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整理】当前中国媒体的现状:“地沟油”事件 -- Alarm
中国青年报:中国年约300万吨地沟油“复出” 学者冀加强管理
三个报道前后连续对比着看完,很有意思。
一些后续的文章(陆续添加中):
bayerno:从丁香园的关于山西疫苗问题的一些讨论,未获授权……
Alarm:当前中国媒体的现状:成都“使用‘地沟油’企业名单风波”
本帖一共被 9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所以:
要么纸包子是假新闻,要么那些吃纸包子而未发觉的人是白痴
那个事情,当事人訾某玩得太大,北京市公安局第一时间介入,本来是准备抓“黑心包子铺”的、结果把做假新闻的给查了出来。
使用地沟油的菜品颜色、口感、成本呢?
集中在三点:
一是地沟油的总量,其可能性是否成立;
二是地沟油要如何处理,才能够充作食用油、还能不被食客吃出来;
三是地沟油的毒性,到底有多大。
当事人已经改口了,但是发表最初报道的《中国青年报》记者、以及他背后的报社,到现在还硬咬着不松口。
gla一年产生超过29亿加仑也就是1千万吨地沟油,大部分都用来做饲料了。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油脂中的15%(约330万吨)成为废弃油脂 用这就能炼成200-300万吨地沟油,效率非常高啊
以前在办理一个政协委员提出的饭店垃圾集中处理的提案时,调查过地沟油的问题。准确点说,泔脚集中处理厂打着的名头都是环保,废物利用,真正干的勾当,就是卖地沟油。从泔脚(地沟里)收集、提炼、销售,是一个完整的产业。
一、地沟油收集,也不是是个人就能去收的,是划片的,有人管着的,有帮派的。
二、地沟油提炼是合法的,名头是回收资源,说炼出来的油是送到厂里去做肥皂的。
三、地沟油的主体市场,路边小店,街上摊贩。
四、地沟油提炼的水平很高了,和买的色拉油没有太大的差别,香味可能还要更好一点。
与川菜还是湘菜没有关系。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都吃过地沟油。
另外看这个链接
我一直困惑此事,难道让媒体互相监督么?
假新闻应该可以被告到破产,当事人也应该可以判重刑。因为社会危害不比杀人防火小。
一方面是通过民事司法行为,给媒体套上紧箍咒。如果媒体的不实报道损害了公民的隐私权和名誉权,那就用民事损害赔偿的办法追究其责任。
另一方面是通过媒体行业协会,形成自律机制,违规的媒体和从业人员遭受行业处罚,最严厉的情况下可以封杀、踢出媒体行业,砸了违规者的饭碗。
第三个方面是发动不同的媒体互相监督,用社会舆论监督和约束媒体遵守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
防火,防盗,防妓者
一些记者把自己当作社会良心的代表、社会公义的仲裁者,自我反省的精神太差,出了错也不愿意虚心认错。而他们所属的媒体,为了自身的利益和面子,平时对记者的监督和管理有缺失、把关不严,捅了娄子以后呢,不到逼不得已的情况、轻易也是不会认错的。
不要急着骂记者无良,当事人到底有没有改口尚未定论,且看这个链接(央视的)外链出处。
餐馆用地沟油早不是什么新闻,负责买菜做饭的大妈大爷主妇师奶都可以告诉你,少去吃大排档的水煮鱼和火锅什么的,只是奇怪公开媒体怎么没深入报道,不过想想也是,报了才奇怪呢,这不,麻烦来了,远在海外的西西河也有人声讨了。
大家的劲头与其放到痛打媒体上(该不该打还不好说呢,对不?),不如放到深究地沟油的事实真相,把这个公开事件持续的追踪下去,给相关部门多一点社会压力,以解决问题,对大家的身体都好啊,再不济也是个公民教育的机会吧?
媒体再混蛋,也不能伤人害命吧,政府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倒真的要出人命的,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说出来都伤心。在当下的国情的,孰轻孰重,应该一眼可以明了的。
为什么过去的记者声望很高?因为他们的稿子写得很严谨,能够得到从上到下方方面面的充分信任、引起大家的重视、并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为什么稿子写得很严谨?因为那个时候的记者都是吃官饭的,担负着极大的政治压力,出错了是要被处罚的……“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句烂大街的话,并不是只对掌握着公权力的官员适用的,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所掌握的话语权,同样姓“公”。
话讲到这个份上应该比较清楚了,多余的话就不说了。
地沟油事件在这里,地沟油反倒不是重点,却变成了所谓“媒体的现状”,我无语。
开始不太了解这位AlarmID,觉得还有点道理可以讨论
结果发现这位除了重复几句记者要管媒体要管以外,啥都不会讲。似乎管媒体是万能药,只要管了媒体啥事情都不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