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 酥油茶

共:💬613 🌺1867 🌵7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家园 而且还搞得农民求他一样

什么血手印都弄出来,想想真可笑啊。

家园 这种偷换概念的手法见过好多次了

你愿意回娘胎或者再变成精子吗?如果不愿意那是不是你妈怀胎就完全没意义了?

家园 你妈怀胎是怎样怀的?

是不是从来不给饱饭吃,还要经常被你爸捶一顿?哈哈。

家园 【整理】史铁生关于知青的一些说法

最近因为史铁生去世,河里有几篇纪念文章。说老实话,以前我还真不知道史铁生这个人,既然萨苏和陈郢客等几位大牛都交口称赞,想来必是很好,所以就去找来看看了。下面是一些关于知青的摘抄。

我们能说点什么呢?上得了正史的想必都已上了正史。几十年前的喜怒哀乐和几百几千年前的喜怒哀乐一样,都根据当代人的喜怒哀乐成为想象罢了。我们可以讲一点儿单凭想象力所无法触及的野史。

比如,要是正史上写“千百万知识青年满怀革命豪情奔赴农村、边疆”,您信它一半足够了,记此正史的人必是带了情绪。我记得清楚,1968年末的一天,我们学校专门从外校请来一位工宣队长,为我们作动员报告,据说该人在“上山下乡的动员工作”上很有成就。他上得台来先是说:“谁要捣乱,我们拿他有办法。”台下便很安静了。然后他说:“现在就看我们对毛主席忠还是不忠了。”台下的呼吸声就差不多没有,随后有人带头喊亮了口号。他的最后一句话尤为简洁有力:“你报名去,我们不一定叫你去,不报名的呢,我们非叫你去不可。”因而造成一段历史疑案:有多少报了名的是真心想去的呢?

—————相逢何必曾相识

当然,发自心底想去插队的人是极少数。象我这么随潮流,而又怀了一堆空设的诗意去插队的就多些。更多数呢?其实都不想去,不得不去罢了;不得不去便情愿相信这事原是光荣壮烈的。其实能不去呢?还是不去。今天有不少人说,那时多少多少万知青“满怀豪情壮志”,如何如何告别故乡,奔赴什么什么地方。感情常常影响了记忆。冷静下来便想起本不是那么回事。

——————插队的故事

我们那时的插队,和后来的插队还不一样,后来的插队都更像是去体验生活,而我们那时真是感到要在农村安排一生的日子了,起码开始的两年是这样的。

刚去陕北插队的时候,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接受些什么再教育,离开那儿的时候我明白了,乡亲们就是以那些平凡的语言、劳动、身世,教会了我如何跟命运抗争。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关键词(Tags): #乡下纪事通宝推:temptemple,水随天去秋无际,
家园 你根本没反驳到我

人参公鸡什么的,我毫无压力

家园 他的意思是大家都大学生研究生了就不用下岗了,就像今天

大家都大学生研究生了,各家公司的人事部长都天天挤破头登门邀请聘用,更不要说以后会下岗了。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什么叫受害者?傻叉
家园 你有没有自觉和中央保持一致?
家园 成功的人经历都是财富

先贤们也从来没有尴尬的过去

所以圣人害怕遇到故里啊

家园 人生观的东西估计谁也闹不清楚

时代的变迁,有时候是历史造成的

家园 用3句不同时代的话来说

1、70后,应该立即重建这些年为了集中资源导致荒废的基层组织,否则我们的执政地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80后,萝卜快了不洗泥~~

3、90后,步子迈得太大就会扯着蛋~~

家园 小毛娃胡说八道。

  如果说在文革初一段时间,67年到大约70年中全中国只有八个样板戏这没错。

  但延伸到整个毛泽东当政的时期,就是胡说八道。

  TG接收东北电影厂后拍的第一部也是TG拍的第一部故事片是《桥》,那好象是1948年。

  解放后,中国大陆每年都要拍几十到上百部故事片,到66年中中断,70、71年又开始拍。

  质量最好的电影是六十年代上半拍的一批。

  只需要举一个例子,70年大陆把六十年代拍的故事片《英雄儿女》拿到香港去放映,在当时已经彩色化的香港,这部黑白片连续放映了六七周才换下。当时香港是只要还有足够的人看,电影就继续放映下去,同期的香港彩色电影一般只能放一两周。

家园 没有理想信念,人就是动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