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代理一下政委 -- 达雅
1.我观察的主要是重点大学或者所谓顶尖大学的情况,现在一年录取650多万,即使把城市所有高中生都招进大学也不够这个数目,所以如果观察全体大学生的比例,会发现和人口结构没有很大的乖离,但是这个没有意义,因为能够改变孩子命运的学校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增加。
2.我的参照点是八十年代初期,当时全国的大学+大专的录取总数不过25万左右,比现在985、211院校的总录取数都少得多,而当年的适龄青年的总数是2500万以上,大学的录取率也就1%左右。在这么严苛的条件下,农村学生的占比都应该接近70%,说明当时的教育资源是非常平均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城乡差别。
3.你查查现在这一大批所谓的社会中坚的出身,会发现绝大多数是农村出来的,像张维迎这样的“精英”教授,为有钱人鼓与呼的“大牛”也是陕南的穷山沟出来的,父母大字都不识几个。
4.教育资源的集中趋势愈演愈烈,无论是教师、硬件资源还是学生资源在这十年间是加速集中,马太效应凸显。北大、清华在许多省份的招生就集中在几所学校,黑、吉、辽、晋、冀、甘、陕、青、宁、云、贵、川、渝,这些省份能考上两校的高中不超过十所,大部分在6、7所,所以两校的招生混战的战场越来越小,斗争愈发激烈。
5.在资源集中的过程中,造成的后果是,竞争时段下移,家长花费越来越多。在北京、上海,已经从幼儿园就开始了,是家长的社会关系、资金实力、孩子的忍受限度的总体战,现在70后的家长孩子在上小学和小升初阶段,80后的家长孩子在进幼儿园和上小学阶段,是最焦虑的群体,他们的孩子是最辛苦、精神压力最大的一代,十年二十年后出现精神病高发期不是笑话。
6.在文化传统深厚、或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者省内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平均(平均的富或者平均的穷)的苏、浙、粤、闽、湘、鄂、赣、鲁、豫等省,虽然资源集中的趋势也很明显,但是相对还是比较平均,能考上两校的高中多的有三十多,少的也接近二十,所以在这几省两校的招生人员比较辛苦。
7.教育资源的集中必然带来竞争的下移,和淘汰穷人家的聪明孩子的结果。竞争下移的副产品是早早的淘汰聪明的男生,一般男孩明白事儿比较晚,从我自己的经历看,也是到了高中才开始真正的用力学习。能上来的都是很听话、神经比较大条、聪明程度尚可的孩子,真正的聪明孩子往往比较淘气,相对来说神经也比较脆弱。所以一个现象是现在各省的状元已经大部分是女生了,北大不用说女生已经超过一半,连清华女生都超过30%了,而过去清华的女生比例大约是7%。
8.教育资源集中,学校分级的结果对于民族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除了阻止阶层流动的大弊以外,对提高整体教育水平也是弊端非常大的。现在重点学校的学生拼命的学,竞争体现在同学之间,过去那种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气氛已经没有了,小孩子就已经学会了他人即地狱,知识分子的劣根性在高中就培养起来了。被划入“差校”行列的学校,生源很差,老师没有积极性,基本上就是放羊,帮派、滥交等等成了流行了,去了这样的学校好孩子也毁了。
啦啦杂杂一大堆,只是我对有限样本的观察,即使这样我觉得已经是触目惊心了,实际上教育部对现状也是心知肚明,但是改革来改革去都没有什么好办法,现状是问题明确、方法不多、手段有限、效果为零,这次的“教育纲要”轰轰烈烈,也没提出什么具体的办法。家长们还是该找关系的找关系,该花钱的花钱,孩子们还是不情愿的学这学那,累得要死睡眠不足,我们还是要面对许多两眼发直、无精打采、思维空洞的大学生。
一句话,计划内平价的东西仅限于满足最低需求,如成年男子每月28斤粮食,只管吃饱肚,没得卖。
或彻底不允许转卖,只能国家回购,如某些人提出的新保障房思路。
您说的太好了。这种马太效应,现在确实有点儿触目惊心。针对您提出的那个教改方案,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总经理弄的这个教改纲要,他有一个背景,这个背景我认为相当相当的重要,这也决定了这个中长期教改方案的根本性质。出台这个方案的背景就是“钱学森的临终遗言”。“钱学森之问”,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波,很多媒体都在大幅报道。因此,总经理为何以前不搞,放到现在搞?我想从这点看,就能证明我的推测。
“钱学森之问”,主要是关于中国为何高端人才出的少。那么这个教改方案,既然是有这个背景,我想,它想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和选拔更多尖子人才。
中国过去的教育模式,是比较看重“一考定终身”,这种制度,他的公平性和简易性,都是最好的,但由于过分死板,不大利于素质教育。而这个纲要,是希望能够选拔更多的“素质性人才”。
但我认为,如果真按照纲要的精神去做,我的意思是在实际中执行,那“中国特色”将被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到时候,才真的是普通人家孩子的灾难。为何?
既然更看重素质,那必然要和从小的培养有关,而有钱有权,或者父母亲戚本来就是受过高级教育的孩子,势必在这方面更具优势,尤其是比穷地方的孩子,要占优势的多。
中国这些年在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认为中国的不少“大师”,都是建国前培养起来的。今天大家都在讲,建国后的教育体制,弊端太多,不利于高端人才的培养。因此,社会上开始刮起一股“复古风”,就是要把教育,重新搞回到北洋军阀和民国时代的那个模子,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多弄出一些“大师”来,也就有机会拿“炸药奖”。
但如果看那个时代的话,“大师”往往出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要不就是权贵家庭,总之一句话,按照阶级观点去看,就是上层阶级的孩子,因为其经济,环境情况良好,所以,更容易出人才,而普通老百姓,下层阶级家庭的孩子,很少有出头的。
今天中国又出现了以上的风潮,我想,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唯效率论”。诚然,如果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考虑,当然是把资源集中后,规模优势也就越大。比如,上层阶级的家庭,当然比下层阶级更容易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因此,把选拔的目标向上层倾斜,那么选拔的任务,也更容易完成。第二个,我想应该是精英阶层妄图固化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主要是这帮人,不想让普通民众拥有向上攀登的阶梯,他们希望自己永远占有富贵,尽可能少的面临竞争。
这个纲要,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也写了一些东西。但我认为,这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越来越不公平的局面。比如说,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倾向于自主招生,无论是在本科生阶段,还是在研究生阶段,大学都开始慢慢地脱离“考试分数”这个指标,更看重考生的素质。这对处于相对落后地区或者普通人家的孩子,是不利的。
换句话说,中国的教育不平等现象,将在未来愈发严重,而不是缓解。
事实上,在中国整个计划体制崩溃的过程中,马太效应,就愈发剧烈。我的经验来看,以前的大省会,其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是和北京上海等地差不多的。但现在,这种差距在拉大。由于一线城市聚集了最好的资源,对于其他地区的人才来说,是极富吸引力的。这也就导致了较为落后地区的人才,全都往一线城市去挤。对于他们曾经的家园来说,这种人才流失,使得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遭受重创。
在计划体制下,人才和资源的流动是相对缓慢的。从一个方面讲,由于人才和资源相对分散,可能不利于这些人才最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这对于普通地区的发展,将有极大的帮助。例如,一个学医科的优秀学生,在以前的话,他可能被分配到自己老家去,那么他就可以为当地人看病。但是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他可能就跑到北京去了,而他老家的人想看病,就不得不跑到北京去。
因此,中国现在教育资源的过分集中,是整个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一个缩影,我们也不能单单把教育这个项目拉出来批判一顿,如果我们仔细看看周围,各个方面的“贫富差距”都在显著拉大。
我认为,在未来,太祖的治国方针,是必须要回归的。如果再任由自由派的理念继续搞下去,那中国就该变成印尼了。
独自享受有内裤票的生活吧。
你上面所写的东西,我全都知道,并深深赞同。但最后这一句,想问一下,当局有什么特殊的“政治目的”吗?难道他们是故意想把国企给搞死吗???
实在是不解啊,请您解惑。
问了一下Google,比我预想的便宜多了。
15000买个电视虽然有点小奢侈,总比现在女孩子都惦记的,那个两万块钱买块破布的LV包好。
教育资源集中化的苗头在五十年代末期就有苗头,先帝为此就对刘邓等人很不满意。到了八十年代后,这个局面基本就不可遏制了,随着社会分层的基本形成,改回来也基本没什么可能。不过,有些人可能觉得,走有印度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也没什么不好。
有市场,就有投机。投机性在今天给中国造成了极大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房子,炒房团投机房市,导致房价上涨,绑架国民经济要挟全国人民。去年中央发了四万亿,结果央企拿了钱转手就投房地产了,就跟二流子拿了发展生产的钱他转身进了赌场一样。
八十年代的时候,也有投机,但是不投机房子。当时也炒过一些东西,例如君子兰,赵瑜的《马家军调查》就花了很多笔墨写马俊仁当初怎么炒君子兰的。后来是邮票,再后来就有了股票。而君子兰、邮票、股票和房子的区别,就是邓小平、陈云他们和当下执政者能力的差别。
君子兰、邮票、股票这些东西,都不是生活资料,也不是生产资料,是单纯的赌博筹码。也就是说,没钱,你可以不买君子兰不买邮票不炒股票,我家在80年代就是这么过来的,也没有什么不舒服,完全不像如今没钱不能买房子的窘迫。
我觉得这就是80年代经济政策高明的地方。通过票证保证了基本生活资料的按需供应,再通过双轨制让生产资料可以有限炒作,最后放开一些无关国计民生的东西,让有闲钱的人来炒作。因为是闲钱,就是小赌怡情,炒输了也就算了。当然了,作为个人股市投机失败跳楼是有的,但总体来说,80年代到90年代初,炒作对国计民生的影响不大。真要有风吹草动了,第一马上用计划经济手段上菜篮子工程米袋子工程,第二就上“投机倒把罪”罪了。
炒作,或者说投机这个东西,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有两条。第一条是,有投机,有逐利,这“看不见的手”才好发挥作用。第二是,炒作这东西是个财富和劳动的毁灭器,当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可以把一群自以为聪明的脑袋集中到这个领域里来,没有需求创造需求,让他们互相折腾,免得折腾其他人去。等过几年跌回去,那就完成了财富和劳动的销毁,保持了社会经济的总体平衡。因此炒作这个东西还是有一点好,真搞成改开前那样一定得辛勤劳动才能改善生活,好是好,就是有些单调(写到这里我要反省一下,是不是离右派只有50米了)。
所以,我觉得,理想的经济政策,就应该象80年代那样,把东西分成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赌博筹码三类,分别是不许炒、有限炒、放开炒,以发挥炒作和逐利的正面作用,遏制其反面作用。而象当今这样,把房子这种集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赌博筹码于一身的东西放开来炒,还逼着老百姓不炒不行,是经济政策能力极其低下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丧失了判断事情好坏的能力,被市场迷信洗了脑,觉得什么都该市场化;或者,用“摸石头过河”的术语来说,是丧失了判断水深水浅的能力,不顾死活往前冲。
邓小平要是复活,一定会被这种不顾死活往前冲的愚蠢再气死一回。
河南考生对教育集中深恶痛绝。
差校直接取消,变成附近好校的XX校区。学生打乱上课,比如原来的差校校区成为一二三年级校区,原来的好校校区成为四五六年级校区这样,而并非本校和分校分别招生。我表妹正在上的那个小学变成了有三个校区,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分别要去三个不同的地方上课。
这个政策刚实行没多久,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
(顺带一提,好校校区多了,能分到好校学区的房子也多了,对平抑学区房的房价也有好处。)
社保体系(包括保障房、医保、养老之类)就是按需分配,也不需要搞什么票证,但还是需要身份证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很灵活的。
从长远看,改进供应能力是根本。在一定的意识形态下,人的需求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例如,比尔盖茨再有钱,也不会搞一个故宫,只是搞了个几千万美元、几千平米的房子而已;巴菲特更猛,过的跟中产阶级一样。所以,用近乎无限的供应对付有限的需求,就是共产主义。这是经济发展的方向。
在现阶段,随着一种产品的供应能力足够强,票证就可以消灭了。例如,大米生产能力已经远远超过需求(人每天吃的大米很有限),这个就放开供应了,既不需要票证,也不需要身份证明,因为即使拿最低收入,吃大米还是不缺钱的。
到共产主义阶段,什么产品都会像现在的大米一样,人人都可以享有,只要你喜欢。不需要票证、不需要身份证明、不需要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