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击溃战与歼灭战:质疑侵华日军高将领的军事指挥素养 -- 2313234454dfsd
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在川中岛拉锯。武田方面想出个天才战术,派一支人马迂回上杉背后进行夹击,即所谓的“啄木鸟战术”。结果被上杉搞了个各个击破,直接全军突击守在正面的武田本阵,形成了局部以多打少的局面。武田方面损兵折将。按一些记载,自己也差点被冲阵的上杉斩杀。
自此之后,小日本的战术就是人海战术,堆死人了。像日俄战争中攻打旅顺,居然就是用人命堆出来的战果。而打了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混蛋乃木希典却被碰为日本的所谓“军神”。
这种军事传统中教育出来的日本军队,其实战略战术胆量极小。作战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打敌人的时候要么只敢偷袭,例如珍珠港。要么就是平推,堆人命。所以在中国战场上如此表现也不稀奇。
日本战国的时候如谦信本身就是以少胜多的行家,对于偷袭,日本人追求的是河越夜战的效果。
从壬辰侵朝开始,日本在战略上还是很强调突然性的,陆军部队也有不少迂回的战例,但是日本将领的水平参差不齐,教条性也太强。抗战说日本在中国大陆打得不好,44年还能打出豫湘桂的战果,应该说很可怕了。其他如山下奉文在马来的闪电攻击,只能说有些将领不行,但是把日本的战术简单为人海,确实太轻视了
川中岛虽然信玄方开始的时候死伤惨重,但是最后迂回还是成功了,上衫冲阵那是没法子孤注一掷的事。
日本方面:既然要打淞沪,又派兵不足,看打不下来,才逐渐增兵,丧失了战机。
常凯申方面:一开始只知道在淞沪死扛,精锐尽失,失败后完全无章法地乱跑,完全不是战略撤退。
很久以前看的李宗仁回忆录,记得不清楚了。
我的判断是,日本当时确实比中国教育水平高,但教育水平差距还没有大到起很大作用的地步。工业当然比中国强,但日本要维持其海军。能用于对付中国的工业也就是那么多,中国得到的外援也能起一定作用。当然国民政府的战备也太松懈了。
看历史,我认为中国真正达到练出一支精兵强将的现代军队,是1947年后的共军。但显然1947年的中国并不比10年前教育高到哪里去,工业强到哪里去。那么什么改变了?我认为除了外国援助外,主要是战争的锻炼。抗战之前中国各派系的军队,包括共军在内,虽然打了那么多内战,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的军事训练。这和美国苏联在二战前的情况类似。
同样是通过战争学习战争,但中国的反应速度就比美苏差远了。这首先是因为各党各派出于私心保存实力,当然也和教育等等也有关系。
能力产生动机。侵华日军虽然看上去来势汹汹,但毕竟是小国,资源有限,战争手段有限,无法实施连续的大规模的歼灭作战。我感觉日本一开始的战略目标就不是吞并全中国,而是把中国分裂成数个小国,在东亚形成以日本为中心的所谓“共荣圈”格局。伪满洲国,“华北自治”,汪精卫政权等等都是这一战略的体现。如果不是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犯下两线作战的愚蠢错误,这一分裂中国的企图是否会奏效其实很难说。为中国汗一个,真不容易。
看完楼主的帖子突然产生一个想法,有没有可能日本人在常凯申面前故意放水?联系到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窃以为有这个可能。。。
很早就提议对苏联做一定让步,比如39年7月19日提出过认可苏联在华的部分利益,包括你说的条件,换取苏联“约束”共军活动。但第一,苏联不答应,早看穿了日本对中国根本咽不下去。第二,这个约束中共不会接受。至于防止日本进攻苏联,还有比中国坚持抗战,日本泥足深陷事实上没有能力进攻苏联更有保障的办法?诺门坎的时候因为各方面开销巨大,东京大本营反对关东军扩大规模,不惜最后撤换了关东军首脑。40年开始,日本有势力开始提议缓和对苏联关系,你猜是哪部分势力?就是最初反苏最厉害的军方。
苏德之间的问题是德国独力可以吃得掉波兰,而日本独力吃不掉中国。别忘了日俄战争后两国在远东就是宿敌,那为什么要日本舒服呢。最起码,外交上不可能达成必要的信任来签什么协议。比如35,36两年,伪满和苏联/外蒙古之间,仅日方有记录的大小规模冲突三百多起,平均两三天一起,这种情况下你对苏联做什么承诺都不会有任何信任可言。41年的那个《苏日中立条约》基本上是日本单方面让步的产物,苏联实际上除了几张空头支票,没有什么代价。
以前写过一个系列,供老兄品位一二。
那估计国内现在就到处是朝鲜族制造的爆炸案了……
好像也没有蛋白质
还好意思说!
你以为是3万头猪啊,被屠杀了如此多的中华好儿女,在你眼里的成绩就是消耗了鬼子N多的子弹,这成绩可正够伟大的!
你能看得到,蒋日双方也都能看得到。现在一说就是日本的军国主义分子挑起了侵华战争。日本人胃口本来就大,一直没显露出来,不是因为他没这个本钱与胃口,而是因为忌讳其他列强而没敢,因此经历过一战的老家伙们都假装小白兔,准备再建设个五十年再说,但是少壮的眼里欧美都是纸老虎,凭日本那时的国力就够了已经到了可以动手的时机了。
日本人之所以在中国打到一半就忙着吵北上南下的问题,并最后倾重兵挑战欧美殖民地,一个主要战略决策判断就是西方列强不可能放任日本在亚洲随意扩大自己的地盘。日本人差的不是军事力量,靠军事力量三个中国他自己也能打得下来,但是日本人在中国的军事进展带来的是西方对他的更大的政治经济压力。日本人缺的是能源,因此欧美从能源上卡他,那么日本一意孤行的后果很可能就带来欧美的军事介入,这是日本战略上判断与西方终归是要在军事上碰撞的出发点。
日本人如果要占领中国,就必须要先把其他的殖民列强在亚洲打趴下,而且通过南亚达到能源自给自足。根据这个判断,只要日本的军事扩张战略执行下去,等着挨一刀就不如自己先动手,而且日本人选择了最阴险的不宣而战以获得最大效果。
而从凯申的角度看去,他自己很清醒,不去抱西方列强的大腿,凭他自己的力量在恶狼般的日本军事力量面前就是白给,什么空间换时间的屁话都说说给手下听的,区别不过是三个月还是三年,是最后到山上打游击还是当石达开,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题,唯一的希望是西方的介入。而日本的主动出手,对他来说不一定是牛市,但是至少行情是逆转了。万一美国人怕了日本人,搞个城下之盟,东方墨尼黑,把他卖了也不是不可能,好在日本人还是低估了美国人的潜力与决心,而且斯大林也争气把德国搞定了,后面的事就是历史了。
理由太牵强,再找!
历史上的惨痛教训对后来者还是有很大影响力,偏偏小鬼子又一根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呵呵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但是资源、实力对比比之当初满清还是要胜一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