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现在的富士康应当怎么办? -- 宁下力
- -- 系统屏蔽 --。
你瞎列这些,毛一点用处。
富士康的问题,就是不把员工当人看。
老板死个老母,居然要全体员工如何如何。这种老板,以为自己是皇帝呢?
当年这样的主是要被镇压的。
3反5反解决了的问题,现在又回来了。
对当年大多数人跟GCD走,有感觉了吧?为什么那么多被俘的国军士兵,经过GCD的指导,那么快就坚决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坚决支持罢工
和以前不一样了,一切是主人翁,现在就是纯打工的。
就跟那些个鼓吹投票就代表了民主一个道理
...............................
还有一个是可以自由地被剥削
认同这个观念----新生的农民工和六七十年代的工人完全不一样!!
其实富比其他的血汗工厂好多了,但是这些孩子们看不到未来,而且他们太冲动,没有等待的耐心,没有受过挫折。他们认为离开富,只不过跳过一个虎坑,又踏进一个狼洞;他们觉得理想和现实离的太远,其实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血色的青春!
对于此事,如果你认真读过我发过全部帖子的话,应该会明白我的意思。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企业的原因,有个人的原因,还有社会的原因。这是自杀而不是事故等企业直接造成的,个人因素当然起着很大的作用。而仅仅把这件事全部归咎于企业(对于这些网友这最简单利于自己理解)是不对的,也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某些朋友看问题不去追究问题本质,去探求怎么解决问题,而是喜欢追究屁股在什么地方,这很无聊。这样的人其实不过是把死人当作谈资,当作借机说事,当作表现自己居高零下批判别人的工具罢了,这样的话就不仅无聊而且是无耻了。
出现这样的问题,企业的原因企业可以解决,但是社会和个人的原因,企业是无力也不可能解决的了的,这需要政府以及整个社会来努力解决,当然劳动者自己也要努力。有些朋友总是寄希望于一个企业可以解决全部的事情,这很不实际。应该仔细考虑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他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以及由法律赋予的权利解决这些问题么?
在我们大陆发生这样的事,真是极大的讽刺。这与旧社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南方周末的实习记者潜伏富士康28天手记,是这样居高临下描述着工人们的,带着那么一丝怜悯——
这个容纳四十多万人的巨型工厂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血汗工厂”。它提供食宿,规模达到一个中等城镇,流水作业,井井有条。与同类相较之下,这里的设备齐全而优越,待遇标准而规范。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蜂拥而至,只为找一个自己的位置,找一个也许他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
这实非一个工厂的内幕,这是一代工人的命运
另一个记者是这样破解自杀魔咒的——
从个体上讲,“魔咒”与心理疾病相关
“富士康员工的自杀率也很难与富士康的工作压力、‘血汗工厂’联系起来。”北师大心理学教授张西超说,“当然,我们也认为,富士康应加强对员工的心理危机干预,防止类似悲剧发生。”参与调研的心理学家均认为,这些自杀事件基本与富士康员工个人的心理疾病,特别是抑郁症有关。
从群体上,存在着新一代打工者普遍性的焦虑
从2005年到2008年间,潘毅多次和同事在深圳和东莞,研究新生代打工者,她得出的结论是,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家乡回不去了。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不会从事农业生产、不适应农村生活;二则,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即使想回去,家里也没有土地。
总之,富士康不仅没有责任,反而做的还很好
现在,富士康还开通了78585(谐音“请帮我帮我”)热线电话,给员工提供心理咨询。与此同时,一个旨在疏解员工心理压力的“心灵港湾工作室”也开设了,员工在这里不仅可以接受心理辅导、通过专业仪器放松身心,还可以在确保隐私的前提下,在宣泄室击打橡皮假人。
4月下旬,针对员工之间缺少沟通的现象,为了方便室友之间交流,富士康甚至下通知鼓励朋友、老乡住在一个寝室。“我们在开展心理辅导讲座时,即兴搞过有奖问答,谁能说全自己室友的名字,便奖励1000元。但绝大部分人答不上来。”工会副主席陈宏方说。
刘坤告诉记者,郭台铭将在本周内专程赶赴深圳,为“员工关爱中心”挂牌。成立的日子还不到20天,悲剧再次发生了。
而政府则有许多不足,借用富士康行政总经理李金明的话说——
制造业:60万农民工靠加班滋润
制造业是XX的骄傲,每到官员出访或迎接客人的时候,总要提一大段关于制造业的赞美之辞。XX制造业广泛分布在10个镇街之中,既有闻名全国的大企业,也有作坊式的小厂,其用工规范程度各不相同。
今年春节过后出现的民工荒让我在各个镇街较全面的了解了一次制造业工人的情况,结果发现因供求关系变化工人的收入确有提高,但这种提高不是因为他们的劳动能够卖出更多的钱,而是他们可以更容易地卖出更多的劳动了。
XX的制造业企业,今年很多都接到更多的订单,于是大多数工厂都需要加班加点生产。有部分行业和企业实现了技术升级,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但普工仍然是缺口最大的一部分,大多工厂在春节前即通告拉来一个工人给数百元奖励,这个福利有些厂直到现在还在持续,可见其需求之大。
现在镇街小厂的劳动纠纷数量很多,纠纷的范围可能涉及到劳动合同法的每一个条款。而大多名牌企业和规模较大的公司,这类问题相对较少,当然也有例外。
现在XX制造业吸纳大量劳动力,工会的统计是有农民工60多万。政府劳动部门也频繁举办招聘会,几乎每月都外出帮企业招工,其中制造业招工需求占60%以上,一线生产工、技术工等需求最大。不过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大幅度提高底薪等待遇,只是在付加班费上痛快多了,因为生产耽误不起。这种良好局面或者可以持续到下一次出口低潮。
平均月薪1800到2000。
所以我当时还写了一个小东西:
祝明日无劳动
百度百科说: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6816名工人为争取实行8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我没有研究过当时美国的劳动制度,因此很奇怪:为什么争取到每天工作8小时是一种胜利?要知道在XX,你如果是一名产业工人,如果真的每天只工作8小时,那只能维持最简单的温饱。
在一家制造业公司的招聘办公室里,我问招工的人:你们厂普工的底薪有多少?对方回答:700元。她也觉得有点少,连忙补充说:但是我们这里生产任务很重,有很多班加,工人的平均月薪都在1800以上的。
加班所得远超出8小时内劳动的收入,这种薪酬评定的标准真是对19世纪美国工人行动的绝妙讽刺。这种情况当然不是“一个指头”,而且该公司的薪酬还算得上是不错的。
无论学者们研究出多少种劳动光荣的理论,至少现在,劳动仍然是严重的负担。太多的人几乎将所有必要休息外的时间都投入劳动,以换取微薄的收入。
【 不断的劳动,不断的付出,生活的压力又使得工人们对劳动甚至怀着一种期望和感恩,对有可能失去劳动机会又无比恐惧,职业病,日渐衰弱的身体,越来越少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享受,日益狭窄的生活圈子……】
在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只能奉上一句祝福:
明日无劳动。
现在有最低工资标准了,不过老板对付工人有的是办法。
这个加班是否自由,是否可以自己调节,还是一次不加班以后都没有加班可安排?
如果没有这个自由,就是强迫,你那三种理由也只是读书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