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经过三十年,我们似乎又走到了一条岔路口 -- 酥油茶
女上喜欢写这些的貌似不多,好像之前还看到一个你走过黑人区很危险的一段,你说你长的高(壮)而且时候还早才没出问题,我还以为是男地呢
什么能力?就是自己升级自己产业链的能力,独立自主能够更新生产线,拿出新产品的能力。
毛主席搞开放,肯定不是现在这种搞法,把自己的产业都拱手让别人控制,至今没有什么大品牌。
连韩国都能有三星,台湾都能有台积电、奇美友达,这三十年发展生产力上看不出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东西。
不过我原话似乎是有威慑力,关键在于给人的心理感觉,和高壮未必有很大关系。这个是可以练出来的,不光对人,对动物也是一样,人也是一种动物
“厂子是自家的”就能搞好吗?我看未必。厂子是老板自家的,但不是底下部门负责人(比如车间主任)自家的,既然不是自家的,他们何来积极性?
跨国公司的经理层大多不是产权的所有者,所有者是股东。这和中国国企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在同一人手中是一样的。国有,私营都有搞的好的企业,也有搞的差的企业,不能只看到差的国企和好的私企。
那种以为只要产权改革了就能搞好的说法,在本国是98年前总经理搞他的国企改革时为了给自己的政策制造理论依据而编出来的说法,再找了一些砖家鼓噪尔。08年以来的国进民退,是对这种理论的反思。
国有制下的工厂不是工人自己家的,私有制下的工厂就是工人自己家的?
换个角度看:
全民是股东,中央是董事会,国企厂长是请的总经理。
决定主动积极性的根本不是所有制,是管理能力。
对工人来说,公有制的时候可以有主人翁精神,私有后只是打工仔。
对厂长来说,私有后如果变成自己的私产,那动能性肯定大幅提高。
但是,如果公有制的时候,对厂长的管理合理,总经理一样会拼命干。
出现问题主要是董事会对总经理控制管理不力。当时的情况,很多总经理中饱私襄得不到应有的追穷,厂子做烂了可以换个地方继续当领导。那么搞不好是必然的。如果做烂了的该撤职撤职、该开除开除、该坐牢坐牢,那想当总经理,想好好干的人大把大把的。
公有制竞争力最大的劣优应该是不能像私企一样明目张胆的剥削工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无所不用其极。
乐观的想,可能董事会不想在这个积累阶段背上残酷剥削的骂名。
这样的话,继续乐观的想,到私企也需要提供相当的劳工福利的时候,或许会有又一位领袖出来拨乱反正,带来下一个春天。
这位领袖会不会出现?只能乐观的期待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另外,公有制下的工厂,工人不说,至少管理者积极性不高,私人的工厂,老板能偷懒耍滑吗?
我绝不是说私有制怎么怎么好,以前英国70年代工党党政的时候英国也是有不少国有企业的,都不挣钱,后来撒切尔夫人当首相,就把这些企业统统私有化了。
美国更是干脆,国内的企业根本没有国有的。
郎咸平的那套只能说说,做起来不行。
原因在于全民持股,股东太分散,全是小股东。哪能干的掉管理层。
股东要召集额外的股东大会,就要10%的股权,这得凑多少人。然后要通过决议又得凑多少人。
而且董事会是根据股权选的,没有大股东根本选不出来。
有了大股东就等于私有化
第一你拿鬼子来比,这个本身就是“此言差矣”
第二再偷懒耍滑的鬼子和中国的国有企业都是天壤之别
股份制改造就是私有化,就是产权改革
股份制改造以后,企业的资产负债清晰了,赚的是谁的亏的是谁的清晰了。成立了董事会,有了管理层。这不就是激励机制吗?
之后企业不再是厂长说了算,要出年报,要审计,要开股东大会。政府也不能再划拨资产,重大决议要走股东大会。
产权改革就是要讲清楚企业是谁的。
另外朱镕基他是抓大放小,这个现在也是这样。上市要3年连续盈利,他卖的那些企业三年里一年不亏本不错了,盈什么利。他先让国企去股市圈钱,再债转股,然后剩下的小再卖掉。所以两个对象不是一回事。朱镕基他绝对是每天为国家考虑怎么圈钱。
国进民退更与此无关。
郎说过这个吗?我基本不看他的东西,不了解。
我是说概念,不是说要按企业股份制按步就班。
大企业的小股东肯定不能直接影响管理层。
全民股份制,管理国家的高层自然就是董事会。
已经有一批美国鹦鹉在国内或明或暗地控制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资源,甚至可能影响了高层某些人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