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浅谈对美国强盛根源的认识以及对中美教育差异的一点看法 -- 高高空

共:💬7 🌺7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浅谈对美国强盛根源的认识以及对中美教育差异的一点看法

昨晚与朋友dula聊天时提到了美国的制度优势,当时就说要写一段文字说明自己对美国制度发展的理解,一方面是希望能抛砖引玉,进一步了解美国为何可以发展到这么强大;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看看中国为何在制度方面存在如此多的缺陷,以及我们如何来修改完善。

笔者认为,美国能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国,尽管有着很多其他因素,但是其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北美大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巧合的科技发展进程。

欧洲殖民者于1607年在北美大陆建立第一个殖民地,1776年美国独立,随即是19世纪上半期的西进运动,然后是1861-1865年间的南北战争,直到1941年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我将其划分为美国历史的第一阶段。在历史的第二阶段,美国于1945年赢得二战胜利,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对世界的统治;1991年赢得冷战胜利,成为独一无二的超级强国。

从美国的历史来看,1607-1776年是其建国前的奠基阶段,此时主要殖民地集中于阿巴拉契亚山脉山脉以东,受英国统治。独立战争赶跑了英国总督,从而将财富留在美国人自己手中。此时美国还是以农业为主,矛盾的根源就是土地。我们从中国的历史就可以知道,经过和平时期的多年发展后,会出现人口增加导致人均土地面积减少和土地兼并两大问题,这也是导致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乱循环的根本因素。中国的问题美国也不可能避免,但是美国很幸运,它有广阔的北美大陆可以扩张,贫穷无地农民能通过西进获取土地,于是这两大问题就被化解于无形,继续保持了一甲子的高速增长。

英国于1765年发明珍妮纺织机,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于1840年前后基本完成。美国人很幸运的搭上了头班车,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但也造成了北方工业经济和南方农业出口经济的矛盾。到了19世纪60年代,工业发展和出口主导型经济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于是有了第一次南北战争。通过这场战场,美国的工业发展获得了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于是进入又一轮高速发展阶段。在笔者看来,美国从1865-1929年年间的历史和中国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及21世纪这十年比较相似,都是通过工农业剪刀差来促进工业发展,搞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当然了,出现的问题也都是不可避免的,美国是1929-1940年的经济危机,中国是眼前的一大堆社会和经济矛盾。眼下国内产业升级和对外出口的矛盾也正尖锐,看政府怎么选择。

在二战末期,美国趁机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并通过打击苏联英法建立起自己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将势力扩张到了全世界,也造成了国内经济的长时间繁荣。在苏联解体后,美国先是在伊拉克排挤英国,进一步控制中东;又通过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彻底打垮了日本的雁行发展体系,将中国纳入自己的全球化经济体系,再次进行了大扩张。

从这个历史发展进程能看,美国之所以能够在建国200多年的时间里持续发展,不断解决自己的内部矛盾,其主要方法就是通过战争进行扩张,将内部矛盾转移到外部,从而获得60年左右的发展空间,然后开始打下一场战争。所以笔者认为,美国强盛的根源就在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巧合的历史进程,使得美国可以不断向外转移内部矛盾,从外部掠夺廉价资源和市场,从而为每一次的矛盾解决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

葡萄很推崇科技在历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在我看来,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固然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并不能够直接解决社会矛盾。社会矛盾是阶级与阶级、群体与群体的矛盾,它并不是因为生产率低物质匮乏而造成的,而是源自分配不均。分配不均才会导致阶级与阶级、群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争夺,才会引起人们的不满。正如古人所言:不患寡而患不均。

科技进步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但是资本家并不会天然的因为财富多就多分给工人,就像广东民工十几年间都没有涨工资一样,人心都是相同的。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利润分配才会改变,比如面对苏联社会主义运动的欧洲,再比如民工荒的广东。对外扩张和对外掠夺,它的好处在于获得空白市场供人发展,为底层人群提供了上升空间;国家有额外的收入,可以搞二次分配;美国的金融财团还可以直接让全世界为自己买单,等于是变相提高全民收入,也缓解了矛盾。美国通过不断的对外扩张化解、化解了社会矛盾,从而获得了持续不断的发展,这才是它能如此强盛的根源。但是这种方法无疑已经不可持续,美国已经扩张到了全世界,它还能再怎么扩张呢?

Dula还介绍了美国的教育制度,他认为美国人的中学教育技术难度较低,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索与实践能力;大学阶段的难度则超过我们,其10%的淘汰率更是保证了学生的质量。而我们的大学现在太过泛滥,没有起到大学应有的作用,却承担了一部分职业教育的职责。我承认他所说的现象,也认为我们确实是有很大问题,但是要学美国却是不可能的,哪怕让dula回到建国初进入五大书记再兼教育部长也不可能。

美国的大学多数是私立学校,其经费来源主要是来自校友和企业的捐款,以及大学自己的商业运营。既然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私立院校,那么就不可能不考虑经济效益,于是就不可能在学费门槛之外再额外设立学习成绩的门槛,现在一些学校的入学严格不过是不缺乏有钱学生的结果。尤其是dula非常推崇的文理学院,和欧洲古代的贵族学校颇为相似,在给毕业生以更高起点的同时,高门槛也把绝大多数人排除在外。以西点军校为例,他要求学生入学必须有参议院,换到国内来说就是要有省人大代表推荐,这个门槛的高度如何?再如阿纳波利斯海军学院规定的入学条件,必须得到美国总统、副总统、议员、州长或部队主官的推荐,方能取得投考的资格。

当然美国有廉价的大学,依靠奖学金和打工,贫困家庭也可以上学,但是能上文理学院吗?能读医学院、法学院吗?这还是巅峰阶段的美国,可以从全世界吸血来缓和国内矛盾。

反过来说中国,建国初一大群文盲和农民,搞工业化的人才什么都缺,而国家要生存发展又必须工业化,怎么办呢?只能靠对内剥削来集中力量干大事。建立国防军工科研体系,建立重工业体系,毫无疑问的必须发展高等教育,然后靠中专和技校搞职业教育,高中培养行政人员,在90年代中之前就是这样的结构。

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工业化建设急需人才,又没有资源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那么就只能在中等教育阶段严严严下去,一层层选拔优秀学生出来,以提高高等教育的成材率。即使没能考上大学,高中和中专的毕业生,甚至初中毕业生在当时也是作为文化人使用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当作文盲处理,所以根本就没有松的余地。再说了,作为技术工人和农技员,需要什么想象力、社交能力吗?学好数理化才是工作的要求,满足足够数量的技术人员这一要求之前不可能去搞什么素质教育。现在的中小学之所以松懈,一方面是计划生育政策造就了一代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古代的万亩地里一根苗,家长娇惯。另一方面,我们已经过了中小学学生也当文人用的阶段,自然对他们的要求就会放松下来。

大学没有及时从严进宽出改为宽进严出是一个错误,但是在过去,大学入学都是英才,管理非常严格,而且与分配直接相关,所以学习质量可以保证,宽出不是一个问题。现在大学扩招客观上起到了宽进的作用,不会说有多少有天赋的学生进不了大学。严出则没有解决,这没有及时修改是现在的一大弊端。前几天去北航参加国防军工软件工程硕士开班仪式,他们的院长提到国家要限制硕士扩招,大力发展工程硕士,现在软件工程硕士已经占了在校研究生的绝大多数,恐怕就是要让工程硕士起到以前大学生的作用。

至于搞类似美国的文理学院,我认为国内现在的文科教育就起到了部分功能,除非是纯粹走贵族精英教育的路线,否则没有必要搞。在这从公民社会平等发展而言,美国文理学院这种学校的存在真的好吗?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玉垒关2,
家园 觉得大学改革更多的还是个社会问题

大学生,包括硕博生的增多和门槛低,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分流的作用吧,毕竟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官方也应该会希望这批人先在学校多呆几年了。

因此,个人觉得,大力发展实业及服务业,开辟各种类型的就业职位,再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解决大学的问题。

从社会整体上来说,我感觉严进宽出和宽进严出没多大区别,这个漏斗状的机制是必需的,区别只是由谁来把关。严进宽出是大学把关,宽进严出是就业单位把关。因此,到底怎样做应该取决于有关部门对这两者的定位了。

家园 送花送宝

教育改革是改开以来几大失败之一!

家园 鼓励一下这样的对比探讨

美国强盛根源上,有一些不同看法,个人觉得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通过廉价的剥削(降低了成本)。现在这种状况还有,比如各种外包,但是难度增加了。

教育方面,象美国这样迫使每个人都面临生存压力的情况下,就会自然而然的意识到教育是一个重要投资。在这种情况下,能学到的东西越多越好,能力越多越好。作为技术工人和农技员,也会需要想象力、也会需要社交能力。

家园 补充一点:美国“移民国家”的性质

自美国立国以来,从来就是俩类人构成各族主动移民的主体:一类是冒险家。追求个什么东西;一类是在原国家活不下去了的,来美国碰碰运气。这两类共同特点,都是不惜力气能苦干的,而且不乏创造力。直到最近的南美移民,大部分还是这个模式。所以别看非法移民吵得凶,没了阿米哥,没人给你修园子。

凡事凡物,有活水才能有生机。中国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移民“,但是大量农民的城市化,或许还有海外人才回流,所以应该也能收获“移民”的好处。

家园 私校也能算是有成绩门槛吧

至少对于华人来说成绩门槛要高于资金门槛。那些海外华人的论坛里似乎主要讨论的更多是如何考名校而不是找钱上名校。

家园 前三分之二都很深刻

美国引进移民的因素也很重要。

如果把标题和文章都拆成两个话题,各自展开就好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