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历史简要回顾 -- wqnsihs
谋不谋是你的事,其他的就不关你事了。
朱相在上海市长任上,据说是穷命带来财运,走通了房地产的路子
在总理任上,打通了国际市场。为地产大发展扫清了障碍。
所谓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立足点放在哪里很重要。不是一味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对于有能力想出头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教训。依靠市场,依靠广大的生产者,而不是依赖所谓的利益集团。
好比广东这边,离北京远,很多东西都在打擦边球。我感觉这边与内地的一个明显区别是地方愿意去推动改革,或者说违规。
我到档案局网站上也没找到,不过听人说是50年?
49年前有对手制衡时只觉得越强大越好,之后慢慢发觉不是那么回事了。认识上应该说是一个进步,只是调整起来难度很大。整体的政策应该是一个包含着矛盾的均衡政策,49年前TG做的是打破均衡,49年之后TG要做的是维持均衡,但是TG是一个庞大的组织,而且是一个从被组织阶层发展出来的组织,所以一大帮人都糊涂了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不糊涂就没有明白的一天,只有灭亡的结局。
投产(实在没法说是技改成功,整个技改连妓改都不如,总之千疮百孔),企业破产。农狗大致算了一下,全厂4000多人,不要技改,继续维持原有的设备,把这些技改资金平分,人均30万,那是90年代中期的30万呀。
嗬嗬,这就是国企的效率,农狗是支持朱总经理滴,不下猛药??行吗!!
还请忙总评价现任总经理。也许我这个60后经历较多,生产队争过工分,学校里念过四化,街头上闹过学潮,机关做过板凳,国企里打过工。本身草民一个,懵懂过日,虽然刹米油盐很重要,也还是关心国家大事的。对上任老总比较认可,人无完人,毕竟在其位,谋了其政。人活一世,就像是过往烟云,毕业前十年记的是四人帮、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不过那个时候吃个白面馍馍都很高兴,毕业后十年,没有胆量,后悔没有出去闯闯,窝在机关里,记得93年前后部分县要到银行贷款发工资。再十年,像过山车,中国从靠改革开放赶超先进的国家,实力突然增强了,以前老朱在大使馆被炸之后去消气可给骂的不轻。大的方面大概就是东南亚经济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机遇,赶上了,这个坎就过去了。现在,温总经理解决民生问题,也很得人心,但是,总觉着欠点什么,也说不出来。
当年广州羊城汽车引进标致一样的被骂洋奴卖国。
外交档案都是这样,为某个特定事情服务就可以解密。
就是说,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没有办法让人才冒出来做这个事情....这个说法对偶的启发很大
他的动员能力强大是事实,但是与这个好像没关系。请详细说说怎么会有关系。
K大出身的应该是习惯分析演绎的,就是说一件事情成立,分析条件和过程,然后复制就可以再次地成立。不过有句话叫“个体的有序导致整体的无序”。债转股重组国企也有可能一个企业成功又有许多企业成功最后却整体失败。我不是业内人,还是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吧。一片草原上,开出一亩耕地可以是丰收的良田,三分之一开垦成耕地也可能没有问题,但是到了三分之二甚至全部开垦后可能就不是这样了,而针对一亩实验田的分析是看不到后面的可能结果的。49年前的TG不用考虑这些,因为那时只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将别人的变成自己的,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不一样了,同样是动员力量,这时需要给自己的力量寻找到执行的边界,以前有对手作为边界,现在没有了,这就是区别。
换一个角度说同样的问题,债转股重组国企。动员力量的强大也有可能让所有的企业都成功,但是在忙总意气风发的时候,类似大炼钢铁时个人家里的菜刀也可能被动员的情况可能以另一种形式重演。“不宣传”也许就是有以上的考虑。从这个角度说,现在的利益集团林立也不完全是坏事。
再换一个说法也可以说是管理的粗放。一个政策下来缺乏明确的执行边界,如果还是一个联播头条就很难掌控。类似二套房贷的定义,如果不是所有国企都可以重组,又没有条件来确定边界,一个近三十年的办法就是“总量控制”。管理的细化是有条件的,记得看过一个关于荷兰的介绍,子女要用父母的钱买房并不是父母把钱划到子女的帐户就完了,收税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区分和透明,不知道中国有多少人抱怨社会的管理又有多少人能接受实现管理的条件。
回到动员能力,TG用总量控制作为自身动员能力的边界,更精确的制度管理需要逐步地建设。忙总的问题可能在于分析,演绎,演绎内涵着自己理解的边界,而我的理解是现实中并没有忙总理解中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