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94) -- 江南水
楚国攻占越国后,河道,码头,水上的控制权可能都由楚人世家管理。几代下来, 当地大老排一下家谱,原来自己祖宗是项梁家某个外室家里打长工的,论功行赏分到江东一片天地。老世家的人来了,岂敢怠慢。江东八千子弟流的都是楚国人的血。
“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是这样分主干的吗?“皇太子 引 博局 提 吴太子”
那博,争道中的博也是指下棋吗?那下棋的时候争道是什么呢?
古文极差,查了google和baidu,zdic依然不知道意思,请各达人们赐教。
这里的“博”,应该是围棋。围棋的规则,在今天都没有统一起来,中日韩三家各玩儿各的,谁家举办的棋赛,就按照谁家的规矩来。好像,应氏杯还有一个应氏规则。
在胜负的那一刹那,不同的规则,胜负完全颠倒。
吴太子跟皇太子下棋前,可能没有统一好规则,等到点目的时候,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则来。
胜负心一起,嘴上难免会不干不净,于是皇太子就拿起棋盘砸向吴太子,结果……
网上查到的如下
史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争道,上大怒,出为谭洲。
吏部尚书唐俭和太宗下棋,争论起来,太宗大怒,把唐俭发配到了潭州。
注释 ①争道:下围棋时抢占有利的位置。
围棋双方先后落子,有时局面上会形成对于双方都很重要的位置
双方谁先占到这个位置(有时称为天王山),就会对局面造成重大影响
朋友之间下无所谓,争先手,谁先腾出手来占就占了,也没什么
地位不同的人之间下棋就有讲究了,一般地位低,棋艺高的那位会故意留下这样的位置给对手
以前有个传说,一个太监陪慈禧下象棋,一时忘形,“奴才杀了老佛爷这只马” 结果被直接拖出去杖毙 下的棋虽不同,道理是一样的
您的前秦列国志系列剧非常好看~~~~~~~~~~~
强烈支持
非常清楚明确。
而且深刻的教育了我,从古到今,再开明再牛掰的领导,也不能随便得罪。
牵扯到围棋,还有唐太宗,怕是得河里的大唐美女森林鹿来解释了。
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有没有空来坐坐。
要说小老百姓的不知道也就算了,项羽几乎君临天下,就算真没爹,也得楞弄出来一个放在宗庙里啊,怎么就不知所踪呢?难道真是寻秦记,或者项梁就是欧阳峰?
书店里只有2集,我想买整套,不知江南兄共出几集,什么时候出全?
目前就出了两集,截止到战国结束。
最终能出几集,什么时候能出全,说实话,我也没底儿。
走一步看一步吧
后来芈姓就不再被使用了么?楚武王就叫熊通,当时应该是以氏称的,那又是何时改氏为姓的呢?
辨析:
《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政更号为秦始皇帝,以其三十七年,东游之会稽,……。以正月甲戌到大越,留舍都亭。
考诸朔闰表,始皇帝三十七年的甲戌日当在十月、十二月、二月、四月、六月、八月,正月并无甲戌日。
《史记·秦始皇本纪》: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於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当知,在十月甲戌(二十五),秦始皇尚未抵达会稽郡。
下一个甲戌日是十二月二十六,离秦始皇从咸阳出发已有八十多天,此时到达会稽郡似乎更合乎情理。
前文所言,秦始皇在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正月到达会稽郡,是不妥的。
多说一句,受技术条件的限制,秦历相当模糊,“然历度闰馀,未能睹其真也。”(《史记·历书第四》)。十二月二十六离正月也不远,按照当时的历法,说不定这个甲戌日就是正月甲戌呢。
对古人,还是不要苛责的好。我们今天修正古人的谬误,后人也会修正我们今天的谬误,后人的后人还会修正后人的谬误……
彼此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儿,就够了,不是吗?
——————————————————————————————
事情发生在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的冬天,在这个冬天里,会稽郡迎来了建郡十二年来最激动人心的一刻,皇帝陛下驾临会稽郡。
大冬天的,会稽郡的广大人民群众闲着也是闲着,难得皇帝陛下亲自送来这么大的一个热闹,不看白不看,看了是白看,同去,同去。
呼呼啦啦一大群人,挤到了钱塘江边上,围观秦始皇的巡狩船队在江里折腾。(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
项梁叔侄也没有免俗,特地赶了二三百里的路,掺和在围观人群中,给秦始皇捧场。(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看着看着,项羽出幺蛾子了,嘴里溜达出这么一句:彼可取而代也。
项羽这句话的大体意思是,皇帝那个位子,早晚是我的。
听侄子不管不顾的来了这么一句,项梁吓了一大跳,赶紧用手捂住了他的嘴,谆谆教导他:不要胡说八道!
也怨不得项梁这么紧张,在当时,项羽那句话是一句极端政治不正确的话,这话要是让人反映到有关部门,项氏家族就该从地球上消失喽。
到那时候,八十个司马欣也救不了他们。
那一年,项羽二十三岁,跟今天刚刚走出校门的本科毕业生,差不多大。
年轻人嘛,谁还没自己的理想呢。
说想当皇帝,行。
说想娶阴丽华当媳妇儿,也行。
理想是本无所谓高,无所谓低的,关键是要拿出实际行动来。要是光说不练,那就是正经的假把式喽,活该遭别人的风凉话。
项羽的理想很崇高,动作也很麻利,在二十四岁那一年,他就行动了起来。
那一年的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打响了反秦的第一枪。
枪声响起来,关东很精彩。天下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怀着满腔的怨恨,积极响应陈胜的号召,像影子一样团结在他的周围(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东方六国的遗老遗少,也趁机兴风作浪,梦想着恢复祖上的荣光。
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身份不同,动机也是各有鬼胎,但是不妨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反秦。
一时间,反秦的春风吹遍了关东的犄角旮旯儿。
风雨飘摇中,吴中县迎来了金秋九月。
这一天,项羽跟着叔叔项梁踏进了会稽郡政府的大门,前来面见本地级别最高的官员,代理郡守殷通。
殷郡守一见到项梁,就像是见到了久别的亲人,说起话来,比年轻气盛的项羽还不管不顾,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大秦帝国看起来是彻底没戏了。(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殷郡守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我也想起兵反秦,阁下和桓楚就受累统领未来的三军吧。(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看得出来,郡守大人跟项梁的私人关系相当不错,已经无限接近“四大铁”了。要不然,他也不会跟项梁商量这种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儿。
殷郡守给自己找的这俩搭档,都不是待见大秦帝国的主儿。
项梁就不用说了,老爸项燕间接地死在了秦国人手里,自己也吃过大秦朝廷的几顿牢饭,他能不恨大秦帝国,恨得牙根儿都痒痒吗。
桓楚呢,这会儿,他老先生正忙着逃避帝国政府的追捕呢。
桓先生藏得还挺严实,没几个人知道他的确切坐标。(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项梁给殷郡守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我们家阿籍知道桓楚藏在哪儿。(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项梁从郡守大人的会客室出来,找到他们家阿籍,就是项羽,告诉他,待会儿你要这么、这么、这么办。(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交代完了,项梁再次走进会客室,跟郡守大人商量:把阿籍召进来,让他找桓楚去吧。(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
殷郡守点头称好。
项羽一踏进会客室,项梁就给他使了一个眼色:动手!(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
好一个项羽,二话不说,拔出了腰间三尺长剑,上去就把郡守大人的脑袋砍了下来。(籍遂拔剑斩守头)
一个字儿,脆。
俩字儿,干脆。
你说,殷郡守的死,算怎么回事儿,既不是恪尽职守,为大秦帝国壮烈捐躯,也不是奋起抗争,为反秦事业英勇献身。
偷鸡不成蚀把米,殷通同志用自己的生命,完美的诠释了其中的深刻含义。
窝囊啊。
就让殷通在那儿窝囊的躺着吧,咱们接着说屋子里那俩活人的事儿。
手里拿着郡守的人头,身上挂着郡守的大印,项梁走出了会客室。
郡政府的工作人员一看这爷俩儿,一个个都慌了神儿。
打死他们,他们也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儿啊。对他们的不淡定,我个人表示极大的理解。
刹那间,整个郡政府办公场所乱成了一锅粥。
项羽,又见项羽。
转眼间,百十号人就成了他的剑下亡魂……
其他人一看,得,别再傻站着等死了,全趴在了地上,一动都不敢动。
整个世界终于清静了。
一颗人头,百十条人命,在无声的宣告着一个事实:会稽郡政府姓项了!
哪个不服?!
没有人不服,每个人都是心服口服外带佩服。
按照惯例,会稽郡应该有三个长官,郡守、郡尉、监御史。一个郡守倒下了,整个会稽郡政府就立马变了天,我很是费解啊。
是其他二位恰巧同时出差了,还是殷通同志身兼数职?
没有答案。
取得了体制内人员的衷心(?)拥戴后,项梁迅速进入角色,马上着手下一步的工作。他把自己熟悉的吴中当地的各路神仙,召集到了郡政府,告诉他们,打今儿起,俺也反了。(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
这些人中,有一个人的身份,极为特别,他就是吴中县令郑昌。郑县令眼睛都不带眨的,一屁股就坐到了项梁这边,正式跟大秦朝廷决裂。
这帮了项梁一个大忙,他老人家就不用操心吴中县的事儿了,郑县令轻车熟路,啥事儿搞不定啊。
老项家也对得起郑昌,后来项羽让他过了一把韩王的瘾,此乃后话。
县令大人都反了,其他的人也就别慎着啦,一块儿反呗。
拿下吴中县没费多大的事儿,拿下整个会稽郡,项梁也一样没怎么费事儿,很快他就接收了会稽郡下辖的所有县,还顺手组织了一支八千人左右的精锐部队。(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那时候西湖应该还是一个和钱塘江连通的海湾。至今西湖北岸的宝石山上仍然遗存有一方“秦皇系舟石”。
另,唐朝时有个书生赴京赶考,行至钱塘江,风急浪高,无船可渡,在驿馆壁上题诗一绝云:
他的这个梦想在1937年实现了,这便是茅以升先生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
么原因呢?
黑帮头子等这天等了很久了. 郡守知道江西造反的事, 黑帮头子会不知道吗? 反正要造反, 为什么要屈居人下? 谁知道你是不是来套我的话, 拿我和恒楚的人头去表忠心升官去的. 造反的事, 黑帮头子只信自己和侄子. 不过既然郡守自己送上门来, 不用他的人头号召群雄, 真的是太浪费了. 郡守想利用项梁的号召力, 不知道在项梁看来,用郡守人头换来的号召力要大多了. 想起窦建德千里迢迢赶来成就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