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吃饭问题主要归功于前30年 -- hwd99

共:💬343 🌺749 🌵3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吃饭问题主要归功于前30年

从粮食历史数据来看,吃饭问题主要归功于前30年

我国粮食产量,前后30年对比

――――――――――――――――――――――――――――――――

粮食总产 人口 人均 总产增加率 人均增加率 总产年均增长率

(亿吨) (亿人) (公斤) (倍) (倍)

1949 1.13 5.4 209

1979 3.35 9.75 344 1.965 0.646 3.7%

2009 5.31 13.35 398 0.585 0.16 1.7%

――――――――――――――――――――――――――――――――

以上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

可以看到,前30年粮食总量增加了近2倍,后30年仅增加了不到60%。前30年粮食增加倍数是后30年3倍多,人均增加倍数是后30年4倍以上。 从粮食总产年均增长率来看,前30年年均增长3.7%,后三十年,年均增长仅1.7%,不到前30年一半。

也有人说,这些数据本身就有问题。可是资改派们就是依据此数据来说事的,说前30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后30年解决了吃饭问题。我依据他们的数据说明,他们的结论是错误的,结论正好和他们所说相反。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主要归功于前30年。

在资改派们的宣传努力下,一般人普遍认为,中国在30年前还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吃饭问题主要依靠改革开放。人们当时还没有吃饱饭。从科学角度来看,无疑是正确的,因为从人均摄入的热量来看,人们还没有达到吃饱的标准(约2900大卡/日),参见下表。邋遢道人关于这个问题有过精辟的论述(见《对“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中国吃饱问题”的探讨》)

解放后历年粮食油料产量及折合人均日可摄入热量     

年份 人口(万) 粮食(万吨) 油料(万吨) 人日均热量(大卡)  

1949 54167   11318   256   1906  

1952 57482   16390   419   2287  

1970 82992   23995   377   2253  

1975 90859   28452   452   2475  

1980 98705   32056   769   2648  

1981 100072  32502   1021   2719  

1982 101541  35450   1182   2880  

1985 104532  37911   1578   2900  

1990 114333   44620   1613   3327  

2003 129227   43070   2811   3081 

 

虽然小岗村是在1978年12月开始实行包产到户,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是在1982年,1981年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是人民公社制度。如果以1985年摄入2900大卡热量为“感觉吃饱”的标准,那么在人民公社时期的1981年,已经接近这个标准。之所以花了30年,才达到接近吃饱的水平,主要原因之一是解放初期本身粮食产量低,另外一个原因是人口大量增长,前30年,人口增长80%,后30年,人口增长38%。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是战争经济,储备大量粮食,防止战争。

邓小平在1982年说:“建国以来,我们做了一些事情,基本上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粮食达到了自给。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旧中国长期没有解决这个问 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05页。)马克塞尔顿曾指出:“1977年国人均占有耕地比印度少14%,而人均粮食生产却比印度高30%到40%, 而且是把粮食以公平得多的方式分配到了比印度多出50%的人口手中。”英国学者 在中论述中国改革开放时说,中国的改革,有“人民公社创造的良好的农业绩效可以利用。”(《马克思的复仇》)

现在食物丰富,一方面,经过30年,我们的人均粮食增长率仅是前30年四分之一,但是,毕竟又增加了16%,在接近吃饱饭的时候,再增加一点,当然给人的感觉是现在吃饱了。另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进口粮食和油料,2009年进口食物占消费总量之比,按照重量计算占10%,按热量计算,占20%以上,因为主要进口食用油,大豆等高热量食品,如2009年进口大豆4225万吨,食用油818万吨。而在前30年最多进口2%。还是以高价大米出口换更多低价小麦和玉米等粮食。

解决粮食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进行大量基础建设。毛泽东时代,制定农业八字宪法,包括了农业生产的八个主要方面,

土:改良土壤,例如,大寨用大量秸秆增加土壤有机质。格田整方,平整土地,方便机械化耕作,笔者读书时还参加过此项劳动。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毛泽东时代,在这方面的贡献可参阅《孟凡贵(苏拉密):万流归海见桑田----从华夏5000年农耕文明的大视野仰望毛泽东》----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报告》( No.2007-02)

肥:增加肥料来源和肥料生产,改进施肥方法。一方面,发展沼气发酵,生产有机肥料,另一方面,增加化肥生产。七十年代初,几乎每个县都建化肥厂,生产氮肥和磷肥。改进施肥方法,包括测量了解各地土壤状况,试验不同作物生长与施肥方法的关系。笔者就曾经在家乡磷肥厂工作,收集过本县编辑的土壤情况,列出了详细的土壤分布图(很厚一本正规印刷的书)。

水:新修水利设施,包括水库,灌渠等,当时全国建成大小水库八万座、塘坝无数,人工河道、田间路、沟渠、防护林网形成,极大地增强了灌溉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保证了农业的稳产高产。对比今年云南,前一个月,媒体还在报道是百年未遇的旱灾,后一个月又报道发大水,政府官员的解释是,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实际是,很多老的水利设施都年久失修, 新建的设施,主要是特大工程,如三峡水库,目的是发电,南水北调,主要接近北方城市用水(不可能用在农业,每吨水的成本都超过一元),与粮食生产基本没有关系。

种:发展优良品种。全国每个省都建有农科院,每个县都有育种站,发展了著名的杂交稻等优良品种。到了特别是年代,都成市场经济,袁隆平都要想法找资金支持育种研究。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现在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资改派们也知道继续下去,会非常危险,想改变这种趋势,制定粮食自给率95%目标(参见1996 年10 月24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但是,粮食自给率却不断下降,现在已经低于80%了,根本问题是相信市场,让农民们自生自灭,与此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大力补贴农民,保证农业生产。此文,换补贴出口,于是国内需要的粮食和油料生产不足,而农产品出口年年增长,很多出口农产品,如大蒜,果汁等都成了遥遥领先的世界第一。资改派们不知问题所在,病急乱投医,现在要大力引进转基因种子,谁也无法保证其安全性,等于埋下了亡族灭种的导火索。

另外还有四个方面是密、保、工、管,就不一一分析了。附我国灌溉面积、化肥用量、机耕面积发展变化情况。

时间 灌溉(万公顷) 其中机灌(万公顷) 化肥用量(万吨) 机耕(万公顷)

1952 1995.9 31.7 7.8 13.6

1957 2733.9 120.2 37.2 263.6

1965 3305.5 809.3 194.2 1557.9

1980 4488.8 2531.5 1269.4 4099.0

1985 4403.6 2462.9 1775.8 3444.2

(出自《中国统计年鉴》)

关键词(Tags): #粮食 毛泽东
家园 前三十年解决的是只是吃饱问题

吃饭问题分为吃饱和吃好,前三十年只解决了吃饱肚子的问题,少菜,少肉,分点鱼更是稀罕物,这种饱肚子层次太低,河里大于三十岁的人应当都有儿时回忆。饱肚子是基础,当然很重要,但吃的好也很重要,也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要。光讲吃饱,不讲吃好,不能说是解决了吃饭问题。

家园 没有说解决了吃饭问题

只是论证主要归功于前30年

家园 像我这种80后都还记得小时候回老家顿顿玉米粥

就着臭咸菜吃。

家园 你的数据有误:根据人民日报1959年的亩产已达万斤:-)

地主资本家为了少缴税一般都往少的报;党员干部们为了政绩一般都往多的报。这一上一下差很多呢。

家园 批评资改派以这些数据来证明他们解决吃饭问题

那不是我的数据,是国家统计局数据,是资改派们依据此数据来说事的,说前30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后30年解决了吃饭问题。

我依据他们的数据说明,他们的结论是错误的,结论正好和他们所说相反。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主要归功于前30年。

家园 吃饭问题的解决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

应该以全国范围取消粮票为分水岭。

前三十年解决了吃饭问题?!笑话啊。。。。。。。

1979年知青大回城,知青们的主要行李就是粮食。如果没有粮食或其他农产品,他们就没有任何东西带回家(这是知青的大多数)。

记得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取消粮食定量供应中的杂粮(山芋面、玉米面或高粱米)比例。但很多地方还是控制大米供应的(国际市场米价高于面价,国内相反)。

家园 谁解其中味?

外链出处

家园 后三十年还带来了新的问题,“吃中毒”

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的食物安全性比现在高很多。哪象现在,苏丹红、吊白块、瘦肉精,过量使用的化肥农药,统统跟着食物一起吃下肚去。

所以,前三十年中国人均寿命增长全世界优秀,后30年寿命增长乏善可陈,大家都被吃中毒了嘛。

家园 袁隆平过去能调用的资源多

还是现在能调用的多

他现在还在世,难道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出来替他下结论了?

家园 那是他自己说的

需要对外筹集40%经费

家园 那就要看有心人怎么来解读了

原来你做100万规模的事情,你不需要对外筹集经费

现在你做一千万规模的事情,你需要对外筹集40%

如果有人解读,你现在要对外筹集经费了,现在你的科研条件恶化。是否觉得有趣?

如果没记错,袁先生拿过总理基金吧,1000万,拿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450万。就这1450万的经费,你觉得比过去多了还少了。

家园 放卫星的年代亩产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翻开1958年的《人民日报》真叫人大开眼界:在一版显著地位不断地用特号字(有时套红)登出小麦创高产的新闻,不断地为假话推波助澜 :

6月8日,河南遂平卫星公社5 亩小麦平均亩产2015斤;

6月9日,湖北谷城乐民公社亩产2357斤;湖北襄阳,700万亩小麦亩产1500--2000斤;

6月11日,河北魏县六座楼公社,亩产2394斤;

6月12日,河南遂平卫星公社亩产3530斤;

6月15日,一版头条眉题:丰收凯歌震天响 亿万人民笑开颜 主题:河南小麦产量跃增一倍多 副题:“观潮派”、“算帐派”应及时猛省了。

6月16日,湖北谷城,4353斤;

6月18日,河南商丘双楼公社,4412斤;

6月21日,河南辉县田庄公社,4535斤;

6月23日,湖北谷城先锋公社,4689斤;

6月30日,河北安国,5103斤;

7月12日,河南西平,7320斤;

9月22日,青海省柴达木海拔2797米的一个农场亩产8585斤6两。

从报纸上可以看出,《人民日报》简直是组织浮夸竞赛,后一个参赛者的“成绩” 总是比前一个参赛者要高,后一个吹牛者比前一个吹牛者胆子更大。

进入7月,《人民日报》又开始报道早稻亩产的高产卫星,开始新一轮浮夸竞赛:

7月12日,福建闽侯城门乡公社,3275斤;

7月18日,福建闽侯连板公社,5806斤;

7月26日,江西波阳,9195斤;

7月31日,湖北应城春光公社,10597斤;

8月1日,湖北孝感长风公社,15361斤;

8月10日,安徽枞阳高峰公社,16227斤;

8月13日,湖北麻城建国公社,36956斤;

8月22日,安徽繁昌,43075斤9两;

9月5日,广东北部山区连县,60437斤

×××××××××××××××××××××××××××××××××××××××××××××

以上来自<<墓碑>>

家园 用寿命增长做论据不妥当吧。

受现在的各方面条件限制,寿命增长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增长了。

我记得当年学政治,好像说49年时候的人均寿命是35岁,到79年的时候已经过70岁了,这个寿命,如果医疗什么的条件不有突破性进展,再想大幅增长基本不可能。

家园 问题是70岁远不是这个“一定程度”

改开的前20年,不光人均寿命比我们低的发展中国家增长得比我们快,人均寿命比我们高的发达国家也增长得比我们快,想到这个我就来气。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