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修订韦小宝 -- 张王

共:💬10 🌺1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修订韦小宝

  我在前贴里,提到了且不可乱说,也不让细看的几个字。海天兄看了,评价说「好久不见,学问越来越大啦」。

  「越来越」的字眼,殊勘玩味。正如「越来越漂亮」所含的嗳昧,遇到多心的女子,会捻碎花打人。

  好在这回的受者是我,使明眼人情不禁在暗里替海天兄道了一声侥幸!

  话说回来,「越来越」,是自我纵比的升级,毕竟不失一个美好的愿望。虽然也有例外,比如周汝昌的「越来越多剑走偏锋」就被间谍兄批评,道是「一世英明,都葬送在您这老而弥坚的手上了」。

  我想,周汝昌「越来越」的态度倒并不错,错的是他搞的是「红学」。

  中国有两项专门的学问不能轻易错搞,「红学」就是其一,据说现在已被搞成死水了。另一项就是「金学」。「金学」的对象不是指天下第一奇书的「金瓶梅」,而是指华人世界家喻户晓的「金庸全集」。与「红学」相比,「金学」的艰难却又上层楼。因为前者毕竟各个版本基本面世,「如果没有新材料的出现,总有研究到头的一天」。可是「金学」呢? 提起来真令人欲语还休,一吟双泪流!原因不是别的,正是他的作者金老还活着。

  金老还活着,之所以是「金学」研究者的悲哀,其原因也不是别的,正因为他也是「越来越」派,正「绞尽脑汁」的给他的小说做「最重要的修订」。

  如果说,金老的「修订」只是文字的推敲和个别漏洞的弥补也还罢了,对于这个,只有最热忱的欢迎,并对他精益求精的态度给予最大的敬意。

  问题是,金老不是。这一点,只要看看他过去的修订史,就会多少有点了然。

  据说,他第一次修订小说,时在七十年代,那一回居然足足用了十年时间。有同样记录的,是「红学」的「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由是观之,「金学」与「红学」并驾,倒非偶然。

  好像是那次修订吧,他对小说的很多情节做了大幅度的增删。余缘也浅,没有看到他在修订前的版本,无从对比。好在如果单只是要知道小说修订幅度的大小,正如单只是要知道『广陵散』的长短一样,并不需要手执洛阳铲连掘蔡邕坟找原曲,只要从当时袁孝听到的三十三拍中就可以会探龙首而得骊珠,虽不中亦不远矣。所以我偷巧从网上查了一段有关『鹿鼎记』的修订记录作为例子。

 

  据《金庸小说新旧版本之比较》说「在修订本中的韦小宝可说是“武林低手”,但在危急时,他能出奇制胜用“救命六招”(“美人三招”和“英雄三招”)、“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脚底抹油功”(“神行百变”)。然而在旧版中,韦小宝不仅“肯”虚心学习陈近南所传授的武功以致武功大进,更是天性聪慧精明,能“轻易”学会海老公所传的“大擒拿手”、“大慈大悲千叶手”,甚至还以陈近南的秘诀导引,练成了海老公与《四十二章经》一并收藏的“图经”里的四图。金庸谓韦小宝“无意之间,已将两门截不相同的武功揉合在一起”,“成为武学中从所未有之奇”」。

  对于一部武侠小说,从“武学中从所未有之奇”到“武林低手”,这种修订,其变化不能不说是很大的。

  令「金学」研究者伤脑筋的是,金老的那次修订只是第一次。

  根据最近的消息,他又要出手了!

  

  还以『鹿鼎记』为例,这一回据说「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韦小宝,跟他学,我想办法改成让韦小宝受点教训。这个小孩不值得学的。我要把他写成最后结果不太好」,「要给韦小宝一个教训,让他因赌钱输光所有家当,七个老婆最后跑剩三个」。

  韦小宝,这个倪匡所谓「金庸笔下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就这样,每修订一次,就「越来越」倒霉一次。

  金老说,「这个小孩不值得学的」。这话是很有见地的。我就替他找到一处证据。这证据不是别的,正是不读书的韦小宝,和张王一样乱写「且也中鸟」。空口无凭,抄书为证!

  

  「韦小宝自己名字的三个字是识得的,只不过有时把“章”字看成了“韦”字,“卖”字当作是“宝”字,三个字联在一起就不大弄错了,但说到书写,“小”字勉强还可对付,余下一头一尾两字,那无论如何是写不来的。他生平难得脸红,这时竟然脸上微有朱砂之色,不是含怒。亦非酒意,却是有了三分羞惭。索额图是他知己,便道:“这等合同文字,只须签个花押便可。韦大人胡乱写个‘小’字,就算是签字了。”韦小宝大喜,心想写这个“小”字,我是拿手好戏,当下拿起笔来,左边一个圆团,右边一个圆团,然后中间一条杠子笔直的竖将下来。索额图微笑道:“行了,写得好极。”韦小宝侧头欣赏这个“小”字,突然仰头大笑。索额图奇道:“韦大帅甚么好笑?”韦小宝笑道:“你瞧这个字,一只雀儿两个蛋,可不是那话儿吗?”」

  

  抄到这里,隐然听到董小宛娇嗔,「我倒不打紧,辱没了苏小小!」呵呵,金老,修订,修订!

家园 久仰久仰,后生拜见了

呵呵,爵爷语言魅力无穷,不说别的,乖乖隆冬就至少有几个河里的大拿冒用了: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家园 岂止河里的

有一次看电视直播,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什么地方(忘了),当时核心同志的嘴型明明白白就是在说:乖乖!

呵呵,真的,他们那里人就是拿这个当感叹词的吧。

家园 被点到了,只好出来吱一声

这个......偶这个“越来越”可不是那个意思。

没想到啊,在我看的“鹿鼎记”前居然还有那末一个版本?那个应该是报上连载的“原版”了吧?

家园 这原是苏北人民的口头禅呀,发音

不能用普通话音念,隆念第一声,的念滴,冬念懂。

家园 笑倒。这样修订后的的小宝恐怕会让天下的女人都舒口气。

“越来越”的韦小宝也越来越天下的男人不在羡慕万分。

家园 跟扬州的皮五辣子是一家人啊,

炒大葱,炒大葱,

家园 “辣块妈妈”这句韦爵爷的口头禅也是苏北人民的口头禅吧?
家园 金师傅最好把签尼布楚条约那段也往真实里写下,别阿Q了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暴露了满清政府的懦弱保守,李鸿章在那个情况下可能都能做得更好。到金师傅笔下成了韦爵爷妙计安天下,俺看这段时总感觉想吃了个苍蝇似的

家园 63年我们将印度打得唏沥哗啦,然后撤军,释放战俘,

发还武器,是否也是懦弱保守不及李鸿章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