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企业解读案例:国光瓷业的一地鸡毛1 -- wqnsihs
尺,被告知这是台湾生产的,国企内部价是500元,那把很普通的卷尺在Walmart买不会超过20元人民币。我当时就说你骗我吧,我被告知每个人都得要点利益呀,所以最后就这个价。我当时极为震惊。可能国内的审计的都是不要职业生命了。
整个格子组玩玩?
只能用这种方法来处理了,
简单的说就是把这些麻烦的,难搞的丢给市场
实在是悲剧啊
最后还是老百姓买单,何苦来的。
看看最近的农行上市要吹的牛:
难道农行真的一无是处吗?相反,农行是四大行中潜力最大的银行。
与其他三大行相比,农行具有其他银行不具备的特殊优势,首先,农行的机构网点是最多的,机构就是优势,网点就是金钱;其次,农行的服务对象最宽广,一半在城市,一半在农村,可以分散风险;其三,农行将是未来城市化收益最大的银行;其四,农行将是建设新农村收益最大的银行;其五,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对支农金融的倾斜,农行会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
鉴于上述原因,四大行中的建行已经在农村布局。
高人可以针对这个看看忙总的分析,和当年有啥区别?
而且你上了当还没处说理去。
小股东去法院告状都不受理,一堆该坐N年牢的人捞够钱了在逍遥,新体制根本没建起来,怎么能说不是体制的问题?
进来买单,没想到进来的骗子水平比他们高得多,赔了夫人又折兵。
纯粹扯淡,没有一线的基础经验,一个小民工都能骗你这个雏鸟。那种一开始就是高管的人,死的概率大于99%。剩下的1%没死也是因为有人罩着。
连骨头都找不到。纸上谈兵与血海拼杀是不同的。我只能运营实体企业,听机器轰鸣,闻现场味道,这才踏实。玩数字游戏和纸面游戏,自己都心虚。
照说上下都如此腐败,该歇菜了吧,但是确确实实是在发展。
最终承担所有改革成本。
这种发展是以损害大多数国人的利益为代价的。就像传闻中前总经理说的,如果让老百姓知道真相,他们会。。。。。。。。
现在,还是有大量老百姓,相信政府,逆来顺受,才维持着如今的局面。。
如果,不珍惜剩下的这些信任,继续鱼肉百姓,断裂会加剧的。
比如 《商业周刊》因为刊登 国网帝国 一文,被停刊一个月。。。
过去 30多年,中国严重忽略了国家建设。30年后的今天,国家能力不但没有加强,反而严重下降。很大一部分国家能力、公共职能、专业知识和信息都集中在行政性 垄断集团等中间势力手里。国家没有知识,没有能力,没有专业信息,就做不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就没办法贯彻自己的意志,最终只能导致大公司左右国家政策,公 司标准成为了国家标准,中央政府丧失了产业规划能力,公司可以绑架和要挟政府。
没有监督和激励,无论是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最后都是一桶浆糊。经济问题,有时候是很技术性的,一个企业,价值1个亿,还是价值100万,只要算法不同,都可以是计算的正确结果。
要问问忙总的是,如果使用苏联那套管理机制,就是划分出一个技术/管理的官僚阶层,按业绩给予别墅和汽车等福利,来专门进行国企的管理,会如何;或者,如果一直把80年代的承包制、分成制往后延续下来,是不是最后都比“消灭国企亏损,消灭亏损国企”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