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头开始写毛爷爷的故事(重新整理发帖) -- 饮冰
小棒则受,大棒则走
倒有点象罗慕路斯杀死他的兄弟建立罗马城一样
那种风格我很受用。其实我读过的不多,就是读起来时感觉很疏离,作者不会给你一种上帝视角的感受。中国人写的传记,一看就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看的时候总有种警惕,怕作者给塞什么私货似的。
关于西人写的毛泽东传,我没有读过,倒是看过李医生那本。说真的,当时蛊惑性很强。我不知道那本是不是英语翻译过来的。
其实毛爷爷小时候的故事应该很有拓展性,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个盲区,至少我本人对此是所知了了。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说文七妹是文天祥的后人,也不知道是否真实。
就说这些吧,我只是看到罗秀姑娘小时候跟毛爷爷青梅竹马调情那里,觉得有点不适应,就罗唆了那么一通。承蒙不弃,不好意思。
另外,我不是兄……
文家是湘乡的大户人家,嫁到文家的媳妇都很强。这个我帖子内粗略有提及。至于是不是文天祥的后人,有这个可能。
罗秀姑娘小时候跟毛爷爷那里,呵呵,他们可不是青梅竹马,一秀刚嫁过来,其实我是想表现他们的兄妹(其实是姐弟)之情,还有些许朦胧的男女情意,这是因为毛对父亲强行安排这段婚姻的不满,但我想,他对罗秀并非如之前正统所说的那样“一点情愫也没有”,完全冷淡。“罗秀添香”正是想表现她成了少年毛爷爷一个很好的玩伴,读书、劳动的伙伴。
他们的故事,后面还会有所表现。
我觉得河边一段,并不怎么出格吧?我当时是并无想到“调情”这一词眼的,呵呵。
李医生那本,就像宫廷野史。一个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在实际斗争中形成的领袖,如果真如他所说,无公心而只顾私利,无奉献而只知享受,无智慧而只知权谋,我认为这缺乏常识基础。在现实中奋斗过的人都会明白这点。
很高兴和你讨论。怪我粗心,竟没看出是才女,呵呵。
0029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54849[URL=][/URL]
2.韶山已经混不下去了
我们要了解一点,毛小三也姓毛,难道他跟族长有什么仇恨?不是。只是因为族长作为利益集团的代表维护行为与毛小三的新思想、新观念间的冲突,需要一个出口,族长撞在枪口上,而毛小三做得很聪明。
翻开历史,很多农民起义领袖都有青少年时期在自己的故乡“造过反”的经历,毛小三也不例外。因为骨子的独立善良的天性。他几乎是本能地、下意识地向他的家族、他周边的环境发起了文化上的挑战。
他通过“说理”的方式,在他的家乡第一次触动封建制度在地方的统治基础。一年后,反抗封建社会的枪声在武昌响起,封建体制倒了,但封建社会在地方统治基础——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法观念依然在广大的农村根深蒂固,也就是说,如果要推翻封建社会,不推翻这个“基础”,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推翻。 不破除长期扎根于中国人心中的等级森严、尊卑有别的礼法,古老中国的近代化和现代化无从谈起。
没有底层的大翻转,没有草根阶层的整体崛起,每个人都没有真正的幸福可言。
文化上的挑战亦需要从挑战具体的人开始。也就是说搞跨一个牛人必然会诞生另一个牛人,破除一种旧观念必然要带来一种新观念,这种新观念,由于它新,一开始是不被多数人接受的,是被人冷眼旁观的;可以说在后来找到理论之前,他已经开始了实践。冰冷的枪杆子还在遥远的天边,有一天他走投无路时和少量同志被迫拿起它们,从韶山开始的文化革新被丢弃在井冈山的微风里。
在跟族长的较量中,他更懂了父亲。他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正如他这个做儿子的一样,父亲也是无奈的,父亲的背后,有一个更为强大的东西,这是父子之间越来越格格不入的原因。
他一开始觉得,这个“东西”,就是规矩,家里有家里的规矩,外面有外面的规矩。
后来,他渐渐懂了,这些自己能够切身感受到的规矩外面,还有大规矩,大规矩外面还有更大的规矩,那时候的他,还找不出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可怕的东西,今天我们能够找到了,就是:制度。或者用更常见的词来说,就是体制。
破除旧体制也许要从破除观念开始。因为在某些程度上,观念决定了制度。
大清政府丢掉的法宝: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毛小三同学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表现了极为明显的近代化、现代化心理,以及开放型、立体型的思维方式(尽管他对外面的世界基本一无所知,连老佛爷、光绪帝已经死了2年了这样的大事都是走出韶山后才知道的)。一种高度近现代化的心理,这是他后来能够快速地融入城市,甚至领导一个走向近现代化的革 命的原因之一。
他在封闭的韶山冲里呆了16年,但没有呆“傻”。对于他来说,缺乏的只是信息,不能上百度。而在被“关”在韶山冲16年的时间里,他也拒绝了这个时代的浮躁与惑;拒绝了这个时代的吵吵闹闹、繁乱纷杂,他安静读书,受人启发,寻找一个成长的基本方法。
大闹祠堂、刁难族长的消息传来,顺生把他狠狠地骂了一顿,顺便就不让他再上学了。这次可是最后通牒,对于在韶山冲里上学,他再没有机会。同时对于他自己来说,韶山也不再是他留恋的地方,他连族长都反了,所有的老师都拜过了,还有什么好留恋的?可是,又能去哪里?绵延的大山,是人们思维的边界。他又一次陷入了郁闷,他大病了一场,发着高烧,整日卧床不起。春去夏来,他在韶山冲里的学习、工作、生活、婚姻也将接近尾声了。此时,我们有必要关注一下韶山冲以外的整个中国——他一直向往的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0030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56824[URL=][/URL]
第六章 天下大势
1.“80后”
我们先来做道简单的有奖问答题:
19世纪到20世纪,西方列强称哪个国家的人为“黄祸”和“一盘散沙”?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中国人。(奖品请找非常6+1)
所谓“黄祸”,不是说我们很色,直译就是“黄种人是祸害”。现在全世界都有唐人街,当时中国同胞在世界各地当华工,他们通过辛勤劳作来谋生,又特别能吃苦,外国人干不了的活都能干,自然抢了人家的饭碗;加之中国人生命力强,繁殖快(没贬义),一块地上只要出现了一个中国人,很快就有一群;而比生命力还强的是中华文化,一是铜墙铁壁般的独立性;一是汪洋大海般的包容性,总是使得中国人到哪里都能泰然处之,不知不觉推广了他们的生存规则,西方人认为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于是惊呼:“黄祸来了!”
所谓“一盘散沙”,也不是后来的不团结,而是指“处处都有他们中国人”,像沙子一样散落世界各地,一刮风就是沙尘暴。
可见西方人对中国人最开始是怀有不安和恐惧的。当时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在欧洲大受欢迎。英国王室搞化妆舞会,如果哪个公主穿了一件来自中国的丝绸,她就是《杜拉拉》里的老徐,脸上再抹一公斤的粉,也是众人的焦点,别的王公大臣只有对着那件丝绸华服擦口水的份。中欧之间贸易,中国总是顺差,因为它只卖东西,不买东西,英镑兑换成银子后成箱成箱地流向中国。
欧洲人急疯了,这简直就是吸血啊。开会、讨论、祷告、诅咒、收集情报,什么办法都用过了。后来他们发现这个古老国家里有一群特富阶层,不差钱,只差腐,于是喜笑颜开,高举自由贸易旗号的老绅士们,也顾不得那温情脉脉的面纱了,召集一帮无业流氓恶棍,到印度次大陆的殖民地上种好鸦片,然后卖到中国。就这样,顺差变成大逆差了,白花花的银子又成箱成箱的飘过英吉利海峡,流到白金汉宫的储藏室里。
大家可能会问,清政府为什么不多投入点警力把吸食鸦片给禁了呢?因为子民吸鸦片,除了能为医院和殡葬业做点贡献外,一般是不创造GDP的,完全赔本的买卖。不是不想禁,而是禁不了。这个政府混到这个地步,从上到下,早就是有钱人把持的,它只管有钱人过得好不好,每天对着有钱人问话三遍:“你快乐吗?我很快乐!”。养个鸟,吸个毒,有钱人也就这点爱好。把他们这点爱好跟禁了,大清政府还能叫代表有钱人的政府?
5000年的贵族,落难到如此地步,真是欲唤君醒君已醉,不唤君醒心又碎。胡酒凛冽北风催,只是山河已成灰啊。
抽鸦片抽出了享受,还抽出了个什么结果来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0031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56833[URL=][/URL]
打仗比贩 毒更来钱
世界上的很多问题,本质都是经济问题。一国政府不能为本国人民谋利益,它就是没有应对和解决本质问题,最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要垮的。这样的道理当然不用我们来多讲,当时大清政府里还是有人认识到这点的,比如最著名的有林则徐,于是就有一八三九六月三,林则徐虎门销烟在海滩。对于清政府内部来说,这次销烟本来就是强行上马,但西方人不惜一战。
一切就从1840年那场战争改变了。一打仗,西方人发现,天朝也不过是空架子嘛,表面繁荣。打完仗,清政府大败,赔银子。原来打仗比卖鸦片更好发财啊,那以后没事就找点事,没仗就找点仗打吧。
这是个杯具,有个人说得更详细,他说:“中国人维护仁义道德的原则,西方人却以发财的原则相对抗。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激于道义的原则,而最现代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甚至诗人的幻想也永远不敢创造出这种离奇的悲剧题材。”
说这段话的人姓马,名克思。从这个名字来看就是一个很牛的人物。
我们可能比较想不通的是,明明是别人来侵略我们,军费却都是要我们出的。历次打仗的敌军军费,都是计算在战后赔款里面的。这就是别人砍你一刀,如果他这把刀是在超市买的,你还要上超市给他付砍刀钱。
下面是几次大仗和重要赔款: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对阵英国,输,赔2700多万银元(其中包括英军军费1200万银元);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对阵英法,输,赔关平银1600万两(其中包括英军军费600万两,法军军费银700万两);
1874年,日本侵台所谓“琉球事件”,输,赔库平银50万两;
1876年,中英所谓“马嘉理事件”,输,赔关平银20万两;
1881年,中俄所谓“伊犁事件”,输,赔900万银卢布;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赔款库平银23150万两(其中包括日军军费2亿两、威海卫驻军费150万两;“赎辽费”3000万两);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输,赔各国关平银4.5亿两,另外17个省的中国地方官绅分别与各国领事馆、教会协商了地方赔款1688万6708两。
1906年,中英所谓“拉萨事件”,输,赔250万银卢比。
以上共计八大笔,总计赔款:7亿4208万6708 两(不含利息)。卢布、卢比没算。
总结一下:
第一,最开始来打的是老牌强国英国,后来发展到日本,再后来发展到八国联军,组团来打。当然,组团的时候,他们打的旗号是“维护《国际法》”,义和团伤害了他们在华的侨民,他们要保护,可是,谁又来维护中国人的利益?组团入侵北京后那赔款4.5亿两白银怎么计算呢?因为当时中国有4.5亿人口,每人赔1两,就是4.5亿两。也就是说,大清国刚刚有第一口气和剩最后一口气的人,1900年都赔过一两银子,我们现在所有人的祖先,都赔了钱。
第二,当时大部分赔款清政府是付不起的,列强们还算“人道”,搞了个分期付款。比如联军那4.5亿两,付了个首付,其余分39年付清。但这39年是要支付利息的。总共得多少利息?共计5.3亿两,比本金还多将近1个亿。怪不得现在的银行都愿意你分期付款啊。
那么,列强们会不会担心你不还或还不起呢?他们不担心,或者一点都没必要担心。请注意前面表格里的“关平银”和“库平银”,这都是大清国的虚拟货币,相当债券,是以税收来做保障的。西方国家就以此控制了大清国的海关税、常关税、盐税等各大税种来做赔款担保,也就相当于你把房本押在银行里来分期还房贷,房子都在银行手中,他还担心你还不起贷款啊。当时中国海关的总关长就是英国人,海关税收收上来,通过上海香港银行(今汇丰银行)向国外转账、付息,先还赔款。
截留中国的财源,就控制中国的财政,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就左右了中国的政局。所以一直到1949年前,我们发现,中国政局的每一次动荡都要与西方列强有联系。
综上所述,如果加上利息,近代中国向西方赔款总共约13亿多两白银。这个数字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1倍。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按最保守的估计,当时一两白银能买300多公斤大米,一两银子折合人民币应该在700元以上!13亿两白银,差不多能折合1万亿人民币!去年投资大计划的1/4。
这里只算了赔款。另外一方面,清政府打仗也要军费开支的啊。打了一仗又一仗,开支从哪来?坐皇宫慈禧太后不可能下蛋,自然也下不出银子。当时政府有一个办法是:借。还有另一个办法是:再借。
跟英国打,就跟俄国借,跟俄国打,就跟日本借,跟日本打,就跟英国借。反正你们不可能都来灭我,总有借钱的地方。
在借款的时候,列强们又可趁机捞一笔了。比如中日甲午战争后,英、法、德、俄等国趁机要挟,以种种苛刻条件又给大清朝放了一笔贷款。清政府先后两次向汇丰银行借债,共计库平银2865万3961.78两,这两笔款子直到1914年才还清,那时候连大清朝都已经作古了。
欠的这些钱,谁还的?老百姓。加税就是,实在不行了还可以明抢。当时数到你头发晕的税种里面,最搞笑的是有一个“救国捐”,明明是屈辱赔款,到这里就是“救国”了,真佩服大清官员的脸皮。
可见当时的老百姓有多么恨这个清政府了。后来连蔡元培这个光绪皇帝钦点的翰林,一走上社会就为革 命 党人埋头制造炸弹,这个就好理解了吧。
但对于西方列强来说,他们是不管这些的。他们只知道打仗比做贸易更划得来。贸易还有顺差逆差,打仗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是个发财链:打完仗,赔款;赔款,搞分期付款,吃利息;对方还不起,给他贷款,趁机讹一笔。真是生财有道啊。但除了银子,还有一样东西是西方人最想搬但搬不走的,那就是:土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0032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56837[URL=][/URL]
地割了
跟随那些条约中赔款一起的,就是割地。老佛爷60大寿的时候,章太炎还写了一副对联,最后一句是“每逢万寿祝疆无”,意思是等你真的活到一万岁,中国也“疆无”了。
以老佛爷为首的政府已经在民间混得一点形象都没了。老百姓信的是激进的革 命 党人,反清志士,这些人被大清政府以及它们的狗腿子称为“匪”或者“贼”。
官员:认贼作父就已经够无耻了,你们认贼为爷,无耻之尤。
众人:认父为贼就已经够无知了,你还认爷为贼,无知之甚。
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真的“疆无”,全部沦为殖民地呢?不是人家不想,根本原因只是列强们谁也一口吞不下。中国这块肉是在太肥了,吃一块可以饱三年,一口吞就会噎死。
大家注意到没有?前面表格中给日本赔款有个“赎辽费”3000万两。这是怎么来的呢?本来辽东半岛是要割给日本的,可人家沙俄也眼馋这块地方好久了,现在你小日本要独吞。没门!沙俄就勾搭法国、德国一起向日施压,喊上日本一开会,协商的结果就是清政府给日本白银3000万两“赎回”辽东(自己的领土要自己“赎回”)。然后人家沙俄上门来邀功:“得给哥准备点谢礼吧?”趁机强租旅顺、大连,还获得在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中东铁路直到1952年才由中国政府无偿收回)。日本到手的肥肉生生被吐出去,就跟俄国也结下梁子,后来两国还打了一仗,很不幸,是在东北的土地打的。
列强们一口吞不下中国,当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文化。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一直是很强悍的,强悍在于他强大的同化改造力和强大的拒绝被他方同化的能力。比如佛教起源于印度,信仰者都是一层特权阶层的人,传到中国后立马被消灭宗教最重要的“彼岸性”,世俗化,现实化,任何人都可以来信一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成了“佛”之后又可以拿起屠刀,再放下,还是佛,牛吧。
再比如世界上最牛的宗教之一犹太教在全世界都是独立的,犹太人走到哪里也都保持了他们民族的独立性。唯一的例外就是来到中国后,由于他们也不吃猪肉,中国人误以为是回族的一支,称他们为“蓝帽回回”。最后,在中国的犹太人真的被同化,和其他回族混淆,变成回族一支。
中华文化这种彪悍的地方正是西方人从骨子不信任中国人的原因之一,因为黑老大需要的是听话的小弟,而不是有个性的小弟。
回到土地上。直到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土地问题一直是个严重的问题,不要认为世界很宽广,世界还是很挤的,用不了好些年,就将与北京的公交车有得一拼。历史上的历次战争,基本都是各民族之间在争夺土地。犹太人为什么要满世界跑,全世界流浪?正是因为失去了土地。巴以冲突年年冲,年年突,闹来闹去就是土地问题。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本来是一个娘生的,但以色列在历史进程中丢掉了本民族的土地,其国民只好一直在世界上流浪。20世纪初,犹太人甚至设想过在中国的东北建国,并为此进行投票。当然,他们最终没有选东北,也幸好没选。
相比这个苦难的流浪民族,做一个中国人还是有些自豪感的。我们有幅员辽阔的领土,从世界上最高的山到最大的海之间,都是我们地盘,牛的是这块地一直在中华民族自己的手里,一直没有被外来者侵吞过去,这一点不能不感谢祖宗。
人可以越来越多,土地不会越来越多,照现在的情形,只会越来越差。土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果你上了火星,要的也是火星上的土地。土地是时间之王,财富之母,是唯一与日月同在的东西。大清政府却没有看好自己的家门,今天割了这个岛,明天租了那块地,稍微有点认识的中国人,他怎么能不反清,不反帝反封建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0033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59553[URL=][/URL]
人杀了
1840后,钱被抢了,地被占了,那么他们是怎样对待中国人的呢?这里仅举几例:
人类第一次毒气战就是针对中国人。八国联军进攻天津时使用。
在北京,日本兵在街上看见中国就打,故意不打心脏,看着人痛苦倒地死去,1937年他们在南京又重演了一次。
7月,7000多中国居民被赶入黑龙江活活淹死。
8月28日,八国联军在天安门城楼大阅兵,各国军队在天安门广场金水桥前集结列队通过天安门,穿过皇宫,各国国歌和乐曲响起,鬼子们喜笑颜开。这里面有个国家要注意一下,他就是意大利,前一年他曾想强租浙江三门湾,被拒绝,国王怒了,靠,不知道我厉害?于是他就派了53个兵参加八国联军行动,军事行动后,他们得到在京津沪的意大利租界和使馆区驻军的权利,这项权利一直保持到民国时代。
日本军抢走大清财政部(今公安部院内)库存白银300万两,一把火烧了房子。八国联军在北京各政府机关共抢走白银6000万两。
满清大学士倭仁的妻子被侵略军百般侮辱而死,当时她已经90岁了。
……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一点,列强们好像也不是只“跟中国人有仇”,他们是跟所有落后等打的人有仇。在入侵北京400年前,欧洲人刚踏上美洲大陆,开始占地盘,3000万原住民印第安人拿起弓箭、木棍,奋起反恐,后来欧洲人不打了,说要和平,大家和睦相处不是很好吗?为了表示诚意,他们送了大批的毛毯给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相当开心,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约100年后,印第安人中瘟疫横行,他们的同胞就剩下不到100万人。
这是一条连36计都没有的最阴毒的“绝户计”。
那些毛毯为天花患者使用过,带有天花病毒。
不能怪别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铁的定律。狼吃羊的理由,不是因为你违反了法或长得不帅,就是因为你是羊。人家只考虑葱爆还是涮酱。
1949年新的中国政府成立时,宣布以前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通通无效,所有的租界通通收回,所有的外国驻军通通驱赶,当时绝大部分西方国家不愿意承认新中国政府,这也是一个原因。新老大美国还纠合了一个新“八国联军”从朝鲜推进,在过去100年多少次这样的历史当口,政府都是经不住考验的,但新的政府站住了,不承认这个政府的西方国家尔后又跑来承认了,这就是牛。
1949年,新的政府甚至也还面临变成苏联附庸的危险,因为当时的美苏都希望国共两党“划江而治”,搞一南一北两个中国好分头控制,解放军怒吼“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铁言,不仅打跑“国美”,也抗拒苏联;然后1950年入朝抗美, 60年代通过“中苏论战”(当时差点打起来),彻底解决共产党与苏联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1973年(毛周等老一辈的最后3年)筹划与美国建交和与台湾和谈,这一系列组合拳,在当时美苏两霸的夹缝里,先是打退美,然后顶跑苏,坚强得像红牛,强硬地挤出一极,正式开始在世界上打出“中国牌”。
多极世界,不是喊出来的,确实是打出来的。而改革开放正是老一辈的政治遗产。
假如在主权尚未独立,重工业基础没有铺垫,原子弹等先进武器没有掌握的情况,你去开放,我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是多了一块租界而已,强国出动军队来“保护侨民”的花样,一百年里玩得不用看说明书了。
到今天,别的国家可以指责中国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中国的主权独立已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轻易冒犯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0034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59555[URL=][/URL]
队伍散了
然而站在当时的历史节点上,这一切却是多少人的梦想,多少人的血泪。
外有入侵,内有腐败。一个孱弱无能的政府的影子,渐渐地覆盖到当年所有国人身上。对政府无能的逃避心理,发展到分不清到底是政府的无能还是自己的无能,反正只要是跟“中华”扯上关系的,无论人或物,都无能,人们在艰难世界里苟活度日,先是没有了自我,能活下去就好,哪怕“像狗一样”——不是现在的宠物狗,是争食于野的流浪狗;“一盘散沙”,终于变成了杯具意义,那就是人人自危,向心无力,苟活于世。
直到日本后来大规模入侵中国,这种情况还没有多大改观。湖南岳阳的战争见证人回忆说:那时候,一个日本伤兵进城,就可以吓跪一村中国人。押运几千中国人,只要几个日本兵,往那里一站就行。(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
不要去批评他们,换作你我,也是一样的。活着,是人的基本命题。
这是对一个民族最大的创伤,这最大的创伤恰恰来自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文化,它就是文化的落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但是就是不被规矩左右
愚蠢的人愚蠢的官僚愚蠢的老人们才一事当前不论其他只知道规矩 惯例
毛泽东的文章水平更多的应该是自己的自学
我不相信他那些私塾老师能对他的古文根底起到太多的作用 因为他们自身也不过是一些低级的典籍蠹鱼罢了
0035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59557[URL=][/URL]
脑残了
早在清朝入关时,其实已经认识必须怀着谦卑的心理去学习“华夏文化”,但结果却是,他们实在没有把它学习好,运用好,发展好,没有掌握精髓,满人为了维护他们那一族的特权统治,始终怀着的是一种卑且戒的心理,为了维持他们所谓种族的纯洁,有表面上的谦卑,骨子里的抵制,最后不得已学出一个强控,文字狱大兴,官民对立——假使你们又发展了,我们永远也跟不上啊。所谓的康乾盛世,不过是知识分子大唱赞歌,老百姓默不作声,抽心一烂的光辉起点,跟唐朝时李世民放全国监狱里的几百号犯人回家过年,年后犯人都自动的返回的气象相去甚远(资治通鉴)。后来“清末新政”,改革与开放,清兵装备那“十八不般”的先进西洋武器,采用西式操练,看上去“学习了先进,融入了世界”,可到了打仗时,清军11.3万人对八国联军2万人,而且又在本土作战,后方稳固,补给充足,勉强打了56天全线溃败,一个首都就让人家轻易给攻了。
在广州鸦片战争中,就连像杨芳这样的汉军名将,命令士兵的刀枪上绑上女人用过的护舒宝,他相信这个东西可以破英军的妖法。中英乍浦之战中,清军们脸上带着白纸糊的面具,跳着大神,冲向英军,结果被打得哭爹喊娘。
自己没有根基,在文化、价值上没有核心理念,朝廷强控,民智不开,学些皮毛,跟留了N多手的师傅较量,焉得不败?
就是在那样一个乱世,在外患无穷、内部无能的情况下,在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整个官员阶层在时势中落伍的情况下,毛小三等草根青年与周围的环境处处矛盾不断,这是代表新一代的人和观念与旧一辈的人和观念之间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再怎么发财,也不会换来韶山冲里父子的其乐融融,不会阻止后来千千万万“家庭出身良好”的青年走向革命,不会消减他们与社会在思想上的对立。
因为在这样乱世,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乱世,不仅指战乱,也指文化上的迷乱,价值上的迷乱。因为文化最终是要投射到每一个人身上。
文化是本位的。制度要有文化的适应才不会走向畸形。正如一个人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一个国家,大众之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大众之心,就是文化。
没有清晰的文化,便难有坚定的制度,便难有安乐的人心——因为,这种文化中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无论对于过去,还是对于现在,这句话一定会在某个时候显现它的道理,一定会让我们收获成果或者付出代价。请牢记。
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看我们呢?我们吃着转基因的食品,不转的也带毒,放纵青山绿水变成白山黑水,我们就可以称作和谐盛世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