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周秦引弓之族 -- 狂草舞茅
按照古书美化先王的惯例,其实是打不过,被迫逃命吧?
古人对游牧民族的称呼,很多是根据他们的自称或者他称等,只是大致的叫法,应该并没有刻意替他们划分民族的意思(当然就算我们划分了对人家也没任何影响就是……),和斯大林那种强行帮别人划分民族,然后以民族为单位施行奖惩的政治行为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李广长年在北方抵御匈奴,其手下军队的战斗力应该是不错的。
中央和地方争权,历朝历代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其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中央和地方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当中央力量强大的时候,皇权自然稳固,当地方实力崛起,中央衰落的时候,国家自然不稳定,动乱只是在等一个机会。
外戚实际上是皇帝有意识扶植,作为皇帝在外廷的代理人和百官对抗。百官代表的是地方大族的利益,外戚代表的是皇帝的利益。皇帝以外戚压制百官,就可以保证皇帝的意志能被贯彻下去,保证皇帝能控制朝堂,保证大权不旁落于异性。这是因为外戚的权力完全来自于皇帝,在理论上皇帝死了,外戚也完了。从血亲上讲,外戚是皇帝的母族或是妻族,是仅次于宗室的血缘最近的人。宗室会威胁皇位,不能使用,那么只有用外戚了。所以虽然发生了新莽代汉的事情,但东汉政府仍然重用外戚,其道理就在于此。
其实就两汉而言,祸国殃民的外戚还是少数,大多数外戚是很称职的。
唐朝就算没有安史之乱,也会有其他人作乱。
明清的稳固主要得益于朱元璋的制度设计,以及自宋以来建立的财、兵、民、文、武分离的制度。其次是大运河。前者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直衡,后者确保中央政府能牢牢控制住天下财富的中心。还有就是科举制度的完善,在帝国建立其一支职业文官队伍。最后就是门阀士族彻底灭亡,中国成为一个由无数自耕农、中小地主组成的国家。
隋文帝创建科举制度的初衷当然是搜罗人才为朝廷所用,防止人才遗漏于野。但一项制度建立后,自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大族不甘心丧失权力,肯定会琢磨如何使这项制度有利于我。这就是博奕的结果。
但科举制毕竟打破了大族的权力垄断,寒士得以登上庙堂。建立了一支只效忠于皇帝的职业文官队伍(至少在理论上,且实际效果也令人满意)
诸侯的权力是在管、蔡事后扩大的(《史记》载“及周成王少時,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邵)康公(奭)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左传也借管仲之口载此事;伯禽伐淮夷、徐戎有《肸誓》为证。)。
但如果仔细观察武王伐纣-武王去世-管蔡乱这3年内发生的事,就会发现:
1、所谓三监,邶、庸、卫三国仍是殷商遗族之国。(管)叔鲜、(蔡)叔度等只是被武王任命为国相,监视武庚。这个任命与武王令武庚继承商祀同时生效。而叔鲜、叔度的封地在管、蔡,发生在齐太公、鲁周公获封之后。叔鲜、叔度自然是有实权的,但比较自己的封地,仍缺少一项权力:大规模的殖民权。
管、蔡伙同殷商遗民叛乱,借口是周公不利于成王,实则是管叔鲜想继位,武庚想复国。按殷商之俗,管叔的确可以继位。但按周俗,早在古公亶父之前,周朝就形成嫡长子继位的传统了,否则吴太伯等不必逃亡,让位季历。管叔产生非分之想,可以说是被商人唆使;但也可以说是少量文化落后之周人生活在多数文化先进之商人中间,不自觉被同化了。
邶、庸、卫位于周地与齐、鲁、燕之间,如果此地周人被同化,则周与齐、鲁、燕之间联系,就不方便了。东征期间,齐、鲁只是各自为战,未闻燕起作用。
周公东征后,就把最顽固的殷商遗民迁至洛邑,其余分散分配给诸侯,又把邶、庸、卫合并封给(卫)康叔。卫康叔治下仅剩7族商人,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大规模殖民了。卫地加强后,前线诸侯国齐、鲁、燕就更巩固了。
2、如果分析一下武王的心理,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首先他希望严格执行文王的策略。虔诚到了自称太子发,奉文王的牌位出征,连年号都不要改。而文王的基本策略就是趁殷商和东夷大打出手,极力招致诸侯,扩大地盘。远方荆楚之祖先都被文王拉拢了,根据左传,直到康王时代,熊绎还在服事周王。为了致远,文王的策略中包含了太多前代圣王的主张,用于建立、巩固新征服的基本盘则显得太软了。
武王既然继承文王策略,自然会沿袭传统。比如伐纣胜利时,商人皆再拜稽(qi)首(类似于三拜九叩大礼),武王亦用同等礼节答拜,显示的是部族之间的平等尊重。武王优先封纣王后代,其次封夏禹、尧、舜等先圣之后。但如果封纣王后代是迫于形势,封先圣之后则无非挣些舆论分,于实则无补(到了楚汉纷争时,也有人劝刘邦封六国之后,思路如出一辙。被张良点破后,汉高祖评语:几败乃公事)。
武王封完先圣后代,才去再封功臣、同姓(准确地说,是同姓功臣。武王并未大封同姓),以及筹建洛邑等。齐太公、鲁伯禽就任,屁股还未坐热,叛乱就爆发了。
总之,武王一方面遵循文王之教,遵循古道,另一方面也意识到有后患。他一面裁军、一面忧心忡忡、非常苦恼。但他始终突破不了思维定势,很快病逝了。
周公要硬朗的多,把成王抱在膝盖上摄政,让三哥、诸弟、群臣都来朝拜他(七年后成王就亲政了,难道当时自己不会坐?)殷商遗族该拆散就拆散,该分配给诸侯就分配;调遣诸侯出人出力修筑洛邑也是雷厉风行,一年就搞定了。大封同姓,成王剪了一片桐叶给幼弟叔虞,周公就借机封了唐国(估计成王此后不会再轻易做手工了)。
最初的怀疑很可能是有的,不过最终消除疑虑估计要到周公归政成王之后了。
厉害,厉害啊
看计划还有好多呢啊,怎么到周公就完事了?
牛啊牛,不宝推之,不足以以平民愤。
大将军并非军人,窦武陈蕃政变根本动员不了几个兵,最后被宦官翻盘,便是明证。
卫青之后,这个职位,就变成了皇帝的代理人,而非军职。
或者说,此时已经代替皇帝执掌朝政了。这个职位,开始在武帝朝只是架空了丞相,然后武帝去世后,便成为了年幼君主的监护人兼代理人,此时已经是“假皇帝”了,王莽的这个职位实在是名至实归。
另外,老兄说光武帝把重权分给了大臣,实在是不明白,史书评论都在讲光武帝架空三公,最讨厌的是功臣参政和三公握权。不知老兄的观点和依据从何而来?能否具体讲讲?
这个系列是我看到的,最牛的西周史,强过台面上的所谓砖家。
就有恍然大悟之感
不更新可惜了啊
所以有点重北轻南的感觉哦
还有吴的角色,是真姬还是附会(这个有过质疑的)。
如果真是太伯仲雍之后,为什么不移到江淮一线,西边牵制楚,北面牵制淮夷
大概在2009年醒悟世界史的大框架。
然后从世界史反过来思考中国,2010年算是初步明白了中国在周以前的历史。写到周公(下)不想写了,主要是忙着养家糊口没时间,另外文笔不好,不足以表达心中所想--也许是压根没有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