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民工荒真相猜想:中国特色的滞胀已经来了吗? -- wqnsihs
只要给予合适的动机,几乎每个人都几乎会相信任何事情。他们相信一个慌言原因是因为他们想要相信那是真的,或是因为他们害怕那可能是真的。人们几乎很少能够辨别出事实和谎言之间的区别,但他们却充分相信他们能够做到,因此就更容易被欺骗。
送花 关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大学生失业的45%
按现在占主流的假说,现代人祖先进入中国,是经东南亚向北,逐步走到两广、云贵,再北上到黄河等处的。
后来这个西北向西南的逆向迁徙,规模这么大,随后就又稳定了,动因很值得琢磨。
现代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的主要民族,有上古时从云贵南迁而来的说法,这可能与彝族等迁徙有关,或者就是一回子事-被新来的同志们挤出去的。另外,按复旦近年发表的研究,藏族进入、居住青藏高原时间也不是很长,也许一样是这一时期?
会不会是在5000-10000年前,气候的变化,使得中亚、新疆、河西走廊在一段时间内变得易于通行,人口的大规模迁徙发生,西来的人口冲击,导致一连串的迁徙,(青铜冶炼、车轮使用最早是哪个时期、哪个地域出现的?)而后很快,气候变化使得中亚、新疆再度变得难以大规模穿越,(乃至要到西汉再度凿空西域)人群的分布即稳定下来直到近代?
此外,从华夏文明的早期发展看,一直有东集团、西集团碰撞、融合而肇始的假说,厘清上古的人群迁徙,估计也有助于此处研究。
不知道M中对“国进民退”这个说法有什么看法?我的看法是这可能是事实,但也是必须的。因为80年以前的TG政府手上确实没钱,而想搞经济发展,是必须要有老本的。所以利用各种政策最大化国家收益就造成了“国进民退”以及教育医疗养老三座大山。最近几年来,似乎是从上届董事会执政起,中央政府似乎更大力推行基础设施,并购买巨额美国国债,造成中央国库财力不足,无力支援地方建设,同时也希望可以回笼老百姓手上的现金,这样中央和地方政府合力造成住房这第四座大山。这些政策措施虽然让老百姓的相对收入和购买力水平没有太大提高(生活水平由于物质丰富了所以提高了不少),但确实达到了“国进”的目的。
您说“目前的希望是下一任决策层。。。分配制度调整会还富于民”。不知道这个希望在近几年是否可能?我的意思是,在近期,比如5年内,中央是否有可能认为老百姓持有的货币量已经比较合适了,是否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有足够的财力搞各自的建设,而无需从民间“借资”?谢谢。
感觉美国的操盘能力没有这么差。
还有就是学生素质。
就我个人体会来说,如果是做研究的可能很需要个好导师。
如果就本科以下学习来说,学生个人素质重要性至少是60%。
1、有没有这个资质去学习这些课程(讲白了,现在扩招的学生,可能有30%没这个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灌输。学不来也不想学,混过去)
2、有没有这个自制力去自我学习和补充。
现在扩招的多,金字塔下层的学生素质就差多了。
广东和浙江不一样的地方是,浙江土著是自己搞,而广东土著主要是靠收租金过日子。既然是收租金,收谁都一样,只要有得收,谁愿意去做不确定性、风险性这么强的事。
他应该先利用省财政在某地搞个示范区,然后利用点手段抽刮这些不愿就范的地方的租金。
西部城市的节奏慢是普遍的。
广东打工的广西人可不少,广西人能吃苦可是出名的
90后特色非主流,大致是比较难捉摸的一群人。他们去外地务工的态度积极,很多都是在本地做过事情,觉得即没钱(经验不足,年龄小),又没能见世面。因此就算家人劝说(代沟),也不足为动。
而且他们外出相当分散,不会出现一群一群这样的场面。
就目的而言,他们更多只是为了好玩,因此不会去挤春运,也不会一股脑涌进血汗工厂,或者进去没一个月就跳出。厂家也有这样的经验,因此也会对这批特殊人群实施浮动工资这样很难统计数据的方式。
地下式统计,或许有点用。看看招工地是不是开了不少非廉价商店(传统民工需要的是廉价货,比如1块钱一大包的洗衣粉,5块钱的洗发液),黑网吧等等。
现在看不到90后的客观调查,实在遗憾。太多批评,令人无语。
另外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
其实也不是不想,就是到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的路径,在还富于民同时还能保持大家的勤劳.血汗工厂如何在高工资条件下生存....
过年一段时间,发现很多外出务工回来的人都买上了笔记本电脑,不过是2手笔记本电脑。
对于电脑这样的大件商品,需求是有的,可是动辄3-4千的价格令人望而却步。
而1000左右的2手笔记本的火爆,恰好解释了这个现象。
需求-一直都有,但是受到价格的限制。
还有山寨产品-电视
山寨电视火爆,一度导致显示器面板紧缺的局面。
山寨手机不知道什么情况。如果不好,那就是电信推出的活动抵消了。比如300块钱话费送便宜手机,毕竟手机只要能用就行,太多功能就过剩了。
那就更悲剧了
选择创业的多了,选择打工的少了。但90后大多还没有储备去应付创业,因此民工逐渐要落向目前漂浮不定的90后。
创业增加,又会有新问题-渠道上游是否会以他们为抵抗风险的盾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