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金庸小说中的农业漏洞 -- AleaJactaEst
历史悖谬问题在小说中是极常见的,《金瓶梅》和《堂吉诃德》等都有很多疏漏,其中有些是有违历史常识的。“金庸茶馆”网站上有一个小专栏名为“骨头大家挑”,专找金庸小说中的漏洞,其中还从未涉及到农业历史的问题。不过我只是茶余一时兴起,并不准备上纲上线。金庸这些破绽,大概也如《白鹿原》中朱先生说的,“留下一点漏洞让后人指责也好喀。”
1、 玉米
《笑傲江湖》第2回:“那农妇从屋中出来,拿着四枝煮熟的玉米棒子,交在他手里。”
《神雕侠侣》第6回:“他(杨过)自幼闯荡江湖,找东西吃的本事着实了得,四下张望,见西边山坡上长着一大片玉米,于是过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
《碧血剑》第1回:“老婆婆拿出几个玉米饼来飨客,烧了一壶热水给他们喝。张朝唐吃了一个玉米饼。”
玉米本非中国土产,这是常识。玉米原产美洲,1494年哥伦布从美洲回来后才传入欧洲,辗转传入中国的时间最早估计也在16世纪中期(现在最早的记载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甘肃《平凉府志》,当时叫“番麦”)。
如果林平之真的能在福建内地山区吃到“煮熟的玉米棒子”,那估计最早也应该在1577年(福建这一年开始有种植玉米)了。不过《笑傲江湖》的年代背景不确定,书中充满了这类似是而非的历史背景特征。《碧血剑》中张朝唐能在广东一带吃到玉米饼还是有可能的,不过这也要建立在一个不太可靠的假设上:即该老婆婆是当地的农村模范带头人,居然有引种这么新奇的外国品种,而张朝唐居然也知道这是玉米饼。
然而杨过想要在陕西的山坡上找到一片玉米地,那至少要等上三四百年才有可能――不过金庸大笔一挥,就一口气空运给杨过五根玉米棒子之多!当然,他不只是对杨过这么好,下面我们还会看到,他对杨过的爷爷也是这么慷慨:
2、 花生、蚕豆、南瓜
《射雕英雄传》第1回:“(曲三)慢慢烫了两壶黄酒,摆出一碟蚕豆、一碟咸花生,一碟豆腐干,另有三个切开的咸蛋。” “杨铁心见一壶酒已喝完了,又要了一壶,三人只是痛骂秦桧。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蚕豆、一碟花生。”“两人有时也仍去小酒店对饮几壶,那跛子曲三仍是烫上酒来,端来蚕豆、花生等下酒之物。”
《天龙八部》20回:“(萧峰)只见地下放着不少熟肉、炒米、枣子、花生、鱼干之类干粮,更妙的是居然另有一大坛酒。”
《笑傲江湖》第1回:萨老头道:“是,是!爷们要下酒,先用些牛肉、蚕豆、花生。”
《笑傲江湖》第2回:“茶博士泡了壶茶,端上一碟南瓜子、一碟蚕豆。”
《笑傲江湖》第25回:“(令狐冲)端起酒碗,又是一饮而尽,小店之中无下酒物,随手抓起几粒咸水花生,抛入口中。”
这里把蚕豆、花生、南瓜子写成寻常的下酒物,但这三种作物却和玉米一样,都是中国本土所无而很迟才由国外传入的。 蚕豆大概在元朝时才由波斯传入中国(参考研究这方面的权威著作:[美]劳费尔《中国伊朗编》“豌豆和蚕豆”条),到明朝时才普遍种植。
花生、南瓜则是美洲植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在旧大陆传播。花生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蚕豆迟得多,大约1530年代传入中国,由沿海传入内陆地区的速度很慢,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稀见的筵席食品(参见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第8章“土地利用和粮食生产”中关于美洲作物在中国传播的内容。)。
在《笑傲江湖》中,在内陆城市武汉花生也被描写成极普通的下酒物,甚至更内陆的武当山居民也知道(第26回,武当派弟子假装老农,嘲笑令狐冲是“瓜子花生”),这种情况决不会早于1700年。
《射雕英雄传》中,公元1199年临安乡下的一个穷村破店,曲三居然能够摆出波斯和美洲的进口食品(蚕豆、花生),郭、杨二位大侠对这样惊世骇俗、连当时大宋皇帝也没见过的新奇食物,居然毫不在意,按理他们至少要揪住曲三大喝一声:“兀那跛子,你哪来的进口食品?这零售价卖多少?”不过考虑到跛子曲三是桃花岛高足,见识武功均属一流,他比哥伦布更早到过美洲也没什么好希奇的。
甚至可能还有比曲三更早到过美洲的:北宋时的契丹族英雄萧远山也给儿子萧峰捎带了若干花生作为下酒之物。萧峰在《天龙八部》里是个不折不扣的食肉动物,点菜动辄就是切几斤牛肉羊肉之类的。萧远山留下花生这样珍贵的稀罕外国食品,显然深有寓意。我中国人比哥伦布更早到达美洲在此有多一条证据。
3、 西瓜
《射雕英雄传》第23回:“(黄蓉)到村中去买了一担西瓜。”
《笑傲江湖》第5回:“(仪琳)走出二里有余,果见数亩瓜田,累累的生满了西瓜。”
“西瓜”一词本非汉语,而源自女真语(参《汉语外来词词典》),该种植物本来也非中国所有,而出产于西亚,在五代北宋时引入西域,后又由金国引种到南宋,不过西瓜的普遍种植大致要等到清乾隆年间回疆平定之后,也就是陈家洛那个年代(参考[美]劳费尔《中国伊朗编》“西瓜”条)。
在黄蓉那个年代,西瓜也算是引种不多年的进口时令水果,她居然一口气买了一担,虽然女孩子爱吃水果,但也算出手阔绰,亏她能在牛家村口买得到。24回黄蓉将西瓜顶在头上,沙通天等一见“一条青一条绿的圆球”,都吓跑了,想必鬼门龙王见识虽广,也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西瓜。
《笑傲江湖》第5回这一段描写的盛夏之夜场景,衡山县也有普通的农村也有“数亩瓜田”,那已经类似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景象了。
4、 人参
《天龙八部》第26回:“匆匆数月,冬尽春来,阿紫每日以人参为粮。”
《天龙八部》故事中,阿紫在长白山保命的三大法宝是人参、熊胆、虎骨。萧峰也正是由人提醒,在想起人参有效果,并因此前往长白山――可见人参保命、人参最佳产地在长白山等观念已经很深入人心,连萧峰这样的读书不多的人也都知道。《射雕英雄传》里的梁子翁,原本也是关外的参客,既然已经出现参客这样的职业,可见此物为当时所重。
但在历史上,人参长期以来却并无这样的地位。隋朝还一度视为妖草,唐时只当作茶叶一样的时尚饮品,宋人也只将之看做干果一样的送礼之物,并不认为它有什么药效。认为人参包治百病、长白山人参为最上品等观念,都直到明朝后期才兴起(见易华《人参崇拜》一文)。
《连城诀》中也有提到丁典把关外的人参运送到汉口做买卖,《侠客行》中关东四大门派的高三娘子家有良马、参场无数,这些人参贸易已达到产业化的景象,大略都是清朝的事情了。
5、 辣椒
《天龙八部》第11回:“自此一路向东,又行了二十余日,段誉听着途人的口音,渐觉清雅绵软,菜肴中也没了辣椒。”
《连城诀》第1回:“那少女(戚芳)十七八岁年纪……脸上红得象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
以上两处,显然金庸认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一带食物都嗜好辣椒,但辣椒却也和玉米、花生、南瓜、烟草等一样,是美洲农产品,传入中国的年代也在明末时期。中国传统的辛香料不是辣椒,而主要是花椒。并且辣椒最早也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放进菜肴中的时间更迟,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参蓝勇《中国辛辣文化与辣椒革命》,〈南方周末〉2002-1-24)
所以段誉在一路东下时,不是菜肴里“也没了辣椒”,而是可能从来就没吃到过辣椒,除非鸠摩智带着他去了一趟美洲又回来了。不过鉴于段誉后来在苏州燕子坞也喝到了600年后才出现的碧螺春茶,这样时光倒流的事情也未必不能有二。
6、 苹果
《倚天屠龙记》第16回:“(张无忌)在矮树上摘了几枚不知名的果子,拿在手里,已闻到一阵甜香,咬了一口,更是鲜美绝伦,桃子无此爽脆,苹果无此香甜,而梨子则逊其三分滑腻。”
金庸这里并未说这种果子是苹果,但实际上张无忌甚至不可能将苹果拿来比较。因为苹果传入中国在元朝末年,当时只有在宫廷才可享用,他当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不可能吃过,而“苹果”这一名称,更是直到明朝才出现。
梁羽生在《冰川天女传》第1回中有写到陈天宇“劈果救佳人”,劈开的是一个金色苹果,不过此时已在乾隆年间,没有历史问题的风险了。
读<<老饕漫笔>>182页
"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是契丹破回鹘后始得此种, '以牛粪覆棚而种, 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略微补点资料
这个估计倒是中国土产。
说到花生,中国一度有争论认为也是土产,后来发现原来是有人伪造化石。这个报道我附在下面,有兴趣的朋友聊作一观。
莫为精致的工艺品所愚弄① ――“花生化石”质疑
据新华社报道,1980年6月,广西宾阳县二轻局壮锦厂一同志,在宾阳县邹圩公社
白山大队双桥村对门拗公路旁排水沟内,捡取一颗花生,后经各有关方面的鉴定,认为
是距今10万年前的“花生化石”,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同时对是否存在
10万年前的“花生化石”,学术界也颇多争议。
①原载《自然杂志》,1981年4卷11期。参加写作的还有黄天祥。
不久前,我们也获得了一颗“花生化石”,是在北京市劲松区某建筑工地的沙土中
发现的。发现人将它寄给了《北京晚报》,要求作进一步鉴定,据称一共发现两颗,寄来的是其中的一颗长条形的,出人意外,它竟跟发表在《农业考古》创刊号上宾阳县的那颗“花生化石”照片非常相似,为解开“10万年前”的“花生化石”之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花生化石”呈石质,保存完好,该荚果形状为普通型,果形大而长,呈长条状,稍弯曲,略扁;果壳外表较光滑,无氧化面,具有纵横的“网状结构”,喙嘴及背腹线明显,没有明显的磨蚀痕迹,该花生具有两个仓,内有摇动作响的“花生仁”。整个外形与现代栽培种的蔓生型大种花生相似,虽比山东大花生略小些,但要比现代一般的大种花生为大,重量为7克,比现代花生(2克)重得多。
“花生化石”外表新鲜,它的颜色比现代花生稍深,一侧有些呈焦黄色,仿佛刚炒熟的样子。猛一看,这颗石质花生很像是由真正的花生成为化石后保存下来的,然而,细加观察并对照现在标本,竟发现它是一颗绝妙的工艺品――仿花生的硬陶制品!尽管它制作得惟妙惟肖,但仍不难看出人工制作的痕迹:
1.现在花生的网状结构,脉络清晰,特别是它的纵纹是从果柄处辐射,然后贯穿整个花生并汇集到喙嘴,而在陶制花生上气禀中国古典哲学命题。指人生来对气的禀受。它的纵纹在果柄处不呈辐射状发出,且向喙嘴汇集时有的纵纹中断不连续,而且在喙嘴处没有明确的汇集中心。
2.现代花生上的网纹系由纵纹间的横纹交错而成,呈不规则的网状;而在陶制花生上,于两条纵纹间可以清楚看到是用工具剔成一个个孔状,刀痕明显,故严格地说这不是真正的网状结构。由于它是烧制成的,在表面上尚可看到,残存的土粒被烧结后形成的小米粒状凸起物。
3.该陶制花生不似现代花生背腹线纤细、喙嘴呈锐嵴状,而是背腹线明显圆钝隆起,喙嘴呈粗钝的突起。
4.从X光透视所见,现代花生两仓之间相通,果仁饱满;果壳很薄,厚度较为均匀,
约在1~1.5毫米之间;而在陶制花生X光片上可见两仓之间不相通外部联系见“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有间隔,果壳很厚且不均匀,一般在5~6毫米,最薄处也有2毫米,两仓的间隔最厚,竟达8~9毫米。特别有趣的是在背腹侧位的X光片上可看到贯穿中央有一条粗的黑线,其位置正好在背腹线处,该黑线表明该处果壳较薄,X光易透过,而且在黑线两侧可以看到果壳厚薄不匀,故相接不能密切吻合,而具有差错面。据此,我们推测该陶制花生的制作工艺是:先制成各半侧果壳,待其阴干后将“花生仁”置入,再每两半合为一个完整的花生,然后烧制。两半侧的结合就在背腹线处,故外侧表面上
背腹线明显地隆起,而接合处的内面则留有空隙,X光易透过,在底片上X光照射的强度要大得多,故呈黑线状。
在该陶制花生的前仓内有“果仁”两颗(这点也已表明了不是天然的),后仓为一个“果仁”,均呈小圆球状,直径约3毫米,俱能活动,故可“摇动作响”。两仓间有间隔,是人为的,并不代表什么“原始性”。由于它在烧制前确实呈“泥塑状态”,故在烧成之后,花生表面有土状光泽及短曲的张性裂纹,正因为它是陶制品,成份以二氧化硅(SiO2)为主,故与盐酸不起作用。
陶制花生的人工痕迹如此明显,以至无需再作更进一步的理化鉴定,倘若有人以为仅此还不足以说服人,我们希望有兴趣的同志去作进一步的理化鉴定。
我们也曾设想过,是否有可能存在10万年前的这种“花生化石”呢?假如它不是陶制品,而如某些人所推断的,是花生浸泡在浓度很大的二氧化硅胶体溶液中而成?这点值得深入探讨。
我们知道,花生现在是人工培植的油料作物,它属于豆科,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可分大粒、小粒两种。一般说来,栽培植物的野生种,其果实都较小,以后随着人类有目的地培植,才达到现代水平。从陶制花生的X线片上可看到它的仓室很大,几乎接近现代花生,表明它应有很大的花生仁,我们确实很难想像10万年前的野生花生竟然跟现代人工培植的花生毫无二致!再说花生是碳水化合物,在水中浸泡很易腐烂,就目前我们所知,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发现过花生果仁,都是炭化了的,呈黑色。迄今还未发现过硅化石性质的果实化石,如果就是认为它是浸泡在硅质胶体溶液中吸附硅化而成,我们也很难设想,该花生的表面几乎没有硅化物,而内壁却硅化得厚度很大而且不均匀,
也很难设想在这漫长的10万年中,“果仁”居然不会和果壳粘合起来,仿佛“果仁”一
直悬浮在仓室中央!所以无论从生物学、还是从化石成因与石化过程等方面分析,都是
很难讲得通的!
还值得一提的是,据我们所知,这样的陶制花生还不止于北京的两颗。前不久山东
大学历史系刘敦愿先生来访,告之他家中曾也有这样一枚花生,也会“摇动作响”,很
有趣的是,它得自广西。山东沂源县文化馆曾送一枚花生化石给北京自然博物馆鉴定,
据梁尧勋同志称,亦为陶制品,湖南石门县也曾发现一颗这样的花生。又据广西文水队
张永信同志给《地质报》的来信,在广西融水县也获一枚“花生化石”。据他的介绍来
看,当为陶制花生无疑!我们估计,如果进一步调查和征集的话,一定会有更多的陶制
花生出现。至于这些陶制花生是什么时代的产品?我们推测可能是明、清时代的,以清
代的可能性为大,当然也可能是现代的,需进一步调查才能确定。
这里还涉及到我国花生起源的问题,对此前人颇有争论。很多人认为花生的原产地
是南美洲,理由是在巴西曾找到花生属的许多野生种,在秘鲁沿海的史前废墟和墓葬中
曾找到距今2700多年前的古代花生,又据古代记载,秘鲁和巴西的印第安人很早就已栽
培花生,中国的花生是明末清初从南美洲传入的。
不过也有人认为,中国花生是土生土长的,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文献中已有花生
的明确记载,而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遗址中也多次出土花生的炭化果仁,如距今
4700±100年前的浙江钱山漾遗址和公元前2800±145年的江西修水县山背遗址中都找到
过。现在否定了这种10万年前的“花生化石”,我们认为并不对中国是花生原产地之一
的论点有所动摇。因为在我国找到的花生最早遗存,比南美洲迄今所发现的证据要早
1000多年。看来,现代花生的起源可能是多源的,中国和南美都是花生的原产地。
是否有更早的花生遗存发现,还有待更进一步工作,至于“10万年前”的“花生化
石”,实在是场误会!
附:“花生化石”是一种陶制工艺品①
①原载1982年2月26日《地质报》,参加本文写作的还有周和平。
1981年3月,新华社和《广西日报》报道广西发现了距今10万年前的“花生化石”,
后来《北京晚报》也曾有过报道。但是,关于“花生化石”的真伪,学术界一直存在着
争议。《地质报》于1981年9月,上海《自然杂志》于1981年11月号,先后载文对“花
生化石”提出了质疑,从宏观观察及分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少理由,说明它不是一
种化石,而是一种陶制的工艺品。为了进一步对“花生化石”进行鉴定,我们利用了X
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子探针等近代分析仪器,对“花生化石”
的显微结构特征、主要化学组成及物相组成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测定、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果壳和果仁中主要的化学成分包含有钾、铝、镁、铁、钙和硅等元
素,具有一般陶制品所共有的显微结构特征;其物相主要由α′石英、α′方石英、堇
青石、少量莫来石及玻璃相组成,可以推断,这种陶制品只是采用长石、石英、粘土和
滑石等常见的陶瓷原料烧结而成的。而一般的化石形成过程不会出现上述的结构特征。
有趣的是,在对“花生化石”进行破坏性取样的时候,犹如剥真花生一样,很容易
地把“花生化石”剥成两半。这说明“花生化石”的果壳是预制成两半而后粘合烧制而
成的。此外,在花生果壳的腔体内侧及花生果仁的表层铺有一层白色粉末状物,显然,
这是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果壳和果仁发生粘结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综上简述,尽管“花生化石”外观上很像是真正的花生所变成的化石,但是它只不
过是一件精心制做的陶制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