得吃。

可是,如今我特别想念万年青饼干的香葱味道,上次回家还特意买了很多带回来吃

点看全图

*面包。下面图片里的面包大家还记得吗?如今面包房是到处可见,里面供应着各式各样的新鲜面包,在那个年代,面包品种少,而且很多时候是春游时候才有得吃,所以虽然包装油油的,但记忆中那时的面包特别松软、香甜。春游时,很多小学同学喜欢带维生素面包,而我却最爱吃的反而是价格便宜一些的钙奶面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蜜饯零食类

话梅,桃板,杏脯肉之类的零食,在上海被称作“咸唠唠”,和大部分的女孩一样,它们是我小时候的最爱。虽然,现在有越来越多五花八门的零食充斥着货架,包装越来越精美,价格也越来越贵,但总觉得不如当年的滋味。

记得当时的“烟纸店”里买的话梅、杨梅、杏脯肉是包在一个小纸盒里的,里面只有一点点分量,但也很便宜,才1毛钱左右一盒。而小包的萝卜丝、桃板和香草橄榄是用纸包成3角状的,当时,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那种黑黑的,粘糊糊的,酸酸甜甜的杏脯肉,很令人怀念。还有用小小的白色袋子包装的无花果,才五分钱一袋,但味道可好了,酸酸甜甜的,吃完后嘴上是一层白粉,比起现在佳宝等品牌的无花果的味道浓多了。

最便宜的就是2分钱一包的“鼻屎”(老鼠屎),其实就是咸金桔(盐津枣),当零用钱快花完时,买一小袋“鼻屎”含在嘴里,也是十分幸福的事。

点看全图

*果丹皮和山楂片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虽然从我们小时候那会开始,直到今天,它们还沿用了以前的包装,但总觉得味道有些不同,也许是因为“物是人非”,那时的果丹皮和山楂片就是那时候的记忆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时空寄情元宝推荐:一直在看,马鹿,铁手,夏翁, 通宝推:none空空,韦红雪,神仙驴,随心飞,十万朵莲花,物格修齐,蓝色帝国,李老汉,树袋熊毛毛,重重无尽,希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好熟悉啊

说这段呢

我记得那会爆一锅才几分钱,拿一碗米,玉米粒或者晒干的年糕片,买几片糖精片(有的自己带来)。小贩将这些东西倒入一个黑炉子里,然后摇啊摇,我就在边上等。。。等到快要爆好了的时候,小贩就会在炉子上罩上一个黑布袋,大喊一声:要爆了。我就会赶紧捂住耳朵。。。“砰”一声,热乎乎的爆米花就出炉了。

家园 好多都很亲切

不过那个龙葵好像是有小毒的。

我小时候常常摘花吃花蜜,最杯具的一次摘了软枝黄蝉,唉,夹竹桃科的。

现在想想,小时候那么乱吃居然没事真是奇迹。

家园 前面的那些天然零食都没吃过

高粱饴还有茯苓饼山楂条,我爸去北方出差经常都会带的。

*棒冰。记得小时候一到夏天,卖冰棒的人就会推着自行车叫卖,后面放一个木箱子,箱子里垫了厚厚的“棉被”,用来保温。 最早的是盐水或白糖棒冰,虽然简单,却晶莹剔透,咸中带甜,很解暑。 然后又有红豆,绿豆,血糯米棒冰等,后来又有“小奶油”棒冰 。虽然,当时的棒冰包装是那么朴素,价格也便宜(小豆冰棍4分钱,白糖冰棍3分钱,牛奶冰棍5分钱),但那可是当年的美食,每个人都是吃起来都得那么津津有味。

我记得我们那里棒冰4分一根,雪糕8分,家里给的配额是每天8分钱,所以每天都要挣扎:到底是两根棒冰呢,还是一根雪糕?

家园 那个宝塔糖

那个宝塔糖,记得颜色不止这种,还有粉红色的。。

而我小时候却是如临大敌。

我知道那是药,尽管被告诉是甜的跟糖一样,但坚决不吃(从还不会说话开始,我就是宁可打针也不吃药的主儿),一看到我妈拿着它们向我走来,我就立即以逃命的速度满屋子地逃窜,而我妈则一边狂追一边骂:这个讨债鬼,别的小孩子都喜欢吃,就你特里特别,我咋就会碰上你这个讨债鬼呢。。。。

家园 文章勾起俺儿时的回忆及馋虫不提

难为司颜MM竟能找到如此贴切而熟悉,散发旧时气息的PP,平时没少下功夫积累素材吧?!

家园 哈哈,这些大部分俺也吃过啊

桑梓,枸杞,香江(俺们那叫做红娘娘),榆钱饭,棉花糖,爆米花,高梁糖,泡泡糖,冰棍,雪糕

看来,那个年代小孩子的零食基本差不多啊。

俺小时候还喜欢吃沙枣,那个是野生的,还有甜菜干。

还有汽水呢,这个当时也很流行

那个时候最喜欢过六一儿童节了,哈哈,可以理直气壮的问家里要钱,然后在学校买汽水啊,冰棍等零食吃。。。

家园 真亲切啊

我们小时候经常采一串红吃,甜甜的,好吃极了。

还有锅巴,原味、微辣的都受欢迎。

爆米花不怎么流行后,又兴起做蛋卷的,每户人家拿些蛋啊、糖啊,新鲜的蛋卷立等可取。

光明冰砖没以前奶味足了,那时候还分中砖、大砖,我经常买中砖吃。

娃娃雪糕好像是我看到的第一款在外形上下功夫的冷饮,异常受欢迎的。

泡泡糖那是人手一份啊,大家都比赛谁吹得大。我同桌还给我吃过跳跳糖,放在舌头上不停地蹦啊蹦的。

小朋友是不是都爱吃糖啊,咳嗽含片很甜的,有段时间我经常声称咳嗽了,吃了很多含片。

我还记得第一次喝可口可乐。上海的亲戚送我家两大瓶,一天早上上学前我要求喝这个,只一口觉得味道好怪,就没喝第二口。晚上回到家,突然回味起可乐的滋味了,于是两大瓶很快喝完了。

我们小时候很欢乐,经常迎接新事物的诞生。

家园 小时候都馋呐

我小时候住的地方除了大山就是荒漠,可没有南方那么多野果、野菜的。幸亏上天眷顾我们这些野孩子,我们有这个:酸榴榴,学名叫沙棘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沙滩里到处都是这种带刺的小灌木丛,结的是黄豆大,甚至小拇指肚大的小浆果。生的时候是青色的,硬硬的小豆子。小孩子们一把一把的捋了,装在兜里,再互相追逐着打仗,一把一把地当子弹扔出去。熟了的果子有红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有黄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近了看是这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熟透了的酸榴榴,是酸甜的、多汁的小浆果,中间有个小核,味道和口感有点象小樱桃。是我们小时候的美味。后来听说沙棘是有固沙绿化的功能,难怪印象里的酸榴榴总是长在一大堆沙子上。要早点知道,摘果子的时候就不会连枝子一起拽下来了。

我们还有沙枣,长满刺儿得树枝上结着小拇指肚大小的果子。熟了后吃到嘴里是沙沙的、甜甜的,中间有个枣核一样的枣核。生的果子很涩,不能吃,但也可以打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小学的校园里种了很多沙枣树,但狼多肉少总不够分的。黄河边上长着很多高大的沙枣树。沙枣熟了的季节,我们就三五个人约了,坐公共汽车到黄河边打沙枣。其实不是拿杆子打,是爬到树上摘。一天下来,连玩带吃,每个人能鼓鼓囊囊地装一大书包沙枣带回家。这是我们和弟弟妹妹们在以后一个多星期的零食。大人们有专门去打沙枣的,一天能背回一大面口袋,然后用一种小搓板把沙枣肉搓下晾干,再磨成沙枣面。掺在白面里蒸成饽饽,甜甜的别有风味。

后来有好事者运了新疆的大沙枣来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种沙枣的个头差不多有红枣大,甜得腻人。刚吃到嘴里时实在是令人惊艳。但是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心理,总觉着,这还算沙枣吗?

旁边的大山里长着一些桑树。小学五年级的夏天,班主任老师们组织同年级的四个班一起到山里游玩。中午宿营的地方有一颗桑树,结着不太多的桑韧,每个人好像都吃到了几颗。时间太久了,已经忘了什么味道。我只记得我爬到树上,拿着同班一个漂亮女孩的望远镜四处看。一不小心,把镜头盖掉在树下的乱石堆里,怎么也找不到了。女孩很大方地说,没事儿。可我还是懊悔了很久。去年夏天,到我的太极拳老师家烧烤。他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桑树,挂满了紫紫的桑韧。其他人都围在烧烤炉旁谈论拳艺,只有我留恋在树下。回忆起了小时候桑韧的味道,也记起了那个镜头盖。最近一次听到她的消息,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香江”,东北叫“顾捻儿”这个音,不知道是哪几个字。大学的时候,总听前GF说她小时候吃这个,勾着我的好奇心。后来第一次去她家,她专门带我到菜市场上买“顾捻儿”吃。被卖“顾捻儿”的小贩嘲笑完,又被她那没看上我的妈妈嘲笑,说是小孩儿才吃这个。一转眼,也已经很多年没有音讯了。

她们都老了吗,她们在哪里呀,愿她们过的好。

唉,结尾太煽情了。罪过,罪过。

家园 白糖棒冰好吃啊,我高中还吃呢
家园 山楂丸、葱油糖、山楂糕
家园 又回到小时候的那些情景!
家园 附和

*黑悠悠儿(也叫是龙葵吧?),甜甜的。估计有人每次吃过吧。。。

我们管这个叫“天天”(音),小时候,我老姑挖苦卖菜时,就给我摘一大碗。也不到我怎么那么能吃,我老姑直说:不能多吃,吃多了拉不出屎来。我才稍微克制一下自己。

*这玩意叫香江,现在市场上也有卖的。俺们那会就不用花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东北叫“姑娘儿”,几乎每家菜园子里都有七八棵。这个不但好吃,还可以玩,就是把没有熟的姑娘儿在蒂用针扎个眼,把里面的果肉挤出来,像嚼口香糖一样。还有一种是野姑娘儿,没熟的苦的不得了,熟透了红红的,甜中带苦。

枸杞,东北没有新鲜的,我老妈在医院药房工作,我没事就抓一把干枸杞当零食吃。

小时候的水果最喜欢的就是海棠果,就是一个字——酸,现在想起来口水就泛滥了。在东北农村,这东西白给都不要,在北京却要2块钱一斤。我有时候一边吃,一边想:不如在家里收上一车皮,到北京去卖,发财大大的。

家园 宝。。。塔糖

我小时候也吃过宝塔糖。那时候淘气,玩起来什么地方都去。又不爱洗手洗脸的。于是就肚子疼,面黄肌瘦,于是就上医院,医生给开了宝塔糖,好像还有一种带壳的什么坚果,是中药。我爸给我烤熟了,敲开壳吃,象吃核桃那样。好像还挺好吃的。结果嘛,忘记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娃哈哈。。。你小时候的待遇还不错吗。

你说的对喔,我想起来了,上海后来也是棒冰4分一根,雪糕8分

我猜,你买两根棒冰的时候多一些。。。可以多舔一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