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关于知青问题的一点看法 -- 渔樵山人
我提过,农村自己也产生很多剩余劳力,他们自己消化了。同样你介绍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工厂和机关。打个比方,本来一个人拉锯可以锯木头,两个人一上一下也可以锯。何必把城里的就业危机转嫁到农村呢?
1. 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可以说是68年底开始,其时老三届最低的一班,初一和高一理论上也已经毕业,所以是高一二三、初一二三六届一起毕业、一起下乡,并没有先后。
至于说是否自愿,举个例子吧,我以前说过我们学校有很多革军子弟,我们班上近十名的革军子弟中没有一个下乡的,学校里数百名革军子弟我好像没有听到过下乡的。一时间,部队里多了许多不到年龄的小兵,尤其是部队医院、后勤部门和通信兵部队。至于革干子弟吗,但凡有办法的也都托以前的老关系穿上了军装,只有那些被打倒的就没有办法了。我无意在这里谴责我的同学们,因为如果有这个机会,我也会好好把握的。
大约在七零七一年间我在农村作为基干民兵参加支前,配合北京军区通信兵部队架设战备通信线路,还有一大票十六七岁的小兵袖手站在一边看着我们埋电杆呢。
记得我转贴的习近平的自述吗?他写道:“回想我刚下乡的时候,大概有二,三十个知识青年,都是军队干部子弟,半年后大部分都当兵走了。近一年时间里就我一个坚守在那里,感到十分孤独。”要知道这是最革命的一伙了,他们况且如此。
2. “69,70两年以后......主要从从在农村呆了两年以上的知青中招工”,并没有说在农村插队之后一定会被招工,所以就此引申出“插队已经基本上不存在扎根的问题了”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下乡两年并不能担保以后一定回城。既然不能保证以后一定会被招工,如果单位不好不参加招工,这里头就有赌一把的成分了。
因为就近插队比起远道而来的知青与地方有着更多的联系,也就有了更多走后门的机会。我招工的时候我们单位招的新知青就远比老三届为多,尽管当时还有着许许多多的老三届仍然留在乡下。正因为如此,对老三届的心理打击更大。
3. 说到安家费,我当年除了第一年的口粮包了再加上每月几块钱的生活费,就没见什么安家费了。我们刚去时是安排在村里旧祠堂的厢房里,原来生产队用来放农具的地方,连门窗都没有的。男一间,女一间,用砖头架着木板搭起五张床之后,就再也没有空间了。
半年之后,跟当地人熟了才陆陆续续搬到老乡家里去。我们那儿既没有给知青盖房子,也没有知青点,就是几个合得来的知青一起搭伙做饭。因为不是一个生产队的,分得菜地也不在一块,所以种菜也是个问题,不像当地人下了工就可以去菜地,有老人或者老婆在家煮饭烧菜。
4. “女知青被强奸”,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太严重了,中央才专门下达文件以制止这种情况的扩散,乱世重典吗。看到现在一些小左们干脆就否认了这个问题存在过,说当年的基层干部都是很好的,全是女知青色诱,这是给那些被侮辱的知青姐妹们身上再泼上一桶脏水,是可忍孰不可忍!
“基本上72年以后,很少听到有女知青被强奸的事儿了”,是啊,听到了就该被枪毙了。为了避免被枪毙,捂着盖着,用招工来堵住受害人的嘴就是其他的选择了。
说实在的,苦些累些真不算什么,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农活只要肯下工夫并不难学,我在下乡两年之后就已经是八、九分的近全劳力了。苦是苦在心里,苦是苦在没有了希望。
再说一遍,以粮为纲,把农民死死地绑在了那块土地上,这样的政策不改变,你就像坡尔布特那样把城里人全都赶下乡也改变不了农村的面貌。
衡量一个事情的成败要同时从愿望和结果来考量。文革中的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固然暂时地减轻了城市就业的压力,避免了我们这些已经习惯了造反的红卫兵不再继续造反而反到文革胜利者头上,还“在普遍的意义上提高了社会的文化水平”,但是压力依然存在只是被转移到了农村,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动荡,大规模开始并肆无忌惮的“走后门”、“潜规则”等等不正之风,可以说是我们到今天还在享受的“丰硕成果”。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792983
在那个阶段,工业投资主要来自于农业产出,工业大体上还是处于建设阶段,在建一方的剩余劳动力越多,岂不是白吃饱越多? 把这些剩余劳动力投放到农业,就算提高不了产出总额,可他也干活了、至少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吧?至少也公平一些吧?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老唵这个说的很全面了。确实,知青这个事儿时间跨越近20年,其中种种情况并不是仅仅用悲情来述说的。
文革中大规模上山下乡前期的那部分确实比较苦,几乎都是去的老少边穷地方,而且是去插队落户的哦。不过这部分人是自愿的居多,强迫的因素几乎没有,即便有也很小,主要是号召。大家都还处在狂热之中,或者说被狂热的社会氛围所裹挟,而那些因为各种原因留城的,在当时反而受到歧视。
随后上山下乡暴露出来不少问题,所以到后期,知青一般是下到父母所在单位建的知青点,条件比城里差是肯定的,但大多比当地农村还是好不少的。
当时的政策是父母身边可以留一个子女。我姐姐是下乡了,不过我的马列主义老娘那时就说了,两个都要下,你高中毕业也要去锻炼锻炼!当然,等我毕业,可以考大学了,自然没锻炼成。后来我老娘总觉得我姐比我吃苦多点,就老偏心眼!
1.总的来说,上山下乡运动是为了实现消除城乡差别,建设社会主义的大的历史运动的一部分。知青群体在这个运动中遭受了很多苦难,付出了很多代价,也有很多人是被迫而非自愿成为这个运动的一部分,但这些都无法否认这个运动本身的历史合理性与正当性。就像在抗战中,一定有很多士兵是被抓壮丁来的,但这不能否定抗战的正义性。知青的苦难,类似于抗战将士的苦难,而不是纳粹集中营里的犹太人的苦难。这是因为抗战是正义的,而纳粹集中营是反动的。
2.还是有相当部分知青是在理想的感召下自愿下乡的。这种理想主义是值得全民族珍惜传颂的宝贵精神财富。有人不愿意为这个理想付出,那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刻意污蔑这个理想是不能容忍的。
3.具体的知青政策有很大的瑕疵。最主要的一点是没有给作出牺牲的知青以足够的回报。不是说一点没有,而是相对于庞大的知青群体来说可以提供的上升机会远远不够。如果没有强制下乡可能会好很多。那样知青群体会比较小,动机也比较纯粹,在升学招工提干方面进行照顾也比较可行。还有就是时间拖得太长。所谓没有希望的苦应该主要是因为这个。如果能控制在两三年就不至于如此。许多国家有义务役制度,我们不需要那么庞大的军队,用上山下乡来代替其实是很有意义的。
4.强奸女知青是犯罪。这和如何评价整个上山下乡运动没有关系。为了考研也有女孩子被潜规则的,但这跟制度本身没关系吧。
再有另起一贴比较好。
就像渔樵山人河友说的那样,“很不喜欢把知青归为一类来说”。那么就说说我最熟悉的文革中的大规模的上山下乡吧。
抛开那些慷慨激昂的话不说,其实这个时期鼓吹上山下乡只能是一个目的,那就是减轻城镇就业压力,至于这么大的压力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就不在这里细究了。当然以我的小人之心来推测,应当还有保卫文革的伟大成果,避免被我们这些习惯了造反的小将们黄了好事的意思在里头吧。
作出了牺牲就要求回报,那不也是一种对理想的的污蔑吗。上山下乡过了就要求升学招工提干,这和以前的学而优则仕有什么两样吗?太功利了。再说了,凭什么知青就可以升学招工提干,农村人就该一辈子呆在农村?
“如果没有强制下乡可能会好很多”,你这是太理想主义了。如果没有强制,去的人有多少?就是去了也会很快回来的。这如何减轻就业压力?当时的情况下,两三年后这个压力会减轻吗?当然你把这个事情变成像服兵役那样的常态的想法还是不错的。
“强奸女知青是犯罪。这和如何评价整个上山下乡运动没有关系”。所有的强奸都是犯罪,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大规模的“潜规则”可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大规模的走后门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我稍微修改了一下上面对渔樵山人回复,有空可以再看一下。
而且现在也不是太祖治下了。
我并不愿意提起这些往事,只是看不惯一些人蓄意粉饰太平了罢。
- -- 系统屏蔽 --。
主贴中说过了,对于涉及几千万人,持续了近二十年的知青上山下乡用几句话来评价是一件不负责任的做法。每个亲身经历的人都有不同的说法。山某无意也无能对这么大的一场运动作什么结论。当时的目的是什么争论起来没有什么意义,无论是为什么结果都不是当时想要的。在这个运动中,得是个人的事,而失是一个社会的事。也就是说很多个人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收获,可作为一个群体一个运动,知青上山下乡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
从知识青年大有作为的角度,在山某的家人,朋友中,有当官的,有上学的,做会计的,做老师的,唯独没有会种地的。插队最长的在农村呆了8年,少的也有3年。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当时队里种的粮食用的是什么种子。最好的也不过就是能说出来队里的地是什么土质,什么时候种什么东西而已。除了两个少年宫玩过的家伙以外,没有任何人能够说因为自己到了农村后,为当地在科学技术的层面上做出任何改变。也就是说知青严格的说并没有给农村带去知识。仔细想了想,所有知青有的“知识”中,也真的是没有什么有用的。事实上,说是知识青年,还不如说是读书青年。造成这种现象也真的不能说是知青无能,只是说是应试教育的结果。这也是我在主贴中为什么说只是在普遍意义上提高了社会文化水平的原因。
至于说走后门,潜规则,我不认为是知青上山下乡的结果。军人的子弟当兵的多这基本上是全世界都一样的。在当时的中国成为一种特殊无外乎是因为当时当兵被认为是一种出路。事实上,后来当兵不被看好的时候,也还是有很多军队子弟当兵的。在山某的朋友,家人中,插队抽调基本上是一个论资排辈的结果。给队长支书送礼的人不是没有,可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有太过份的结果。如果插队的时间相差太远,即使是有关系也很难办到。一般的看法是差一年还行,两年就很难了。当然,要是得罪了人就不好说了。不过,这只是在山某周围发生的事,别的地方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还是要强调一下,这里说的只是从山某的朋友,家人中得到的印象。不能代表任何群体,也不能说是知青如何如何。写在这里只不过是立此存照的意思。
子承父志,为了保家卫国而当兵扛枪是非常崇高的行为。我对这样的行为只能翘起大拇指,赞一个好!但是当年大于百分九十(没有具体统计数据,只是根据我身边的样本)的军人子女都一窝蜂的穿上军装,这里的动机恐怕就不是那么单纯了吧?事实上,当年的革军子弟仅仅是比城镇职工、一般干部子女们多了一条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出路而已,就像任何有着正常思维的年轻人都会做的,他们选择了一条最有希望的道路。不要说部队的生活也很艰苦,有时甚至不比农村更舒服,但是当兵以后的出路就比去农村好多了,因为他们原来就是城市户口即使退伍回家也会被分配工作。要知道一个铁饭碗是那时的人们所追求的,谁也不会想到铁饭碗后来也被打破。
应该指出的是,许多在当年这个当兵浪潮里穿上军装的军人子弟没有辱没他们父辈的英名。很多人成了今天人民军队的中坚力量,还有不少人在当年南疆战斗中为国捐躯。但是今天的成就并不能证明当年的起点是那么的慷慨激昂。
走后门,潜规则,不一定是知青上山下乡的结果。但是你不能不否认那样大规模的走后门,潜规则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虽然之前在困难时期因为物质匮乏也有过走后门的现象,但是规模毕竟还不大,情节也不那么严重。
如果“插队抽调基本上是一个论资排辈的结果”,那就没法解释后来许多老三届要靠病退回城,靠顶替父母退休的岗位来得到工作了,因为许多新下乡的都已经安排了工作。
完全同意你的判断:“作为一个群体一个运动,知青上山下乡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
不是个好学生哪。
这政策我还是头次听说,而且这个比例相当大,虽说文革当中学校学不到什么知识,但是有个高中毕业的名义总比我们这样念了一年中学的冒牌初中毕业生要强多了。那么是根据什么条件决定谁走谁留呢?谁来决定呢?是像上海那样走一留一,具体谁走由各家决定?或者愿意下乡的下乡,愿意上学的继续留城上学?或者由上级(造反派、走资派、反正是当时掌权的)来决定谁走谁留?不过这公平二字恐怕就没法保证了,不过公平从来都是没有的。
我的老父亲一直教导我要有职业道德,做什么就要像什么,所以当农民我就尽量就像个农民。虽然没有人看着,但是在农村也有自己的岗位。况且已经二十来岁的大人,就不大好意思再全吃父母的,起码自己能挣多少是多少吧。
要说城里的好处,物质方面只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有了工作就有了铁饭碗,这就是当年最根本的城乡差别。
没有被五花大绑地送到乡下去都应该算是自愿的吧,但是当年还有其他选择吗?
所谓龟有龟路,蛇有蛇径。城里人和农村人的生活方式不同,需要的技能也不同。一个城里人,从小到大,十几年都生活在城里,学到的都是城里的生活技能,一下子扔到农村,连活下去都成问题,这个苦难恐怕不是本身就生活在农村的人所能比拟的。
硬生生地把一个人从他所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弄走,放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这种痛苦怎么算?
一个人,不是别人手中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