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文科生和理科生 -- 悲欢

共:💬41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文科生和理科生

我这个人,文科生出身,现在在学理科,两样我都尝过,所以在这里想写一点自己的感受。不是什么科学研究,也不是什么专业理论,只是我个人的感受而已,对不对的,看我这文的人自己去说。

我认为学文科和理科的基本思路有着巨大的不同。我概括一下,前者叫做一个都不能少,后者叫做有多少算多少。

学文科,研究的是社会科学,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研究这些事情的时候必须把所有的情况都了解完整以后才能下结论,一个都不能少。打比方说,一个历史事件,有15个因素在起作用,如果你扔了一个,只看到14个因素,你的结论立刻就变了。再扔一个,结论又变了。我记得从前萨苏曾经写过文章说这个事,他说看一个人,多知道他一件事就对他的看法变一次,不是变一点,而是根本性的变化,于是在了解这个人的过程里此人就象变色龙一样变来变去,到最后也说不清他是什么人。这就是人的复杂性。

比如张三和李四吵架,张三先开口骂人的,是张三的错否?不见得,他骂人是因为李四砸了他家的玻璃。那么是李四错了吗?又不见得,李四去砸玻璃是因为自己老婆和张三通奸。这回跑不了了,张三的问题吧?仍然不见得,张三偷李四的老婆是因为李四他根本就不灵。他耽误人家姑娘了。

这么看来小小以件事背后有可能是多么复杂的背景在起作用。在研究这个事情的过程里我们必须把所有这些因素一次性的全部了解,只要缺一个条件那么整个结论就全错了。我感觉这是研究人性的方法。

理科呢?就不一样了,理科生是有什么条件干什么活。只要有一个条件就能开工。比方说盖房子,原则上我有几个钉子,几片木板就能盖一个房子。当然了,有砖就更好了,有瓦那还好一些,有玻璃那就太好啦。每次多加一个条件都添一份惊喜,可是没有呢?没有照样干!从来没听说缺什么料买不着整个工程就全都不干了,没这道理。

再比如说程序员,他会几个语句,就用几个语句,原则上会三句话就能写程序,好不好另说,虽然水平越高会的越多,可是水平低也照样干活。程序员完全可以只专心于自己会的这几句话,一招仙,别的,外界的事情他完全都管不着。没人试图把所有的语句都学全了再去写程序吧?

理科生这种有多少算多少的思想方法不能用于讨论社会问题。

我时常有这感觉,很多理科生聊起社会呀,民族呀,什么的这些事情的时候让人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他用手里已经知道的几个条件想通了,打通了一个小周天,然后他觉得豁然开朗了,就从此认死理了。他抓住阶级论了,就会觉得这个东西是万能的,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了。象个机关枪一样,指哪打哪,得心应手。瞧你得意洋洋的,你说的那都对么,社会科学能这么研究吗?旁边还摆着那么多制约因素呢你就不看一眼吗?

反正我见到这种人的文章是气不打一处来。

家园 好,下一步能不能谈谈‘文科女生和理科女生’?
家园 老农跟你相反

老农本科读的自动化,研究生就改学文了。不过你的这些结论倒没注意到。

不过我私下里想想,你指的是谁,大体知道。那是垃圾制造厂。

家园 老兄能知道这些,就更不该如此啦

我们既应该有理科的理性,通过外在的规矩来制约自己的行动;又应该有文科的理解,把事情的内因尽力深究......

俺也是理科出身,光凭藉着规矩,肯定不足以摆平世界上的所有的事情的,自然需要进入文科的世界去寻求更广意义上的平衡的阿。

家园 您的社会科学是什么:无非是骂老毛和共产党嘛

和理科生和文科生有什么关系?

在古希腊,很多数学家又是哲学家,难道这些人都是蒙人的?

照您的理论,阶级不分了,开始分文科和理科了,有意思。

家园 我主要是为了骂你

古希腊那个时代科学分支太少,学到现在的初中程度已经是科学家了。所以那个时代的学者都是跨学科搞研究,科学家也都是哲学家。现在不是那个事儿了,随便一门钻进去都是一辈子的活,所以非专业人士没能力再跨专业发表意见了。

你那个热爱西西河的帖子写的好哇,超级肉麻,我看完以后当场晕倒。嘿嘿。

家园 此处理科换成工科更合理

理科是在公理的基础上按照一定逻辑进行推理,如果只是学了数学与物理,是搭不起房子来的,算核当量倒是拿手。

兄台文章倒是颇有道理,创意啊!不过学文的不一定是这么思考,学理的也不一定那样思考,分类分得太清楚就不辨证了,嘿嘿。

家园 你和我真是臭味相投啊

前面的话说得挺好的,后面那一句是不是想找人吵架啊。

有话就好好讲,不要因为说话的语气问题而破坏了文章的积极因素。

你要是想骂我的话,您就直接来,您放心,我绝对不投诉,因为投诉您也没有用。每次你骂完人后,拍拍屁股就走人了,想处罚您都没辙,毛主席的游击战术您学的好透彻的嘛。

我那个帖子水平的确不够,不敢说超级肉麻,如果要是超级肉麻,你就不至于当场晕倒而是当场晕死了。whatever,谢谢您在反毛反共的百忙之中光顾了我的那个帖子。

家园 【就是】谁再抓住阶级论不放咱就和他急

咱改抓人性论.人性这东东绝对是万能的,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了。象个[GLOW=255,RED,2]机关枪[/GLOW]一样,[SIZE=3]指哪打哪[/SIZE],[SIZE=3]得心应手[/SIZE].

家园 不好意思,您踩到我的尾巴了,不得不说几句。

针对下面的几句话

再比如说程序员,他会几个语句,就用几个语句,原则上会三句话就能写程序,好不好另说,虽然水平越高会的越多,可是水平低也照样干活。程序员完全可以只专心于自己会的这几句话,一招仙,别的,外界的事情他完全都管不着。没人试图把所有的语句都学全了再去写程序吧?

您说的大概是编程的初学者,作为职业的程序员,要是这样的话,已经失业很久了。

作为一个称职的程序员,应该尽可能了解任务的背景,不然很难写出优良的代码的。

至于您那段搭房子的话,让小弟茅塞顿开,原来豆腐渣工程是这么来的。

小弟以为,学问到了高深之处,文理科之间都是互通的。

家园 可能我和老兄的理解不一样,我也说两句

我也是“编程序”的.....您说程序员要尽量了解任务的背景,窃以为那个任务在软件工业里面,不属于程序员该担负的工作,而是设计人员的分内活儿。

良好的设计,可以让优秀的编程人员集中精力于编码,从而形成明晰的产业分工。那才是软件业的王道~~~~~

家园 这次要拍演员兄的马屁~~~对他这号人,你着急上火才是上当呢

严厉谴责楼上悲欢那帖。标题和最后一句都充满了敌意的挑衅。

俺过会儿处理一下,你不许骂我哦~~~~

家园 软件工业里面,确实有两种不同的思路

一种是认为软件工业应该象制造业一样,象流水线一样来打造软件产品。

另一种认为应该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和个性,昨天正在翻看Tom DeMarco的Peopleware一书,他持这个观点。

我个人经验来看,很少项目可以见到有很优秀而且全面的设计,可以让编程人员集中精力编程的。而且,编程之前,也要花时间了解设计的要求,了解的越深刻,编程的质量越高。这了解的功夫,就在编程之外了。

家园 俺好像说过这么一件事儿....

有一次去验收软件外包的工程。

一半是给中国公司做的,一半是给印度人做的。

结果没法比。

印度人写的代码,如同出自一个人手一样;

中方的则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测试起来出的错儿也是各不相同。

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程序员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表现.....

结果自然也是惨不忍睹,bug率大概是印度人的数百倍。结果工程大头的二期三期自然全给了印度。

俺感触极深,跟印度比,我们最缺乏的,还是循规蹈矩的软件业蓝领工人。后来俺出差去国内给他们通报测试结果,发现俺们家里那些孩子们,心高手低,总不安于做一个好的程序工,还没学成呢,就急急忙忙地想跳到收入高一线的设计师行列里去,结果高不成低不就~~~~~

这样看来,发展中国软件业,使之能赶上印度的水平,最缺乏的还是俺上面提到的软件蓝领工人。也许去上海能多找到一些吧~~~~~印象中那里的人比较安分,干活踏实。

至于设计师,则是另外一个局面。

俺周围的很多设计师,都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甚至自己不会动手编程序,但设计出来的东西,照样可以满足客户的业务流程需要。

分工清晰的软件产业里,设计师和程序员往往是有对立的,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了。

现代的潮流,则是在大项目里,咨询公司的人马负责设计,这样更省得软件的最终用户公司自己预备一批专职的软件设计队伍。咨询公司的人学习、熟悉客户公司的业务流程,将其电子化,交给雇来的专职程序员们开发,并且负责验收、部署直到在客户企业的运用、效果评价、乃至下一个pharse的开发计划等等.....

家园 个人经验而已,没打算推广

谢谢指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