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关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随便说两句 -- 边寒剑
下载: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740681.html
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实质,和曹操破马超时,每次马超增兵就大喜的原因一样:可以把对手一网打尽了。
王佐之才,就是王者的辅佐之才。
苻坚的谋士是王猛啊。
比如给李严定罪最关键的证据——李严写给诸葛亮的信,我只随便翻了一下嘉靖本,就找到疑点了!
安居平五路那段,诸葛亮对刘禅书说:“又知孟达引兵出汉中。达颇知《诗》、《书》之义,与李严曾结生死之交。昨臣回成都,留李严守永安宫即白帝城也。臣作一书,只做李严亲笔,令人送与孟达;达若见了,便不来犯境,心中主张不定,必然推病不出,以慢军心。此三路又不足忧矣。”
这话供出了两个大罪证:
罪证一,诸葛亮盗用李严的名义写假信。诸葛亮安居平五路非常隐秘,完全绕过了后主和群臣,直接给将领下命令,所以想必他用李严名义写信的事情也不会告诉李严,所以应该是盗用。更重要的是,如果是出于公心,诸葛亮完全可以让李严自己写嘛,这个要求非常合理,李严没有任何理由推脱的,可以他却要自己做,完全不顾孟达可能识破这是假信的风险,可见诸葛亮用心之深刻险恶!
罪证二,诸葛亮伪造李严笔迹的能力很高。孟达是李严的生死之交,对李严的笔迹应该是很熟悉的,连他都被诸葛亮伪造的假信骗过了,可见伪造水平非常高。日后诸葛亮拿来指证李严伪报军情的所谓“亲笔信”,如果能达到类似的仿真程度,完全就可以骗过刘禅和群臣——他们不可能比孟达更能分辨李严的笔迹真伪啊。
哈哈哈,你看,我也成了诸葛黑了。
其实我对历史上的诸葛亮非常敬重,只是觉得这么深文周纳非常好玩啊。
对于刘备集团来说,这是一块非常烫手的山芋:
1 历来疏不间亲,轻易介入接班人问题轻则疏远,重则有杀身大祸,关云长和刘备关系够铁吧,因为刘封的子嗣问题被刘封记恨,十余年后危难时刘封孟达不肯救援,死于吴军之手,二丁和杨修更是血淋淋的例子。刘备本来就被刘表猜忌,这种建议是随便能提的?
2 刘备建议刘琦出外戍边的办法表面上看是为了刘琦的人身安全,实质上是公开了刘表集团内部原有的分歧,在刘表年老,随时可能病死时,长子不但不留在襄阳,反而对外驻兵江夏,这是正常的么?只能表明刘琦对于依赖刘表保住自己的继承权毫无信心,必须用武力自保。荆州的文武将集团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选择站队。如果蔡瑁张允捏造遗书,制造又一个沙丘疑案,刘琦该怎么做呢?这种建议是完全足以被套上离间骨肉的罪名,假如刘琦羸弱,没有这种心理准备,泄露这个机密,寄人篱下的刘备集团就有粉骨碎身的危险。
3 正是因为如此,刘备才不好公开提出这个建议,之所以派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去执行,而且几次三番刁难刘琦,一方面是试探刘琦是否有这个武力自保的心理准备,另外一点,不排除万一暴露,把诸葛亮丢出去当替罪羊的可能,幸好,诸葛亮圆满完成了使命。
杨坚和汉朝之所以能够以夷制夷,关键问题在于他们有稳固的内地支持,可以拉一派打一派,而诸葛亮当时的战略重心是北伐,不仅需要蜀地的人力物力,也要搜刮南蛮的人力武力,而南蛮能留的部队只能是少数,稳定的南蛮才是上策。孟获在南蛮的作用就像串钱的绳子,杀掉孟获钱滚得到处都是,收拾起来就更难了,蜀国拖得起这种拉锯战么?
这不止是王粲一个人的看法,何况曹操还有汉室的正统名义。如果刘表集团觉得曹操的战力一般,在官渡的时候就该出手,可刘表一直等到曹操平定河北,这七年里什么事情都没做。至于刘琮就算没有被杀,调离荆州也背离了原先曹操开给他的条件,而主张投降的衮衮诸公这时候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力争,他们自己却各个封官封侯,地位和刘琮一样,这很厚道么?
不说不同朝代的,就说同时代的,袁熙袁谭时候可以拉一派打一派,韩遂马超可以打一派打一派,就是南蛮不能,对不?
实力都绝非短期能平定,能像汉隋时期那么全力对付蛮族?不能一次性解决掉蛮族的最不稳定因素,大兵撤走,蛮族又要闹独立,这样周而复始蜀国国力拖得起么?曹魏能够对二袁拉打结合,根本原因正是刘表的骑墙态度,当袁谭向刘表求救的时候毫无反应。而蜀国一旦大兵长期陷入南蛮的泥沼,孙吴和曹魏可不是傻子。七擒之后的南蛮尽管仍有叛乱,但幅度没有七擒前那么大了,单是一个方面军司令就可以解决,至于你说的马超韩遂之间的离间计,也是曹操出动主力和联军打成僵持以后才得以实行,韩遂投降后马超再兴,仅仅夏侯渊出马就打垮了,这正是曹操那次重点打击的效果,这次马超连自己的老母妻子都保不住了。诸葛亮的七擒每次打击都集中在拒不放下武器的铁杆部落,打击到最后就算孟获还想反,但已经没有愿意追随他造反的部落,这个时候他不死心也不行了。
提拔的人才就是这样的水准和忠心度,这种情况下刘备诸葛亮夺取很合乎逻辑,以这样的人才,无论是东吴西进还是曹操南下都守不住,在三国弱肉强食的年代,刘备孔明为了自身生存打这块地盘的主意有什么错呢?当时也只有刘表和刘备合力才有应付两面夹击的可能。何况刘表对刘备的客气程度远不如刘璋对刘备,后者可是给了刘备几万兵马和一块地盘的。难道说刘备集团只有坐等在襄樊等曹魏或者东吴杀来进行下一个流亡的轮回才是仁德?
因为那两个老腐儒主要突出忠君,然后是不懂非懂的修改,把好好的一本兵书改得不成样子。
虽然气概文鸯兄的评点嘉靖版《三国演义》没有写完(五年了,只写到马超曹操的潼关大战),但是通过对于这本三国演义的精髓,还是多少弄懂了一些。
另外气概文鸯兄还说了一些东西,值得注意,比如关于一些战争的描述。罗贯中并不试图通过描写战前的安排,而更多的是通过对现场的描写,从而让读者自己去领悟一些战前的部署。因为罗贯中完全是让自己和读者完完全全看做一个旁观者,必须能够通过这一场战斗的外在表现,去领悟内部的一些东西。我现在印象中就有气概文鸯兄所介绍的曹操打败刘备的汝南之战以及曹操与马超的潼关之战
所以嘉靖版《三国演义》真的是一本需要仔细阅读和思考的好书
平定江夏动乱的时候给了三万人马呢,而且刘表很希望刘备辅佐刘琮镇守荆州,但是刘备自己不注意,结果白白断送前程,只当了一个新野县令。
次日出城点军,见玄德所乘之马极骏,问之,乃张虎之马也。表称赞不尽。玄德会其意,就将此马送与刘表。刘表大喜,骑回城中。蒯越见而问之,表曰:“玄德送之。”越曰:“昔吾兄蒯良,最善相马;今虽去世,越亦颇晓。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马’也,骑则妨主。张虎为此马而亡,主公不可乘之。” 表听其言。次日,表请玄德饮宴,因言曰:“夜来所惠之马,深感厚意。但贤弟征进可用,表处空闲,敬当送还,永远骑坐。”玄德起谢。表又曰:“贤弟久居城廓,恐废武事。此去襄阳管下有一县,名新野县,颇有钱粮。弟可引本部军马,于此县屯扎,就收钱粮为用。”玄德深谢,随领本部军马,径往新野。表自送行。酌别之后,一人在玄德前长揖曰:“不可乘此马。”玄德视之,乃刘表幕宾伊籍,字机伯,山阳人也。玄德慌下马问曰:“此马何不可骑也?”籍曰:“昨闻蒯越对刘表说,此马名‘的卢’,乘则妨主,因而还之。”玄德曰:“深感先生见爱。凡人居世,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岂可因一马而能妨吾哉!”籍服其高论,自此与玄德往来。
哪里说了给他三万兵,不过是借用罢了,用完就必须还回来。仅仅因为蔡瑁的谗言就改变主意,刘表有什么重用刘备的打算?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刘备真的接受刘表辅佐刘琮的要求,估计没法活着出襄阳,蔡瑁都敢在百官大会上动武袭击刘备,这还是赵云带兵过来的情况。孤身入襄阳的刘备如果真缺心眼安然接受,意外死亡的可能性极高。刘表真要重用刘备,就必须削弱蔡瑁张允的兵权,否则不过是试探罢了。正如徐庶的评价,刘表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而且刘备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送的卢给刘表,刘表明知道的卢有问题仍送还给刘备,这是对待人才的态度?
那么少的一支疲军居然能够连克名城,刘禅和诸葛父子当时简直跟晚清兵或国军有一比。可是蜀汉军自立国以来就没断了打仗,从死守剑阁也可以看得出战力也没有下降太多。总之,就不是明白为什么邓艾能够轻取成都。