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形意拳歌诀·旋转·二·注解·点评》 -- 京城马国兴
翻身向天仰射手,左右旋转名不朽,
果毅既成岂小试,唐臣褒鄂功亦有。
【题名解】
这是指具体的攻防招法施手用招、施招用手的身法拧转、旋转、翻转方法、制胜功夫艺境的一首歌诀,是否如此?只有精心观读文章内容精义,方能知道其中精旨妙谛如法习之以为己用也。
【注解】
①、翻身向天仰射手,左右旋转名不朽:
翻身运用向上攻击、防守的仰射手法,乃是靠身步法左右旋转的法式完成的。故而,左右旋转的法式永不磨灭的。
翻身:翻转身形,有拧转、旋转的分别。拧转者,中轴几乎不移位的左右转变身形的法式;旋转者,则靠掰叩脚步的方法中轴移位的身形转变的法式。
仰射手:即向上的钻拳、上攉手、丹凤朝阳手法等。
左右旋转名不朽:左右旋转的法式永不磨灭的意思。
②、果毅既成岂小试,唐臣褒鄂功亦有:
左右旋转的法式之果敢、坚毅的实施制胜的能力,都是因为平时果敢、坚毅之修炼,既然功成艺就乃防身保命之宝艺,岂可小试儿戏哉!就像唐初功臣“段志玄”封号“褒国公”,“尉迟恭”封号“鄂国公”。并非虚得名号,原来都是有建国功勋之臣也。
果毅既成:果敢坚毅的修炼,既然功成艺就的意思。
岂小试:岂可小试一番的意思。
褒鄂功亦有:褒鄂 bāo è,乃指唐褒国公 、鄂国公的并称。 唐初功臣“段志玄”封号“褒国公”,“尉迟恭”封号“鄂国公”。原来都是有建国功勋之臣。
【译文】
翻身运用向上攻击、防守的仰射手法,乃是靠身步法左右旋转的法式完成的。故而,左右旋转的法式永不磨灭的。
左右旋转的法式之果敢、坚毅的实施制胜的能力,都是因为平时果敢、坚毅之修炼,既然功成艺就乃防身保命之宝艺,岂可小试儿戏哉!就像唐初功臣“段志玄”封号“褒国公”,“尉迟恭”封号“鄂国公”。并非虚得名号,原来都是有建国功勋之臣也。
【点评】
十九、 脱身化影法
他不来时我叫来,他要来时我化开。
不须手避凭身法,步步不离两胯哉。
【注解】
摘身幻影妙法奇
脱身化影法者,就是“摘身换影法”。也就是闪化法门的攻防技战术的方法。
双方攻防较技,他不来进攻我时,我就想办法给他点甜头叫他来攻,他要真来进攻我的时候,我就闪化开来。在运用闪化的方法的时候,不运用手法遮蔽之俗法而只通过身步法的闪化,而且做到步步不离对手的两胯之附近的“近中找”的法式,才能即是实施有效地攻击手段以胜之。此法名之曰“脱身化影法”。
前贤对此法做了如下的描述:“来无影,去无踪,一阵清风疏忽!”何等的潇洒自在呀!
无争为争是真谛
脱身化影法,一名摘身幻影法,乃是典型的“无争为争”的法式,其中变化多端,最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是,一定要闪化的恰到好处,才是真功夫。这就是为什么八卦掌在平常的修炼演习中总是强调转步的道理,就是在攻防较技中全凭身步法的脱身化影而又变化无穷以胜人而已!诀云:“八卦全凭步来转,站住便是落地花。”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任何门派、拳种的技击高手,都是欢迎对方打来。只有对方打来未触及我身的时机,才能确定如何有效地施手用招、施招用手的攻击对方以制胜。此乃“静以待动有上法”的法式,就是我无形无意,以敌形敌意为我所用之形意尔。这就是“无形无意乃真形真意”的妙解也!
二十、背后转身法
伸手要小步要大,开步半跨贴身抓。
跨步落地蹲身转,他要转时我鹰拿。
【注解】
双方较技,伸手攻防短小只在心胸之前的方圆转换变化;身法攻防距离的远近步法要开展大方才能底盘稳健,手法才能灵活善变无拘束。开步运用双胯虚实变化的半胯“鲤鱼打挺”的方法,才能贴身靠打伸手抓拿便当妥当。
大开的跨步落地之时蹲身转必然形成旋转或宁转法式的施手用招、施招用手的法式以胜之。如果对方随之而旋转化解的时候,我就实施双手鹰拿的法式制服他。皆是顺势运用招法的法式。
二十一、 磕砸劈撞法
磕来还磕我要先,砸右换步左手粘。
劈来迭肘桩横立,撞来乾坤手摇圈。
【注解】
磕打碰撞是骨力打法,在实施磕打法式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以磕还磕的方法时先机于人,才能“刚发他力前”而胜之。如果磕砸其右臂同时左手要粘住彼之右肘弯时,对方运用左手斜劈破解,我这时必须曲右肘横打彼之左大臂外侧;如果对方运用靠撞的法式进击,则我运用双手摇圈的法式化解并顺势摞带或顺势摧放的法式攻击对方,彼必跌翻落败矣!
这是瞬间的磕砸劈撞攻防变化的法式,全在“不撄人之力”的功夫基础上施手用招、施招用手赢得战机以制胜的。充分的体现了手法、身法、步法三法合一的八卦掌形拳招熟、劲势变换的巧妙之攻防法式的奥妙所在。
二十二、半圈手法
他人手法多直线,跨上半步等如闲。
即或指直打斜法,再跨半步不相干。
【注解】
他人的攻防手法多运用直线的法式,故而变化单调。就是对方实施攻防手法的同时进了半步我亦等闲视之。就是运用指直打斜的方法,在跨进半步也与我旋转变化破解反客为主的打法不想干呀!这正是我施展“庖丁解牛”的之避实击虚法式的最有利的条件呀!
其实,这种“半圈手法”正是“八卦全凭步来转,站住便是落地花”的战胜“直线攻击手法”的最佳法式。这有前贤的“千金秘诀的歌诀”为证,以资对照,录而并解之如下:
弱为何可以敌强
问曰:弱可以敌强,何也?
答曰:在偏闪腾挪。
偏闪空费拔山力,腾挪乘虚任意入。
让中不让乃为佳,开去翻来何地立。
阐释:
柔胜可以刚,弱可以胜强,这又是什么原因?存在什么道理呢?此问直指传统拳学真谛,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应该用什么方法才可以做得到呢?
此问题的提出带有普遍性的意义。初习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可能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强胜弱”是人们很容易认识到的现象。而先贤们在强胜弱这一必然规律基础上,专门深化地研究了弱胜强,即如何使弱与强向各自相反方向转化的道理、法则、方法、规矩、规律,而使弱者能够战胜强者成为事实,这方面的成果,是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理、法、术、功中极其骄人的核心之灵魂部分。然此“弱与强”的相对比较之说法,所谓弱者,乃指“柔外刚中”的内家拳法者。所谓强者,乃指“努筋突骨”的外家拳法者。正是古人所分辨明白者:尚巧者为弱者,尚力者为强者。这样,所谓的“弱”和“强”的所指,也就不易混淆了。此中再以四象分强弱。则无误矣!
答:道理是“无争为争”,方法在于偏、闪、腾、挪。任何一个习拳者都会广泛的与人切磋较技,所遇者有强有弱。古人云:“遇弱可以力擒,逢强就要智取”。遇强如何智取战而胜之呢?原则是以“无争为争”;方法在于不与之正面对争、直接冲突,不给强者以用强之机,如“顺其势、借其力;让力头,打力尾”。在“偏闪腾挪”法中求得胜利,以上便是以弱胜强的基本方法、准则。即先为不可胜,然后图谋之。正如老子所说:“反者道之动,柔者道之用。不与人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拳道用柔,在不与人争,能以弱胜强的道理即在于此。何神秘之有?正如拳决所言:“在乎用法莫蹉跎”。
偏闪的方法,就为了避开对手实力强大的攻击锋芒,造成对手攻势落空,这可使其拔山般的攻击力量白白浪费。随之步法的腾挪,即可载身乘对手空隙之处由我任意而入,继而发招用手,可立胜对手。可知“偏”是避其锋芒,闪是贴对手之脚步而闪去,腾挪是继而闪进,闪去复又闪进一气呵成,体现了‘避实击虚’的闪即打,打即闪,逢进必闪,逢闪必进,攻防同时体现的精妙之攻防拳法。此乃歌诀第一、二句说明的弱可胜强的战略法则,战术之方法。
应特别注意,偏闪,是偏移闪过我被击的部位,让过对方拳势的锋芒力头,而我的中轴、中枢是绝不能让与对手控制的,此即“让、中不让”。“中”必由自我心机控制,才能自身中正安舒,做到贴步闪的恰到好处,才能空费对手的拔山之力的攻势,才能即时以步法腾挪进身从敌空虚之地进击。“让、中不让”,正是攻防施招用手的基本法则之一,谁能做得比较准确,谁就是运用偏闪腾挪以弱胜强的功法之最佳者,这就是歌诀第三句所表达的内容。
“闪”是避开对手攻势的锋芒,无隙而退:又是复来进身攻击对手,乘隙而进。步法的腾挪是身虽闪开,继又复翻而来,至其最佳击敌位置,站其位拔其根,跌翻对手。对手已跌,何有其立身之地!此为第四句歌诀“开去翻来何地立”之一意尔。
但我能偏闪开对手的攻击,复翻而来到攻击对手之地,而此地是有讲究的,步法战位不对,有反被对手击打跌翻之险恶存焉。虽在前面“偏闪、腾挪,让中不让”都做得皆佳,唯此翻来一步站位不当,也会出现贻误战机而失败的局面。故步法讲究“步要有眼”,步法有眼,则站位得当,才能站必是处。步法无眼,站必不是。然此“站必是处”,又有讲究;“站必有眼”,又有说法。站远者,手击;站近者,靠击;不远不近者,肘击。故知“站必是处,站必有眼”不单从“步法”来说,要与手法、身法上下协调一致中来立论。此意亦是“开去翻来何地立”的又一层意思,读谱又不可不知。
以上即从以弱胜强的基本观念而立的偏闪、腾挪、让中不让的战略法则、战术方法,即“尚巧不尚力”的拳术攻防功夫内容。而其必以“柔弱无骨而又内感通灵”的功夫为基础。“意气君来骨肉臣”为宗旨方可用得出、用的妙。根据良轮先生所著《张氏短打拳谱 》中记载有:“斜步躲影、缩步躲影、卸步躲影、横步躲影、直步躲影”五步躲影的技法内容,皆属于偏闪腾挪发的内容,即属于半步打法的技法范畴。这些内容,在后面“五步躲影”条目中再详细解说,读者自己可以前后对照研读。这样,对“以弱胜强”之技法内容有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便于针对性的修炼而无误,以利于攻防技艺的提高。
二十三、整圈法
四面敌人我在中,穿花打柳任西东。
八方凭势风云变,不守呆势不守空。
【注解】
如果陷在四面受敌的被围困的局面而我在中央位置,亦不能慌乱而要镇静自若,运用游走的法式穿插在围敌缝隙之中采用声东击西、指南打北的法式,任凭围敌拳势的风云变幻,见景生情,随机应变,不要死守不变之呆式,亦不守空而无用之拳式。随时随处都要利用围敌相互之间的猜疑心理制造矛盾使之不能协力同心,这样就能将围敌逐渐瓦解而胜之或冲出重围脱离险境了。有关如何脱离重围险境,前贤多有论述,以资对照,则其优者略热并解之如下:
如何冲出重围 脱离险境
遭逢大敌重围者,固所稀遇耳。然而所常有也。故于半日间,预须讲究其理,习练贯通。设仓促所遇,则心自有个主寄。有审势应敌之能,无心慌意乱之患。不然,一旦乍逢大敌,身陷重围,胜败祗在须臾,生死不过顷刻,不有过人之技能,而败北之羞者几稀矣!盖此际,要抖擞精神,奋起杀机,怒贯于双目,气充盈肝胆。若值众敌四攻,其要以强弱,知背向。弱者背之,强者向之。反身先攻之,卸退再应强。所谓指东击西,视南攻北也。轩强摧弱以孤其势,降弱示强,以警众心。是为挫其锐气,以削其羽翼也。其初也,须大喝一声,张其神威,乃轰然发手,即警挫其能。卸退一步,势若山崩地塌;跨进一步,狠如倒海排山。横冲直撞,令其难挡吾雄;左投右身,毋使能敌吾锋。疾如奔电,速若迅雷;触之者损伤,当之者危亡。任其众敌齐攻,莫不骇心丧胆也,诚能如是,敌斯破而危斯解矣!
歌诀云:
一、
大敌重围谁敢当,梅玄五步有奇方。
机关透彻无虚谬,万人队里独争强。
二、
五步深藏不测机,传来秘诀少人知。
等闲未得真宗旨,谁识梅玄御敌奇。
【题名解】
此所谓“大敌备要”的大敌,乃功夫艺境高于自己的人和人数数倍于自己的人。皆可称为大敌、劲敌。然此文之论,较详细的论述了人数数倍于自己,深陷对方重重包围的情况时,如何战胜对方而脱离险境的技术战略方针、策略的。备者,武备也。乃攻防技术、战术的平时准备要能实用,做到“备而不用”可也,不可“用而无备”。要者,武备的要点,关键内容。要应付大敌,劲敌的局面,就要郑重于这方面的专项修炼,做到“备而无患”。是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必须实际修炼的重要内容。我们看前贤是如何论述的。
遭逢大敌重围者,固所稀遇耳。然而所常有也。
阐释:
一个习拳者,在当时社会条件下,遭逢大敌而陷入重围之中,固然是很少能够遇到的情况。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已,遭逢大敌,陷入重围之中,亦是常有的事情。当时社会的情理之所致也。“胜在一时,备于三年”武备之重要可知矣!
故于半日间,预须讲究其理,习练贯通。设仓促所遇,则心自有个主寄。有审势应敌之能,无心慌意乱之患。
阐释:
知道武备可胜大敌的重要性了。故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人,就应当抽出半天的空闲的时间,预先的分析、研究如何能“以弱胜强,以少胜众”的道理,并将此技艺习练而贯通之,使自己能够具备“以弱胜强,以少御众”的实际攻防能力。理可半日通,法则三年精。
假设仓促间所能遇到的确实是大敌包围之中,则自己心中也就有了主见,有了战胜大敌,出脱险境,化险为夷的技艺之寄托了。才能在真实的身陷此境之中,自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审势应敌,从容应战,战而胜之的真实技能。也就不存在身处险境而心慌意乱之病患发生了。这就是传统的“武备”思想之论述、之体现。即;备于平时,用在当时。习拳者能不如此而修炼吧?
不然,一旦乍逢大敌,身陷重围,胜败祗在须臾,生死不过顷刻,不有过人之技能,而败北之羞者几稀矣!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阐释:
如果不在平时专项修炼战胜大敌。脱出重围的攻防技能,不明白“以少胜众,以弱胜强”的道理。一旦情况所迫而逢大敌,陷身重围之中,胜败、生死存亡只在瞬间即成为事实。所谓“千钧一发”者,此也!
如果没有过人之攻防技能,超乎常人之胆识,控制局面的将帅之策略。而能够逃脱败北之羞辱尴尬的局面,几乎侥幸的战胜对方是不可能的。
盖此际,要抖擞精神,奋起杀机,怒贯于双目,气充盈肝胆。
阐释:
如果仓促间乍逢大敌,身陷重围之中,要先将中气吸聚中宫,腹满坚实,全身振动勃然。这样,自身精神充沛,气势充足,全身为之一振,犹如行军未对阵之先,予将军士聚齐,严明号令,鼓其勇气,严阵待敌一般,此古为“擎”者,取气聚而精神振奋,身体各部位皆聚精会神以待之。此所谓:“要抖擞精神,奋起杀机”的蓄势待动之势的精义耳。
怒贯于双目,并非怒气填膺而显于双眼之中,乃指平时修炼,养得目有青苍气色之神光,可使敌一见生畏惧于心,非具备神光难御乱敌。神光者,目中有表苍之气,足以照远出威。青苍之气的神光,属于肝之色,况肝开窍于目。故将眼功的表苍之气的神光,论为“怒贯于双目”之说法的精义。此身陷重围之中,欲御乱敌,故神光立现,先使众敌一见而生畏惧于心。此乃未战先胜敌一筹,然此是真功夫的具体显现。并非二目圆睁、瞪眼的故作神头鬼脸之辈所能具备的,所能比之的。如眼圆睁瞪眼者,其神已僵矣!虚灵功夫何在?乃资敌取败之由,求荣反辱之举措。
气充盈肝胆,肝胆者,将军之官,决断出焉!肝主一身之筋,胆乃十二官之主。心之相辅,具坚决果断之功能,以助心之勇性而行事。心之勇性,身外红光环绕,谓之“灵光”,可卸大敌、乱敌。身外黄光闪烁,谓之“元光”,即“元气之光”可外显。元光外显,可临大阵而耐久的标志。此“神光、灵光、元光”的辉光普照,乃“气充盈肝胆”之精义尔。此以肝胆言肾之元气,心之勇性,三光普照,无隙可乘,目中,身手,步,自有一番稳准气象,足使人畏。故敌人动则得其咎,方能战必胜之。此所谓,未交战又胜敌一筹,此乃平时所修得的真实功夫艺境尔。并非“筋努骨突,尚气用力”之徒的虚张声势之辈可能比之。
“怒贯于双目,气充盈肝胆。”皆是‘要抖擞精神,奋起杀机’的真功夫具体之内容。这要得于平时的按道依法修炼方能得之。是朴实的修炼出来的真功夫。即精神全,威力猛也。
若值众敌四攻,其要以强弱,知背向。弱者背之,强者向之。反身先攻之,卸退再应强。所谓指东击西,视南攻北也。轩强摧弱以孤其势,降弱示强,以警众心。是为挫其锐气,以削其羽翼也。
阐释:
身陷重围,若值众敌四面围攻,首先要审视清楚四面围敌的孰强孰弱?此曰:“法眼”的功夫。一见使可分清认明围敌之强弱。知道了四面围敌的孰强孰弱,才能决定自己“背向”之选则。背者,后背对敌之面;向者,面向对敌之面。通常与一人敌,则前面向敌,后面背敌,以自身言,是谓知背向。然四面遭敌围攻,背向又如何处之呢?依本论所言,敌弱者,以后背对之;敌强者,以面向对之。这样分强弱以向背处之,道理何在?战法何益之有?
一般的情况,围攻之敌,强者为首,弱者为辅。面向对着强者,好密切注视为首者的操纵之动机;后背对着弱者,因其为辅,故多佯攻,不至于造成威胁自身的安全之险情。此乃弱者背对之,强者向对之的处身站位之机要处。明此,谓之知所向背。
向背站位如此,自成先为不可胜之势,乃劣中择优之机谋。然后方可图谋而胜之,乃战而能胜之的策略。具体战术,又如何实施呢?
面对众敌围攻,必求速战速决为上策。只有首战必捷,才是上选。而战必胜,就要先选敌弱者先击之,可易行之,易成功。故虽面向强敌,必择机先反身攻击背后之弱敌,极易于将弱敌先行击败,战退弱敌,以消其羽翼。再全力以赴攻击面前之强敌,自可一鼓作气而全胜之。
此就是所谓兵法中的“声东击西,指南打北”的“虚实互变”之战术的体现。这样置强敌于不顾,先摧毁弱敌的战术之策略,在于消弱众敌围攻之优势, “降弱示强”于对敌的瓦解敌人之有效地战术策略。可以起到警强敌之心的攻心为上的效果。是为挫强敌之锐气的良策,以达到消弱其羽翼的目的,为取得最终的完全的胜利,又从心理上、精神上,战胜了对手一筹,奠定了最终取胜的坚实基础。
其初也,须大喝一声,张其神威,乃轰然发手,即警挫其能。
阐释:
夫拳术攻防之道贵乘机以进,无隙则退。故奇正明,拳法成;精神全,神力猛。古语之“一声吓断长江水”,乃威神并作也。既能如此,何患对敌难胜?关于发声助威之作用,古亦有《歌诀》言之。录之于下:
不惊不惧要留神,平其气兮和其心。
一声骇得他人动,便是乘机入胜门。
摘自《浑元剑经剑法密钥》
关于发声助威而胜敌,此乃平时吐气开声法练习所得的真功夫艺境之一。丹田内气充佩,振动声带发声,功成之时,所发之声,可具备震耳耳中刺痛难忍,惊心破胆之效果。尤其是没有内功修炼之人,骤然闻之,恐惧顿生,斗志全消。就是内功功底薄弱,亦招架不住内功功底浑厚之人的吐气开声之神威的,闻之亦怯之。故此文说须大喝一声,张其神威,自有其神威之功效的。
开声助威,必有发手用招,同时而施,即警破其胆,消其技能,自能挫其锐气,说明攻防技术占有决定性制胜的作用,而吐气开声乃具助威挫其能之功效,真正的神威还是攻防技术能力的实施,方能最终体现的出其功效来。
卸退一步,势若山崩地塌;跨进一步,狠如倒海排山。横冲直撞,令其难挡吾雄;左投右身,毋使能敌吾锋。疾如奔电,速若迅雷;触之者损伤,当之者危亡。
阐释:
卸退一步,肘靠之势若山崩地塌一般应击而跌出;跨进一步,劲如排山倒山之威触之者似蝶飞。如入无人之境,横冲破直,直撞破横,令其难挡吾雄风威猛,左投足右射拳,毋使能敌吾锋芒锐利。眼清明,手疾如奔电,身灵敏,拳速若迅雷。八锋不挠,触之者损筋伤骨,当之者危难丛生。
任其众敌齐攻,莫不骇心丧胆也,诚能如是,敌斯破而危斯解矣!
阐释:
真功夫在身,投战术运用得当,不惊不惧,心平气和,柔化刚发,以柔用刚,任其众敌围而齐攻,摧弱置强,沾之便跌,触之便飞,敌虽众,莫不惊心丧胆,落荒而逃矣!
具有此神明艺境,神化之功的诚者,天道也的境界,众敌的围攻之势必破,而所处危困之险境,也就自然解除了。
然能如此自然而然的解除这众敌围攻的险恶困境,备要的关键在哪里呢?再看“歌诀”中所论的内容便可知之。
歌诀 一
大敌重围谁敢当,梅玄五步有奇方。
机关透乇无虚谬,万人队里独争强。
阐释:
大敌重重围困而攻击,一人要抵挡四面八方之攻击,有谁能敢当之?用什么方法挡之?这一问问的妙!开门见山,自然可引起用心读谱者的追求之欲望来了。
梅花五行步法中有此力破重围的奇妙方法。简称“梅玄五步”。细分
其实细看老先生的文章,很不错,可惜当时俺对武术没什么兴趣,花献老人家。
花挽老先生。
怎么就走了呢。。。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